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qi正常范围是多少
根据PM2.5空气质量指数(AQI)计算公式,低于50时就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应该就算正常了。
中国颗粒物浓度限值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于AQI<200时的中国PM2.524h平均浓度限值评定标准较宽松,由此导致PM2.5/PM10比值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在空气质量优的情况下,即当AQI=50时,PM2.5/PM10比值为0.7,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北京奥体中心监测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QI<50时,PM2.5/PM10比值小于0.5,且PM2.5/PM10的比值随着污染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人们一般认为PM2.5只是空气污染。其实PM2.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
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
有些条件下PM2.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
⑵ PM2.5指数8.9什么意思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而最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政府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编辑本段监测情况监测标准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1]监测对比2011年12月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公里,致多个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关闭,超过300个进京航班延误或取消.
大雾天气中出行的市民
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小时发布一次PM2.5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北京的PM2.5浓度为52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健康提示为“Beyond Index(指数以外)”,由于在美国使馆公布的AQI中,最高数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网友惊呼“再次爆表”.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介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调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包括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收紧PM10和NO2浓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专家表示,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另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获国务院通过.同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吴兑指出,现公布PM2.5的阻力来自地方,地方制造压力阻止PM2.5公布,是当下政绩考核观、GDP独大的直接表现.
九个城市群分别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和乌鲁木齐城市群.[2]
实施时间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3]中国情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11年1月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个国内评价城市普遍未开展细颗粒物监测.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巴黎、纽约等对PM2.5进行频密监测和发布的国际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也早已开展了PM2.5的频密监测和发布.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以下简称《测定》)开始实施.《测定》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4]
2011年11月10日,中国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标准将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第一过渡时期的数值,来说明PM2.5指数的污染危害.
pm2.5口罩除了能防尘,防pm2.5,口罩面料采用的能杀灭连抗生素都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的康纶纤维.人在不停的呼吸中,pm2.5颗粒夹杂着大量的致病细菌被人吸入后直接侵害人体的健康.用口罩,无疑是有效的解决了即防尘、又防病的问题.
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烟雾中有大量的pm2.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
大雾天不能晨练.PM2.5是引起大雾天气的重要元兇之一,因此早上起来发现雾气比较大时,就不宜外出进行晨练.如果一定要晨练,建议带上真正能防pm2.5的口罩进行慢跑、小跑的运动量不大的晨练.
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互相抵消的.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着,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因而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不能孤立地解决,它们是密切耦合在一起的.
必须发展更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和气候与生物地球化学变量的长期监测系统.利用这种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
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尤其重要,因为这两个问题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同是因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同时迅猛增长,益使空气污染严重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从同一源头上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但经济上更为有效,而且可同时解决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
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综合或集成技术,使两者排放量都能得到减少和控制;组织各方力量编写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气溶胶排放清单;进一步改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观测网,尤其是气溶胶观测网更需扩大和加密;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9]
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美国环保署EPA实验室研究发现对于空气净化(除尘)而言主要有三种清除粉尘的方法:
1)布朗运动(Brownian Diffusion) --对越小的粒子,效应越强.
2)滤网拦截(Interception) --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6]
编辑本段环保部呼吁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开展对我国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做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不合法也不合规吴晓青说,从法律上讲,中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有义务尊重接受国法律法规,不能干涉接受国内政.”吴晓青说,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政府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从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世界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关于PM2.5的标准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国1997年发布PM2.5Ⅱ级标准的时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这个标准的时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紧密相连,而中国现在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
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吴晓青也表示,从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的发布上看,环保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发布力度,“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将及时发布和公开环境质量监测信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74个城市,所有国控监测点都将陆续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监测信息情况.而且我们发布的监测信息和数据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一次发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共六项污染物指标的实时浓度值,并配以空气质量AQI指数,监测项目更全、监测点位更多,更具有代表性.”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更加精准,也更加规范,完全能够满足公众以及各国驻华机构和人员对环境质量信息的需求.所以希望个别驻华领事馆尊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⑶ 焚烧秸秆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气恶化,这个行为为何不被禁止
焚烧秸秆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气恶化,这个行为为何不被禁止?
随着新德里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市政府发起了一场“反污染之战”。 新德里市政府决定耗资2亿卢比(约合1800万人民币)在市中心修建一座空气净化塔,预计10个月内完工。
c
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指出,德里等国家首都区医院医治呼吸道相关疾病病人增加30%,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受影响最大。德里和邻近的北方省诺伊达(Noida)政府已下令各级学校,停止户外活动,直到空气质量好转为止。
⑷ 印度这次雾霾有多严重
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遭遇严重雾霾,大约1800所小学被迫于5日暂时关闭。新德里市政官员此前预计,停课学校将在7日空气质量好转后复课。
不过,由于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不仅先前停课学校难以复课,新德里市政府6日宣布,当地所有学校将自7日起停课三天。与此同时,市政府还颁布了暂停拆建工作、暂时关闭燃煤电厂等治霾措施。
PM2.5超标90倍以上 17年来最严重
自10月底以来,新德里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爆表。按照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的说法,这是新德里过去17年来最严重的一场雾霾。
按美联社说法,新德里南部地区5日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甚至超过每立方米900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安全指数的90多倍。
媒体此前报道,最新一轮雾霾,直接起因于新德里市民10月30日燃放数百万只鞭炮以庆祝一个宗教节日,结果空气质量一夜之间急剧恶化。
不过,新德里地区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说,除节日因素,周边地区农民焚烧秸秆也是造成近日首都雾霾驱之不散的主要原因,眼下的新德里堪比“毒气室”。
新德里周边地区多半以农业为主,农民通常在冬季将田地里的农作物秸秆焚烧,为下一轮播种季做准备,这大大加剧了空气质量恶化。
“接下来几天会有更多农作物秸秆被焚烧,因此无法指望污染情况能够减轻。”凯杰里瓦尔说。
暂停拆建关煤电厂 学校至少停课5天
眼看新一轮雾霾愈发严重,约250至300名新德里民众6日晨举行抗议,呼吁政府和民众为治理污染作出更多努力。不少人举着标语,要求农民停止秸秆焚烧。
凯杰里瓦尔当天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出台一系列治霾措施。“(自7日起)新德里所有学校停课3天;市区内拆建工作暂停5天。”他说。
其他措施包括:全市除医院、手机信号塔等重要场所外,暂停使用柴油发电机10天;新德里边缘一处燃煤电厂暂时关闭10天;自10日起,对全市主要道路每周进行一次吸尘。凯杰里瓦尔还建议居民尽可能待在室内避免外出、尽量在家办公。
与此同时,印度环境部门计划召集新德里周边地区官员,商议整治秸秆焚烧的措施。
按美联社的说法,为缓解空气污染,新德里市政府今年早些时候曾出台“限行令”,两度实施为期15天的私家车单双号限行。凯杰里瓦尔借此提醒民众,为治理眼下的严重雾霾,可能再次实施类似“限行令”。
⑸ 亚洲空气质量指数最高是哪个国家
按原理来说、遍布全海南的各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像我国靠海的三亚、海南。还有马来西亚、泰国、巴林、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地。
其中,我国三亚环境空气质量经河东区、河西区、亚龙湾旅游开发区、南山文化旅游区4个监测点显示,均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市区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27,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0.37,在国内48个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排名中为最小值,空气质量最好。
1 古巴哈瓦那 0.142
2 中国三亚 0.510
3 阿根廷门多萨 0.550
4 芬兰坦培雷 0.563
5 中国海口 0.678
6 新西兰奥克兰 0.680
7 新西兰克来斯特彻特 0.695
8 澳大利亚悉尼 0.737
9 美国迈阿密 0.765
10 土耳其萨姆松 0.767
⑹ 印度空气污染严重,是农民焚烧造成的吗
环境,对于当今世界而言,那绝对是一个始终居于头条的话题。全球环境正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是真的,但有些国家未免是不好得太严重了些,比如印度。据统计数字来看,全球有15个城市是空气污染最厉害的,而印度一下占了14个。据说印度首都的PM2.5浓度最高达到过810,难怪被英国称为“毒气室”呢。
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起来为整治环境污染出力了,印度似乎有些拖后腿,单纯为了自己国家的经济,而视工业与其他原因于不顾,只一味甩锅农业。这样的做法实在不怎么厚道,农民为什么不反过来问政府,问问是谁让他们生活得如此贫穷落后呢?
⑺ 印度海岸线并不短,为什么却没有一处海滩出名呢
《孟子·公孙丑下》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我国古代作战时的“座右铭”,在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占据气候、地理或者人心向背的优势。其实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不仅适用于战争中,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来说都是如此。很多国家气候地理条件相当好,物质资源也丰富,但是因为人口素质不够,或人心不齐而发展缓慢,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印度就是一个典型的占据天时地利却发展较为缓慢的国家。
为什么说印度占据了天时地利呢?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印度北部有喜马拉雅山天险,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东西两岸同样是大片平原。平原地区占到了印度国土面积的40%左右,山地和高原的海拔也大多不超过1000米。在气候上,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而且农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这也使得印度是世界上农业规模最庞大、粮食产量和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
▲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烟尘
一般情况下,较严重的污染都是重工业化带来的,在工业化上还差得远的印度为何会拥有如此“突出”的污染水平呢?说起来,印度的农村地区可谓是“贡献卓着”。印度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薪柴燃烧、低质量燃料燃烧以及大量秸秆焚烧等,这些也是印度雾霾的主要来源。然而这些东西并不能被禁止使用,因为对于大部分贫穷的印度人来说,他们生火做饭只能使用这些东西。印度政府曾经承诺提高液化气普及率,但大部分家庭主妇还是享受不到液化气带来的便捷,只能燃烧这些会造成大量污染的物质。
结语
一个国家要想富强起来,在某些方面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工业化进程必然导致环境被破坏,强如英美也逃不出这个规律。然而在环境已经被污染到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工业化进程仍旧十分缓慢,这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印度在坐拥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不提高全体民众素质,一味依靠高种姓发展,搞粗放式经济,这必然会导致社会割裂,同时严重的污染又会导致第三产业难以发展、经济结构难以改进完善,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所谓“见微知着”,从印度缺乏世界级海滩一事中,就足以看到印度当下仍然面临的诸多弊病。
⑻ 明年将有很多城市要开始监测PM2.5,PM2.5到底是什么意思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概念辨析
污染较重的天气情况
污染较重的天气情况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
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编辑本段
颗粒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编辑本段
性状危害
健康损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着。
试验论证
《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编辑本段
监测情况
监测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地图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
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 在这张图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中国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11年1月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个国内评价城市普遍未开展细颗粒物监测。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巴黎、纽约等对PM2.5进行频密监测和发布的国际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也早已开展了PM2.5的频密监测和发布。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以下简称《测定》)开始实施。《测定》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1]
2011年11月10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标准将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第一过渡时期的数值,来说明PM2.5指数的污
北京空气质量
染危
北京空气质量害。
2011年11月15日,着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透露,世卫组织的标准与美国标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我想这也是环保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原因。”[2]
编辑本段
治理策略
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互相抵消的。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着,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因而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这两个问题不能孤立地解决,它们是密切耦合在一起的。
污染较重的空气状况
必须发展更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和气候与生物地球化学变量的长期监测系统。利用这种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
污染较重的空气状况
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报上述两方面的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反馈机制,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性任务。如果试图把全球变暖维持在一规定的阈值的环境战略中,就不仅要考虑二氧化碳减排,而且也必须同时考虑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及其气候后果。为了从经济上得到最大的节约和获得双赢的效果,应该采取协同应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减排、低碳战略,即应该采取统一的而不是分离的科学研究和应对战略。尤其将来随着空气污染的不断治理和改善,可大大降低气溶胶的冷却作用,这将进一步加大未来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否则全球气温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量值上升。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尤其重要,因为这两个问题不但同时存在,而且同是因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同时迅猛增长,益使空气污染严重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从同一源头上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但经济上更为有效,而且可同时解决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
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综合或集成技术,使两者排放量都能得到减少和控制;组织各方力量编写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气溶胶排放清单;进一步改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观测网,尤其是气溶胶观测网更需扩大和加密;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3]
编辑本段
监测对比
2011年12月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公里,致多个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关闭,超过
大雾天气中出行的市民
300个进京航班延误或取消。
大雾天气中出行的市民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小时发布一次PM2.5的监测
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北京的PM2.5浓度为52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健康提示为“Beyond Index(指数以外)”,由于在美国使馆公布的AQI中,最高数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网友惊呼“再次爆表”。
与此同时,北京市环保局的官方微博“绿色-北京”每日下午公布1次过去24小时监测数据,再公布一次未来24小时的预测数据,公布4日中午12时至昨午12时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93,质量级别为“轻度污染2级”。
两个等级之间的差别引发争议,北京当局曾解释,这是因为两国空气质量标准不同,但北京市民均觉得空气远不止“轻度污染”,有网友调侃“监测仪戴口罩了吗?以后喝西北风都有可能中毒。”[4]
编辑本段
监测实施
征求意见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介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调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包括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收紧PM10和NO2浓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专家表示,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有利于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管理的需求。
另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获国务院通过。同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吴兑指出,现公布PM2.5的阻力来自地方,地方制造压力阻止PM2.5公布,是当下政绩考核观、GDP独大的直接表现。
九个城市群分别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和乌鲁木齐城市群。[4]
实施时间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
嘻嘻,很详细咯,望采纳
⑼ 东京,纽约,新加坡,悉尼这几个城市哪一个空气质量最好
今天早晨,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空气质量位居全球最差之列。新南威尔士州七个地区全面发布禁止生火禁令和“严重”火灾危险预警。悉尼西北部发生的丛林大火,导致整个城市被浓烟笼罩,促使相关机构不得不发出健康警告。由于空气质量处于“危险”等级,悉尼居民被警告呆在室内。
新南威尔士州农村消防局表示,高斯珀斯山一场巨大的丛林大火产生的烟雾正被吹过悉尼大部分地区,预计随着天气转暖和风力增强,烟雾将开始消散。但是由于北方影响,RFS的声明中仍然表示:未来几天内,大火可能会影响悉尼。悉尼居民本周二被警告有严重火灾危险,因为该市部分地区的温度已经飙升至37摄氏度,可能逼近40摄氏度。
目前该地区数十场丛林大火肆虐。在社交媒体上,当地人纷纷上传照片,描述醒来时看到朦胧的天空,还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烟味。约有五百万人居住在新南威尔士州首府,该州已连续数周受到大火的影响。自十月以来,已有六人在该州北部的丛林大火中丧生。有关部门表示,周二烟雾的来源是该市西北部150公里外的沃尔莱米国家公园的一场大火所致,目前该州过火面积已增至1500平方公里。
周二早间,悉尼西北部的空气质量骤降至危险水平,部分郊区的细颗粒物指数升至300到500之间。澳大利亚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指数是100,而良好空气质量指数通常低于66。
劳斯山(Rouse Hill)和展望(Prospect)的最新能见度指数均超过2000,而微粒污染指数则分别为511和380。微粒污染的危险指数超过200,污染就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悉尼东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颗粒污染正导致空气质量从“差”升级到“危险”。
1小时前澳大利亚悉尼当地时间上午9点,悉尼西北部上午9点左右的微粒污染指数为2334,几乎是雅加达和北京的20倍。根据世界空气污染实时空气质量指数(WAQI)的数据,这一危险的高读数使悉尼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最糟糕的城市,是加尔各答空气污染指数999的两倍。
而根据airvisual的实时数据,烟雾使悉尼在全球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目前排名第14位,中国上海目前排名第15位,成都排名第18位,杭州排名第21位。排名前10位的城市目前主要是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城市。
RFS表示,截止今天早上,全州共发生48起大火,其中23起尚未得到控制。1300多名消防队员和90多架飞机正在应对这些火灾,进行回火作业,并在天气预报称将出现炎热、干燥和大风天气之前加强控制措施,其中7个地区将全面禁止生火。
⑽ 官方限定“空气质量指数”最高为500封顶,是否符合科学道理
按原理来说、遍布全海南的各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像我国靠海的三亚、海南。还有马来西亚、泰国、巴林、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地。
其中,我国三亚环境空气质量经河东区、河西区、亚龙湾旅游开发区、南山文化旅游区4个监测点显示,均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市区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27,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0.37,在国内48个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排名中为最小值,空气质量最好。
1 古巴哈瓦那 0.142
2 中国三亚 0.510
3 阿根廷门多萨 0.550
4 芬兰坦培雷 0.563
5 中国海口 0.678
6 新西兰奥克兰 0.680
7 新西兰克来斯特彻特 0.695
8 澳大利亚悉尼 0.737
9 美国迈阿密 0.765
10 土耳其萨姆松 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