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经贸摩擦怎么样

印度经贸摩擦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5-20 04:56:09

‘壹’ 就现在中印边境有没有什么摩擦

最近几天来,有关这场纠纷的言辞变得越来越尖锐。印度和中国在有争议的边界发生摩擦并非罕见,但是过去一直都得到了外交解决。不过这一次,人们看不出有明显的缓和局势的努力,双方的言辞都变得越来越激烈。
上星期,中国军方发言人提醒印度不要忘记在1962年的短暂战争中败给了中国,随后,印度国防部长阿伦·贾伊特利说,2017年的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
《印度快报》称,“印中陷入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印度和中国军方在洞朗地区的对峙已经接近一个月,双方都已增兵,印军士兵“枪口朝下,进入非战斗模式”。多家印度媒体连日都在指称中国的“咄咄逼人”,分析该地区对印度如何重要,印度不能“抛弃盟友不丹”。

‘贰’ 强大的印度,为什么在8月的印巴冲突中会处于劣势呢

巴基斯坦获得了美国的一些援助,印巴冲突中印度会处于劣势。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军事冲突中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相上下,在冲突中也不处于很大的优势和劣势。但是两个国家冲突,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美国。

对于印度来说,如果可以获得美国的支持,将会在印巴总统中获得了很大的话语权,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和巴基斯坦来说,如果巴基斯坦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在克什米尔地区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两个国家都想控制住克什米米尔地区,但是事情并不简单。

‘叁’ 如何正确处理中印经济贸易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中印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的对外贸易总额分量不到6%,这反映了中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制约因素多。

交通通道条件制约

6月5日,300余名来自中国和南亚各国的商务官员、企业家和学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共同商讨扩大区域经贸合作。面临贸易逆差、经济欠发达等困难的南亚国家坚信,抗击当前金融危机的一大机会就是开拓中国市场,吸引来自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中印贸易额自2002年以来增长了10倍,2008年达518亿美元。印度商会高级副主席维萨姆哈尔·萨兰恩表示,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印贸易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对南亚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李丽说,中印两国虽然陆路相接,但目前两国贸易还主要是依靠穿越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运距长,时间长,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中印间遥远的运输路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两国经贸合作发展。

尽管史迪威公路得以重修,乃堆拉山口已经开放,中印陆上运输路程已大大缩短,但由于路况不好等原因,中印贸易通道建设问题还需要双方积极探讨。同时,能大大缩短中印贸易距离的陆空线路必须经过印度的北部或东北部各邦,这些地区比较贫穷,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系统本身就不发达。这里也是印度内部难以治理的地带,同时也恰恰又与中印边境有争议的地区接壤,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制约中印经贸陆空线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了中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印双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够,除近年来少数互访过的官员、商人、学者外,两国广大民众对对方的国情和政策缺乏基本了解,互信程度较低。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印度人担心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合作会影响印度的安全,对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另外,中印边界和西藏问题也对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印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中印贸易合作水平虽然不高,但基本保持平衡,中国盈余有限。然而到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出现赤字由2005年的八亿美元顺差变为逆差41.2亿美元。进入2007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

印度媒体曾专门撰文建议印方采取措施,积极寻求并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以缩减正在扩大的印方逆差。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从进出口结构分析,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机械制品、化学制品、金属制品、纤维及纺织制品。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这种进出口结构使得印度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有限,也容易产生贸易逆差。印度方面的媒体认为,如果不解决快速增长的中印贸易赤字问题,巨大的贸易失衡将会给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障碍。

印度保守的市场准入政策也在客观上阻止了中印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尽管印度已经推行了很多年经济改革,但其内向型经济特质十分明显,整体的对外开放度并不高。其次,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的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国商品的进入,阻碍了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印度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欠佳的国内投资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印贸易摩擦频繁

贸易不平衡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贸易摩擦。中印两国双边贸易虽然在各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印度针对中国玩具的禁令,以及为了控制涌向印度的中国商品,新德里对中国商品发起了14起反倾销诉讼,并对中国铝屏等产品征收保障性措施税。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自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印度对中国产品发起了17项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包括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工业盐、钢铁、汽车零部件、煤炭产品、瓷器、纺织品和橡胶制品等,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和商人蒙受了总计超过15亿美元的损失。频繁的贸易摩擦给中印两国贸易开展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消息显示,近七年以来,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年均增幅都在45%,但同时在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印度同中国的贸易增长速度也是最快。印度中国商会首席执行官拉马仓德拉也表示,中印经济协同作用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包括双边的经济往来。中国方面已经显示出近期的经济形势会对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提供良好机遇,这对双方都有利,这种态度对印度以及其他南亚国家都是一种鼓舞。同时,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展了定期的贸易对话,以便在出现贸易争端时解决矛盾。加上由于经济交往在拉近中印关系中是建立信心的可靠措施之一,所以两国高层政治领导人在相互示好时仍将把它置于优先位置。两国将期待扩大贸易关系,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内外建立贸易同盟,寻求在新兴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增加自身分量。只有中国和印度寻求支持、维持和提升两国当前经济交往的层次,两国才会达成一项互利协议。因此,有足够理由预计未来中印贸易关系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肆’ 贸易摩擦的概念是什么啊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2003年来华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曾说过,有关中美贸易关系的辩论正在美国展开,这意味着过去两年平静的美中整体关系正在接近一个敏感阶段,而这个阶段将会持续到美国周期性经济复苏之后,持续到今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后。与20世纪九十年代的辩论相比,当前的这些摩擦并不直接指向中美政治关系的核心,而一直集中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但是,其重要性不应低估。短期内,这种辩论可能波及到政治领域;从长期看,它将涉及处在中美关系中心位置的经济问题。

其实,不管是巴尔舍夫斯基的善意提醒,还是国际经济的现状,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的国际贸易体系还是由美国主导的。中美贸易中,中方对美国的依赖要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中国要极力避免成为美国经济萎靡的替罪羊。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美国的制裁大棒不仅指向中国,还指向了欧洲和日本。中美之间的争端不过是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聚焦点。

在理论上,美国的政治家不可能不知道自由贸易优于保护贸易。但是,一方面,他们要为谋求美国利益长袖善舞,而美国利益是由各个不同的集团,主要是经济集团构成的,在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的时代,那些商业集团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另一方面,政治家们要赢得竞选的胜利,必须屈从于某些特殊经济集团。这符合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的选票政治,而它的特点决定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往往是逢场作戏,具有一定的摇摆性。

在布什执政的3年内,美国流失了至少26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梦魇一直困扰着美国人,美国政客需要替罪羊来化解国内的不满情绪。中国是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也是美国重要的海外投资地,这就使中国成为“再合适不过”的美国政治牺牲品。

一般来讲,对于中美贸易争端增多的解读,中国人多把原因归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处于特殊时期———经济低迷,大选在即。不可否认,这是两国摩擦增多的一个重要背景和诱因。但是,人们往往忽视另一个重要的背景,在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时候,中国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国际经济摩擦时代”。一位经济学家这样评价中国当前的贸易摩擦:一只蚂蚁爬进瓷器店,当然无声无息;一只壮牛闯进瓷器店,怎会没有响声?

美国对华频频采取调查和制裁的做法,令很多中国学者非常反感,认为美国的做法有两种心态:美国利用各种借口来打击中国经济;布什政府在大选之前转嫁危机的一种方式。但这两种说法都缺乏战略考虑。站在正常的国家利益和大国兴起的角度考虑,我们就不难得出答案———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中国的崛起必然会面对各种阻挠和挑战,对于中国来讲,“国际经济摩擦时代”已经来临了。

一位美国智囊曾告诉克林顿: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苏联解体和俄罗斯成立,而是中国的崛起。这一论断可谓是高瞻远瞩、石破天惊。有“日元先生”之称的日本庆应义书塾大学教授神原英资认为,现在全球经济中心从西方转到东方,并不是让人非常吃惊的。从历史上来看,世界经济的中心在19世纪以前就在亚洲。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分析了19世纪末期的经济数据后发现,在19世纪初,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甚至高达20%,印度以14%居第二位,中国和印度加起来接近世界GDP的34%。只是在过去的150年间,西方逐渐取代了东方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现在,历史正在逐渐地回归,尽管这个过程非常缓慢。

如何评估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不同的说法。2002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25万亿美元,不足全球份额的4%,按当年汇率计算只是美国GDP总量的1/8,是日本的1/4;但在全球GDP新增份额中,中国的贡献率却达到了17.5%,仅次于美国。而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80年~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以购买力平均价衡量)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为14%,仅次于美国的20.7%。如果照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经济总量将在近年内超越法国,20年后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未来20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将会日益严重。而这种摩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逐渐成为两国关系的常态。本报记者石洪涛

参考资料:http://column.bokee.com/29221.html
回答者:root3 - 经理 四级 1-12 22:18

‘伍’ 如何正确处理中印经贸关系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印双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够,除近年来少数互访过的官员、商人、学者外,两国广大民众对对方的国情和政策缺乏基本了解,互信程度较低。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印度人担心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合作会影响印度的安全,对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另外,中印边界和西藏问题也对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印贸易合作水平虽然不高,但基本保持平衡,中国盈余有限。然而到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出现赤字由2005年的八亿美元顺差变为逆差41.2亿美元。进入2007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

印度媒体曾专门撰文建议印方采取措施,积极寻求并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以缩减正在扩大的印方逆差。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从进出口结构分析,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机械制品、化学制品、金属制品、纤维及纺织制品。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这种进出口结构使得印度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有限,也容易产生贸易逆差。印度方面的媒体认为,如果不解决快速增长的中印贸易赤字问题,巨大的贸易失衡将会给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障碍。

印度保守的市场准入政策也在客观上阻止了中印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尽管印度已经推行了很多年经济改革,但其内向型经济特质十分明显,整体的对外开放度并不高。其次,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的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国商品的进入,阻碍了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印度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欠佳的国内投资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陆’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其实我们判断印度的经济情况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官方公布的数据获取,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不管怎么说,印度第二季度GDP的暴跌都预示其经济状况不好,当然这还是他官方公布的数据,具体真实情况是否含有水分尚不得知,不过通过对它们每日疫情增长的严峻形势,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印度的经济情况完全取决于对疫情的控制,这就像带病工作,不仅没有效益还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首先要控制疫情,而控制疫情是需要经济实力的,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具体实力如何,还没有经过检验,这就像是一次大考,及格了才有资格谈论经济发展和恢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个不拿人的性命当事的国家,经济再发达也是没有人性的。

对于印度来说,真实情况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而对于我们来说,处于人道主义当然希望他们的经济不受疫情影响,但是具体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祝福吧!希望他们能尽快控制疫情,重新上路,开启新的大国梦。


‘柒’ 内忧外患的印度经济,为何失去“明星经济体”光环

因为通过印度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较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非常大,所以不再是“明星经济体”。印度经济增长曾经在世界上显赫一时,印度的经济增速有段时间甚至超过中国,因此有很多机构十分看好印度经济发展的潜力。

现在的外部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给印度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贸易摩擦,使得当前海外市场需求不振,这就大力冲击到了印度国内外的投资信心,使得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升高,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大幅下降,对印度经济产生了强烈冲击。

‘捌’ 为什么中印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

因为中印两国从历史以来皆为大国,又比邻而居,各种历史磨擦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地理上都从未间段过,先今两国又都为发展国家,攀比之心不小,西方某些国家多手多脚,有些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多了解下实事吧。

‘玖’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应该就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应该就是这种比较矛盾的关系吧

‘拾’ 印度贸易逆差这么大,怎么平衡的

你这个问题,真无法回答。我只能说,平衡最好。这就象是问:人民币升值好,还是贬值好?这个得看具体的时期与大环境的,只能说,平衡最好。1.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0fTrade)。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3.贸易平衡(BalanceofTrade)。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印度经贸摩擦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7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9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2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6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6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