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边境士兵现在是什么状况
印度驻守在雪山之上的士兵们,现状实在是太惨了,能够从前方报道出来的视频画面当中看出前线士兵正在山区放哨,身上还绑住了一个绳子,就怕风雪太大把自己给吹下去。
能够看出气温,当时可能是在零下10多度左右,地面上的积雪也比较深,这看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恶劣的多。
利用了多种运输方式,比如陆路运输以及空路运输,这一次运输的物资完全足够,这些士兵们消耗4个月左右的时间。看来这一次准备好之后就不准备再继续撤军了,总体来说为了这一次的战争,印度可谓是做足了准备。但前提是印度这一次的判断是正确,否则想要退下来都难。
⑵ 中印战争后,印度俘虏兵怎么处理了
当然履行国际通例,尊重战俘人权交回印度。
⑶ 印度军队越境挑衅背后动机为何对亚太局势带来怎样影响
印军越境,其目的有三个:一是阻挠中国修路;二是想乘机捞点好处;三是配合美国,在西线牵制中国,美国在东线(东北亚、朝鲜半岛)联动,让中国处于两线作战,美国有可能对朝鲜动武。
由于印度实力无法与中国抗衡,冒然越境,处于骑虎难下的处境。加上联合国、东盟不敢插手,美国迟迟畏缩不前,反倒三十万大军被中国五万人马,牵制在中印边境的中线段,进不得,退不得。曾谋求与中国谈判,遭到中国政府拒绝。
印度面临三个抉择:撤军、被俘、全歼。中国在八月份可修好公路,达成既定的目标与事实。九月初,印度不撤军,九月中旬,铁定要用武力解决。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畏缩,造成印度的被动,有迹象表明,印度被美国卖了。以印度的军事实力,中国要揍它,支撑不了一个星期。十月份高原地区寒冷降临,因此,战争会在几天内解决。对东南亚局势不会受到影响,速战速决。
⑷ 印军屯兵谷地被水淹,后方精锐分队遭全歼,军方如何解决
印军屯兵谷地面临水淹,水淹7军场面可能在印军部队中上演。水淹七军是一场发生在三国时期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的主人公便是关羽。关羽在攻打樊城时,久攻不下。但他对当地的地理气候十分了解,时值秋季时分,他知道阴雨将会连续而至,导致汉水水位暴涨,而此时曹操的部队恰好错误地驻扎在了低洼地区。因此关羽蓄水,然后进行了决堤水攻。最终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四方,这场战役不仅反映出关羽的勇猛,更反映了他的指挥才能卓越。 而在前不久,在印度发生了一出类似于关羽水淹七军的场景。
⑸ 中印战争时印度俘虏最后怎么处理的
遣返移交印方
⑹ 印度越境19天中国军队在做什么
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并与中方边防部队发生相持。
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中陷入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双方都已增兵,印军士兵“枪口朝下,进入非战斗模式”,而中国开始在边境地区测试战斗坦克。
甚至有印度媒体援引印度陆军参谋长的话号称,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并声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印度提出的“2.5线战争”,提法来源于1960年代冷战时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担心苏联和中国在欧亚的威胁,提出要“在欧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洲应对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世界其他地区应对一场小规模地区冲突”(1+1+0.5)。印度陆军参谋长所说的“2.5线战争”,意思是印度随时准备应对同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战争,以及印度国内的安全威胁。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两线,国内是0.5线。
至于1962,那一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的结局是“惨败”。
⑺ 边境巡逻士兵被对方国家击毙怎么办
看情况,如果两国间关系不错,只是意外走火的话,两国之间会低调处理,赔上一笔钱了事。
如果两国间关系紧张,并来就是剑拔弩张的状态,那就会引发战争的,开枪的国家可是负有开第一枪责任的,对方国家可是有权反击的,中印,中苏之间曾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多次因为这样的事而引发冲突,甚至于战争。比如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桑多洛河谷冲突) ,冲突的爆发点就是印度士兵因紧张导致走火,当场打死我方一名副营长,我方当即予以回击,全歼了这支印军巡逻队,随后印军大幅增兵,在桑多洛河谷爆发的多次冲突,中印双方随后均大规模增兵,战争一触即发,最后印度政府内的理智派终于占了上风,压制住了战争的冲动,主动后退,才使得战争得以避免。
⑻ 印度越境最后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