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为什么攻击大象

印度人为什么攻击大象

发布时间:2022-05-24 17:39:30

Ⅰ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可以找什么资料~

先是印度军队大量使用战象。印度人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驯化大象利用其畜力。亚里安记载了印度人捕捉野生大象加以驯化的详细过程。大约在吠陀时代初期(公元前1100年),印度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大象。印度战象身高3米以上,全身披挂镶嵌铁片的战袍,前胸有整块铁甲保护,象牙上套着铁制矛尖。战象背上可驮一名驭手和一座木制小城堡,里面是三名弓箭手。未经专门训练的战马对大象的气味和吼叫有天生的恐惧,接近到200米距离以内就会受惊,因此无法使用骑兵对付战象。重装步兵的密集阵可以遏制骑兵的正面冲锋,却阻挡不了战象的冲击。战象的冲锋速度虽然只有每小时30公里,但由于其5吨的体重而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加上大象坚硬的厚皮和披挂的铠甲提供防护,可以轻易冲破长矛盾牌方阵。突入方阵的战象舞动象牙大步践踏,杀伤力极强。紧跟其后的印度步兵冲进方阵近距离格斗,而阵形散乱、陷入各自为战的密集阵将很容易被击破。

古典史家普遍认为,战象最大的威力在于难以承受的心理震慑。一字排开的战象集群冲锋时,一个个庞然大物阔步向前,高声吼叫,如同一堵快速移动的高墙,景象异常骇人。没有见过战象的军队往往会魂飞魄散,溃不成军。面对战象冲锋的步兵方阵需要钢铁的意志才能屹立不动。事实上印度军队对战象的弱点非常了解。大象受伤以后经常狂性大发夺路而逃,根本不听驭手指挥,而受惊的战象不辨敌我,旁边跟随的步兵往往遭到冲撞践踏。正因为这个原因,印度战象的驭手都备有一根铁凿,一旦大象失控就将铁凿钉入其后脑。应该说马其顿军队并非初次遇到战象,高加米拉战役波斯军队序列中就有15头战象,但显然它们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在吉达斯浦战役中,马其顿密集阵将首次接受印度战象的考验。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如果大象没有弓箭,很难消灭一队残兵
大象真正的威力在于突破敌阵,而大量歼敌还是靠其他部队完成。大象和坦克的作用差不多,反大象和反坦克的战术差不多。
对付大象不能用士气低的部队
大象的可怕在于把士兵挑飞,但是好像不容易踩死士兵
对付大象的战术
1.远程法,用远程武器射杀或者惊吓大象
2.散兵法。最好用步兵,分散的队形,缠住大象。首选角斗士,因为穿金属甲对弓箭防御力比较好,圆形的散兵阵能在四面八方攻击被围困的大象。其次是短矛兵,对战象有攻击加成。其次是农民,农民如果站在城市中心广场绝对有能力和战象一拼,战象多半会白旗

Ⅱ 历史话题:亚历山大大帝的方阵对中东一些国家有效,为什么到了印度就不怎么行了是不是打不过大象兵

其实亚历山大大帝的步兵方阵与当时中国秦国的步兵方阵有相同的方面,就是其方阵合理的利用了远距离杀伤武器弓箭,在和敌方军队作战时(当时大部分国家装备有骑马的骑兵),一开始用弓箭就造成了大量杀伤,形成了一定优势,其次就是步兵用的是3米长的长矛,避免了近身战的伤亡,但印度很少装备有骑马的骑兵,但是装备有大量的大象兵,弓箭长矛对大象作用也不大,就失去了步兵方阵的两大优势。加上后来很多马其顿人都染了病,所以不打了,就回老家了。

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不直取印度

成吉思汗当时一直不攻打印度,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印度当时所在的地区有关系,印度当时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成吉思汗的军队掌握不了当时的地形的话,那么很容易在战场上吃亏。第2个原因就是当时印度的军队采用的是大象作战。印度有着战向军队。要知道当时蒙古军队主要是骑兵为主,这些蒙古将士大部分都是骑着马进行作战的。而印度人不同,印度人当时选择用大象作战大象是非常笨重,但是体型非常巨大的,所以如果大象与马进行作战的话,那么无疑是大象占有着一定优势的。这些印度军队想要杀死马非常容易,但是蒙古军队想要杀死大象的话却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当时的战争其实就是作战工具的一种比拼,成吉思汗的军队在作战工具上明显不如印度军队的工具,所以自然而然也就放弃了攻打印度的计划。

Ⅳ 关于大象军

你是说宗悫的故事

宗悫巧计破敌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了才对他哥哥说:“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宗悫真的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宗悫武艺高强,在家乡制服了好几起强盗抢劫的事,家乡人都称他是无畏少年。成年以后,有人推荐他当了振武将军,宗悫到了部队,果然英勇善战。当时,有个林邑王发动叛乱,占据了一个地区,当地百姓叫苦声不绝,宗悫率部下将叛军的驻地团团围起,准备一举歼灭叛军。
叛军头目林邑王老谋深算,奸诈无比。他暗暗思忖,深知自己论兵力论武艺都及不上宗悫,要想不失败惟有用计谋智胜宗悫。林邑王召集军师们出谋划策,想了几天几夜,终于酿成一条妙计。林邑王得意地捻着胡子大笑起来,因为在他看来,宗悫虽然勇猛,可毕竟嫩了点,这次必败无疑。
林邑王派人暗中买了几百头大象。到了交战那天,他命令部下驱赶大象,直冲宗悫的队伍。刹那间,疯狂的象群甩动长鼻子猛冲起来,尘土飞扬,地动山摇,真有排山倒海之气势,仿佛能把宗悫的队伍踏成肉饼。
突然,象群乱了起来,有的原地站住,有的干脆杀了回马枪,朝叛军冲去,撞得敌兵人仰马翻。原来,大象群冲到宗悫的阵前,迎面出现许多狮子,一个个张着血盆大口,拖着长长的舌头,样子极其凶猛,刚才还不可一世的象群立刻吓破了胆,纷纷逃命。不等宗悫用兵,叛军已被冲得落花流水,溃散了大半。很快,宗悫的部队就取得了胜利。
林邑王搞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才知道那些狮子全是宗悫派人做的模型,只不过形象逼真罢了,林邑王不禁使劲拍打自己的脑袋,连连骂自己是个笨蛋。
原来,宗悫得知林邑王在四处购象时,就已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很快想出高明的对策,召集了能工巧匠,连夜赶制了许多狮子的模型。巧匠们得知这关系到是否能挫败叛军,个个干劲十足,将狮子模型做得栩栩如生,真假难辨。
很快,宗悫就率兵收复了叛军的驻地,解救了当地的百姓。将叛军搜刮的金银财宝分给穷人们,接济他们的生活。
http://ke..com/view/543249.htm

古代象战评述

因字数限制只能粘贴部分,详细资料点击网址
http://tieba..com/f?kz=175499408
中国在商周时期可能使用了大象作战,或许会成为象战最早的国家。传说春秋吴国伐楚,楚曾出动大象抵抗,正史中未见记载。南朝和隋和林邑的两次冲突中对方曾使用了大象。

一次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檀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边以使用了象军参战,宋军初战不利。振武将军宗悫认为,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乃赶制了许多假狮子,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陷井。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放出了假狮子,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另一次是隋朝仁寿末,派刘方为驩州道行军行军总管讨林邑,林邑王梵志以巨象出战,刘方以诈败术,引大象跌入陷阱,复以弓弩射杀,从而获胜,一举攻占林邑国都。

970年宋灭南汉之役,南汉曾在莲花峰下列阵,布象群于阵前,以壮军胆,宋将潘美命集中劲弩火箭射象,象群负矢惊跃狂奔,南汉军溃败。

中国云南等地民族多有使象者,《史记•大宛列传》载:“有乘象国,名曰滇越”;唐贞元十年,南诏王异牟寻欢迎唐使袁滋,就是“先饰象12头引前”,次才为马队、乐队;据傣文《泐史》载: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统一西双版纳时,“有白象九千条”,可见象之多。明朝对云南的几次用兵,都有和土蛮战象作战的记载。如万历年间邓子龙平定滇西之战,在山道间设伏,以劲弩火箭一举打垮番酋象群,并以击毙之象“烹以享士”,犒劳三军。李定国在云南抗清时,军中也用大象以作战和运输。

中南半岛上使用象军较多的国家除了占城(林邑)外,还有柬、老、缅、泰等国,而这些国家由于条件限制,乘马骑兵无法发展或者较弱,所以象军自然就是主要的乘骑军。史载公元二世纪时,扶南王混盘况就“教习乘象”,并吞诸邑。南掌王桑森泰(14-15世纪时在位)时,有军队70万人(看到这个数目千万不要吃惊,古代东南亚各国的军队数目往往是夸大十倍左右的,只要缩水为十分之一就行了)。真腊与占城、占城与越南、真腊与暹罗之间的战争中,战象往往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16世纪的暹缅战争中,有几次大规模使用象军的大战。最初缅甸强大,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弱小。初时暹罗捕获了七头白象(象一般是黑色的,一旦发现或捕获白象,就是十分罕见的事,古时,泰国人以此作为祥瑞之兆),国中大悦,暹王摩诃•查克腊帕特王被上尊号为“白象王”,扬名一时。缅王莽应龙闻讯后派人索取白象,暹王自然不与,反而回信让缅王多多“修德”,国中自然会出现祥瑞的白象,云云。

结果1561年,莽应龙统兵90万(需要缩水的数字,同上)来伐,暹罗失败,最后以王子入质、多加入贡,并贡献四头白象而收场,是为“白象战争”。七年后,莽应龙卷土再来,这一次攻陷了首都阿瑜陀耶,干脆灭了暹罗,扶立傀儡。十五年后,暹罗王子纳黎萱发动复国战争,自立为王。1592年素攀府会战,纳黎萱与缅军主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进行了骑象的单挑格斗,缅甸王储砍破暹王帽盔,暹王击中了缅王储的右肩,结果缅甸王储当即死于象颈。此役暹罗大胜,俘获的缅军大象就有800余头。暹王坐象——昭帕耶猜耶势拍,也一举成名,受到暹罗人的顶礼膜拜,还有名垂青史的殊荣。

作者: 百年世事不胜悲 2007-2-23 16:49 回复此发言

--------------------------------------------------------------------------------

6 古代象战评述

四、象兵战术简析

综观古代各地的象战,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的几点看法:

1、象兵使用的地理环境平坦地形为好,险阻崎岖之地(如邓子龙滇西之战)或者攻城拔壕(如帕诺姆斯之战)均不适宜。

2、与步、骑兵不同,象兵并非是能够独立作战的兵种,对其他兵种的配合依赖性很大。失去其它兵种(步、弓、骑等)掩护的象兵往往会成为敌方远射兵器的活靶子。

3、由于大象的机动性不高,但有强大的攻击力和较好的防护力,一般作战中主要用于正面的推进作战,因此进行合理的部署非常重要。但有时使用战象进行突然性的反击和逆袭(如伊普苏斯战役、撒马尔罕战役等),震撼力很大,也能收到很好的收获。

4、对付象兵的主要手段还是远射性的兵器,如箭弩、投枪、飞石以及后期的火炮、火枪等,避免近距接触。火攻等方法也很有效。大象在战斗中通常不耐雨点般打击,难以驾驭,性情发作起来,对自方造成的损害反而会远大于对敌人的伤害,这是个致命的弱点。驭者和象背上的兵士往往会成为敌方集中攻击的靶子,所以一般他们或着铠甲,或有象背上的塔楼作为防护,等等。

5、由于象兵一般只用于正面突击,两翼的薄弱环节往往是对方的突破口。因此许多在象战中的获胜者无不是采用两翼优势骑兵的突破,进而合围的战术。如希达斯皮斯河之战,亚历山大的6000骑兵对波鲁斯的4000;桑西巴斯击败勒古鲁斯之役,迦太基人的4000骑兵对罗马的500;札马之战,罗马的6000对迦太基人的2000,等等。像帖木儿、巴布尔、阿克巴等人都是善用两翼包抄的高手。从这个意义上看,骑兵以其机动性和冲击力,在实战中的作用要远高于象兵。印度的象军固然发达,古希腊人也曾认为“在作战技术上,印度人远较亚洲其它民族优越。”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马的质量不高,也没有很好的重视,故而影响了整体的战力。

补充一点,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率军再次远征非洲那次战斗。迦太基人统帅哈斯德鲁巴尔,其实就是汉尼拔,这是姓和名给我们造成的混乱,前面的那个哈斯德鲁巴尔是汉尼拔的父亲。这次战斗,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声学武器,一代名帅也算败的不冤。

关于象军,似乎主要是那些马匹较少而且质量不高的地区对高质量骑兵的一种替代武装。这是一个有趣但是没有继续发展的兵种。究其原因,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史前狩猎人类就是大象的灾难,北方的猛犸,南方的反齿象,小毛象等的灭绝无一不是和原始人的狩猎有关 -- 北方狩猎民族有用猛犸的头骨盖房子的,对这些生长期长,而且生殖能力有限的动物简直是灾难性的捕杀。它们的厚皮,早已经证明不是标枪和弓箭的对手。因此,战象更近乎于一种威慑武器。同时它的机动性比较糟糕,如同德国的虎王坦克一样对道路要求太高。再有,补充困难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吧。

Ⅳ 印度一野象误入居民区,这是否说明防范措施不到位

在印度,大象有着神圣的地位。其中有野象,也有人们驯养的大象,印度人和这些驯养的大象有着很亲密的关系。但是野象跟人们的关系怎么样呢?据报道,8月25日,印度奥里萨邦巴里帕达镇的居民发现一头四处溜达的野生大象,还一度进入居民区。并且引来了不少胆子大的人的围观。野象误入居民区是否说明防范措施不到位呢?我觉得仅仅因为这件事也不能就说明防范措施不到位。原因如下:

关于野象误入居民区这件事,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Ⅵ 话说,古代战争到底怎么阻止大象

冷兵器时代,体型庞硕、身披重铠的战象的就像现代坦克一样威力无穷。那么,古代战争中,又有哪些战术能够反制这一强大的特殊兵种呢?先看几个战例
战例一: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率远征军到达印度,与当地人爆发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亚历山大没有正面进攻印度军象阵,而是先迂回进攻敌方左翼,击溃对手骑兵,将其残兵败将驱至象阵周围。然后,亚历山大指挥部队投掷标枪,集中攻击驾驭战象的象兵,从而使大象丧失控制力。失控大象开始狂躁地攻击己方人员,以至于不少印度战象都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战例二: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与西庇阿指挥的罗马军队爆发扎马战役。面对曾让己方吃过大亏的迦太基象阵,西庇阿没有采取罗马军团通用的的棋盘方阵,而让各战斗单位间留出足够敌方战象穿过的通道。虽然汉尼拔以战象冲击先发制人,但一些战象从通道冲过了罗马战线,还有一些沿途遭到罗马投掷手攻击。与此同时,罗马人集中数百支喇叭和号角,用震耳欲聋的喧嚣声把大象吓得晕头转向,致使迦太基战象调头回走,在己方步兵和骑兵队伍中造成混乱。
战例三:1277年,缅国出动士卒4万余人、战象800头大举向元朝境内入侵,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日率700名骑兵前往迎战。图为古代中南半岛象兵的标准配置示意图。元军与缅军在行进中遭遇,激战2日。元军利用杀伤力惊人的大型复合弓和娴熟的骑兵战术,首先破其象阵,缅军大乱败退。元军追逐30余里,连破17座城寨。

Ⅶ 成吉思汗怕了一种邻国动物,到底是什么动物

《元史·耶律楚材》中说,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遥见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怪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应天意,没有行进。八刺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立即率军返回了蒙古国。
从这段史书的记载来看,颇似一个神话,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也不足为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估计应该是耶律楚材借题发挥,假借怪兽的叫声来规劝成吉思汗班师回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多半是这样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虑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讨到好处,所以借怪兽之名假传天意。
气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军队折回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战象的可怕。
印度的大象很多,在那里大象不仅可以用来劳作,而且人们还将大象组织成军队以协助战争。印度人对大象怀有很特殊的感情,他们称呼大象为“哈第”。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而在战场上,经过训练的大象往往凭借它们的身高、体积和力量优势占领战场的主动权。
高的战象可达数米,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楼可以居高临下地向敌军射箭、投枪。大象力大无穷,又可以驯化,如果在战场上排开象阵,那将会所向披靡。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就已经依靠战象了,现在出土的当时的钱币上就有战象的图样。

Ⅷ 老虎和狮子为何没有天敌是不是大象可以杀了它

没有天敌

老虎选择西伯利亚虎为代表,有时提一提孟加拉虎、华南虎;狮子以非洲狮为代表。

1、先比较体形和重量。
西伯利亚虎在老虎中体形最大,也比非洲狮略大。资料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取的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长5米(不计尾巴)、体重760千克,是普通西伯利亚虎或非洲狮的两倍。
孟加拉虎次之,和非洲狮相差不大。华南虎略小,但性情最暴烈。
2、再比较捕食技巧和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西伯利亚虎在所有猫科动物中捕食技巧最高,这是因为其栖息地高寒恶劣,野兽稀少,无法承受捕食失败。西伯利亚虎在当地食物链中无可争议处于顶点,其猎物包括所有食草兽和食肉兽,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兽如:马鹿、亚洲野猪;食肉兽如:亚洲棕熊、豹、亚洲黑熊、狼、猞猁、獾、狐。由于豹与虎食物相同,所以在虎的领地绝不允许豹的存在,因此捕食豹的几率很小,但有资料显示西伯利亚虎的粪便中发现过豹的毛发。亚洲棕熊尽管体形庞大也不是东北虎对手,雄性棕熊被虎偷袭的记载很多。而黑熊更不行了,在冬季冬眠的黑熊经常被虎从洞中挖出甚至没有机会抵抗。在北亚,狼群个体数量少,一般不超过7只,因此只能躲避虎。当然有很多传闻雄性野猪战胜西伯利亚虎,不过野猪是防御方,不被捕杀就是胜利,能击毙西伯利亚虎的记载太少。而且受伤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残疾虎(缺犬齿)或年青幼虎,无法捕食其它野兽,才不得不攻击战斗力很强的雄野猪。由于西伯利亚虎与人类生活区较远,所以西伯利亚虎对人类一般主动避让,不去招惹陌生的东西。
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栖息地野兽相对丰富而与人类重叠,因此其捕食成功率不如西伯利亚虎,但是对人类危险最大。与人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是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独有,与国人奋斗2000年,对如何攻击和躲避技巧最丰富,处境也最危险。1950~1960年代中国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现在是比大熊猫还濒危且珍贵的物种。杀人最多的记录保持者是在印度的孟加拉虎,与印度人素质和当地环境有关。在当地食肉兽中豺对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构成威胁,豺体型、攻击力不如狼,但群体数量比狼群更多且坚韧,又没有种族之分,不同豺群会配合攻击虎豹。在印度曾有一20只豺的豺群攻击一只成年雌性孟加拉虎,虎在第一次对抗中杀豺7只,伤6只,摧毁豺群的进攻力。但是残余豺群立刻召唤邻近领地的另一支豺群26只加入对虎的攻击,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杀4只、伤2只后,开始逃跑。豺群追击40千米,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后近40只豺捕杀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后战场又有7只豺被杀。中国也有传说豺是虎的克星。
非洲狮捕食能力很差,只能依靠群体伏击,只有在旱季走投无路时才攻击非洲象、犀牛、野牛,一般10只以上非洲狮一拥而上分割象群,由母狮在大象、野牛背后袭扰,雄狮正面攻击。雄狮单挑的几乎没有。单独非洲狮无力生存,被狮群驱逐的老年雄狮一般被鬣狗群捕杀或被三色豺捕杀。鬣狗群是报复,三色豺是谋杀,战术很象亚洲豺。伤人最多的非洲狮是19世纪乌干达修建铁路时的食人狮群,此狮群共捕杀100多名工人,最后被消灭,只留下两只哺乳期的幼狮被送到动物园。
3、比较齿、爪等硬件。
犬齿大小、颌骨硬度相差无几,爪的尖锐度相当。但是有学者推崇虎的爆发力,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基本无法区分。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4、自然界中狮虎相遇的结果。
西伯利亚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横渡大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是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非洲狮。
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陆。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狮子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上述文字是我曾经看过的正式资料,时间久了记不清楚,数据可能有错,但绝不是杜撰。

h__l

在历史上,狮子的分布一度非常广,除非洲和印度外,还有希腊狮和伊朗狮(西亚狮)两个亚种,其中伊朗狮和里海虎还发生过激烈的生存竞争。
狮虎格斗是有真实战例的。1995年10月,我国沿海某市一开放式动物园曾发生过东北虎咬死非洲狮的事件。某夜,分隔狮虎笼的闸门因故障打开了,出于大型食肉兽间的竞争原则,实力相当的食肉兽相遇后要么互相退让,如果没有退路就必须背水一战,结果,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非洲雄狮已倒毙在虎区正中央!经调查,非洲狮是经充分准备后入侵虎区的,但结果却是让东北虎一击致命,东北虎首次攻击就击中非洲狮的咽喉要害,根本没给对手还手的机会!击毙对手后,东北虎还拖着比它重一倍的狮子走了30多米。
东北虎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首先在体格上胜狮一筹。从捕猎技巧上说,虎向来是独来独往,捕猎都是靠自己,单兵格斗能力自然很强;狮子的生存之道则是结群捕猎,讲究协同作战能力,因此,一对一打,狮子决不是虎的对手。
一般地说,食肉兽只捕猎实力小于它或与它相当的食草动物,对于与其实力相当的食肉兽,一般采取回避的原则,如虎遇到熊,尤其是大棕熊,一般都互相避让,但在印度,虎有时会捕猎小鳄鱼,孟加拉虎甚至能从鳄鱼嘴里抢食物。



有比狮子大的老虎,也有比老虎大的狮子。雄狮头部外观雄壮,尤其是一副鬃毛显得威风凛凛,看上去似乎比虎大,其实狮子的体型是比较消瘦的;而老虎的头部虽然不显得那么大,但躯体却很壮实,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就比狮子小。
如今,狮子和老虎的自然分布区相互隔离,野生环境下狮子老虎不可能碰到一起干架。现在多认为中国南方发现的亚洲古猫化石才是老虎的直系祖先,然后再向北向西向南迁徙发展,演变为不同亚种,遍布几乎整个亚洲。而狮子,有看法认为史前时代曾一度遍布南欧、亚洲大部和北美地区。因而在古代的中西亚,狮子老虎的分布区是重叠的。
而到了今天,野生狮子在亚洲大陆几乎消失,只有在印度西北的吉尔丛林区一隅才能见到狮子的踪影,老虎则成为亚洲猛兽的代表,分布在东北亚至南亚的广大地区,包括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老虎。这是狮子战斗力不如老虎强大的结果吗?
我认为不是。
成年狮子一般由母狮负责捕猎,雄狮负责保卫领地,所以一般雄狮是坐享其成的,比较懒惰。而老虎则是单独行动,机警狡猾,灵活性好。体格上比较,一些种类的雄虎和雄狮不相上下,但单打独斗,狮子败给老虎的概率比较大。在古罗马斗兽场,经常上演狮虎搏斗的比赛,结果往往是老虎获胜(图119,古斗兽场上的狮虎搏斗)。不过,在自然环境下,狮子老虎要打架,单挑的机会很少,因为狮子通常都是群体行动,而老虎独来独往,一旦群殴,孤家寡人的老虎肯定要吃亏,所以,从社会学角度讲,狮子要比老虎强大。
为什么在印度出现狮子退让老虎的情况呢?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
1、环境影响。
狮子发源于非洲原野、老虎发源于东亚山林,它们首先是最适应原产地的环境气候,然后才逐渐向外扩展。狮子的群体构成和捕猎习性都适合于广阔的原野,而南亚次大陆的山地丛林,则显然更适合于老虎的生存竞争。反过来说,狮虎竞争时间有万年以上,既然老虎强大到使狮子节节后退,为什么没一只虎能进入非洲呢?其实,到了西亚和阿拉伯地区,就变成狮子占据地利,坦荡高原和戈壁沙漠有利于狮子发挥群体优势,使得老虎止步不前了。
2、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
看看印度的历史就知道,在西方人到来以前,外敌入侵都是从西北部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这正是狮子进入印度的途径,也是印度文明较早的发源地,同时也成为印度自然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换句话说,狮子的生存地盘受人为因素干扰比较大。而印度人不管是原来的佛教还是后来的印度教,都不主张杀生,因而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包括虎)受人类影响较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印度依然拥有大量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而被称作是“野生动物王国”的原因。所以印度的老虎分布范围大于狮子就不奇怪了。

总之,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狮子老虎不同的战斗风格和作战策略。广袤的平原上,适合发挥群体的力量,锁定目标,以逸待劳。丛林中,猎物容易闪避、躲藏和逃逸,对个体的搏击技能要求更高。这样说一点不过分:狮子是战略家,老虎是战术家。战略家吃饱了就睡,养精蓄锐,世称“睡狮”;战术家则刻苦练功,会游泳和各式摸爬滚打的技巧,有不耻下问向猫学艺的传说。硬逼着狮子老虎决一死战,那么打群架老虎肯定斗不过狮子,个对个狮子很难赢得了老虎。在亚洲的崇山峻岭,善于利用地形造势的老虎居上风;换了非洲的一马平川,擅长组织围攻的狮子占优势。

fengxinhao

郑州市新郑龙湖野生动物散养园曾发生过狮虎大战的惊险一幕。最后,管理员们不得不以一头山羊作诱饵,吸引老虎的注意力,才使战败的侵略者——狮子得以“安全撤军”。
这是从新闻报纸上摘录的内容:
12月7日上午9时左右,一头狮子偷偷侵入虎区。母虎“长尾”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突然看到一只狮子正张着血盆大口奔自己而来。它大吃一惊,转身便逃,直退到“丈夫”身边,才稍稍稳住了心神。有了“丈夫”作后盾,“长尾”恼羞成怒,一回身,向着追过来的狮子猛扑过去,使出看家的本领,与那头狮子打作一团。狮子几次去咬“长尾”的咽喉,都被“长尾”灵巧地躲了过去。一阵撕咬后,狮子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而且身上还留下了两道长长的血口。
当管理员们开着两辆救援车赶到时,狮虎大战的第一回合已经结束。战败的狮子退到了墙角,趴在地上边舔着流血的前爪,边低声地咆哮。两只老虎基本上没有损伤,母虎在狮子的正面虎视眈眈,寻找进攻的机会,而公虎则迂回到侧翼,封住了狮子的退路。救援车几次冲上去,想为狮子打开一条通往狮区的生路。可是,那两只老虎始终占据着狮子的逃生要道,似乎非置其于死地不可。僵持了一会儿,狮子好象恢复了一些体力,站起身来,准备拼死一搏。这时,管理员情急生智,将一只山羊赶入虎区。还没有吃早餐的“长尾”一个饿虎扑羊,就将这只山羊按于爪下。趁这个机会,那只狮子逃回了狮区。
事后分析,这只狮子可能是在早上散养园的一辆工作车进入猛兽区检查时,悄悄跟在车子后面侵入老虎们的领地的。



两者类型不同:狮是领袖型的猛兽,虎是英雄型猛兽。西伯利亚虎最厉害,是无可争议的猫科动物之王、陆上猛兽至尊。论单挑战斗力,西伯利亚虎强于孟加拉虎。孟加拉虎与非洲狮应实力相当,但孟加拉虎更矫健灵活。

Ⅸ 蒙古人本来是要攻击印度最后因为什么放弃了

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5614101_1.html/ ]

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怪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儆戒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

关于这段史实的记载有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手法。虽然耶律楚材的话未必是真,但手法可谓善谏。 在众多的动物中,印度人对大象怀有特殊的感情,印度人称呼大象为“哈第”。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经过驯象人的训练驾驭,大象成为了人们的好朋友。 大象力大无穷,而且又可以驯化,如果在战场上排上象阵将会起到所向披靡的效果。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就已经主要依靠战象了,现在出土的钱币上就有战象的图样。

据记载,孔雀王朝还支援伊朗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500头战象,帮助他们战胜马其顿王朝。大象与马能配合得很好,象马并肩作战,有象开道,马就能冲锋陷阵;有了马冲锋,象就可以冲杀践踏。根据印度文献记载,当时印度的部队包括4种,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是马兵、战车兵、步兵。

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蒙古骑兵长于闪电战,他们的行进速度惊人,一天能行进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地。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蒙古军的胜利。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优势。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给养的。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 但蒙古骑兵也有两个大弱点。一个是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显得毫无用武之地。可是,这一点毕竟可以解决。1220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水军。在西征时,就在一个月内造船百艘,载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另一个弱点是蒙古骑兵解决不了的,生活在蒙古高地草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这一点在攻占南亚、东南亚一带的战役中就显露无疑了。 据记载当时正值盛夏,暑气逼人,蒙古兵丧失了斗志,而印度兵却对这种气候习以为常,真正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骑兵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Ⅹ 小学语文课文资料!急~~~~~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文的题目很吸引人,让人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愿望。读着课文,一只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小松鼠跃然纸上。

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解析。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可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2)对词语的理解。

橱柜:放置餐具的柜子。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课文指松鼠把粮食储存起来准备过冬时吃。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蹿:向上或向前跳。

垫窝:文中指松鼠把手套、头巾等铺在自己的窝里。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11*《金色的脚印》
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三组课文的第四篇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2)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3)认识本课6个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自主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狐狸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有趣故事。后来又学习了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问,在你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请三、四名学生说。可以谈对狐狸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讲有关狐狸的故事。)
谈话后小结:看来狐狸在大家的心目上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2.板书课题:11*金色的脚印。
3.质疑课题。如“为什么课题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等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加以肯定。
二、出示目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师快速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懂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A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B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C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
3、让学生自由读书后讨论,在学生讨论后汇报,幻灯认读生字,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板书:

小狐狸

喂奶 要回
咬木桩 放归树林
喂食
老狐狸 正太郎

搭救
4、让学生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这样能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请大家记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除了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归纳梳理学生问题,进行四人分组讨论:A老狐狸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B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C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D课文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你能把相关句子读好吗?
3.讨论后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给狐狸“平反”了。老狐狸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使我们明白,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动物如此,何况人呢?)另外,我们还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四、解决质疑,体会文章思想。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为狐狸一家的团聚而感到高兴,也为正太郎的做法感到欣慰)
2、指导朗读,读出故事结局的那种圆满蕴味,读出团聚后的那种愉悦。多让几个学生读。
3、交流解决质疑: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让同桌交流意见,然后班上交流。( “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就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纪念的东西,文中的结局就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小狐狸一家虽是动物,但是它们也像人一样,它们的生命也同样珍贵,这脚印中,饱含人类美好的思想,这金色的脚印中,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动物再怎么狡猾也有其“亲情”。人和动物是可以在地球上和谐共处的。
五、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1.启发谈话:是的,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事。请看看这幸福的一家。(出示图片)
2.看到如此幸福的一家,你会想到什么?请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为什么攻击大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种植蔬菜有什么利润 浏览:82
劳力士水鬼意大利哪里最便宜 浏览:359
印尼用什么淘宝 浏览:690
中国码235是多少码 浏览:646
英国博士学位有多少 浏览:430
伊朗车牌号是什么意思 浏览:996
英国猫咪怎么驯养 浏览:558
印度红色勋章是什么兵 浏览:297
新冠疫情哪些国家捐给中国 浏览:248
在越南买个烧鸭用多少钱 浏览:510
伊朗卫生巾多少钱一包 浏览:66
越南菜板什么木质家具好 浏览:287
越南买乳胶哪里好 浏览:272
印尼的马城港英文叫什么名字 浏览:968
印尼回郑州机票多少钱 浏览:300
1万伊朗换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46
印度怎么会有核潜艇 浏览:575
烟台意大利红酒哪里有卖的 浏览:975
裙子在伊朗怎么说 浏览:798
越南护照看不懂怎么办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