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印度莫迪总理访问阿格拉,贫民窟拉帘“遮穷”
这就很简单了,就是要将好的一面展现给自己的领导 ,这些都是当地的官员们的想法,将不好的一面加以修饰,就和我们工作当中的报喜不报忧是一个道理。就是想要风光的接待领导。
虽然随着近几年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是全球第六了,但是印度仍然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虽然也有繁华的城市,但是贫民窟也是比比皆是。莫迪这次访问的北方邦也是印度较为贫穷的一个邦,莫迪此次是去参加一个水利工程的竣工典礼,当然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是通过参加这次典礼拉选票。
可以说,政府的这种“遮羞”的行为就是一种为了自己,为了能够拉到选票。本来当地政府的这一个行为是为了能够风光的接待总理,但是这个“遮羞”的举动却是“抹黑”了当前政府的“民主制度”,也让当地的人们更加反感。
2. 印度哪些邦的经济比较发达哪些地区比较落后
看看这段文字是否对你有帮助?
很多中国人去印度都是到德里-阿格拉-斋浦而的印度游黄金三角地区,因为首都在那,而且那里集中了太多印度古迹的精华,但是很不幸,现在属于印度最穷的地区(尤其是古都阿格拉)相当于我国的陕西甘肃吧。新德里是首都特别好很多,但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不好(街上到处跑的“的士”其实是有计价器的三轮摩托,反正我没见到四个轮子的的士),周边地区就更不提了。所以很多人会觉得首都都这样,其它地方包括整个国家一定差得不用提了,再到阿格拉一看,呵呵,果然如此。其实不然。因为那是印度最不发达的地区。 你跑到孟买一样有豪华酒店,世界名车,顶级品牌专卖店,就是出租车都比我们的普桑要宽敞,事实上是印度国产的老款英国奥斯汀。而事实上很不幸,绝大多数去印度的同志都是到首都新德里,然后抽空去看看举世闻名的泰姬陵,那就是在阿格拉。因此大家往往看到的都是穷地方。 转自 就我的印象,印度穷的地区比中国要好,印度最好的城市孟买城市面貌比上海要落后十年。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你在印度乘火车漫游全境的话,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地区就是一马平川,而且大都郁郁葱葱,气候又温暖,可都是好田啊。所以农村再怎么落后,要饿死个把人简直太难。要说印度国土面积赶不上中国,可它的耕地面积比中国一倍还多。印度也有沙漠地区,就是西北的一两个邦,可是不得了,那里盛产宝石,怎么个盛法?说两件事情,第一,世界珠宝商都会告诉你在斋浦而你会买到全世界种类最全价格最便宜的宝石,第二,印度每年出口额最多的是宝石,超过位第二位的软件。
在印度南部的很多地方,你会发现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好很多,也有不少小资情调的地方,漂亮的品牌专卖店。在班加罗尔,科钦,马德拉斯,海德拉巴。。。。中产阶级的生活质量和口味比我们的小资不见得差。只是整个城市的基础建设还不太好,大概就是我们很多中部省会城市还没搞什么几年大变样工程时的样子。南部还有不少小城市,真是出人意料的整洁可爱,特别是在果阿邦。在果阿有法国游客对我说:“这不是在印度,这是欧洲”,我觉得的确大概是指欧洲不发达的地方吧。但已经很不错了,中国又有多少地区达到了人民生活基本富足,素质较高彬彬有礼又热情善良,城镇整洁呢?
3. 印度为什么那么发达
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
来,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要做“印度人”!
嗯,这辈子就不去了,毕竟在中国住惯了,习惯不好改。
4. 世界各国人口近70年排名曝光,你如何看待这份排名
截止到今年七月十二号,世界各国人口排名曝光,中国以十四亿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接下来的第三到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尔爾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等等。乍一看数据,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根据预测,到了2027年,印度就会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了。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的劳动力红利会逐渐消失,慢慢进入新型社会,那么印度会成为新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吗?
一、资源紧张
对比我国和印度的人口,一个是十四亿左右,一个是十三亿,但是,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印度只有298万平方公里,这说明印度的土地资源有多么紧张。目前,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已经提出了一项计划生育政策,用来控制人口,以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为目标。但是真的能控制得下来吗?人口众多,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土地资源。
5. 印度的北方邦有二亿人口,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的2倍,中国不会超越。
印度种姓制度(英语:Caste system in India)源于印度教,距今(2012年)已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
6. 印度医疗远超发展中国家还属于穷人吗
印度医疗远超发展中国家, 但不属于穷人。
一夜之间,印度仿制药火了。
曾经贴在印度身上的那些标签,贫民窟、牛粪、污水……忽然摇身一变,成了“穷人的良心”,甚至“穷人的天堂”。
印度仿制药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号称“世界药房”的印度目前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它们被出口到超过200个国家,而且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社会。通过正规渠道买到的印度仿制药,其疗效有保证,但价格却只有欧美原研药的20%—40%,有的甚至只有10%。
而且,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免费医疗”体系——早在1949年印度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只要身处印度,到公立医院看病除了药费,挂号费、检查费、就诊费甚至营养餐都免费。
印度的私立医院更是因其可媲美欧美的医疗条件和相对低廉得多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国外病患,“医疗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印度时报》医疗相关报道下的留言几乎是清一色的抱怨
印度医疗市场主要是由民间资本推动,而中国则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中印彼此各有短板,也各有所长。中国的总体医疗水平比印度高,但印度在一些单项比中国强。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比较。
神化印度医疗,是脱离实际的。但更不能嘲笑印度医疗的一些弊端。医疗是全世界民生的痛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了解其他国家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借鉴参考,一点一点改进。
期待中国的病人、印度的病人,全世界的病人,都能得到好的医疗。
来源:网易新闻
7. 印度底层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穷困悲惨吗
是的,印度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因为种姓制度,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基本的生存都很困难。
8. 印度的贫困地区有哪些
印度每个城市里面都有贫民窟
它的城市化进程作的不是很好。
9. 为啥印度不如中国
印度教训:语言原则划省 反观印度,本来已经从英国殖民者手里继承了一套尽量考虑到了区域制衡之道的国内政区划界方案,独立后却因为国内政治斗争而彻底牺牲了上述区域制衡之道。 客观说来,英国人给南亚次大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政治统一,为了保证自己这份最大殖民地资产江山稳固,经验丰富、老辣的英国殖民者在划分印度各省和土邦边界时不能不尽量考虑制衡之道,典型如寇松决策1905年分割孟加拉省(尽管后来在国大党和印度社会压力下取消了这个决定)。
这些做法固然出自英国殖民者自身利益,但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国家统一,倘若独立后的印度联邦在确定内部各邦设置与边界划分时能尽量继承这份遗产,践行区域制衡原则,必定有助于巩固印度的长期统一。然而,还在英国统治时期的1920年,国大党就将“按语言原则划省”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写入自己的纲领。尽管印度联邦独立初期曾经力图保持英治时期的国内政区划分,但国内政治运动和动乱不久就改变了这一切,今天的印度国内一级政区基本上是按照语言原则划分的,使用同一语言的居民区划入同一个邦,导致印度版图内邦的数量从独立时的16个增加到了28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区。
即使不考虑这一原则对国内跨地区贸易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的阻碍,不考虑其打乱原有产业布局的经济后果,这样的国内一级政区划分在平时就不利于潜移默化地培育国民高于地方的国家认同,国民内心潜意识首先认为自己是泰米尔纳德人、西孟加拉人、旁遮普人、马哈拉施特拉人,然后才是印度人。一旦国家有事,更会给地方分离主义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而这样的局面,在平时也会激励政客们的分离主义动机。与此同时,印度某些邦体量太大,实际上具备了独立建国的条件,如北方邦人口接近2亿,进一步加剧了上述潜在问题。 印度独立至今尚未出现分疆裂土的大动乱,但不等于这个国家以后就不会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更不等于它的行政体制经受得起政治大动乱的考验而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实际上,早在1980年代,南印度四邦建立“达罗毗荼联邦”、旁遮普独立建立“卡利斯坦国”之类分离主义主张就曾在印度政界登堂入室。虽然英迪拉·甘地在1980年大选中选择代表安得拉邦的席位,而不是在传统根据地北方邦的席位。她当上总理后毅然出动枪杆子镇压了锡克人,再赔上自己的生命,平息了这一轮分离主义浪潮,但一批地方政党仍在这一轮风潮中脱颖而出,国大党多年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10. 印度多地为何出现现金短缺
印度财政部17日发表声明说,印度国内部分地区的现金短缺局面为“暂时性”的,印度政府和央行正在就这一问题进行协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将在三日内得到缓解。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多个邦近日面临现金短缺。其中南部的卡纳塔克邦、安德拉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西部拉贾斯坦邦,甚至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多个地区都出现流动性不足现象。
由于自动柜员机突然没有足够的纸币供应,此次现金短缺在部分地区引发印度民众强烈不满。部分印度高级官员也对现金短缺提出质疑。
中央邦首席部长希夫拉杰·辛格·乔汉16日公开表示,2000卢比(约合30美元)的纸币正从市场上消失,印度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而在野党印度共产党总书记耶丘里也在其个人推特上表示,当前状况与此前废钞令时相似,执政的人民党涉嫌腐败和滥用职权。
另外,2016年11月,印度政府曾突然颁布废钞令,一度导致印度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引发社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