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时期的轻型大炮,多点
“除旧立新”-1927年式团属野战炮
1926年4月22日,苏维埃炮兵委员会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商讨装备团属火炮的问题。委员会意识到原有的老式1902年式76.2mm炮重量过重,不适合炮兵班成员或者配备的马匹机动,很难符合团级作战的需要。委员会决定在1913年式76mm炮的基础上改进出新的火炮。在这一年里开始了对3英寸口径短管1913年式的改进。炮管被扩大口径以适用1902年式火炮的炮弹。改进后的火炮被改名为“76.2mm1913/1925年式短管炮”。从1927年1月17日到26日,这种改进后的火炮通过了所有的测试,被验收合格,准备量产。这种新的火炮被正式定名为“1927年式团级野战炮”。列宁格勒红色普梯洛夫工厂(Krasniy Putilovets factory)被授命大量生产这种野战炮,第一批需求量是400门,必须在1928年12月22日交付。至1936年中,苏联红军装备的这种火炮数量已经猛增到1590门,其中50门有故障(但可以修复),14门用于训练。等到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之际,红军已经拥有了4708门1927年式野战炮。直到1943年,由于苏维埃炮兵委员会命令研制更先进的1943年式76mm炮,1927式野战炮逐步开始停产。【穿甲能力】角度 60度 90度100m 28 34500m 25 311000m 23 281500m 21 262000m 20 24
【技术参数】火炮重 900kg炮弹重 6.23kg口径 76.2mm初速 387m/s最大射程 7700m射速 10-12发/分炮班成员 5人
F-19式1933型师属76.2mm野战炮
这种火炮是由彼尔姆(Perm)兵工厂的设计局开发的。76mm口径,50倍径长的炮管是从1902/30型(注:原文如此,似乎应为“1902型”)野战炮的,而炮架用的是1910/1930型榴弹炮的。由于技术革新,炮管耐用性比原来的1902型有所改善。重7.11公斤的14.5 km增程弹也可以使用了。炮架改得更加轻巧了,液压驻退机没有改变。炮轮依旧使用木轮,但宽度由120mm加厚到140mm。1933型口径和1902型一样是76mm,但是携弹量降到了20发,1902型是36发。根据1933年4月13日的命令,彼尔姆兵工厂制造了6门样炮供测试之用。为此特地组建了一个测试炮兵连,从1933年5月20日到30日在试验场对样炮进行测试。1933年9月,该连操炮试射,通过了红军军方的检验。1933年9月23日,图哈切夫斯基(Tukhachevsky)命令接收新型的1933型76mm野战炮,因为原来的1902/30型野战炮射程不足。新型火炮被命名为“F-19”,彼尔姆兵工厂和诺瓦伊.索莫夫兵工厂接到命令生产这种火炮。F-19总计产量为200门,在F-22野战炮开发后,F-19逐步停产。火炮重量 1,351/2,271KG,前为战斗重量,后为运输重量炮弹重量 7.11kg初速 875米/秒(注:原文如此,疑为有误)射速 15发/发1938年式76.2mm山炮在1936年1月,苏联专家开始对捷克斯科塔公司造的S-5 76mm山炮进行测试。他们对S-5的各项表现感到非常满意。于是建议苏联军方购买特许生产权,或者至少多卖一些这种火炮。斯科塔公司提出的合同是400门的S-5山炮(可以装备100个炮连),以及400,000发弹药。算下来,每个炮兵连装备成本是87,500美元,总价22,000,000美元。苏联同时还可以获得了所有的技术图纸,和特许生产S-5及其弹药的特许权。这种炮的确非常出色,红军一直急需装备山炮。红军装备部长(可能为后勤部长)И.А.哈列普斯基(注:原文为“V.Khalepsky”)宣称这份合同将为苏联节约了好多年的辛苦研究工作。不过,2200万美元对当时的苏联经济而言是笔巨大开销。经过长期的谈判后,苏联和斯科塔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斯科塔公司只提供部分技术资料给予苏联,而不是特许权;苏联则要帮助斯科塔的飞机制造厂生产SB-2型轰炸机。真正纯种的S-5山炮从没有在苏联制造过。但苏联人在这种炮的基础上研发了好几个项目,第一次尝试是“7-1”项目,结果搞出来的炮还不如一战时的。第二次的项目叫做“7-2”,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在经过一系列改进之后,最终方案被接受并定型为“1938年式76.2mm山炮”。1941年,这种山炮的编号定为“E-2”。
参数火炮重量 785kg炮弹重量 6.23kg倍径 21.4初速 500m/s最大射程 10520m射击速度 10-12发/分炮手 5人F-10式1902/30型76.2mm野战炮
1920年中期,红军最高委员会命令对原有的1902型76.2mm炮进行改进。1902型炮是俄罗斯最着名也是最好的3英寸野战炮。主要的目的是要加大射程。但当时的红军最高委员会对军事技术知之甚少。代理兵工部长M.图哈切夫斯基(M.Tukhachevsky)的学历很差;代理军械部长I.帕瓦诺夫斯基根本没上过学。他们提出了许多极差的方案,并命令实施它们。他们完全不懂火炮方面的问题。显而易见地,如果一种火炮的口径改变了,不仅射程会增加,而且装药量也要成倍增加,甚至是原来的3倍。托卡契夫斯基和帕瓦诺夫斯基对此毫无概念。他们只要求加大射程,但不能改变口径,也不改变弹药。这怎么可能呢?原先3英寸炮弹的药筒确实还有改进余地,装药量可以由0.9公斤加大到1.08公斤。发射炮弹的动力性略有改善,最大射击仰角亦有增加。一发6.5公斤炮弹(初速588米/妙)以+16度发射,射程6200米;如果射角加大到+30度。射程是8540米。再加大射角会导致射击精度明显下降,是毫无意义的。最后一种方案是加大口径,从3英寸改成4英寸甚至5英寸。实际上,这种改进法加大了射程,但是火炮的重量和长度都大大增加,明显地降低了火炮的机动性和易操控性。进行了所有改进后,最大射程达到了14,000米(射角:+45度;口径:5英寸;弹药:远程高爆弹)。同时,火炮的射击精确度非常差,远程弹的爆炸威力很小,使得观察弹着点和修正弹道有诸多不便。即使是从3-4公里高度的飞机上,也很难看清楚76mm炮弹的弹着点。直到1937年底,改进后的1902/30型76.2mm野战炮才定型投入量产。后来在92号兵工厂生产的型号被规定为F-10。1902/30型76.2mm野战炮使用和1927年式76.2mm野战炮一样的弹药。参数重量 900公斤弹药重量 6.23公斤有效射程 8530米-13290米射速 10-12发/分炮手 5人
“鸡肋” OB-25式1943年型团属野战炮1943年2月,172号工厂设计局(负责人特伊涅科夫)正在开发一种火炮,就是后来的OB-25式1943年型野战炮。炮架取自M42式1942年型45mm反坦克炮。试验型样炮在172号工厂生产出来。从1943年6月18日到26日,样炮在格罗沃斯特试验场接收测试。试射了157次后,发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精度差,驻退机不可靠。测试被取消,样炮送回工厂改进。1943年底,经过四次改进的样炮被送到前线经受了实战考验,这次测试顺利通过。1943年9月4日,设计通过审批,很快投入量产。新型火炮装有1927年型76mm团属野战炮的炮尾闭锁,一个液压驻退机,一个具有4根弹簧的复位机。采用ZIK-1或者GAZ-AA炮的炮轮。高低机是一体的。火炮不能通用其他火炮的弹药,它使用的炮弹弹药筒重0.89公斤。OB-25具有份量轻,易操作的优点,但总的来看,它是一种不成功的火炮。它的初速太低,无法使用反坦克高爆弹,因此根本对付不了装甲目标。在二战后期OB-25退出了现役。在1944年,172号工厂又在OB-25的基础上开发了BL-11式76.2mm团属野战炮。设计有楔形炮尾闭锁。制造了一门样炮供测试,但这个方案没有被批准,进一步的研制工作也被取消了。
参数重量 600公斤倍径 19.41射界 -8度+25度后坐距离 640-780毫米射速 10-12发/分最大牵引行驶速度 30-35公里/小时炮手 4人
“继往开来”―107mm 1910/1930年型加农炮十月革命后,苏联红军延用了很多沙俄时代的107mm1910年型加农炮,由于过于老旧,苏联军方计划对其进行改进。主要的改进目标是要让火炮射程增加到16-18公里(注:原文为1618公里,疑为笔误,也有可能是1618米)。由两个设计局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1)NTK GAU设计局使用38倍径炮管,加装炮口制退器,重新开了炮膛,以适应发射新型的分装式远程炮弹。为了平衡炮管带来的份量,在炮架下固定了一块300公斤的配重。2)OAT设计局采用37.5倍径的炮管,也安装了炮口制退器。为了解决炮管造成的失衡,减轻了炮架的份量,但明显加大了炮尾闭锁。两种样炮都进行了测试,发射初速700米/妙的炮弹,结果都很出色。最终的改进方案在这两种炮的基础上确立为: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倍径的炮管长度;加装炮口制退器;炮膛空间加长;使用分装弹药;采用新型远程炮弹;炮架减小160毫米尺寸,在炮尾和炮架上加装配重。总共有139门旧式的107mm1910年型加农炮进行了改造,此后被重新命名为“107mm 1910/1930年型加农炮”,主要部件尺寸仍然保留着英制。同时还生产了430门新炮,全部改用公制,定名为“107mm 1910/1930n”。此外,在1932年到1935年间,布尔什维克兵工厂和巴瑞凯荻兵工厂用全新的炮架和炮管,加上扩膛的旧炮膛,生产了一批107mm 1910/1930年型加农炮。这样,到1941年7月1日,红军总计装备有863门107mm 1910/1930年型和107mm 1910/1930(n)型加农炮加农炮。改造后新版的火炮拥有炮口制退器,活动炮阀,从原有火炮上改进而来的炮架。炮轮使用过钢制和木制的,尺寸都是直径1250毫米,钢制炮轮外有120x14毫米规格的橡胶轮。很快,旧式的107mm整体式弹药被禁止使用,因为这种炮弹经常发生炸膛。部分没有安装炮口制退器的107mm 1910/1930加农炮不准使用完全装药发射。完全装药发射的必须是高爆弹,榴霰弹以及D-422U型烟幕弹。
B. 中印战争胜利后为什么要把印方装备如数交还
以下几个原因。
1、表示政治上的姿态,意味着我们对印度领土没兴趣,是别人逼迫我们打的,我们做到了仁至义尽。再次表明在国际政治中,中国仍然没有掌握利益至上和丛林法则。
2、武器无法运回来。藏南的交通条件根本没法把缴获运回来,马上就要下雪封山了,预期丢弃,不如利用起来。
3、缴获的都是陆军武器,中国军队装备已经系列化,不再会用缴获武器了,没有太多尖端技术,留着用处不大,我相信需要保留和拆卸的武器已经运回了。
4、未尝没有羞辱印度的意思。
C. 印度组建多个“豪华”炮团,单炮价值高达500万美元,作用能有多大
人们总是眼镜盯着印度的坦克、战斗机、航母,感觉这个排名真的不离谱,也能理解印度总是觉得委屈,排名全球第三才符合印度的心理。媒体报道印度炮兵部队要鸟枪换炮了,花巨资计划采购先进火炮,火炮价格可谓豪华,一旦计划完成,印度军队的实力必将极大的跃升。实际上,印度的炮兵太落后了,落后到印度自己都不好意思对外展示。
印度陆军炮兵部队现状:说到印度炮兵,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径火炮(牵引、带辅助自走能力)、韩国K9自行火炮、美国M777155毫米口径牵引火炮、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印度国产皮娜卡火箭炮等等,看着很先进。其实,印度的自行火炮不过200门,155毫米口径牵引火炮数百门,剩下的基本都是老旧的105毫米、130毫米牵引榴弹炮,以及大量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印军印军的炮兵团分为三种:中型炮兵团、野战炮兵团、轻型炮兵团。其中的中型炮兵团装备155mm榴弹炮(瑞典博福斯FH-77B型39倍径自走加榴炮),或者是130mm加农炮(苏联M46加农炮)、以及印度在苏联M46加浓炮基础上改进的型号(以色列帮助,数量不多,约180门左右)。
野战炮兵团主要装备的是105毫米和122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型号是印度仿制英国L13榴弹炮而来的IFG榴弹炮;一种是仿制英国L118榴弹炮而来的LFG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则是苏联的D30型榴弹炮。
轻型野战炮兵团的火炮主要是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运输方式采用骡马化运输。媒体大肆渲染的印度精锐的山地师就装备这种骡马化运输的大杀器。
印度炮兵部队中还有混合火箭旅的编制,主要装备龙卷风300毫米远火团(俄罗斯制),皮那卡214毫米火箭炮团(印度自己搞的),另外还有老式的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
印度炮兵部队的火炮数量不少,约有3000门各种火炮,不过,指挥、信息化程度差,印度炮兵打击模式自然是过时的前线炮兵观察所指挥模式,印度炮兵师、旅有专门的SATA部队,也就是炮兵指挥连之类的,战时需要配置在前线,给炮兵指示目标,校正射击诸元。印度炮兵师配属一个SATA营,旅配置一个SATA连,说明信息化水平很差。
印度炮兵自行火炮数量很少,多数都是牵引火炮,印度炮兵部队没有卡车炮,说明其其炮兵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虽然印度花费巨资打造炮兵,但由于信息化程度差,单靠火炮的先进是不会出战斗力的。印度的国产火炮基本都是样子货,全靠花钱买的少量先进火炮支撑脸面,因此,即便是花钱买了点先进火炮,对于提升印度炮兵实力意义有限。火炮是战场上的纯消耗品,战斗力的体现要看持续补充能力,而印度这方面基本就是零。
D. 阿琼式主战坦克是什么时候被批准研制的
1972年,印度陆军提出用新型主战坦克替换正在生产中的胜利式(Vijayanta)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院即开始新型主战坦克方案研究。
1973年5月中旬,印度国防部长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议会上说,印度自行研制一种称为印度豹的新型主战坦克。该坦克起初叫MBT-80坦克,最后定名为阿琼式主战坦克。
印度正式批准研制该坦克的时间是1974年3月,该研制计划同时得到第一次拨款为1.55亿卢比,预研工作自此开始。阿琼主战坦克重50吨,主要部件例如发动机、传动装置、120毫米线膛火炮及其弹药、先进的装甲和火控系统均要求在印度生产。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辆阿琼式坦克样车制成时,该项计划已支出3亿卢比。1985年3月,对外展出了该样车。到1988年年底,印度拟制造20辆阿琼坦克样车以便对武器、火控系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等部件进行广泛试验。然而截止1987年年底,才制成10辆样车,其中6辆交给印度陆军试验,其余4辆留在战车研究院供院方试验和改进发展。
E. 印度巨炮效果怎么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2
F. 有哪些国家使用120毫米线膛炮
120毫米线膛炮的使用国仅有英国、阿曼、约旦、伊朗、印度五家,其中大部分国家还只是火炮的使用国,缺乏研制、生产新型弹药的实力。相比之下,目前正在使用120毫米滑膛炮的国家多达十几个,其中包括德、美、法、意、日、瑞士等工业强国。
2003年8月,约旦和阿曼决定给现役的挑战者-1坦克换装120毫米滑膛炮,英国方面虽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计划,但挑战者最终放弃线膛路线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英国主战坦克一直保持着有英国特色的堡垒式厚重装甲设计,挑战者-2E亦是如此。挑战者-2E拥有比以前更加简洁的外形,车体和炮塔使用一种新的先进装甲技术。
这种未被透露名称的新装甲技术主要是采用了新材料,来增强抗破甲弹以及动能弹攻击的防护能力,而且在装甲外层还有低可探测性涂料,可以降低敌方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测器的作用距离,有效降低被导弹命中的概率。
挑战者-2E拥有一个出色的全自动火灾、爆炸探测系统,在乘员舱和动力舱有抑燃抑爆系统。实际上在挑战者-2E的炮塔座圈以上,已几乎没有爆炸物隐患了。
120毫米主炮炮弹全部存放在一个装甲保护的隔舱中,这也就意味着成员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炮塔的各种设备全部都是电驱动,这就消除了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油泄露所可能导致的火灾隐患。
从1995年开始,挑战者-2E坦克在很多国家进行了考核和演示,包括希腊、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考核的项目,包括在气温50度以上的环境中进行测试等。在这些海外测试中,挑战者-2E总行驶里程超过6000公里,主炮实弹射击700多发。
希腊最初需要246辆主战坦克、24辆装甲抢修车、12辆架桥坦克、12辆训练坦克,后来又追加了后勤维护设备以及可能的另外250辆主战坦克的需求。维克斯公司将希腊主战坦克选型作为挑战者在国际市场获得突破的契机,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在推销策略上都下了很大工夫。
针对希腊只具有制造轻型焊接装甲车辆的经验这种情况,维克斯公司对挑战者-2E量产型在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序数量进行了精简,车体的整个电气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装配电路的数目限制在50条以内,这意味着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容易掌握的生产工艺、更低的造价,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构造。
尽管维克斯公司办法想尽,在经过长时间测试和对比评估后,希腊军方还是在2003年宣布,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将成为希腊陆军的下一代主战坦克。希腊国防部将从德国承包商手中订购大约170辆豹-2坦克。这份采购合同价值19亿美元,最后交付日期定在2010年。
最初希腊准备用20亿欧元订购246辆新型坦克、24辆救援车、12辆架桥车和12辆驾驶训练车,但是采购费用问题严重打击了这项计划。因而希腊国防部决定在经济可以承受的框架范围内采购170辆主战坦克。
除豹-2主战坦克之外,KMW公司还将提供救援车和装甲架桥车以及备件交货、训练、技术文档和模拟器。计划还要求25%的工作要在希腊进行合作生产,以促进本国国防工业的发展。
挑战者-2E的首度出击就这样宣告失败,这对维克斯公司乃至整个英国坦克工业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没有海外定单就意味着维克斯公司无法收回为研制挑战者-2E付出的研制成本,而生产固定成本也降不下来,这将导致挑战者-2E在今后的销售中缺乏价格弹性,在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挑战者-2E的前途堪忧。
G. 印度阿琼坦克性能怎样
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H. 中国电磁炮有多厉害,数百公里外打一发在
美国海军电磁炮
美国海军已完成炮口动能32兆焦耳的电磁炮测试,弹头重量20kg,初速为2000m/s,但轨道因为炼蚀严重寿命只有100发。
美军还在2015年完成炮口动能64兆焦耳的电磁炮测试,弹头质量20kg,初速为2500m/s,期望轨道寿命为1000到10000发,目前还没有达到目标。美军原计划2020到2025年在美国海军的舰艇上装备电磁轨道炮,目前来看由于没人技术突破要延后了。
电磁炮系统因为能提供快速响应和远程精确海面火力支援,优于传统海军炮火系统,具有极高的射程,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抵消了对方平台的规避和拦截,目前来说根本无法拦截。因此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高科技项目。
英国专家甚至说,中国的超级电磁炮很有可用来打太空卫星!
I. 印度看起来这么穷,买武器却以“亿”为单位,钱哪来的
据我了解,虽然印度看起来穷,但是国家综合财力还是可以的,另外印度也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武器。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可以说印度的穷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印度底层的人民甚至连茅厕、供水、供电都用不起。大家就可以想象得到,印度到底有多穷了。但是如此穷的印度,买武器却以“亿”为单位,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另外,据我了解,其实印度在买武器上并没有那么大方,如果他们觉得价格贵不合适的话,印度是不会买的。虽然新闻上总是说印度动不动就购买武器,但是成功的订单却不多。不可否认,印度在军费上的投资是最多的,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有时候也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武器。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