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日本为什么用印度的方言

日本为什么用印度的方言

发布时间:2022-06-21 21:48:37

1. 日语汉字读音及由来

1.假名字母的来历
中国晋朝时候,汉字传入日本(公元3~4世纪)。《日本书记》中说,归化日本的百济学者阿直崎(285年赴日),邀请住在百济的中国学者王仁,携带《论语》和《千字文》到日本,后来做皇太子的老师。这大概是汉字正式传入日本的开始。
日语不属于汉藏语系,跟汉语大不相同。汉人学习汉字如果要“十年窗下”,日本人学习汉字当然更加困难。
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汉字如何读。日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不同,日本人读汉字要把汉语音节“折合”成日语音节。例如“东京”Dongjing要读成Tokyo。这叫做“日语化”(日本人说“国语化”)。
汉字在中国的读音因时代和地区而不同。早期传入日本的读音称为“吴音”(大抵是长江下游的读音)。唐朝(西安和华北)传入的读音称为“汉音”,这是主要的读音,但是佛经仍用吴音。宋元以后传入的读音称为“唐音”。吴音、汉音、唐音,都是“音读”(模仿汉语的读音)。
日本人用日语解释汉字意义,由此发展出用日语的字义称读汉字,叫作“训读”。打个比方:汉字字典里有个“砼”字,注音“铜”或tóng,可是人们把“一吨砼”读成“一吨水泥”,“水泥”就是“砼”的训读。一字多读是日文的普遍现象。例如一个“明”字,除有4种音读以外,还有9种训读。
汉字知识传开后,日本开始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全用汉字的日语音节字母。《万叶集》(759年成书)是最早用汉字作为字母写成的古代“和歌集”。这种借用现成汉字的日语字母,称为“万叶假名”。假,假借。名,名字。假名,借用的汉字。
假名不是有计划地设计的,因此产生了重叠两套。一套叫“片假名”,一套叫“平假名”。
佛教在538年从百济传到日本。奈良和尚读佛经,在汉字旁边注音、注义,写虚词、词尾,起初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段,形成“片假名”。
妇女们识字不多,借用汉字作为音符,写日记、故事、诗歌,给汉字注音、注义,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794~1192),简化草书,形成“平假名”。当时把平假名称为“妇女字”,不登大雅,男人不用。
片假名从僧到俗,平假名从女到男。文字不怕起步低,只要能简便实用。
起初随便用不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日语音节,后来统一用字,基本上做到一音一字。这是假名的标准化。
假名大胆简化汉字,不仅方便书写,还使假名有独特的面貌,区别于通用汉字。不论并用夹用,彼此不混。这是假名的定形化。
为了便于排列和检索,必须规定假名的次序。假名有两种次序。一种次序是,用47个假名,翻译一节佛经唱词(涅盘经第十三圣行品之偈),叫做“伊吕波歌”(初见于1079年的“金光明最胜王经义”上)。另一种次序是,按照悉昙(印度梵文音)原理,把假名排成一个表,叫作“五十音图”(开始于11世纪,完成于江户时代)。“伊吕波顺”或“五十音顺”,是假名的序列化。
标准化、定形化和序列化,使假名字母达到成熟水平。从片假名、伊吕波歌和五十音图,可以看到佛教和印度文化对假名的影响。从汉字传入日本,到假名成熟,经过了1000年。这是汉字到了日本以后发生的飞跃。
日本也仿照汉字创造一些新汉字,称为“倭字”,又称“国字”。例如“辻”(十字路口)进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由于数量极少,对日本文字没有多大影响。
2.假名字母的发展
为了提高记录日语的准确性,假名作了补充和改进。主要是:(甲)增加附加符号,表示浊音和半浊音(室町时代的1392年开始分写清浊)。(乙)使用小型字母,表示“促音”(短音)和“拗音”(近似汉语的齐齿音)。(丙)补充鼻尾字母,表示音节末尾的鼻音,日本称为“拨音”。促音、拗音和拨音的写法开始于平安时代(800年左右)。(丁)规定长音写法。
例如:“立秋”りっしゅう(rissyū),其中“う”表示长音,小字母“っ”表示前面是促音,小字母“ゅ”表示拗音(跟前面辅音拼合成音),不是独立音节;如果不用小字母,“秋”就变成“私有”しゆう(siyū)。
又如:“分布”ぶんぷ(bunpu),其中ぶ加两点表示hu→bu(浊音),ぷ加小圈表示hu→pu(半浊音),ん(-n)表示音节末尾的鼻音。鼻尾字母不是音节字母,而是因素字母,这是后来增补的例外。
假名的拼写法(“假名遣”)也逐步改进。从(a)“历史假名遣”(以1695契冲《和字正滥抄》为依据),改为(b)“现代假名遣”(依据1946日本内阁训令),还有(c)“表音假名遣”。例如:
“蝴蝶”(tyotyo):(a)テフテフ,(b)チョウチョウ。
“科学”(kagaku):(a)クワガク,(b)カガク。
“水道”(suidō):(a)スキドウ,(b)スイドウ,(c)スイドー。
“十”(tō):(a)トヲ,(b)トオ,(c)トー。
现代假名遣是今天一般通用的写法,按照口语语音表记,但是助词はha读wa,へhe读e,是例外。
日语音节少而简单,适合采用音节字母。但是音节字母拼音不灵活,所以需要上面这些补充和改进。
随着时代的前进,假名字母不断提高它的文字地位。第一步,从站立在文字外面,变为走进了文字中间。第二步,从汉字为主、假名为副,变为假名为主、汉字为副。
假名起初是汉字的“注音符号”,只能站立在文字外面,正式文字中间没有它的地位。日语有词尾变化,有助词和其他虚词,用汉字书写极不方面。自然地产生一种混合写法:用汉字书写实词和词根,用假名补充虚词和词尾。于是“丫头”(假名)伴随着“小姐”(汉字)挤进了正式文字的厅堂。这就形成“汉字·假名混合体”。第10世纪流行片假名混合体,第15世纪流行平假名混合体。同一篇文章中间可以用两种假名,但是同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混用两种假名。这是日本直到今天的正式文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实行语文“平民化”,措施之一是限制用字。1946年公布“当用汉字表”(1850字),1981年改为“常用汉字表”(1945字)。硬性规定,法令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此外用假名。其他出版物逐步向字表范围靠拢。
小学生只学996个汉字(比《千字文》少4个)。中学生只要求掌握常用汉字表1945个汉字(比中国2000扫盲字少55个)。除以东方文化为专业的学者以外,日本人一般用字量在2000上下。日本人的丰富知识主要来自假名字母。
汉字为主、假名为副,已经变成假名为主、汉字为副。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文字的重大变化。

2. 日本和印度什么关系

纵观历史,日本与印度间一直保... 日本和印度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有密切的联系。双方的合作始于日本陆军牟田口廉也

3. 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方言,其它国家基本没有方言

楼主须明白,在古代没有汉族一说,只有汉人的说法,汉人等同唐人,意思是生活在汉朝的人(或唐朝的人)。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推翻满清,国学大师章太炎才定义了“汉族”,目的嘛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如果说,秦韩赵魏燕齐六国拱卫宗周,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南方的楚国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还是种族的角度,都迥异于华夏民族!随着,秦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汉字和汉语通用只是在官方层面,普通的老百姓该说啥还是说啥。外国人认为最奇妙的就是,中国各个地方都与自己的方言,却都能用汉字写出来,而且写出来大家都知道啥意思。
秦统一六国的影响持续了2000多年,以后,无论哪个朝代,只要国力强盛,都会尽力统一中国。在中国是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契丹人、金人、蒙古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等由于中国的大一统,逐渐融入华夏民族,接受了中华文化——汉语言和汉文字。所谓的纯种的中国人是不存在的。什么是中国人?是基于文化认同!而外国更强调血统!这也可以说明中国为啥那么多方言。
其他国家也有方言,只是没有中国这么显着和特别。
欧洲曾经统一过,但他们的趋势是分裂——国家的数量和语言的种类越来越多。就语言而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交流都不用翻译;即使你没学过德语、法语,只要学过英语,都能猜到是啥意思。都是印欧语系,说明欧洲人曾经有过统一的语言。欧洲人也梦想着统一,比如牛顿时代,所有的学术文章都有拉丁文来书写,这是尝试从语言文字入手,结果失败了;欧洲人也尝试从宗教入手,于是乎有了基督教,没想到基督教有分裂了,各个宗派分庭抗礼;最终手段,武力统一,拿破仑做过,希 特 勒 做过,带来灾难却没有带来统一。
现在的欧盟是一个伟大的尝试,用和平的方式让各个国家自愿统一。如果成功了,可以和2000年前秦统一六国相媲美。但是,无论如何,欧洲人的语言恐怕难以统一。仅仅是从统一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我们看以看出汉语言、汉文字和汉文化是无可比拟的!

4. 印度为什么叫阿三,韩国为什么叫棒子

因为以前中国有好多英国租界 比如说上海 汉口 新界 威海卫 等某些地方,英国人为了维持地方治安 行使领事裁判权 他们的巡捕基本上是印度人 因为印度是他们的殖民地 这些印度人狗仗人势 经常欺负中国人 而上海话中 阿三是骂人的话 这是中国人气愤的一种反应
还有一点就是50年代末的中印边界冲突 印度一败涂地 我们中国人更加蔑视他们
还有 中国走向民族解放 赶走侵略者 靠的是真枪实弹的战争 而印度是靠英国人的恩赐才独立的 这一点也让好多中国人觉得他们没有骨气
另外有个原因就是印度老是以中国为对手 实力却从来就比不上中国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印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 还是比较神秘 所谓印度阿三,也有人云亦云的成分

关于高丽棒子这个词的起源,有人解释是因为当年朝鲜人与汉人军队作战的时候勇敢地用棒子打马,使得汉人大为头痛(他们怎么好意思。。)!其实这根本就是韩国人美化自己的臆造!稍微有些军事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骑兵及其坐骑都披有铠甲,而且速度极快,如果徒步拿根棒子就来得及把人家打趴下,骑兵就不可能称霸整个冷兵器时代!当年的南宋军队也就不用那么畏惧完颜宗弼的铁浮图和拐子马了!南宋早就打到黄龙了。

这个词并不见于古代史籍,而是起源于近代。生活在东北的、上岁数的老人们都知道这个词的真正起源!

清末开始,觊觎东北的日本人开始向东北进行大规模渗透和殖民,在9.18东北沦陷后更是达到高峰。而要进行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移民,尤其初期日本在华人员多数是军人,日常统治和管理也需要人!但限于日本本国自然状况,也是因路途遥远和经费等问题,所以从日本本土不可能调来足够的人手,于是,日本就从当时早就与日本“合并”的朝鲜半岛征调大量的韩国人(当时叫什么的大韩帝国,屁大点的地方还能称为大韩?)来华,这些韩国人在接受了所谓“日韩同祖” 的教育后,来华后开始为虎作伥。但是日本人对韩国人根本不信任,所以这些朝鲜警察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还不如中国的伪警察,伪警察还发一根警棍呢。无奈之下,这些二鬼子就用朝鲜妇女洗衣服的洗衣棒当打人的武器。由于这些二鬼子比日本人还凶,所以老百姓背地叫他们高丽棒子 。

那些韩国警察,就随身带根棒子,稍见国人不顺眼,就用棒子一顿毒打。已经无法算清当年多少国人惨死于韩国人的棒下。无奈之余,国人背后把他们称做“高丽棒子”!

在我国东北现在有好多朝鲜人和汉族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叫他们高丽可以,叫高丽棒子他会跟你急。

5. 印度阿三,鬼子,这些称呼有什么来历呢

鬼子是把日本侵略者不当人看,因为他们太坏了,只能当魔鬼来看待。至于印度,五六十年代时疯狂叫嚣他们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三,所以被称为阿三,不过,让中国军队好好教训了一番,老实了几年。现在又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在那儿不安生。看样有时间得让他们变成阿十三、阿三十。

6. 详细说下世界各国都说什么语言

1、中国:汉语

汉语,即汉族的传统语言,是中国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都是亲属语言。

2、英国:英语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英语是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3、俄罗斯:俄罗斯语

俄语(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和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的第四大语言。使用俄语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5.7%。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斯拉夫语族内的东斯拉夫语支。

4、日本:日本语

日语的使用范围包括日本国全境(琉球地区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语,日本不承认琉球语为独立语言)。

日语在世界范围使用广泛,因为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虽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很大。特别是对于与ACG相关的物什,日语几乎是唯一的用语。

5、韩国:韩语

韩语(又称韩国语)是朝鲜半岛的原生语言,使用人数7700万,韩语属于黏着语,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融入汉语词汇,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出与韩语高度吻合的韩语字母。

7. 为什么现在叫台湾不叫台湾非要叫湾湾呢,就像叫印度为阿三,日本叫倭国一样

哈,这个是因为有些军事论坛为了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对一些词语做了屏蔽,像政府不能叫政府,得叫GOVERNMENT,还有许多,这里不敢打太多,怕被管理员给CUT了.

8. 为什么日本人,韩国人乃至印度人英语口音那么严重也不

好像中国人口音不严重一样。

9. 每个国家都有方言吗

从世界范围看,英语的方言(语音、语法、词汇)如下:

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美国标准英语、印度英语

、爱尔兰英语、新西兰英语、标准英国英语、苏格兰英语、南非英语、标准新加坡英语、威尔士英语等。

即使在英格兰,各地的口音也是各不相同。英格兰西部有两种口音,在康沃尔郡和德文郡、萨默塞特郡、格洛斯特郡、布里斯托尔、多塞特郡。

然而,在西方国家的不同地区可以听到不同的变化;例如,布里斯托尔方言不同于格洛斯特郡(尤其是切尔滕纳姆南部)的口音。

英格兰北部的口音也很独特,包括一系列的变体:诺森伯兰(有北部和南部的变体),纽卡斯尔,桑德兰,坎布里亚郡和兰开夏郡,曼彻斯特等等。

尽管兰开夏郡的许多口音听起来可能与外乡人很相似,但“利物浦”口音是个例外。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大饥荒之前,利物浦的口音与兰开夏郡的其他口音并无不同,然而,在19世纪40年代,约有30万爱尔兰难民从饥荒中逃离,有六万多定居在利物浦。

同时,利物浦也是英国主要的大西洋港口,也是很多想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的人的出发点。因此,当许多爱尔兰移民去美国后,也形成了方言。

详细分析方言的区别那是是专家们的事,这里介绍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来区分方言,比如英格兰农村与大伦敦区方言的区别:

伦敦标准音“5”是/faiv/,而方言可能是/ fahv/,h 不发音,用来表示“长元音”符号。

因此,方言的区别主要是元音的发音区别,不过,对学习英语的外国人来说,要想分清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区别又是很明显的,如dog, dollar 的o 短元音的发音。美国英语很夸张,口张开得比较大,听起来好像汉语拼音的“à“。

10. 为什么称印度人为阿三.称韩国人为棒子 称日本人为鬼子

1.上海还是租界时,英国人很多,为维护租界治安,英国人找了很多印度锡克教徒来当保安(巡捕)。印度人的皮肤很黑,头上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就叫红头黑炭,不过英国的公务人员被称呼为SIR。另外上海人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就把阿Sir叫成阿三,于是印度保安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 后来上海人发现不是每个印度人都缠着红巾,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人。所以上海人就把红头阿三改成印度阿三,于是这个浑号就一直沿用.
另外还有一种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网络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的民众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怪的,所以当时警民沟通时印度保安每次遇上上海人的时,总是会结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保安的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2.倭国占领东北的时候,低层的保安多是韩国人,由于他们也是二等公民,倭人对他们不信任,不配备枪支,只发一根棒子。可是这些韩国人却喜欢欺负中国人、动不动就拿警棍打中国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些韩国保安叫高丽棒子。 中国人为什么称日本人为鬼子

“鬼子”这个词,是中国人所独创的,鬼子这个词,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优越感。中国人一直有一种泱泱大国,天朝上邦的思想。世界各国都是番邦小国,不懂礼法的野蛮人;鬼子是中国人对侵略者表示轻蔑的一种称呼。

日本鬼子是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一种蔑视的称呼,对于日本人中国人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他们。明朝时期就称日本人为倭寇,在日本侵华时期称日本士兵为小鬼子。

鬼子一词;是中国人对侵略者表示蔑视而创造的一个词汇,是对侵略者的总称。

如,中国人所说的英国鬼子、美国鬼子、德国鬼子等等。中国人骂外族人一般都用“鬼子”这个词,而中国人骂中国人一般都用“土匪”或汉奸,根本不用鬼子这个词。因为鬼子是中国人独创的一个专用于外国侵略者的一个专用词。只有外国人可以享受这个词。本国人无权享受。

“鬼子”是中国人对侵略者的一种蔑称。最早侵略中国的是白种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怪画中的小鬼大多是面目扭曲的形象,由于白种人长的是黄发蓝眼。和中国传说的小鬼形象差不多,所以中国人就把五官“怪异”的白种人憎称作“鬼子”,后来泛称侵略者。

鬼子一词的文字解释,就是依附于人体之上的幽灵,是害人之物,是害人的鬼怪,。是一群活死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到处杀害中国人, “鬼子”就成为“日本军人”的代名词。也就是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称呼。

虽然日本当时很强大。但是中国人还是从心理瞧不起日本人,认为小小的日本人掀不起什么大浪,不过就是一群害人的鬼怪。人世间的一群披着人皮的幽灵,依附于人体之上的死人,小鬼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最终必然灭亡。

日本鬼子这个中国人创造的词语,表达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一种蔑视。充分表达了中国人那种必胜的自信心和高傲地性格。

阅读全文

与日本为什么用印度的方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和德国的cp叫什么 浏览:39
恐怖电影印度关于蛇变人叫什么 浏览:164
印度大豆能卖多少 浏览:212
印度北面是什么高原 浏览:90
中国人在越南住哪里好 浏览:881
英国人双名怎么称呼 浏览:523
越南珍贵大米用什么配额证 浏览:76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兵器 浏览:852
越南女兵带什么东西 浏览:65
中国捐款给印度多少粮食 浏览:62
印尼回国包机多少钱 浏览:907
中国玉石品种有多少 浏览:961
印度为什么能获得标枪金牌 浏览:706
印尼语专业前景怎么样 浏览:827
哪个条约规定不许中国人居住 浏览:421
伊朗沙漠种植什么 浏览:341
意大利有什么好用的利尿剂 浏览:577
中国驻印尼使馆电话是多少 浏览:646
宝洁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浏览:802
意大利留学生活费包括什么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