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公司怎么发展的

印度公司怎么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2-06-23 09:29:33

‘壹’ 印度的IT业发展如何

在2月13日结束的印度NASSCOM年会上,“中国服务”的品牌成为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亮点。有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感言,对于印度,我们已不再需仰视,而是可以平等对话。

国际环境变化带来机遇

在印度孟买举行的这一届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年会吸引了全球的800多家企业。中国方面派出了由IT服务外包行业领军企业、政府官员等百余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在主题为“中国服务”的论坛上与来自全球的专家分享了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思想。

德意志银行首席欧洲经济学家Thomas Meyer先生在论坛上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业在人才数量,市场规模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IT服务行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中国的巨大潜力,中国将毫无疑问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整合的受益者。

“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了世界软件外包业,也让中国软件业从浮躁回归商业本质。人力成本和市场优势仍在中国,经过危机的磨练,行业内龙头企业将获得与国际巨头叫板的实力,我国在国际软件外包中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发展,世界软件外包业的格局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参与论坛的中国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总裁兼CEO王斌如是说。

印度不再遥远

据记者了解,由于印度IT产业40%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其外包产品的 61%是售往美国,30%的市场在欧洲国家,印度软件业几乎把筹码都押到了华尔街,今年全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下降5%至6%,印度最大的3家软件外包巨头,TATA、Infosys和Wipro的利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并面临裁员困境。日前曝出的印度软件外包巨头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tyam)巨额财务造假丑闻更让印度软件业雪上加霜。

‘贰’ 印度的IT业为什么这么发达

印度的IT业所谓发达,无非是是指他的外包产业,这种产业就是给人当蓝领,不过他们主要的客户是欧美,所以接触的东西,比国内做日本要多些,而且这边做.net相当多,而且因为日积月累,印度软件经验已经打到很不错的层次了,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借用软件服务积累的成本大量开展其他义务了,而且在印度到处可见招聘10年,20年开发经验的,人员,而且从业人员待遇好,我认识个印度人在oracle,工资换成人民币一个月5000,每天早上11点出门上班,下午3点多就回来了,业务很忙的时候也就是到5,6点。而且印度公司是24小时运营的。不过做外包的公司还是比较辛苦。最关键的是印度人对技术人员不排挤,在印度软件工程师,搞技术的地位很高。这点是印度软件行业能够做长的关键之一。
印度也很幸运,这次经济危机没怎么影响印度的业务。
不过印度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创新问题,现在印度只给别人打工,自己的产品很少,这已经成为印度软件业一个巨大的瓶颈了。
而且由于国情关系,在印度开公司简单,做大很难,很难,各种隐性成本,和国家政策导致的原因。很多公司还停留在小规模,其他工业也是这样,所以软件普及很难,国内市场很低迷,政府又没钱,所以现在依赖外国的业务比较大。整个国家的产业链不健全,所以就阻碍了,软件业的发展。这点就不如中国了,比如中国某个城市公安局监控系统就要花几千万。印度公立银行的条件还不如国内10年前的。
不过论规模,国内的企业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印度第3大软件公司wipro现在已经有126490员工截止到2011年6月,最大的TCS已经达到200000人啦!!!就营业额来说wipro在2011第一季度是1.4bn,14亿美元一个季度。
wipro已经有很多其他业务了,比如基建、照明,TCS所属的Tata集团跟不用说,印度到处都是tata产品,从汽车到矿泉水。
这些东西都是外包产业所带来的收入,真正自主研发,类似腾讯,网络、淘宝这样的企业还是很少。这些行业在印度还是被谷歌,雅虎,ebay所垄断。

‘叁’ 印度半导体行业发展怎么样

印度半导体行业发展不容小看。


印度拥有着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为其发展半导体产业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近两年来,印度政府在半导体领域上开放的优惠政策也吸引很多国际厂商前去投资,从而进一步带动印度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因而,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这条路上,谁都不能放松警惕。

‘肆’ 英国东印度公司非常出名,它是如何崛起的

英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都遍布着他的殖民地,所以英国想将生意做到海外,当时的印度是个被殖民的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权,自己的领土和海域都在他国的掌控之中,当时好多的国家都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包括法国东印度公司,苏格兰东印度公司等等,但是最强大的还是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

本来正当的生意就非常的赚钱,但是英国并不满足于此,后来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土地开始大量种植罂粟,开始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因为鸦片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包括食盐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疯狂地向其他国家输送鸦片,其中就包括中国,从某种方面上说中国也帮助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伍’ 东印度公司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什么呢

东印度公司与今天的跨国公司不同。东印度公司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作集团的殖民地组织,它从自己的政府那里获得独家贸易权,拥有军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以贩卖奴隶和毒品。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在各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三个主要资金来源:国内融资、贸易利润和掠夺。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贸易和掠夺开始,以贸易和掠夺达到顶峰。这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属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迅速扩张,代表商业资本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崩溃,大英帝国时代在历史上逐渐淡出。

‘陆’ 东印度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661年,葡萄牙国王将印度的孟买作为公主的陪嫁赠予女婿英王查理二世。查理二世便把孟买转让给东印度公司。公司遂将苏拉特的商馆迁至孟买。1698年,公司得到印度的特许,在胡格利河口建立加尔各答城,公司董事会就设在加尔各答,英王命名为威廉堡。这样,东印度公司便在印度形成了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三个管辖区,这三个辖区成了公司进一步侵略印度的根据地。到18世纪中期,公司在印度就建立了150多处商站和15家大代理站。

1708年,经英国政府的特许,东印度公司获得宣战和媾和的特权,集商人和政府于一身。

1751年东印度公司与其在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交战。公司职员罗伯特•克莱武率兵攻打法国殖民军盘踞在印度德干高原上的海德拉巴和东南沿海的卡尔那蒂克两个军区,将法军击败。1757年6月,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占领了富庶的孟加拉。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法国放弃了它在印度的全部殖民地。

‘柒’ 印度特别贫穷,但为什么IT业这么发达

全球乐趣之王今天看到了这样的消息:海航正急于出售IT外包服务提供商Wen Sihai,而印度已免费获得了中国最大的IT外包公司。Pactera是中国最大的IT外包公司,业务覆盖国内主要银行,核心保险代理机构,BAT,两家主要运营商以及该行业的其他主要公司,他们掌握了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和源代码。关键信息,例如数据收集。

首先,印度的IT太严重了。总理尼赫鲁(Nehru)积极发展重工业,根据教育政策制定了一项名为“科学与技术优先”的国家政策,并从物理,化学和数学领域的各个国家招募人才。

‘捌’ 印度石油的公司发展历程

印度石油公司的前身是印度政府于1958年成立的印度炼油有限公司 。1959年,印度政府成立印度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为印度国营企业提供石油产品并销售国营炼油企业的产品。1961年以后,标准-真空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为将印度石油有限公司挤出市场而挑起了价格战,但印度石油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打败了外国石油公司并脱颖而出,成为印度主要的石油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印度石油公司。随着印度的迅速工业化,石油进口越来越多,国家外汇也有相当一部分被石油进口所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宣布禁止私营公司进口石油以及石油产品,从而非正式地给予印度石油公司以石油进口垄断权。到6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修改了政策,又开始允许外国石油公司扩大生产能力,印度石油公司也与各大石油公司达成换货协议,以便促进精炼石油产品的销售。
进入70年代以后,在前苏联政府和其它外国公司的帮助下,印度石油与天然气委员会在印度沿海发现了几处重要油气田,从而使其国内石油供应有所增加。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印度石油公司在印度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迅速上升。公司这时也开始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进口石油。与此同时,印度决定将该国其余油厂国有化,于1976年接管了位于Bombay的缅甸壳牌炼油公司和位于Vizagapatnam的卡尔蒂克斯炼油厂(将其并入印度斯坦石油公司。该公司原为印度政府与埃索石油公司合资企业。)1981年,印度石油公司又从阿萨姆石油公司接管了部分炼油与销售业务。80年代末期,印度的石油消费继续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90年代的石油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其油价与世界的政治形式紧密相连。但公司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为印度的石油工业作出巨大贡献。同时,公司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大力向国际贸易发展。
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半岛上,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800m,高原东西两侧为高度不大的东高止山和两高止山,两山之间的高原面久经侵蚀,支离破碎,多残丘、地垒和地沟。高原地质年代古老,是寒武纪古陆块,在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被抬升为一些断块台地、谷地和丘陵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地势比较平坦,利于农耕,在高原地区,因古代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经过风化形肥沃的黑土,适宜种植棉,又称为黑棉土,是印度重要的棉花产区。在中南部地区,降水较少,是印度旱作——花生、玉米的产地,高原的东北部是印度的主要矿产区,矿产资源有铁矿、锰矿、煤、云母等矿。铁矿石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
印度半岛的主体。为波状起伏的广大高原,平均海拔450—900米。西高东低,发源于高原上的各大河流,东流入孟加拉湾,把高原切割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东西走向的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高原西部被覆大面积的厚层玄武岩层,风化层保水性能良好,宜于植棉、粟等作物。
南亚印度半岛的内陆部分。位于印度南部。属前寒武纪的古老台地。海拔 600 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从亚洲大陆南伸入印度洋。高原东缘是东高止山脉,西缘是西高止山脉,两山之间的高原面久经侵蚀,支离破碎,多残丘、地垒和地沟。西北部约占高原面1/3的广大地区为熔岩所覆盖。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其中云母储存量居世界首位。

‘玖’ 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发展历史

大西洋区域的航线和贸易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后分别分配给了两个天主教国家,即西班牙和葡萄牙。但在16世纪末期两国的垄断受到了挑战。 英国和荷兰越来越多打破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亚洲的垄断。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港口开始封锁联省共和国船只后,荷兰开始表现出对夺取大西洋贸易权的浓厚兴趣。
当1602年的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似乎有商人对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垄断封锁表示不满。他们要求由负责地图,地球仪和导航仪器的弗拉芒大臣Piet Plancius开始对探索东北或西北进入亚洲的航线进行筹备工作,以规避垄断。并于1609年在新英格兰寻找西北航道,以求获得通向亚洲的新航道。但是他们的对手在1615年找到西南航线火地岛来规避东印度公司的垄断。
在北大西洋(北美),Adriaen Block 在1611年和1613年之间,三次到达哈得逊河。因此和皮货商Hans Hunthum 发生矛盾,随后的1614年里,Adriaen获得了4年专利权。在此4年后,Adriaen的专利权并没有获得延期以及当时欧洲对毛皮的高需求,导致了该航线一直处于混乱中,直至1621年,西印度公司正式在此建立据点。
在非洲方面,荷兰人在巴尔塔萨的毛赫龙建立了第一个与非洲的贸易据点,由此提供了对非洲贸易机会。并于公元1600年左右,开始介入Loanga王国对铜矿石的贸易。1612年位于黄金海岸的荷兰堡落成。
在盛产盐,糖,烟草的加勒比海,西班牙要求荷兰承诺退出亚洲和非洲以换取和平条约,并且反对西印度公司的成立,荷兰接受了此项条约。在随后的12年和平时期,荷兰商人 Johan van Oldenbarnevelt 开始对新大陆进行贸易与交流,但是其结果是西班牙以外的所有外国轮船都陷入了危险的处境。直到1616法拉盛的市长提出了在该地建立据点的建议。
两年之后的1618年,莫里斯将军开始再次寻求独立和恢复与西班牙的战争。1619年,他的对手温和派的Johan van Oldenbarnevelt被斩首。两年停火期满后,在1621年西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西印度公司参照东印度公司的模式,由五个分部(五个大商会,分别隶属于北方七省中的四个省)组成,分别是阿姆斯特丹(荷兰省)、西兰、鹿特丹(荷兰省)、格罗林根及和弗利兹兰。他们的专利权为24年。由十九绅士掌握实权,在1623年的股权竞争中政府和东印度公司以100万盾的投资成为最大股东。西印度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区别在于,在战前的西印度公司并没有权利自由组织佣兵,在组织军力之前,需要向联省议会提出申请。在1621年12月,与西班牙的停战期满,荷兰鹰派强力发动对西战争并授权西印度公司自由组织佣兵。在西印度公司方面私掠船本就是公司的主要营业项目,在战时武装士兵更具有抵御西班牙船只的重要意义。在1624年后,几乎每艘船只上都载有40-50名武装士兵,每当发现可疑船只时便对其进行扣留。同年西印度公司一只舰队企图在圣萨尔瓦多取胜,但是遭到惨败。至于1628年piet hein 截获宝船之事,完全是现代人的杜撰。
在1629年,荷兰政府授权西印度公司对新荷兰殖民地进行全面管理。在De sluwe Blommaert试图在新瑞典独立失败后,西印度公司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荷属巴西。1630年,西印度公司成功征服了巴西的部分领土,但是由于战争消耗了西印度公司过多资源,从而导致了其在1636年的实质破产。
1645年,在面临合同到期与巴西战争危机的西印度公司试图与东印度公司合并,但遭到否决。阿姆斯特丹商会也对西印度公司失去了兴趣,并不准备对这个泥潭投资。阿姆斯特丹商会对西印度公司态度冷淡的原因主要是联省政府迟疑不定(由于与葡萄牙的友好关系)与殖民地的巨额亏损。最终,在1647年,东印度公司对西印度公司注资150万荷兰盾,以帮助其脱离困境。次年,巴伐利亚合约签署,劫掠西班牙船的海盗业务被迫中止。而荷兰和西兰的商人也都转向汉堡、丹麦和英国的商人合作,导致该公司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在1649年-1668年间,西印度公司主要进行黄金和奴隶的贸易。到了1674年,长期亏损的第一西印度公司正式解散。

‘拾’ 印度发展软件产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印度如何发展软件产业

吴晓宇

近10多年来,印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业。据统计,2000年度印度软件出口62亿美元;2001年度出口达85亿美元。据预测,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将出口5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列第二。到目前为止,印度全国已建成17个计算机软件园区,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印度在满足全球软件需求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现在它又逐渐成为那些寻找更低成本生产基地的主要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的一个中心。

印度软件业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实际出发,选准适合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

虽然国内电信设施落后、资金匾乏、软件市场小,但印度的人力资本使它在同亚洲地区其他一些新兴技术力量进行激烈竞争时占据优势。单就信息产业部门来说,印度已经拥有接近60万的软件服务专业人员,其中有接近75%的劳动力毕业于工程专业。随着一些新的工程学院在全国各地出现,3年后,受过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会再增加30%。印度政府充分利用拥有高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软件人才相对丰富、成本低廉、海外学子多、母语为英语的优势,选择海外市场为主攻方向,并发挥一些市场政策的优惠吸引全球的信息产业制造商,在起步阶段选择准入门槛较低而市场潜力大的劳务输出、软件定制加工等信息服务业作为切入点,把目标瞄准全球重要的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并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由于质量可信、交货及时、服务周到,印度计算机软件业拥有一批像美国通用、波音那样的着名大客户。

第二,政府为软件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印度政府决心在21世纪头10年内实现软件超级大国目标,除把信息技术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列入国家议事日程并增设信息技术部外,为加强政府对软件产业的领导,还成立了内阁信息委员会,将行业主管部门从国家局升格为内阁部,以加大信息技术发展的力度;同时制定“软件2000行动计划”,明确目标,统一协调并逐项实施。此外,有20多个邦政府也宣布了积极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其次,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注重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于1991年6月首先在印度着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此外在改善软件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交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现在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马德拉斯、海得拉巴、孟买、浦那、新德里郊区——偌伊达等已成为印度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

第三,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企业的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印度软件企业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在全球有很高的评价,这是印度软件能大量出口的坚实基础。印度始终坚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高起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例如,在世界计算机软件业中,美国梅隆??卡耐基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颁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等级证书最具有权威性。CMM等级证书共分5级,如果一个软件公司获得CMM 4级或5级证书,就等于取得了进入世界计算机软件市场的门票。至2002年4月,全球通过CMM5级认证的57家软件企业中,印度就占了42家。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规定,凡拥有10名员工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必须达到ISO9001认证。截止2001年3月,印度已有25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获得了ISO9001认证,是世界上计算机软件公司获此认证最多的国家。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表明,全球软件开发项目中只有16%能按计划完成,而印度大的软件企业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在95%以上,他们对时间、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的确非常强。

第四,重视人才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度有强大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政府从3个途径对印度软件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二是民办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人才培训机构;三是为海外留学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或者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现在每年有15—18万名计算机工程师从大学毕业,涌进各个软件公司,这些人迅速地改变了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境遇。多年来,印度都在尽力建立一套体制,为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提供致富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企业家、技术专家和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第五,为了对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印度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扶持政策。

如对海外投资和采购以及银行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软件出口的措施。

第六,制定了世界上最严厉的打击盗版法律法规。

第七,在税收方面制定了极为优惠的政策措施。

为了鼓励海外投资,印度政府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本国和跨国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计算机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至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以免征所得税等。新出台的政策还规定,在软件园区注册的企业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进口软件设备免税和加速折旧;外商向信息服务部门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投资100%控股可获自动核准。对信息产业园的私人企业实行免税和税收激励政策。该政策从先征后退,变成了直接在省一级或地方减免税,这样可以减少IT企业的启动成本。为了提高进口计算机质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放宽了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允许进口计算机技术的企业资产限额从2亿卢比降至100万卢比;为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质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还放宽了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大幅度降低关税等。

阅读全文

与印度公司怎么发展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北面是什么高原 浏览:89
中国人在越南住哪里好 浏览:880
英国人双名怎么称呼 浏览:522
越南珍贵大米用什么配额证 浏览:76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兵器 浏览:852
越南女兵带什么东西 浏览:65
中国捐款给印度多少粮食 浏览:62
印尼回国包机多少钱 浏览:907
中国玉石品种有多少 浏览:961
印度为什么能获得标枪金牌 浏览:706
印尼语专业前景怎么样 浏览:827
哪个条约规定不许中国人居住 浏览:421
伊朗沙漠种植什么 浏览:341
意大利有什么好用的利尿剂 浏览:577
中国驻印尼使馆电话是多少 浏览:646
宝洁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浏览:802
意大利留学生活费包括什么 浏览:767
jyp在中国有多少星探 浏览:754
越南牛肉为什么那么便宜 浏览:606
华人怎么样去意大利看病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