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代印度的气候如何

古代印度的气候如何

发布时间:2022-07-05 13:08:48

㈠ 古代印度的南方有哪些地理特点

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的德干高原有森林和矿产,多沼泽草原。沿海平原区气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

㈡ 古印度文明形成的天然条件有哪些

印度次大陆全境大体可以温德亚山脉和纳巴达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文明,所以人类文明离不开水,古印度文明当然也不例外。印度北部有印度河和恒河两条大河。印度河发源于冈比斯山以西,全长约3180公里,流入阿拉伯海,流域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蓝。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全长约2580公里,流入孟加拉湾,它所流经的地方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诞生于此。印度河和恒河流经的区域有土地肥沃的冲击平原。这里先后产生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成为古代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印度次大陆南部是一个三角形的半岛,以德干高原为主体。德干高原西高东低,平均高度为海拔600米。南部沿东西海岸分别蔓延着东高止和西高止、两条山脉。沿海岸地区气候潮湿,土地肥沃。印度次大陆地形特点是,平原和河谷盆地辽阔,可耕地面积大,发展农业经济的自然条件优越。

印度次大陆北部潍热带和亚热带干旱气候,南部为潮湿的热带气候。季风在印度次大陆很盛行,每年4至12月多刮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3月则多有东北季风。由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好像一道屏障,使来自印度洋的季风雨返回而降于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与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来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量充沛。

印度次大陆资源丰富。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盛产各种木料。铜矿和铁矿的储量很大。铜矿主要在拉贾斯坦和比哈尔南部。早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的铜矿就已被开采。铁矿分布在卡纳塔卡、比哈尔南部等地区。约公元前8世纪,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在南部的安德拉地区,有很多锡矿。金矿和银矿则主要分布在喜马旺特和卡纳塔卡一带。印度还盛产各种宝石和珍珠。金钢石的产量和质量均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古印度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兴起和不断发展的。

㈢ 印度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印度的历史又是如何发展的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外表像一菱形或钻石形。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印度的北方为喜马拉雅山脉所阻隔;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脉,是印度与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个要道进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的德干高原有森林和矿产,多沼泽草原。沿海平原区气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

古代印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时期,有考古发掘的摩亨佐·达罗等古城;第二时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时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第三时期为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孔雀帝国,这个时期是佛教兴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建寺庙和石窟;第四时期是公元6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又重新取代了佛教,后来转化为印度教,还有专修苦行的耆那教,形成了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寺庙。公元11~12世纪,伊斯兰教徒先行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王朝。到公元15世纪末,印度的建筑伊斯兰化了。

㈣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导学问题答案

1、不完全一致。古印度指古代南亚地区,是一个地理概念,古代印度包括南亚次大陆上的所有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以古印度王朝为主体。大体是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2、古印度属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为干燥少雨。
着名河流就是上题上讲的印度河、恒河。

3、印度河最早的文化是哈拉巴文化(Harappa),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从中亚来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印度,建立起新的印度文明,他们被称为印度雅利安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种姓制度的逐渐完善,正当列国纷争不断之时,摩揭陀国出类拔萃,在公元前364年时,统一恒河流域和印度中部地区,建立起难陀王朝。然而这个王朝很不稳固。

4、约公元前324年,旃陀罗芨多推翻难陀王朝,建立起强大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最有名的国王是第三代王阿育王,他不仅统一了大片印度国士,还使印度第一次成为历史上的统一帝国。

5、佛教、印度教

6、长江、黄河流域

7、此题不确定。。。新石器时代遗迹(龙山文明、仰韶文明、良渚文明等)
国际史学界认为,从文化过渡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金属冶炼技术。中国西南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到3000年的早期文明,出土了900多件造型奇特、风格各异、品类众多的青铜器。

8、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蛋壳黑陶出土自今山东日照,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是夏王朝奴隶制文明的证物,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

9、当地农业的耕作技术已率先进入铁器时代

10、大禹建夏,夏后为商

11、夏朝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 修造了监狱,建筑了城墙, 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 所以被看做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的标志。

㈤ 再问下印度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人文等

仅供参考,祝你成功

位于印度洋的北部亚洲的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为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于夏季.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 29 7 万多平方公里。从喜马
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
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
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
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
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在社会条件方面,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981 年
总人口68,863 万,劳动力资源充足。印度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
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还在历史的早期,印度的农业就较发达,精美
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如丝绸、棉布、毛织品、颜料、香料等远销欧洲等地。
冶炼技术也比较高,在文化艺术和雕刻建筑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十
六世纪以后,由于遭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封建
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印度却成为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独立以后,印度
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从全世界来看,
印度经济发展还是较为缓慢的,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160 多个国家中排在第
100 名以后,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初期居世界第10 位退居到目前的第15 位。
加以印度人口多,增长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81 年时仅190 美元,是世
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业一向是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
独立后经济结构虽有所改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50
年的13%提高到1980 年的21%,农业由51%降到33%,但是总的说来印度
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工业国。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强,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的农业,独立后生产技术有明显提高,单位耕地
面积上的化肥施用量和农机拥有量均有很大增加。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几乎年
年进口粮食的印度,最近已连续几年基本自给,茶叶、油脂、糖、香料等农
产品的出口也比过去有大幅度增长。
但是,如果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比较,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所具备的优越自
然条件,则其农业发展速度还是较慢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是较低的。(1)生
产技术落后。目前印度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为手工劳动,挽牛是是主要动力。
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22.7%,而其化肥消费量
仅占16%,拖拉机数量则不到11%,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2)
土地利用不合理,垦殖指数高而复种指数低。印度垦殖指数高达56.7%,超
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但因使用不合理,造成地力耗竭,大批耕地抛荒休闲。
以印度丰富的水热资源论,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长,但迄今大部分耕地仅
为春种和秋种两种,夏种比例低,总的复种指数较低。(3)单产水平低。主
要作物中除茶叶外,其它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其中棉花仅为世界平
均单产的五分之二,玉米不足三分之一,牛的产奶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四分
之一。印度虽然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但因营养缺乏,体质退化,生产性
能低。印度农作物种类很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粱、黄麻、
红麻等的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茶、稻谷、油菜等居第二位,但大多因单
产不高,故其总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种植面积那样突出。
印度农业生产的布局,由于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
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稻谷主要分布在常年
降水量为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种
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
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
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
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蔻、椰子等,
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半岛西南部地区。
印度的工业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独立以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1950~1965 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8%,1966~
1980 年,降为4.2%。虽然发展速度不算快,但却比较稳定。工业的发展不
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多种基础
工业在内的40 多个部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原子能、电子、航空
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过去,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工业的
主体,现在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工业品的自给
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国外输出一些轻、重工业产品和一般性的工
业技术。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
术等对外依赖严重,人均工业品消费量仍然较低,等等。
印度工业的地区布局在独立以后有很大变化。过去(1948 年)以孟买为
中心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达巴德为
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如今这三个邦已降
到42%,而同期南方四邦的比重由11%上升到23%,西北部各邦的比重也
有所提高,从而使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印度有五大工
业区:(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
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2)孟买—浦那区,长期以棉纺织业占绝对
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
纺织工业中心。现在机械、化工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3)阿默达
巴德—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它轻重工业部门也有一定基础。(4)
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
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等地位也很突出。(5)马
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
兴部门发展很快。班加罗尔现为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机械工业比重之大在
国内居首位;马德拉斯近年汽车、冶金、化工等部门发展较快;科因巴托尔
是全国第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除以上工业集中区域外,其它分散的重要工
业城市还有坎普尔、德里、海德拉巴等。

㈥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属于哪一类气候

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几乎都在北回归线到北纬40°之间,这一区域大陆东岸的中国,印度,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则是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埃及,巴比伦如此,这两种气候是适于农业耕作的气候,因此古代文明发源于此就不奇怪了。之后出现的其他文明,如古希腊,古罗马,迦太基,阿拉伯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这一范围以内;其他大洲的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祖鲁文明等等也几乎出现在相同的纬度区域内。这说明,古代的农耕文明靠天吃饭,都必须处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而回归线与40°之间的区域,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它们都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

㈦ 印度洋有什么气候特征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于印度洋位于印度半岛南面,所以称为印度洋。

1.概况

印度洋为地球上第三大洋,被亚洲、非洲和、南极洲和大洋洲的大陆所包围。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是东南部从塔斯马尼亚岛的东南角向南,沿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由此,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巴斯海峡是两大洋的分界处。然而,巴斯海峡究竟是划归为太平洋还是印度洋,学者的意见不一。

此外,印度洋东北部的分界线也较难划定。有一些学者认为,它经过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托雷斯海峡,再由阿迪岛经小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爪哇岛的南部,越巽他海峡至苏门答腊岛;但有的学者认为,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应属太平洋,不应划入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有的主张以新加坡为界,有的主张以佩德罗角向东北延伸划界,将马六甲海峡划入太平洋。由此可见,印度洋要东北部的分界线较难划定,而且还较为复杂。

印度洋概况

印度洋最深的地方位于阿米兰特群岛西侧的阿米兰特海沟,深为9074m。印度洋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而平直,没有突出的边缘海和内海。与亚洲相濒临的印度洋北部,因受亚洲西部和南部岛屿、半岛的分隔,形成许多边缘海、内海、海湾和海峡。安达曼海、阿拉伯海是印度洋中的主要边缘海;孟加拉湾、阿曼湾、亚丁湾是印度洋中主要的海湾;其中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是印度洋上主要海峡。

名称由来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于印度洋位于印度半岛南面,所以称为印度洋。

在古时候,印度洋称为“厄立特里亚海”。这个名称最早在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所着《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厄里特里亚”在希腊文中的意原意就是红色,全名意为红海。

“印度洋”这个名称出现的相当晚一些。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有一位地理学家叫彭波尼乌斯?梅拉的人,他最早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在这里,“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因此,这个名字就逐渐被人们接受了,而且还成为通用的称呼。

2.地理环境

印度洋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特征、海底貌。

地理特征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线较为曲折,而且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着较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着特殊的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因而称被为热带海洋。

第四,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在印度洋上,属海较少。主要内海有红海和波斯湾;边缘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东北部的安达曼海,东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湾有西北部的亚丁湾和阿曼湾,东北部的孟加拉湾,澳大利亚北面的卡奔塔利亚湾、南面的大澳大利亚湾。此外,南极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属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线除了北部比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岛屿的。大岛有马达加斯加岛、索科特拉岛、斯里兰卡岛,还有塞席尔群岛;火山岛有科摩罗群岛、马斯克林群岛和凯尔盖朗群岛;珊瑚岛有马尔地夫群岛。大陆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棚和大陆坡。大陆棚一般比较狭窄,大陆棚较宽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大澳大利亚湾,最宽处在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岛之间约965公里。大陆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约在10°~30°间,一般坡度都较小。在印度河、恒河的入海口处,有面积宽广的水下冲积扇,被水下峡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岛弧带,是从缅甸直到澳大利亚延伸达5150公里。印度洋的岛弧带可分为两列平行的岛链:内弧属火山岛,有大、小巽他群岛(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等);外弧为非火山岛,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在印度洋的岛弧外缘,其中爪哇海沟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点为7450公尺。

印度洋中央的海岭可分为3支:其一,北支的阿拉伯-印度海岭;其二,西南支的印度洋西南海岭,它与大西洋-印度洋海岭相连;其三,东南支的中印度洋海岭,它与印度洋东南海岭相接。北支海岭和西南支海岭是结构复杂的海底山脉,宽度400~970公里,相对高度1830~3050公尺,海岭的中脊为裂谷带,地貌极为崎岖险峻;东南支海岭从中印度洋海岭至阿姆斯特丹岛的宽度达1450公里,裂谷很少。然而,印度洋中央的这些海岭总被大小不一的断裂带所切割。

那么,在印度洋中,海岭被哪些断裂带切割呢?比如欧文断裂带,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马利海盆,海底岩层位移达320公里。印度洋东部海域1962年发现的东印度洋海岭(或称“东经九十度海岭”),南北直线延伸约4990公里,为印度洋中最长最直的海岭。由于海岭被断裂带所切割,进而形成一系列海盆。

印度洋上一系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东,有马达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亚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罗泽海盆。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万~22500万年前)南半球贡德瓦纳古陆解体的。正在此时,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发生了漂移现象,进而形成了现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海底地貌

由于印度洋海底地貌的错综复杂,所以除了洋底中部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东部东印度洋海岭和岛弧、海沟带,在海岭、海丘、海台之间分布着许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岭、阿拉伯一印度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从阿姆斯特丹岛向北延伸,一般高于两侧海盆1300~2500m,平均宽度达800km左右。在印度洋海底,由于被一些垂直或斜交的断裂带切断,就形成了中脊裂谷表现为时断时续。所以,印度洋海岭看上去形态崎岖破碎。

此外,中印度洋海岭向西北地区延伸,进而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岭,高度较大,继续向西北延伸,进入亚丁湾和红海。中印度洋海岭从罗德里格斯岛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岭,经爱德华太子群岛,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至圣波尔岛向东南连接东南印度洋海岭,再向东连接太平洋一南极海岭和东太平洋海岭。因此,印度洋海岭是海底地貌显着的特征之一。

构造带是印度洋海底除了中脊海岭外,另一种地貌形式。这些构造带相互平行,绵延很远,其中东印度洋海岭,走向与东经0线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条海岭。它北起北纬10°附近的安达曼群岛,南至南纬3l°的断裂海岭,长约5000km,东西宽约150~250km。由于它沿着东经90°分布,故又叫东经90°海岭(或卡彭特海岭)。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将印度洋分为下列三个海域:

第一,东部海域区。这个海域被东印度洋海岭分割,两侧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纵贯,北部为恒河水下冲积锥所掩盖的斯里兰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亚海盆北部连接着深海沟,而东南部则被海岭、海丘和海台分割,形成复杂的海底地貌。

第二,西部海域区。这个海域的海底地貌最为复杂,海岭和岛屿将其分割,主要分为索马里海盆、莫桑比克海盆和马达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区。这个海域的海底地貌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海盆:克罗泽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极一东印度洋海盆。

印度洋大陆的地貌特征是大陆架的平均宽度比大西洋狭窄,大陆坡的坡度也较小。此外,大陆隆或海台较多且分布较广也是印度洋大陆边缘地貌的突出特点。印度洋大陆隆有的是浊流或大陆坡滑动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于深海平原边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分异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达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亚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在印度半岛的西侧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正是因为这些海台形成印度洋大陆地貌有着显着的特点。

3.气候特征

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是印度洋气候的明显特征。我们知道,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范围内,因而广阔的海域受气温的影响而变化,气温的分布也随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形成印度洋明显的气候特征。

印度洋气候的特征

印度洋的气候受温度的分布而改变的。印度洋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5~28℃。而赤道地带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C。印度洋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气温高,因而被称为热带海洋。

在印度洋上,气温的分布是随纬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C,冬季气温为22~23℃,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前者与周围干热陆地的烘烤有很大关系。对于后者而言,由于西南风吹走表层海水使得深层冷水上泛,进而使气温下降。

在印度洋南部,气温也随着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夏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为25~27℃,南纬30°附近为20~22℃,南纬40°附近约15℃,南纬60°附近在0℃左右;冬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22~23℃,南纬30°附近15~17°C,南纬40°附近为12~13℃,南纬60°附近低达-10°C。由于温度的分布不均,印度洋的气候也有关着很大的变化。

印度洋气候特征还表现在降水量上。赤道带的降水量最丰富,年降水量在2000~3000mm。此外,降水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分布区。红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约100~200mm,为热带荒漠气候区。在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中,全年降水一般在l000mm左右。可见,印度洋除了赤道带较为丰富,南北印度洋年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

按照大气流的基本特征,印度洋可划分为下列4个气候带:

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公里/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孟加拉湾和东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mm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mm,赤道地带平均达1778mm。夏季气温在25~28℃,但在非洲东北岸由于受到索马利寒流的影响使得气温降至23℃;冬季气温北部为22℃,赤道以南仍在25~28℃。

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年降雨量北部为203mm,南部为102mm。北部的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略高;在南部,夏季为16~17℃,冬季为20~22℃。

3.南纬30°~45°为西风带。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冬季北部为20~22℃,南部为10℃;夏季北部为16~17℃,南部为6~7℃。

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靠近大陆为-16℃;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之间。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mm之间。

印度洋表层水温受季节影响而变化不大。孟加拉湾为25℃,南极海域为-1~0℃。含盐度一般在32~375之间,仅在邻近红海及波斯湾的大洋西北海域超过37%。南极大陆海岸地带的冰川,在1~2月时融解、断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纬40°的海域。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印度洋的洋流是逆时针方向环流的,主要由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

气候形成因素

1.地理位置

印度洋北部与亚洲相毗邻,因而受到季节的变更使得海陆热力出现差异,进而造成气压梯度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世界上显着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洋主体位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因而气温高。在印度洋北部,由于三面被陆地包围,因而几乎不受寒流的影响。而澳大利亚向南突出只到南纬35°,从而使得大洋东岸寒流发育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小,这样就加强了北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2.大气环流

印度洋气候最大的影响是气压系统。印度洋上分布的气压主要有:印度低压、赤道低压、蒙古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冬季(1月),在蒙古高压影响下,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风向与东北信风一致,这时印度洋北部气温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东南信风,东北季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强烈多雨的热带辐合带。到了夏季(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蒙古高压就被印度低压所取代,那么来自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信风,经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进入印度洋北部时转为西南季风。由于受气温增高的影响,降水量也大会大增加。

水文特征

印度洋水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受洋流影响。在印度洋上,北部和南部的洋流系统也是不同的。

北部

在印度洋北部,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较为特殊的季风环流。

冬季(1月),在印度洋北部吹的是东北季风,受地球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北部孟加拉湾的海水自东向西流,但由于受到阿拉伯半岛的阻碍,进而转向西南流,这支洋流称为索马里季风洋流。这支洋流穿越赤道,往东南与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纬5°~6°间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当这支洋流流至苏门答腊岛西岸时,部分海水转向北流,进而补偿了孟加拉湾西流的海水,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环流。

夏季(7月),在印度洋南部吹的是东南信风,进而使南赤道暖流向西流至科摩罗群岛附近分为两股。这两股洋流,一股南流称莫桑比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风的吹送上向西北转向东北流,西南季风将索马里沿岸表层水吹走,深层冷水上泛,水温降至27℃,这支洋流称为索马里寒流,它使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西岸干燥少雨。索马里寒流流经阿拉伯海进入孟加拉湾,后经苏门答腊岛附近南流,补偿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为北部印度洋顺时针方向的环流。

南部

印度洋南部洋流的流向基本上较为稳定。南赤道洋流自东到西横穿印度洋,直达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一部分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岛南下,称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沿着非洲东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汇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流向澳大利亚西南海域。其中大部分继续向东流进太平洋,但有小部分沿大陆西南海流去,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4.海洋资源

印度洋的海洋资源相当丰富。其中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还有丰富的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此外,印度洋上也有丰富的鱼类,如飞鱼、鳀、灯笼鱼、金枪鱼、旗鱼、鲨鱼等最有名,还有海龟、海牛、鲸、海豚、海豹等。这些资源物产构成了印度洋上的海洋资源。

资源物产

印度洋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这两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此外,澳大利亚附近的大陆架、孟加拉湾、红海、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海域及马达加斯加岛附近,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波斯湾海底石油探明储量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00亿㎡,油气资源占中东地区探明储量的1/4。60年代以后,波斯湾油气产量大幅度上升,年产石油约2亿吨,天然气约500亿㎡,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所以说,印度洋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约占海上石油总产量的1/3。

印度洋有还有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其中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岛的近海、斯里兰卡周围以及澳大利亚西海域中还发现相当数量的重砂矿。在60年代中期,有人在红海附近发现了含有多种金属的软泥。这种软泥含有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主要包括铁、锌、铜、铅、银、金等多种金属,其中铁的平均含量是29%,锌的富集度最高可达8.9%。目前为止,红海的金属软泥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底含金属沉积矿藏。

此外,印度洋上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海兽。印度洋每年捕鱼量约有500万吨,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的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在近南极大陆的海域里,还有鲤鲸、青鲸和丰瓦洛鲸。此外,波斯湾的巴林群岛、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沿海区域还盛产珍珠。可见,印度洋上有着相当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西元前1000年,就有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和印度人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航行。西元后,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开始航行于印度洋的广大海域。9~15世纪的阿拉伯和波斯文献,对于从东非索法拉港到中国沿途的航线、风向、洋流、海岸、岛屿和港口,都有广泛的记述。1497年,葡萄航海家达伽马绕道经非洲,横渡印度洋,抵达印度的西海岸。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学年中,有澳大利亚、纽西兰、苏联、法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参加的考察队对印度洋作了广泛的科学调查。1960~1965年,许多国家共计派出了20余艘海洋考察船组成了国际印度洋考察队,进而对印度洋作深入的科学研究。

5.交通运输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海洋运输

我们知道,印度洋在世界航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由此可见,印度洋航海运输是世界资源运输的重要枢纽。

印度洋沿岸就成了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在印度洋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此外,在印度洋上还有大量的过境运输,从而使得印度洋有了较大的运输量。据有关统计,印度洋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印度洋的航运业虽然比不上大西洋和太平洋那么发达,但也由于中东地区盛产的石油通过印度洋航线,因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运输石油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欧洲和美国。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另一条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霍尔木兹海峡在印度洋航线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90%都是从这个海峡运出的,因此霍尔木兹海峡也被称为“石油海峡”。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印度洋东西间一条最重要的航道。这条航道不仅运输量巨大,而且还将西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与远东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印度洋在世界交通运输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印度洋是沟通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东通过马六甲海峡可以进入太平洋,向西绕过好望角可达大西洋,向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可入地中海。航线主要由亚、欧航线和南亚、东南亚、南非、大洋洲之间的航线。此外,印度洋的海底的北部还分布有很多电缆,重要的线路有亚丁—孟买—马德拉斯—新加坡线;亚丁—科伦坡线;东非沿岸线。另外,塞舌尔群岛的马埃岛、毛里求斯岛和科科斯群岛是主要的海底电缆枢纽站。在印度洋沿岸的港口由于终年不冻,因而可以四季通航。

㈧ 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印度位于南亚季风区,其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这时候主要是从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来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风。
3、季风显着。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阅读全文

与古代印度的气候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的燕窝泡发率怎么样 浏览:5
去意大利怎么耍 浏览:559
伊朗用的是什么机器 浏览:342
中国为什么加息 浏览:909
越南战争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浏览:522
伊朗总统怎么换了 浏览:859
意大利语需要自由怎么说 浏览:571
对中国疫情美国是什么态度 浏览:207
印尼雅加达哪里买房好 浏览:555
印尼血竭产地是什么 浏览:434
印尼嗜血之夜怎么是中国背景 浏览:732
中国爱情城市是哪里 浏览:732
印度的药品有什么 浏览:193
印尼有没有什么好的原材料 浏览:910
印尼文pusat是什么意思 浏览:302
意大利被火山埋了的城市是哪个 浏览:833
中国北斗卫星如何变轨 浏览:558
英雄联盟中国区哪里有 浏览:961
30万等于越南币多少 浏览:605
雅加达到中国航班多久恢复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