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希腊,古波斯,古以色列,古楼兰哪个最早哪个最晚
首先,澄清一点,有人类活动出现不代表是文明的开端。
文明开端的标志史学界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有固定的生活群落;有认为是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有认为是会使用火;也有认为有了语言文字才是文明的开端。我个人倾向于文字的出现,但也不绝对。
古巴比伦和古以色列应该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国际史学界现在一般都公认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据传有7000-8000年历史,但没有十足的证据。
埃及文明可考的大约6000-6500年
印度文明历史资料最少,4000年以前几乎没有任何记录,中国相仿。
古希腊传承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地中海文明,比较以上稍晚,古罗马是古希腊的传承。
古波斯传承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希腊差不多同时期
楼兰文明消失于1600年前,何时起源不可考,但是该文明对世界影响不大,和以上没有可比性。
❷ 波斯和印度一样吗
不一样,
波斯在西亚,是现在的土耳其一带。
印度在古代叫大食,天竺。
❸ 古印度文明始于什么时候
很多人都在想象中把古印度和现在的印度混同起来,其实它们几乎是两码事。古印度因其神秘,使得人们很难看到它的真实面目!
公元前44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哈利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告别了文化之都雅典和好友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人,来到意大利南部的新城图里奥伊。他一踏上这块美丽安静的土地,就暗暗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愿过四处飘泊的生活,我要把自己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研究写出来,以“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沐浴在地中海海风和亚平宁半岛灿烂阳光下,希罗多德文思奔涌。自30岁起,他就开始了长时间的游历和考察,足迹遍及希腊、意大利、埃及、两河流域及小亚细亚……每到一地,他都潜心钻研当地的历史、传说,认真观察古迹文物。现在,是到了该把它们都记下来的时候了。
在书中,希罗多德写道:
有这样一条印度河,这条河里面有许多鳄鱼,据说在全世界是占第二位的。
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印度人有许多民族,他们所说的语言都不一样。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是游牧民,一部分不是;有一部分住在河边的沼泽地带并以生鱼为食,这鱼是他们乘着一种藤子做的船捕捉来的,每一只船都是用一节藤子造成。这些印度人穿着灯心草的衣服,他们从河上把这种灯心草取下来,然后把它们组成席子样的一种东西,再像胸甲一样地穿起来。
看起来,世界上最边远的那些国家却是得天独厚的地方,就仿佛希腊的气候是世界上最温和宜人的一样。……印度位于世界上最东部的地方,印度的一切生物,不管是四条腿的还是天空中飞翔的生物,都比其他地方的生物要大得多,例外的只有马(印度的马比美地亚的所谓内塞亚马要小);此外,那里的黄金,不管是从地里开采出来的,还是河水冲下来的……都非常丰富。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希罗多德自己并没有亲自到过印度,他记下的是自己所听到的东西,因此有些荒谬内容不可避免。但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富庶,这里的人民栽种棉花(长在野生树上的毛),人们穿着棉织品:他还告诉我们,大流士皇帝在派人调查了印度河的入海口之后,征服了这块土地,将这里分割为一个行省和另一个行省的一个部分,并要求这里的居民缴纳黄金。希罗多德虽然没有记下大流士征服印度的准确时间,但却提示后人,早在波斯帝国兴起之前,印度文明就已存在,印度就已是一个多民族的富饶之国。
10世纪时,一位阿拉伯学者比鲁尼到达南亚次大陆,他发现,眼前的繁荣程度大大超过了过去所能见到的文字记载的繁荣程度。这一切大大激发起他探索这一文明源头的欲望,可是在经过一番寻访贤者、探查古迹之后,他悲观地写道:“印度人不十分重视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述说国王的年代系列时是漫不经心的,当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喜欢讲故事。”他的看法成为后来许多接触古印度文明的学者的共识,文明之源的探索便这样长期停留在希罗多德的水平上。
1784年,离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已过去了2000多年,一轮新的尝试开始了。英国梵文学家、比较语言学家威廉琼斯倡导成立了“孟加拉亚洲学会”,对印度存在的大量古代梵文古籍进行翻译和研究,“吠陀学”由此诞生。琼斯对包括古梵文在内的东方语言有很深的造诣,在对《薄伽梵歌》、《吠陀》等文献和西方古文字进行对比研究之后,琼斯宣布这些远隔千山万水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文字之间有着“姑表之亲”的渊源关系,这激起了许多西方学者对古印度文明研究的热情。
1806年,33岁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詹姆斯穆勒喜得贵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功利主义思想家约翰穆勒),不过此时詹姆斯穆勒并没有因喜悦而忘乎所以,他开始了一项艰苦的工作——撰写《不列颠印度史》。11年之后,这部凝聚着他心血的3卷本着作出版了。在这部巨着中,穆勒指出古印度文明的源头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时期,这种观点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但有不少西方学者怎么也摆脱不了“西方中心”的思想,他们提出了古印度文明外来论。1922年出版的《剑桥印度史》就明白地写道:“史前印度没有什么值得人们注意的考古发现,……南印度并不存在铜器时代,这一事实证明,当雅利安人携带铜器进入印度时,本地居民还基本上处于石器时代。”
由穆勒明确提出的古代印度文明始于吠陀时代的观点是当时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因为希罗多德称印度河流域以东已经没有其他国家,这显然是错误的。吠陀文明早在希罗多德生活年代之前1000年就已兴起,并兴旺于恒河流域。因此,尽管许多印度民族主义学者坚决反对古印度文明外来说,但仍同意穆勒的古印度文明发端观点。一百多年间,这种观点一直占据着权威的位置。
然而神秘的印度又一次向人们隐藏了自己的真面目,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印度教文明是以印度河命名的次大陆文明之始,这一名称上的矛盾是否暗喻着一种错误?当20世纪20年代人们把目光从恒河移向印度河的时候,世界才明白:所谓的权威观点原来却是一个百年之误!
❹ 以前一直以为波斯就是印度 今天才知道原来波斯是伊朗
我们通常会在小说当中听说过波斯古国,然而现在我们却很少会听说的,事实上,这个国家是存在的,但是如今已经变成了伊朗这个名字,为何会这样改名。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波斯古国。但是,如今把名字改成了伊朗。其实要说到波斯古国,其实是有非常久的历史的,在最早的时候时候是居鲁士大帝创建了波斯帝国。
相关资料表明,居鲁士大帝当时是现在伊朗的一个地区的小头领,在不断的扩展中,对古中东进行了统一,于是创建了波斯古国。最后波斯帝国灭掉了古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其实欧亚非三大洲都有他们的领土。在繁荣的时候疆土是非常大的。
在之后,波斯帝国遇到多次的灭国,但是之后都重头再来,可以说波斯帝国像小强一样顽强,我们中国在换了朝代之后都会改名字,但是波斯帝国一直没有改名字。这其实要从波斯帝国的民族历史来说起。雅利安人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的,经过了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还有古埃及, 波斯帝国延续的时间非常长,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之后却改名为伊朗。
其实波斯帝国是被礼萨·汗推翻的,这个人从小生活很贫困,年纪很小就加入军队,之后还带兵镇压过革命,到了1925年的时候,他因为有英国的支持,因此发动政变,当上了首相以及国防大臣。之后他推翻了波斯帝国卡扎尔王朝,之后上台把帝国名字改成了伊朗。
为何会有伊朗这个名字呢?其实说到伊朗,翻译过来中文就是雅利安人家园,我们都知道波斯帝国其实都是在伊朗高原活动的,其实伊朗高原也有这个意思。由于礼萨·汗明白,波斯帝国这么长历史的会功绩都是雅利安人的功劳,因此想要得到更多的雅利安人的支持。
从这点来说,伊朗的意思就会比波斯更加广泛,波斯只是住在波斯的雅利安人,但是伊朗可以表示全部的雅利安人。另外,在波斯的时候,波斯和伊朗常常是通用的,然而在波斯的历史书籍当中,波斯人的祖先也是在伊朗,所以之后波斯帝国改名成为伊朗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伊朗有更深层的意义。
然而礼萨·汗即便想要把伊朗建设得更好,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他想象的这么好,之后他还是因为英国和美国的逼迫,之后只能选择退位,并且被赶出了伊朗,在海外逃亡,之后病逝,可见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波斯帝国和伊朗的历史,可以多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会让你有更深的理解!
❺ 斯巴达和波斯是同时期的吗
1.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封闭又贫穷,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2. 希波战争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3. 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
4. 马其顿的崛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❻ 历史上印度和波斯是什么关系
古雅利安部落的一支向南迁徙,途中该支分裂为两支,一支向西迁徙,侵入西亚,与当地人融合形成了波斯人;而另一支继续向南,进入南亚,形成了印度人,所以说,他们族源是一样的,可是由于南亚次大陆特殊的地形,波斯人与印度人历史上基本上没再有过多的联系;
❼ 古罗马、迦太基、古希腊、玛雅、苏美尔、波斯、古埃及、马其顿、古印度、曹魏、阿拉伯帝国,按时间排序。
苏美尔(约4000B.C.——约2000B.C.)
古埃及(约3200B.C.——525B.C.)
古印度(约2500B.C.始,历史上较少出现统一国家政权)
古希腊(约2800B.C.——30B.C.)
玛雅(约1600B.C.——15世纪)
古罗马(西元前9世纪——476B.C.,拜占庭帝国于1453A.D.灭亡)
古代波斯(558B.C.——330B.C,更早的小亚细亚还出现过巴比伦、赫梯、亚述等大势力。中世纪出现安息帝国、萨珊波斯等国家)
马其顿(约西元前5世纪始,与今天的马其顿概念不同)
曹魏(220A.D.——265A.D.)
阿拉伯帝国(622A.D.——1258A.D.):629A.D.——752A.D.为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时期,定都大马士革;750A.D.——1258A.D.为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时期,定都巴格达。1258年,旭烈兀西征攻陷巴格达,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