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嫁女儿,是什么习俗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但是,男子必须结婚生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 在印度,为什么一个女人结婚要自己带很多的陪嫁?如果少了,在过去,极端的...而印度人则是存钱嫁女儿,为了让女儿嫁到富裕人家享福,父母就要攒更多的嫁妆...
2. 印度孩子上学也带红领巾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
你好,红领巾是中国小学生专有的。你看到的那是条领带,在印度所有的学生(除了大学)还得穿校服哦,而且 还得扎领带,穿皮鞋。我在印度上学。
3. 印度的四大传统礼仪
印度的四大传统礼仪主要有生礼、葬礼、婚礼和普迦仪式。生礼是印度人庆祝孩子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葬礼是指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婚礼是当天晚上新郎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
1、生礼
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去的。印度人庆祝孩子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孩子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孩子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婚姻对象。
2、葬礼
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河坛火葬地点。
3、婚礼
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4、普迦仪式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献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阿拉提”的过程中,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赐予的力量。
4. 印度的传统习俗.
服饰:印度男子的传统服装,下身是托蒂,实际上是以块缠在腰上的宽幅的白棉布,也有麻制或丝制的,长度一般为3.6至4.5米,缠在腰间,垂至膝盖或垂至脚面,有的还带滚边。上身穿较肥大、长至膝盖的“古尔达”上衣。头巾的色泽各异,缠法也不同。拉贾斯坦人的头巾和锡克人的头巾很有名,有时人们还在头巾上插上羽毛。
在印度农村,男子一般不穿上衣,只在肩上搭一条汗巾,或用一块布为主上身,一端搭在肩上,人们叫它“恰达”。
印度妇女的民族服装是“纱丽”。纱丽通常用一块长6米左右、宽1.1至1.3米的布料做成。纱丽的穿法是从腰部缠起,最后披盖在肩上或蒙在头上。纱丽一般分棉布、丝绸、纱和尼龙几种。 印度的服装与当地气候有关,夏天气温可以高过40°C,冬天也在20°C以上,因此服装要求透气、清爽。现在,城市中的居民,服装一大部分西化,男的也穿衬衣、裤子,平常也多西装革履。女的仍以穿纱丽的为多,也有不少改穿牛仔裤的。然而,各地区的民族还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许多穆斯林男人喜欢戴一顶波斯羔羊皮的土耳其帽。锡克族的妇女通常穿着遮到膝盖的长衫和一种叫做沙尔沃一麦卡兹的宽大的裙子。印度人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名目繁多,如发饰、耳饰、额饰、鼻饰、项链、脑饰、腕镯、上腕饰、指环等,大多为金、银或宝石制品。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把首饰看得懂于衣装。根据传统的风俗,印度男子把首饰赠与女子被视为应尽的义务,女子把戴首饰视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寡妇不能带任何首饰。头饰是一种用小链子和小钩子固定于头顶与额部的制品。鼻饰多为金银制品,它是已婚女子的装饰标志。颈饰中的项链被当作避邪之物而在婚礼中有新郎给新娘带上,只要不离婚,妻子要将这根链子戴一辈子,印度农村至今仍有此俗。饮食:印度人的饮食由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南北差异很大。北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烹饪通常是莫卧儿式的,特点是由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南方多素食,特点是米饭和辛辣咖喱。所有印度菜肴中,唯一共同点是喜欢辣味。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事送来,不是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都由辅佐食物,最普通的事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果仁冰淇淋、用米做得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酩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酩和牛奶做成的唐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招待客人一种用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雕制品,以帮助消化。 “敦都里鸡”和“奶油羊肉”是印度的名菜。“奶油羊肉”的做法是在羊肉中加进几乎等量的酸奶。过去这道菜只有皇室才能亨用,现在则较普遍。“敦都里鸡”是在拨了毛的鸡上涂上香料,然后置于黄泥炉子上边,用文火慢烤。出炉子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吃甜食是印度人的一种嗜好。印度的甜食多达几十种,一种甜食,不同的地区做法也不相同。用酸牛奶制作的“拉耶达”和“谢利更德”深受人们的欢迎。甜食一般是用面粉、牛奶、奶酪、巴旦杏、核桃、小豆蔻和番红花等制成。 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盘用菜,素食者多。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肉)。
5. 如何通过电影《起跑线》看印度的“学区房”
认识印度电影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开始,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中可谓是风生水起,不同凡响。印度电影没这么多高大上和假大空,但总能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去讽刺沉重黑暗的现实。而且还特别接地气。
”
近来又一部具备印度特质的神作诞生了!--《起跑线》
海报中,一个人的两只脚,两种不同的风格。右脚破烂不堪,而左脚却是皮鞋西裤。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以穷人和富人为核心,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印度中产阶级的夫妇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挖空心思要进当地名校的故事。算是印度版的“中产阶级焦虑吧”.
(印度的中产阶级愿景)
“
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的《起跑线》拍出来是一出喜剧。他反映的是中产阶级衣食无忧想提升空间,爬高一层却又被人轻蔑地甩下来。而中国的中产阶级焦虑,则是负能量满满,是担心从来之不易的地位随时跌落下来。和我们比印度的中产阶级焦虑毫无压力,也许叫做中产阶级愿景更恰当吧。
”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代表印度中产阶级焦虑的《学区房》是一出轻喜剧,那么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焦虑拍出来会是什么呢?也许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更合适吧。
6. 女孩在印度的亲历看:印度你拿什么和中国叫
在印度乡村的晚上,没有电灯,村子里所有人都睡着了,安安静静的,我和同组的香港小哥,会搬两把椅子在院子里,躺着看夜空中的银河。
我们是组里唯二的两个中国人,在异乡偏远贫困的农村遇到,虽然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却可以聊藏的很深的心里话。
他会和我说些他在香港的烦恼,我也会和他说说我自己的秘密。但是我们聊起来最多的,是我们共同的祖国。
说真的,我从不觉得我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我家也没这传统。我们一家三口都不是党员,再往上一辈儿,成分是富农,家都被抄了。
所以哪怕是到我上了大学,看到电视里的革命先辈,我都觉得,要是我处在那样的位置,性命被威胁的话,鬼子进村都不用他们自己找路,我绝对会投降领路哒!
但是在jaipur夏日的夜晚里,我和香港小男生,我们两个中国人,在院子里偷偷的小声唱国歌,开始只是因为想家,结果唱着唱着就流泪了,停都停不下来。
香港小男生第二天和我说,虽然他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昨天晚上,他是真的第一次真正的感觉到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他爱着自己的祖国。
我真的庆幸,我第一次出国,是去了印度。在这个先进与落后,智慧与愚昧交织并存的古老国度里,我重新认识了世界,也找到了更深的自己,触摸到了从前一直隐藏在90后这副躯壳里的真实的灵魂。
我爱自己的祖国,没有任何理由的爱!!!
我知道,我的祖国,仍然有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愿意为了我的祖国,付出自己的一切。
这,或许才是我印度一行中,最大的收获。
7. 印度人为什么即使倾家荡产也一定要嫁女儿 这很不可思议,有人知道原因吗
印度这边的问题不同于国内。
1. 印度是一个很封建保守的社会。
2. 家庭都很重视整个社会对家庭的看法。
3. 印度传统的婚姻只限制于自己的种氏内, 所以没有办法嫁到其他的种氏
4. 由此给很多家庭带来经济困难, 所以很多家庭都在早期测试以及打胎。
5. 除了现在你们听说过的嫁妆问题(Dowry System), 之前印度还有陪葬的文化 (Sati System)
我本科是印度社会学, 你的问题我也刚刚问过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印度女孩。
8. 印度一妇女70岁生下自己第一个孩子,她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经常会说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因为总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让我们想象不到,觉得特别的震惊,当我们面对那些事情的时候,都会想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呀?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可是在他们当地来讲的话,真的是太稀松平常了。这不他们这里又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特别震惊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完全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我们也不方便过多的去评论,因为他们是一个正常人,那自然也想要做爸爸妈妈,这样的心态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小宝贝。可是问题是他们早些年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要等到这么大的岁数再去做试管呢?有没有想过把这个小孩生下来了?他们的年纪能不能够抚养?
9. 印度的孩子上学不收任何费用吗
印度实现免费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了鼓励一些外来移民和印度的少数民族入读普通的学校已融入印度社会,政府还对此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