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和印度哪个国家社会分层较高
中国和印度相比,当然是印度国家社会分层较高。
印度国家人群社会结构,金字塔型底座非常大。也就说在印度国家穷人占绝大多数。而有钱的人又非常的富裕。造成社会资源严重不平衡。
有一句话说:“印度只有百分之十的是真正的印度人,其余的90%全部是奴隶”。
㈡ 中印之间的区别拜托各位大神
大国崛起:中国模式VS印度模式2009年09月17日 14:10《时代周报》 捡垃圾的印度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脱颖而出,有别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的“中国模式”成为一个新词汇。在这之前,西方国家一直看好“印度模式”,认为作为“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亚洲霸主。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印度模式下的极端落后与现代高科技的强烈对比让人瞠目结舌;而中国在教育、科技以及产权改革等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早在印度刚独立不久,印度总理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经过半个世纪尤其是最近20年的发展,印度作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已经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事实。如今,一头“奔腾之象”屹立于亚洲,与高速奔跑的“中国龙”并驾齐驱。 从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都为对方提供了一面镜子;双方之间的比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日前,有西班牙媒体宣称:“中印差距就像地中海遥远的两岸,无法弥合。”而且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文章称,中国模式就好像打在印度模式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相对于中国,印度尚未苏醒。印度只是采用英语才与西方显得接近,而宗教理解、务实主义、平等主义、现代化等方面,中国人更接近西方人的思维。 印度模式“盲目乐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国的商人们就在开始谈论印度既是“世界办公室”,又是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的可能。与此同时,很多印度人也一直醉心于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说法,并认为这是最终印度能够赶超中国的最主要动力。所以,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大部分印度学者都醉心于论证印度最终将超越中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不久前,印度Infosys公司前CEO 南丹·里勒卡尼在《想象印度:一个复兴国家的思路》一书中,将中印两国经济转型中的“人口红利”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未来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将给印度带来巨大的机会。印度将借助庞大的“人口红利”取代中国而崛起。 作者认为,现在的印度拥有独特的“人口红利”,其大部分人口都处于15岁到65岁之间,这是一个生产的人群。在未来30年里,其将促使印度经济飞速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在作者看来,印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正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国家,而其他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都正在老龄化,尤其是中国;在作者眼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正在加速发展,而4亿老年人口又没有适当的社会福利保障,必将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此,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其实,在一些印度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意识中,中国一直就是其竞争对手。”所以有些人就处心积虑要证明印度的模式更优越。 实际上,印度发展模式有着自己严重的“阴暗面”。如今,印度整个国家呈现出一幅分裂的画面:一边是恍若回到中世纪的贫困,一边则是标志21世纪的高科技。田野里的人们以3000年不变的姿势赶着耕牛犁地,而在新德里和孟买则活跃着现代、繁荣的服务业。印度是一个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事实上,印度的“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而印度政府对此却手足无措。 中印模式应互取长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最近十几年来GDP年增长都超过6%,过去3年的增长率还保持在8%左右,无疑正在挤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印度象”能最终超过“中国龙”而腾飞吗? 对此,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华民教授认为,尽管中印两国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发展经济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中印两国都在寻找着一条适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崛起之路。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两国共有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是搞平均主义。中国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而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 “中印之间经济改革模式进行比较,着力点在于经济绩效问题。当然,在这个方面中国目前还具有优势,因此中国并不太在意印度是否会赶超的问题。”北京大学的一位学者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不过,他同时也深表遗憾,出于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国内一些人士倾向于回避印度的民主制度对经济改革的探讨。 在《善于论辨的印度人》一书中,印度着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明确指出,数年来印度一直在努力学习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人也应该学习一下印度民主参与方面的成功经验,这样双方之间的“相互学习”才能保持某种平衡。 早在两年前,印度商务部长、着名经济学者贾伊拉姆·拉梅什就在《理解中印度:中国与印度之反思》一书中,深切反思了中印这些年来的发展。他认为,人们热衷于讨论印度何时超越中国以及中国对印度的威胁等问题,其实是一种于事无补的情绪。为此,他还发明了“中印度”(Chindia)一词,认为中印合作将震惊世界,因为两国有太多的可以取长补短的地方,因此“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应该合作起来,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各自的贡献。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斯里玛蒂·查克拉巴里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印发展模式是互补的,并不是彼此对立的,两国都有很多值得对方借鉴的地方。”
㈢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印度虽然一般科技发展缓慢,但高科技领域却发展迅速,在核能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印度具有很强的实力。印度为成为有声有色的军事大国,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国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间技术发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间大国;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年来其软件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在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于世界信息技术大国之列。印度科技的发展得益于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开发。印度科技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2000~2001年度,印度拥有254所综合性大学,2223所职业学院,7926所其他学院。印度信息技术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3万人,在校大学生与人口比例高于我国,印度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技教育从小抓起 印度的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印度人的心算速度惊人就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小学生必须记住的乘法口诀是1×1到22×22。小学生解扇形面积的题目不是计算题,而是证明题,因此他们解数学题的思维方式与电脑程序的方法十分相近。 印度教育部门制定了统一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大纲,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所大学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体系。为了有效地实施和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印度政府专门制定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规定小学必须学会使用鼠标、键盘、打印机和掌握光驱、调制解调器等的使用方法。初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使用教育软件、电子邮件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高中学生则要学会利用电脑收缩整理数据、图形处理、基础软件制作等技能。印度现有的电脑培训中心还为3~14岁的儿童设计了不同的课程,每家公司的项目针对不同的年龄组。这些培训与学校的正常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对于那些3~8岁的小娃娃们,只是轻松地学着玩。培训人员认为,儿童应以他们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学习。通过电脑培训程序使孩子既懂得了电脑,又能帮助他们学好学校的日常课程,决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电脑的多媒体效果和动画画面,给孩子创造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他们在游戏中便学会了很多知识。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将来当医生、律师,而现在,如果你问一位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软件工程师”
㈣ 中国与印度社会发展方式有什么不同
总体来说,中印两国在1980年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现在中国已将印度远远地甩在身后,在两国的对比中,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国民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领先。转印度的地理条件比我国更适于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在软件领域里对中国有较强的优势。
可以看出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中国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第一、印度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悠久,水平较高。
第二、印度拥有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资本。
第二、印度拥有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印度有完善的金融体系。
第三、印度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机制。
第四、印度有一大批非常国际化的人才。
㈤ 印度建国以来和中国比,到现在为什么差呃
靖紧迫感偃蔷正巧奔
㈥ 印度和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种姓制度是好还是坏
中国现今文化的最大优势是中国是一体的。部分富起来的人还记得富起来之前是什么样子,比如很多老广发家后总想为家乡做点儿什么,认为这应该而且以此为荣。国家的扶贫和向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没什么反对声音。不得不说,这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最好的遗产,也切合了传统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这就是文明的优势。
从这点考虑,我们和大印度的关系不可能好起来,天生犯冲的两种深层价值观。大印度的上层优越在我们看来是天生的傻子,大印度底层我们最想送一句王侯将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种姓制度一定程度上对印度的发展很有帮助,但长远来看,这个帮助并不大。倘若印度人民通过这个制度发展起来了,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发达国家,那此时,印度社会普遍矛盾由吃不饱穿不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他们渴望自由平等,反对阶级固化,种姓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又不知道会掀起什么运动什么血雨腥风。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到印度当资本家还是到中国当企业家?
稳定性确实是种姓制度的优势,但种姓制度不是优势。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特色,即是劣势也是优势。他的优势绝对是缓和了社会的矛盾,而非激化社会矛盾。印度也有印度梦,时不时蹦出一个低种姓翻身做主人。而且大多数低种姓因为常年的驯化,适应这种身份,使得国家不会因为种姓问题发生暴乱。
种姓制度就可以让人感觉麻痹,没有诉求,不会感到难过,痛苦,也就不会对社会不满。大家安安分分过日子,统治阶级治理起来容易很多啊!我们国家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太清醒了,就不好混日子,积极追求上进!政府的治理智慧就要求很高很高!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你说的很对啊!
㈦ 印度和中国哪个发达比较
印度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很明显中国实力更强大~~~~~~印度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奇迹的象征。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6%左右。有报告称,到2020年,印度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前景极好,四国将在2050年位列世界最强经济体。这篇研究报告是由高盛的全球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主持编写的。
其中,中国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印度在203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无论从任何方面讲,它们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㈧ 中国和印度相比,哪个国家比较发达啊
中国和印度相比,中国比较发达。
中国(China),位于东亚,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19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大陆近年至2010年,GDP超过72000亿美元,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㈨ 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发达
中国比印度发达,中国的发展无疑是要领先印度的。近年来,中国在飞速发展,印度也在稳步向前,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排名第五,和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印度想要跟上我们中国的步伐,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GDP为2.85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五位,而我国则达到了14.36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大概是同时期印度经济总量的5.04倍。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国同样是大幅领先于印度的,2019年印度刚刚突破2100美元,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我国则突破了1万美元。
虽然印度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中国好,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印度存在内部分化等问题,于国内经济分布严重失衡,贫富差距巨大,印度整体实力远不如中国。
印度人大都有着严格的宗教信仰,还实行种姓制度。印度人大部分聚集在贫民窟,或者在我们看来类似贫民窟的地方。因为在豪华地段的商业住宅,印度房价是每平方米平均5万元,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印度人的人均工资每年就只有2万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就算是一辈子不吃不喝,可能也买不起一套房子。
总体而言,现如今的印度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科技、航空等关键领域,其实力和我国都是相差甚远的。
㈩ 中国和印度的社会性质
中国比较统一,印度比较混乱。
从人种上,中国以黄种人为主,印度以白种人为主,经济上,中国比印度发达一些国土上,中国是印度的三倍,耕地上,印度比中国多50%。文化上,中国比较统一,印度比较混乱。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徽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首都北京,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