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藏族人是属于什么人种
属于东亚人种吐蕃类型,该人种具有高眉骨和鹰钩鼻(或直鼻),鼻突度大。身高高,身材瘦高,身材类型为瘦长型身材。腿身比以亚长腿型、长腿型、超长腿型为主。面部扁平度中等或较小。腿身比以亚长腿型、长腿型、超长腿型为主。
㈡ 百度百科藏族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流经之地”。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着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食及地方近期气象。
㈢ 印度藏族和中国藏族有什么区别
楼上说得对,民族不是由国家来区分的,但另一方面民族会在特定的国家环境中发生改变(例如住在中国的阿拉伯人在若干代之后演变为了回族)。补充一点:可能的差别是——
·印度的藏族有时包括一些藏印混血儿,中国的藏族有时包括一些汉藏混血儿。
·印度的藏族有时包括一些“普提亚”、夏尔巴等部落。
·印度的藏族有时会说英语,较西化;中国的藏族说藏语和嘉绒语等,更具东方色彩。
·印度的藏族不少采用了半西化名称(如“Baichung Bhutia”由本民族名称“Baichung”和印式族名“Bhutia”组成。注:“Bhutia”不是普提亚人的自称);而中国的藏族,如“阿沛·阿旺晋美”仍坚持古老的“氏族·名字”形式,没有氏族的直呼名字(如楼上“尼玛扎西”)。
㈣ 古代藏族的名称是什么
藏族有两个称谓,一个是自称“蕃”(bod);另一个是“藏”(gtsang)。这两个称谓不仅读音各异,而且它们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同为藏语,是藏语的音译。
藏族的自称“蕃”(bod),从古延续至今。在以往汉文史料中,除了“蕃”以外还有写作“博”、“沃”等字的。究其原因,主要与历史上汉文的用字不一、不规范有关。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仍反映了三大藏区(卫藏、安多和康,也是三大方言区)在发音上的差异,也不能排除古藏语发音的影响。
按习惯的读音判断,“蕃”、“博”应该源于卫藏地区,属卫藏方言的发音。“沃” 显然出自安多地区,为安多方言的发音。汉文还有写作“俄”、“波”等,也无疑是“蕃”的转音。
(4)印度藏人叫什么扩展阅读
称谓是各人们共同体所拥有的特定的民族符号。说到民族称谓,就不能不说到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称谓也就不存在了。关于民族的形成,学界认为大致上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一定的原始文化圈内,通过部落的联合或部落联盟的合并,由血缘关系为主的联系过渡到以地缘关系为主的人们共同体。
第二种情况是,在阶级社会中,各民族通过长期的交往,在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一些民族消亡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诞生了。
历史上,大多数民族的称谓从最初出现到确名,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情况也是复杂的。其中,有的是泛称, 有的与居住地相联系,有的因宗教信仰而来,有的则是约定俗成的或自报的名称,等等。
㈤ 拉姆的藏语意思
藏语称“拉姆”是“仙女”的意思。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
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四个国家的部分也有人说藏语,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巴方言(德格话、昌都话)、安多方言。
印度佛教史籍记载,公元7世纪上半叶,吞弥·桑布扎与其他15名藏族青年受吐蕃第33代赞普(王)松赞干布委派,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
由于水土不服,除吞弥·桑布扎之外,其他一同前往印度的藏族青年病故他乡,他先后从黎敬和拉热白森格学习梵文和天竺文,其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获得天竺人的敬称“桑布扎”(意为贤良的藏人)。
回归故里后,按照松赞干布的旨意,吞弥·桑布扎根据梵文字母以及藏语语音的特点,整理出藏语的30个辅音字母以及4个元音字母,被称为藏语的30个子音字和4个元音字。
㈥ 印度藏族人最多的地方叫
达兰萨拉,达喇嘛和藏临时政府所在地。
㈦ 藏族介绍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藏族人口数为5416021。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种主要方言。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经过三次修订发展而来,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藏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蕃”。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卫巴”,居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藏族自称“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藏族自称“安多娃”。统称为“蕃巴”。“巴”、“娃”藏语意为“人”。
㈧ 印度有多少藏族
藏族在印度是少数民族。
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本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另外,邻近西藏的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一部分藏族人居住。现在藏族人的地理分布,大体在中唐时期就已形成。自古以来,青藏高原是藏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印度少数民族很多,有几百个。据1981年统计,共5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人数最多的有贡德、桑塔尔、皮尔
、吴朗沃、孔德和蒙达等,人口在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达曼人,只有几百人。少数
民族的分布不均,虽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中在9个邦少数民族的人数较多,人口超过1
0万,它们分别是:中央邦(824万人)、奥里萨邦(492万人)、比哈尔邦(473万人)、古
吉拉特邦(331万人)、拉贾斯坦邦(306万人)、安得拉邦(157万人)。这9个少数民族超
过3293万人,占印度少数民族总数的86.66%。此外,那加兰邦和梅加拉亚邦也是以少数民族
为主体的小邦,其人数分别占全邦人数的88.6%(52万)和80.48%(101万)。
可见藏族在印度是极少的。
㈨ 印度黑白人种分布
白色人种:印度的主要人种(雅利安人)
棕色人种:分布于孟买附近的印度西南部至印度南部(达罗毗荼人)
黄色人种: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纳加人,藏人,不丹人),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