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中产之家怎么样

印度中产之家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10 10:11:43

1. 印度有车的家庭算是有钱吗

只能算中产。印度中产就是能天天吃饱 喝一杯牛奶而有钱人比中国还有钱。。

2. 印度有三亿五千万中产阶级,中国只有八千万,这是什么样的差距

这也太夸张了吧,不知道楼主哪里得到的消息,我是英国留学生我的室友就是印度人据我所知印度和中国有很大差距。就哪你的数据说吧,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标准是年收入6W~50万之间。就哪6W来算3.5亿X6W=21万亿人民币!大约是3.2万亿美元! 而2009年印度的GDP总量才1.3万亿美元,这简直就是扯淡啊。

3. 印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印度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3)印度中产之家怎么样扩展阅读: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印度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

4. 印度经济结构的特征

印度经济结构不均衡
在“全球经济失衡”成为热门话题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有颇多人认为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多,这是印度经济相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

此说流传之广,以至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6年12月15日借来华参加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机到中国社科院演讲时,也不忘向中国听众推销印度模式,要求中国“以印为师”扩大消费:“今天中国的GDP约有一半贡献给了投资和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净出口,仅有剩下的一半可用于消费,去年中国的消费仅占GDP的38%,但2004年印度的居民消费占到其GDP的60%。”

印度官方声称,印度拥有3亿中产阶层,这种说法也被中国某些学者用作论据抨击中国经济社会的“缺陷”。

然而,且不提储蓄和投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积累和投资能力方能赶超发达国家,也不说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鉴于印度社会存在的极度绝对贫困和社会不公,印度自夸的内需主导经济增长模式成色几何?究竟能否与中国相比?殊堪质疑。

贫困人口

印度贫困人口比重2000年仍高达28.6%,是中国1998年同一指标(4.6%)的6.2倍,也明显高于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邻国斯里兰卡,其中乡村贫困人口比重为30.2%,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为24.7%。

印度首富、印度最大上市公司信实工业(Reliance Instries)老板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2007年便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4名,以前居住在孟买14层私宅“海风”犹嫌不足,又斥巨资为自己建造173米高私宅“安蒂拉”,总楼层面积超过法国凡尔赛宫,仆人多达600多名。

与此相对应,根据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专门负责调查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的专家委员会调查,2001年印度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为7526万人,到2011年底预计将达9306万人,10年增加1780万人,其中,首都新德里贫民窟人口将达316万人,比2001年增加85万人;全国金融中心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贫民窟人口将达1815万人,居全国各邦之首。

绝对贫困和收入分配失衡已经严重损害了印度大众的基本生存条件。2006年,印度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比世界平均水平(14%)高近一半。而且,越南、尼日尔爾利亚等国虽然贫困人口比重高于印度,但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印度,充分暴露了印度在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方面的缺陷。

由于以下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上述贫困、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人口营养不良状况难以发生重大改善:其一是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但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2002~2007年农业年均增长率仅有2.5%,2009/2010财年增长率更只有0.2%。

其二是土改不深入彻底,土地占有关系仍然严重不平等,不仅妨碍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更直接严重损害改善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须知每一个大地主必然对应着一批无地农民,而“无地则反”是农业社会的规律。

中产阶层

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层标准的制定和发布者,其发布的标准是: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即算是中产阶层家庭。按此标准衡量,2001年印度已有6000万个家庭跃升为中产阶层家庭,以一家五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层3亿人。

按200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1元约合5.6482印度卢比,五口之家年均税后收入5975~26557元便可算中产阶层家庭,换言之,人均税后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195元即可算作印度中产阶层家庭。而在2001年同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59.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366.4元,若按印度标准衡量,估计中国95%以上的居民都可算作中产阶层了。到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760.6元。

测度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的统一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是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度《亚太关键指标》(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拟定的亚太地区中产阶层(middle class)标准,该报告将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界定为日均消费2~20美元(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折算)者。根据该机构计算,2005年中国人口62.68%列入这一群体,印度这一群体仅占总人口的25.05%,与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尼泊尔、孟加拉国名列该机构测算的亚太区域21国中中产阶层人口比重最低的五国。

进一步考察按这个标准测算的中产阶层内部构成,中国的构成也优于印度。与中国相比,无论是按照绝对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还是占中产阶层总人数比重衡量,印度中产阶层都是划入中下(日均消费2~4美元)阶层者多,划入“中中”(日均消费4~10美元)和“中上”(日均消费10~20美元)阶层者少。

收入水平过低极大地限制了印度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之无法为很大一部分(即使不是绝大部分)现代制造业产品提供足够规模的消费市场。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6年中国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为651美元,印度为374美元,相当于中国的57%;世界平均为3486美元(2005年数据),低收入国家为279美元,高收入国家为17238美元。

按照亚行测算,就作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重要消费者群体的中产阶层而言,2005年中印这两个群体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消费额分别为6412.5亿美元和1724.6亿美元。

正是依靠较高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不仅绝对规模大大高于印度,增长率也很快。

收入分配

从现有统计数据看,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印度,2004年中印两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37。按国际标准衡量,印度基尼系数落在0.3~0.4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区间,中国基尼系数落在超过0.4的收入分配显着失衡区间。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进一步提高到0.496,2007年略有下降至0.48,仍然处于收入分配显着失衡的高位。

但鉴于印度政府体系从来不以精干高效而着称,现实生活中的众多明显迹象令人不能不怀疑印度收入分配是否果真比中国更公平。

以富豪人数及其资产而论,中国经济总量倍于印度,但中国亿万富豪人数直到2009年才超过印度,亿万富豪群体资产总值2009年仍然少于印度,中国首富资产更只有印度首富的1/5。

《福布斯》富豪榜显示,2009年中国亿万富豪人数从24位增至79位,印度则从27位增至52位;中国富豪榜前100名资产净值由上年的894亿美元增至1700亿美元,印度前100名富豪净资产总和则有2760亿美元,增幅逾50%。中国首富王传福净资产为58亿美元,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净资产则高达32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样多的消费支出,中国消费支出对国内产业的拉动效果要高于印度。

5. 印度一般普通家庭都能家电齐全么

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惠民政策都是给贵族老爷的,普通居民不饿死就不错了。
一位在印度生活过多年的朋友说:“印度的社会结构是‘葫芦型’,这个‘葫芦’有三层,相互之间完全割裂,互不交叉,不存在中间过渡层,也许会有人从底层社会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会立刻切断与原有阶层的联系。”按照朋友的解释,处在最顶端的是人数只有数百万的社会精英,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生活非常奢华;第二层是中产阶级,人数大约2亿多,在大中城市拥有一份工作及住房是其最明显的标志;处于最低端的是8亿贫民阶层,他们生活在农村和城市的贫民窟里,每日为生计发愁。近日,记者有机会采访了分别属于这三个阶层的家庭,对朋友的解释有了切身的体会。

富豪喜欢英国贵族式生活

新德里南部有一小片“富人区”。这里许多住房都是相当气派的三到四层欧式别墅,外加一个大大的草坪庭院,房屋外墙和地板全使用大理石材料,每家都有两三辆豪华轿车,私人保安、仆人、司机、花匠、杂工、厨师等一应俱全。

45岁的阿吉特·库马尔一家就住在这里。和印度许多上层家庭一样,库马尔的家就像一个微型社会:除了妻子和正在上中学的小儿子外,他还雇用了两名仆人、一名司机以及几个私家保安,为他们支付的工资基本上为每月2万卢比(5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左右,仆人之间的等级和分工都非常严明。每年夏天,库马尔一家人都会选择前往欧洲避暑,同时顺便去看望在英国读书的大儿子。这个时候,他那幢自己修建的三层别墅外加庭院花园的住宅便全部交由仆人来打理。为了应对印度经常发生的停水断电,库马尔家中还装备了一个大型柴油发电机以及几个巨大的水箱。

库马尔一家用娴熟而地道的英语交流,每天的下午茶无论上班与否都是雷打不动。闲暇的时候,库马尔还会去参加马球、高尔夫等俱乐部的活动。在印度过一种英国贵族的生活——这是印度上层社会的普遍心理。

据记者了解,印度的有钱人基本上都是高种姓。库马尔也是从父亲手中得到了一大笔财产。他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曾经是陆军军官,这也使得家里当时有机会在新德里南郊从政府那里购置一块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用地。当年的荒郊野外如今早已变成寸土寸金的富人聚集地,每平方米房价也从过去的1000多卢比翻了好几番。库马尔把其中一处住房出租给了外国公司,每月的租金收入去掉税收后可以达到6万卢比左右。他本人还打理着一家效益不错的旅游车辆出租公司。库马尔表示,公司收入很难用固定数字来衡量,“但肯定要比房租收入来得多一些”,因此“应付正常的生活支出没有问题”。
库马尔只能算是印度的一个普通富豪,许多大富豪的生活更加奢华。今年2月份,印度显赫的查特沃家族举办了一场婚礼,时间持续一周,耗资达到数百万美元。

中产阶层:21英寸彩电就是大件家电
印度社会对中产阶层的界定非常宽松,记者在新德里街头采访时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他们的工资收入每月5000卢比到4万卢比不等,居住条件更是千差万别。在他们看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住处便叫做“中产阶层”。按照这个标准划分,杰亚·苏吉什是典型的中产阶层。

苏吉什今年25岁,两年前他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印度电信公司工作,每月收入为2万卢比,这在他的同学当中属于中等。当记者说到他的收入“其实已经可以加入到有钱人的行列”时,苏吉什却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生活上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问题。目前,苏吉什仍然和父母一起住在新德里的市区。由于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因此整个家庭都可以几乎免费地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这些住房基本上都是4层以下的建筑,类似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住房,非常简陋,“25英寸的彩电连门都进不去"。苏吉什一家就挤在大约70平方米的房子里:除了苏吉什和父母亲之外,还有已经结婚生子的哥哥一家人。哥哥的月收入只有8000卢比左右,根本没有能力单独买房。

和很多印度人一样,苏吉什一家都是素食主义者,平时的主食就是面饼以及薯仔、洋葱和西红柿“老三样”。在印度,像白菜这样带叶子的菜奇贵无比,除了香蕉之外的水果都价格不菲。苹果就要大约10元人民币一斤。上班时间,苏吉什的午餐经常在街边小摊上用20卢比就解决了,平时的消遣也就是偶尔到酒吧或者电影院。在苏吉什的家中,记者没有看到几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和冰箱。家中曾打算买一台发电机,然而近30万卢比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

对于苏吉什一家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房子。印度规定,公务员退休之后,一定要搬出政府提供的住房,许多公务员在退休之后不得不回老家。目前,苏吉什最大的愿望是尽快在新德里郊外的达瓦尔卡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在这个被印度政府称为“亚洲最大的住宅小区”里,最近五年间新建成了200多幢七到九层的高层建筑,这与新德里市区普遍不超过四层的旧式低矮住宅形成了鲜明对比。除此之外,每幢住宅楼的旁边都配有一个巨大的柴油机来集中发电,以供停电时电梯和照明等能够继续使用。这儿100平方米的房子大约需要350万卢比,苏吉什买房子的梦想必须靠银行贷款才能实现。苏吉什告诉记者,他希望将来找一个同样能工作的妻子,以便减轻未来的生活负担。不过在印度,很少有妇女出来工作。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结婚后也都选择专心在家“相夫教子”。
贫民阶层:一日三餐靠的是市场上收集来的烂菜叶

古帕尔属于印度社会中所谓的低种姓阶层,他听不懂英语,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记者才能与他进行简单的交谈。

古帕尔不是新德里人,他来自400公里外北方邦的一个小村庄,好在印度没有户籍管理制度,在这里,他为一个航空订票处做一些端茶倒水以及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工资为2000卢比。

古帕尔住在公司附近位于顶楼的一间仆人房里,整个房屋大约只有5平方米,租金为500卢比,里边除了一张床就没有任何别的家当。由于房屋是顶楼,夏天高达45摄氏度的气温让里面就像蒸笼一样,根本无法入睡。一张“恰巴迪”(类似烤出来的粗制面饼)蘸点儿咖喱汁便是古帕尔平时的食粮,这种简单的伙食每顿只需花费不到5个卢比,剩下的钱古帕尔需要带回去,以便维持远在老家的妻子以及4个孩子的生活所需,他还准备攒些钱过两年把房子重新修一下。古帕尔对自己的现状并没有不满,“还有不少人不如我呢”。
在新德里的街头,日子过得比古帕尔更加艰难的人家的确还有许多。路边经常能见到破烂的窝棚,里面连个电灯都没有。每次暴风雨过后都会有许多衣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孩子四处捡拾被狂风刮断的树枝日后充当生火做饭的木柴。绝大多数人家的一日三餐都是靠市场上收集来的烂菜叶。

对等级观念的认同维持了社会稳定

在采访中,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等级观念在印度各个阶层已经深入人心。

6. 印度孟买或新德里的中产阶级月薪多少

由上而下的阶级:1、官僚阶层(包括一切国有资产经营者和事业单位),掌握着中国所有的公共权力,并且一般都能利用权力获得财富。是整个社会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但由于其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强大驱动力而致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极其危害的阻碍。高层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官僚集团使这种努力变的不可能成功。太多的中国历史也证明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0。 2、资本阶层,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因为改革20多年以来积累或压榨而得的民间资本,他们一般有一定名望和地位,但没有权力,包括保护自己财产的权力,失落之余,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都选择了物欲,官僚阶层或许也乐于看到这种状况的发生。但随着群体的扩大和逐渐觉醒,对权力特别是保护其财产的权力的要求应该是日益强烈。他们与官僚阶层到现阶段为止还算和睦的关系可能将一天一天疏远。但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将一直被官僚阶层收买。 3、中产阶层,他们依靠自己因为受过良好教育而拥有的技术以获得高额的薪金,一般说来,这批人可能是社会的稳定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基本都有很好的生活保障和看好的前景,同时又因为他们是自食其力而不会成为穷人愤恨的对象。也许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在中国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由于有官僚阶层的盘剥和资本阶层的压榨,中产阶层或许是现阶段自我感觉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有足够的智力认识到相对官僚和资本阶层社会对他们有多么的不公,同时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联合行动,只要时机合适。所以,所谓的“最稳定”的阶层极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 4、小资产阶层,或称“小老板”,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且一般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小事业中去,资本阶层的“大老板”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对于与自己小事业无关的事情他们没有兴趣去关心,他们会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或利用社会中一个又一个的漏洞去实现自己的“大老板”梦想。 5、工薪阶层,他们一般在政府、企业的底层,奋斗到中层或许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最终目标,他们一般忙于生计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周围以外的事情,但如果一旦时局有变,他们也很容易被煽动利用起来。 6、广大农民、民工、城市贫民,他们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分化的日益严重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推到了绝望的境地。他们是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但一般也仅仅限于治安。在未来10年左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城市贫民,极有可能首先受中产阶层的煽动而威胁政权。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因素

7. 中上阶层家庭加速逃离印度,他们大多逃到哪里了

他们一般是逃往欧洲和美国。

因为目前印度的疫情情况特别严重,已经创下了有史以来的历史新高,所以很多印度的中上阶层家庭开始逃离印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躲避疫情。这种行为让人觉得特别无语,因为有钱人没有想着怎么样控制疫情,而是想着怎么样自保,只留下草根阶层在印度对抗疫情。

我先讲一下目前印度的疫情情况。

印度目前的累计新冠确诊案例已经超过了2100万,这就意味着印度目前的疫情情况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印度每天的确诊人数已经能够达到30万以上,并且已经连续15天创下这个记录,目前印度是全球范围内感染新冠疫情和新冠疫情致死最高的国家。这个数据让人觉得特别可怕,因为新冠已经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印度始终没有应对好相关疫情。

8. 印度中产之谜:“人数多少”众说纷纭 “正在崛起”没

印度人和中国人最大的差别在思想上
我想绝大部分印度人只想在规定时间拜个神 吃什么 穿什么不重要
大部分中国人是开个大众小汽车 看见认识的开个宝马小汽车 念头只有两个 1怎么才能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把这个宝马砸一把 2 自己怎么想办法弄个劳斯莱斯开下 威风一下
印度的中产阶级评比 我看过一些纪录片 是月收入达到600卢比以上 就是人民币60块左右 看下(印度市井)那个月收入2000卢比的泥碗匠是中产阶级了!200块 是我们大多数农民工一天的收入而已 所以他们那么多中产阶级 而我们印象中的中产阶级 是美国电影那种 拥有百万美元房屋 百万美元存款 开小汽车出入那种 冬天在大厅的烤炉前面看那种 换回头说 在国内 每个月收入在几万块吧 !应该达到这种状态 但是你敢不敢向别人说“瞧瞧 我是中产阶级了”哈哈

9. 印度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印度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有3亿成年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基础教育的极度落后和庞大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得它的劳动力素质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2,就业,由于劳动力素质不可能短期内得到提高,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了唯一的选择。其他道路根本不可能走得通,不可能让几亿人就业,不可能让几亿青壮年劳动力养活自己,更别说养活社会。而低级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都不可避免的挤出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例如它的农业,三四亿农民耕种着美国几百万人就可以耕种的土地,一旦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民必须离开土地。而中国面临的加工业和制造业的升级则意味着超过1亿的劳动力必须离开现在的岗位。像中印这样的人口超级大国不可避免的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之内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3,资源。不要忘记了,中国是在石油价格20美元一桶的时候开始工业化的。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对于资源更加缺乏的印度又会怎么样?印度甚至在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的时候,恒河就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意味着它必须走中国走过的道路,而且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4,基础设施。为了让3亿人走进城市和工厂,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中国的基础设施耗资几万亿美元,印度在各种资源价格翻倍的情况下需要花多少钱?
5,社会保障。要知道,社会抚养不是依靠劳动力,而是依靠生产力。在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养活自己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养活老年人?对于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一,在老龄化到来之前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足够的高度;二,让老龄化慢一点到来,也就是降低印度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不要活那么老。而前面说过,教育规模和水平的提高需要至少一代人,产业和就业结构的提高需要几代人。因此除非印度人甘于贫困,否则迟早要面对比中国更加严重的社会保障问题。
6,社会管理。

10. 欧,美,日,印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都是什么样的

欧美日的中产阶级
就是打工族..所言的
小康吧....在印度可牛
逼了.因印度有大量穷
困人口..所以中产在
印度都有佣人..很幸福
中国也在步入印度后
尘..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中产之家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宾馆发票怎么开 浏览:137
英国富人多少人 浏览:342
印度神话与泰国有什么关系 浏览:811
印度蝗虫什么时候回来 浏览:989
美国温度84度中国多少度 浏览:973
十三行在中国哪个地方 浏览:931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么意思 浏览:480
印度人怎么评论他们的芒果干 浏览:614
和印度人做生意什么感觉 浏览:996
去伊朗开店办理什么签证 浏览:738
华人在伊朗工作怎么样 浏览:935
意大利语英语哪个好 浏览:607
印尼选票有多少 浏览:929
中国到卢旺达空运多少一吨 浏览:272
中国新歌声前身是什么 浏览:358
跟意大利人吃饭有哪些礼仪 浏览:534
意大利黄油怎么做 浏览:840
伊朗眼镜怎么样 浏览:557
中国政界名人有哪些人 浏览:315
意大利人眼睛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