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
在我们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泰国是一个充满人妖的国度,白罗斯的美女非常多,俄罗斯人打架很厉害,美国的家庭主妇都养的膀大腰圆,而德国人则比较严谨冷漠。
这些都是我们对这些外国的印象,那么老外们又是怎么看我们中国的呢?以下分别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人给你答案。
土耳其,学生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终止了。我们国家充满了谎言和空洞的承诺,我对此很无奈。
哥伦比亚某公司主管,曾经留学中国
中国给我的印象就是:爱心、和睦、想象力丰富、民族、有执行力,我非常喜欢中国。可以这么说,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如果我可以保持哥伦比亚国籍的话,我也想有一个中国国籍。
马来西亚农场工人
中国人好像小强,生生不息。
巴基斯坦餐厅老板
我是巴基斯坦人,我非常爱中国,我有许多中国朋友,他们对我好得很。我曾经和中国朋友相处的很好,我们都互称“巴铁”,代我向中国人民表示我的爱意!
瓦努阿图的司机
我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给了我们国家很多帮助,在瓦努阿图有很多的援助项目,还帮我们建设公路,我认为中国就是我们的母亲国。
墨西哥工程师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有很多人口,世界第一,也有着最厉害的制造业。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也许也是made in China的吧?
阿富汗酒店主管
"关于中国,我有三点最大的野心:第一,见到成龙;学中国功夫;第二,试一下中国的针灸;第三,我爱中国!
日本大学生
16岁的时候,我和一个上海男生好上了,他成了我的男朋友。后来他回国了,我们就没有再联系过。可是我很想他,我在日本餐厅打工,攒了4年的钱,最后用这笔钱去了中国上海。我们又开始恋爱了,他把我带到他的家里,我对他父母说:你好!可是他父母根本不搭理我,还跟我说:不喜欢日本人,没有办法,我们又分开了。我认为,我们中日年轻人要好好改善两国的关系。
⑵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和印度
西方英语国家和印度亲切的多,起码意思形态一样,印度官方语言也是英语。
⑶ 西方对中国与印度崛起的态度
差不多吧,印度走得是西方人很喜欢的方式,几乎是西化的方式。价值观各方面也差不多,所以对印度没有太多诘难
而中国不一样,中国发展的太快,又发展的很好,比印度强很多,所以一些西方人以冷战思维来无端指责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威胁,而且中国走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方式,而且中国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积淀,中庸的儒家传统,这些都是西方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所以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崛起对自己的既得利益造成威胁,所以对中国非议特别多,而且中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期,出现了很多发展问题,这些都是西方人的把柄
⑷ 美国人评价中国和c印度。
部分美国人的如下观点,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只是综合起来而已。
1、常常有美国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说"西安"。然后我问:"知道西安在哪里吗?"回答总是"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香港"。这样问得多了,以后再有人问我家乡在中国哪里,我就首先问他/她:"你知道几个中国城市?"哈哈,回答如上。当我一说秦始皇兵马俑,他们几乎全知道,也知道出土地点,但不知其与西安的关系。
2、有的美国人居然认为日本是中国的一个省。这下子,中国的左愤们可要乐了。
3、古代的中国人都会在天上飞,会飞檐走壁。现代的中国人退化了,不会飞了。
4、凡是中国人,都会两下子武功。
5、中国人有病了不用吃药,也不用休息,随便在地里抓一把草塞进嘴里嚼嚼,病就好了。
6、英语比中文简单多了,因为英语只有26个字母,而中文却有40000多个字母,单常用的就有3000多个字母。
7、西藏自古就不是中国的领土。
8、台湾也不是中国的领土,因为现在的台湾与中国大陆不是一个政权。清朝时的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并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
9、不仅如此,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能算是中国政权,象南北朝时的五胡、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蒙古建立的元、满人建立的清。在所有教科书与历史书中,当谈论到这些少数民族与中国的关系时,都说XX族与中国人(Chinese)等等,而不象中国书中所讲的XX族与汉族(Han-Chinese)等等。
10、中国人没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信仰宗教,特别是***。
11、中国人好象人人都信佛教。与上一个相矛盾。
12、分不清中国与日本文化。有一个电影,描写一位美国的武师专门习学中国功夫。当他在房内练功时,却身穿日本武士服,腰里挎着东洋战刀,打坐在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中国的香炉,背景音乐是中国的民乐。
13、也搞不清日本文化的中国根源。如:中国的佛教禅宗,在美国几乎人人皆知。但你要是问他禅(Chan),他不知是何物。然而,你要是用日文的禅的发音Zen问他,他一听便知。因为佛教禅的文化是由日本首先传入美国的。
14、如上,美国人在接爱中国文化时,以最先传入的发音来建立名词。比如,英语里有一个词叫白菜,发音就是广东话的白菜。对孙中山的发音也是广东话的"孙中山"。你要是对美国人说Sun Zhongshan这个普通话发音,他不知你在说谁。对蒋介石的发音也是广东话,并非普通话。但对毛泽东的发音是普通话。
15、有的中国人好象不太讲卫生。
16、中国的污染严重。但中国很美丽。
17、中国的大城市也很现代化。但农村与大城市的情况相差很远。
18、有的中国人很有钱,比美国人更富有。但中国穷人更多。
19、中国饭很好吃。以"湖南"命名的中餐馆,最便于美国人记忆,因为很多美国人知道湖南是毛主席的故乡。所以,很多在美国的中餐馆喜欢叫"湖南餐馆",即使他们卖的不是湖南菜,反正这些地方风味美国人不懂。
20、中国80后的小皇帝们在美国很有名。一提Little Emperor,他们会知道其中的意思。
21、有人认为中国遍地都是大熊猫。一位美国人一进北京,就向人打听哪里有卖大熊猫的,因为他想买一只回去当宠物。
还有一些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看法,在此不便说明。总的来看,美国人对中国普遍不了解,很多人也不想去花时间多了解,因为他们主要面对的外国是欧洲。对亚洲国家的文化,日本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在美国比中国文化更为流行。比如:中国的旗袍远不如日本和服在美国的知名度。在美国各大学里修中文课的学生往往与修日语课的学生人数相等,但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美国人的观点:中国现在用一个中国古代成语形容是邯郸学步,不仅西方的文化没学好,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会了,一副丑样,令人鄙视。
美国人是尊敬印度人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对中国人虽然表面上客气但是内心其实很鄙视,中国人好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穿着我们西方人发明的服饰,而且乱穿,样子丑陋极了;中国人的婚礼方式虽然表面上学我们西方人的但是实际上却是乱搞,我们西方人可没那么铺张浪费,中国人的婚礼其实是为了显摆,是虚张声势,与我们西方人的婚礼的神圣庄严格格不入。
印度人心中有主,而中国人心中只有自己,印度人是为了尊严活着而中国人是为了钱与享受活着;印度人的生活自由,而中国人到处生活在别人的指使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印度领导人到访的接待是高规格的,而且充满着敬意,印度领导人与家属都是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像中国人那样只会穿西装。
印度男人给我们美国人的感觉是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男人给我们美国人的感觉是低三下四的邋遢样,不打你几拳不解气。印度女人吃苦耐劳,而且很保守,而中国女人懒惰自私,穿着像妓女,个个好像都性饥渴似的,中国女人很喜欢我们白人,还免费主动与我们上床,有的上完床后还送钱给我们美国人花,我们美国人在床上只是把中国女人当泄欲工具而已根本没把她们当人看。
我们美国人旅游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到处被工业污染得很严重,在中国无论吃、喝都很危险。我们很愿意到印度去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特有的文化特色,印度还留有没被工业污染的大自然,这是令人向往的。
⑸ 外国人看中国:中国好还是印度好
我们在印度工作期间,结识了三个近两三年来在中国留学后归国的印度大学生。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和感受,不仅反映出两国文化背景和国情的差异,也让我们这些中国人看到了许多平时自己没看到的地方。 “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好” 据我们的经验,没有去过中国的印度人对中国的概念和印象一般停留在20年前。他们认为,中国可能和印度差不多,有的地方甚至还不如印度;但到过中国的人大都会对中国的现状大吃一惊,赞叹不已。 可是当我们问印度大学生留学中国前后对中国的印象有什么不同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好。”和他们接触交谈得多了,我们感到这种回答确实也有道理。第一,因为他们都是学中文的,出国前看过不少有关介绍中国的材料和图片。这些资料展现的大都是精彩的一面。他们对中国的期望值太高,所以也就容易失望。第二,他们不像旅游者和短期访问团那样走马观花,而是在中国学习生活了一年,容易看到事物的另一些方面。 三个印度大学生都先后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过中文。中外学生在生活条件上的差别让他们感到不可理解。外国留学生宿舍里有彩电和卫生间,没有熄灯时间的规定。中国学生却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没有电视,更没有卫生间。中国学生在定时开放的公共浴室洗澡,那里经常人满为患。晚上10时半熄灯时间一到,中国学生宿舍楼的电闸就被拉了,许多学生有时候只好点着蜡烛看书。据这些印度大学生说,在印度的大学里,校方对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在生活条件上绝对是一视同仁的。我们向他们解释,中国人优待外国留学生是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好客的传统;对本国学生要求严格,是要培养他们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尽管我们列出了一条条理由,他们还是对此难以接受。 在交谈中,他们承认中国比印度的经济发展快,一般人的生活水平比印度高。但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在中国却越来越少了。说到这里,留学生巫莎讲述了她在北京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她挤公共汽车,脚被车门夹住了,非常疼。她大叫“停车!开门!”却没有人理睬。我们说:“人家可能听不懂你的话。”她说:“我说的是中文呀。”最后,车门终于松开了,她才拔出脚。她说:“我疼得在一边哭,车上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来安慰我。”我们向她解释说,北京的公共汽车上,白天一般多为外地人,再加上你又是个外国姑娘,别人不好表示什么。她却说:“这事要是发生在我们国家,决不会是这样的。” “我是印度人,当然说印度好” 三个印度学生很喜欢中国,都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中国名字,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外国人。他们在中国被问得最多,也最令他们尴尬和难以回答的问题就是:“你认为中国好还是印度好?” 何叶捷是个心直口快的小伙子,有一次,他在北京坐出租车,当司机知道他是印度人后,张口就问:“你说印度好还是中国好?” 他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是印度人,当然说印度好。” “那你干吗还来中国?”对方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我来中国就是想看看你。”小何情急之下,只好以幽默的方式作答。 说起“好客”,小何的感受特别深。他说,中国人,特别是偏远乡村农民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有一次,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同学请他到家里过春节。他同大家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同学的母亲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给他吃。他在同学家里住了好几天,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十分开心。 传统的东西不可丢 印度和中国一样,具有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呆得久了,印度学生们发现中国在“现代”的同时丢掉了不少传统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印度比中国做的要好。就拿服饰来说,印度妇女穿的沙丽、库鲁达等,这些漂亮的传统服装一直到现在都非常流行。而中国妇女传统的服装,一般只能在舞台上或隆重庆典上才能看到。他们说,去年的APEC上海会议后,中式服装开始悄悄地流行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李文云 李建国)
⑹ 老外看中国和印度的区别,中国VS印度文化大比拼
从西方眼睛来看,
印度比中国好教化,因为他们的部分观点偏向西方,
印度的体制 也是西方的体制,而且说英语,
但是印度的根基不安定 差距大 素质不高,
中国的体制他们不喜欢
中国的文化和根基稳定 而且潜力大,
无论西方还是俄毛子
都把印度看成 遏制中国的一个棋子,
所以 他们和印度的好 是真的好 和中国的好都是虚假的!
⑺ 西方人眼中的印度和中国 谁更具发展潜力
何亮亮:印度和中国,亚洲的两个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但是长期以来,印度人、中国人互相瞧不起对方,实际上也互相不了解对方。所以第三者,就是印度、中国以外的第三者如何看这两个国家,以及这两个国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我觉得会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开卷八分钟》,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一本《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上面两个字,一个龙,一个象,一般就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象就是印度的象征。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的亚洲问题学者。其实这一类的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本了,这本算是比较新的。但是所谓新,原着是在2005年出版的,中文版是去年在北京出版的,不算太新了,就是说资料不够新。特别是我们知道去年从秋季,金融海啸席卷了全世界之后,它对中国和印度也是有冲击的,但是这个冲击实际上对于以后印度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其实有更大的影响。我们先就说这本书本身,因为我很有兴趣的就是,一个是中国人怎么看印度人,一个是印度人怎么看中国人,然后就是这样的,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和印度。总的来说我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在我已经看过的几本,包括英国人、美国人,也包括法国人、瑞士人写的有关中印对比的书,总的感觉西方人他们还是偏爱印度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印度英语是全国通用的,印度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一个神奇的东方。印度人的那种信仰,印度人的那种精神世界,是很多西方人。因为西方人普遍的好像有一种精神的困惑,他们把印度看成是一种精神的故乡,所以他们喜欢印度。而在他们看中国,看到更多只是物资的那一面,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超级市场、高速公路,还有就是全世界无处不在的中国产品。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允的,比较公正的。他不特别讲印度怎么好,也不特别讲中国,中国、印度你各有什么优缺点,他都来给你讲。这本书分了几章,第一章是讲印度的,叫做“印度—世界的呼叫中心”。因为印度所谓外判、服务,呼叫在近几年已经是印度的一个特色了。他从这一点切入,印度在全球化过程当中的地位。第二章“中国—世界的工厂”,你凭这一节的章目你就知道,他主要是讲中国的哪些方面。然后我想比较重要的就是第三章,就是“多极世界中的中国和印度的觉醒”。因为多极世界,中国就是一极,印度也可以说是一极。其中分别从历史与文化、经济、外交与安全、政策几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和印度的相关的这些内容。最后一章就是“邻国伙伴和竞争者”。分别讲到了印度和中国都有自己的邻国,互为邻国,也有自己的伙伴,特别像东南亚、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亚这几大块,他们跟中国的关系,他们跟印度的关系。这本书本身没有什么图片,我想也不需要图片。因为它基本上它也不是一本学术性的着作,它是一本普及性的,是给一般的读者看。但是其中我觉得最有趣还是在这个地方。中印之间,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不同,而这两点,其实对中印两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比方说为什么西方人偏爱印度呢?
⑻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眼里,我们和印度是不是差不多
不太有人关注这个,但一般来讲印象都是大大高于印度的。
但实际印象比咱们中国人看自己要低些,因为新闻媒体总报道中国又取得了xxxx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媒体上也大多都是大城市一片繁荣,连刷个抖音都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
外国人自然不会这样看待中国,他们知道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大城市,但他们不会认为整个中国都是这样,类似于马来西亚这种国家,甚至还靠后点。
但是综合国力是靠前的,就像俄罗斯虽然经济已经一塌糊涂,但是在世界眼里依旧是大国。
⑼ 中国,印度在外国人眼里哪个强
你说呢?
你可以到复兴论坛上去找答案!不管叫阿三还是瘪三,看看论坛提再问!
⑽ 1962中印战争 外国人怎么评价
评价:中国的胜利是势在必得的。
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在朝鲜战成上与中国志愿军发生过战争,而且都曾见证过中国部队的陆战能力,这都是在朝鲜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同时,印度军队并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而中国解放军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争,同时也有更强的军事领导,再加上刚经历不久的朝鲜战争的洗礼,丰富了战争经验,中印战争的胜利应该非中国所属。
李奇微真真正正在战场上体会到了中国志愿军的陆战风格,在这场战争中,李奇微是非常确认中国会胜利的。
(10)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和印度的扩展阅读:
如果中印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印度,这是毋容置疑的。
当然美国不会跟中国直接交战,只会在武器装备、作战信息上给印度提供支援,还会出动兵力在中国周边进行战争威慑,外交上联合西方国家支持印度,孤立中国。
美国绝不会贸然跟中国交战,坐视中印两个大国两败俱伤,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才是美国最大的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