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1世纪中国哪些科技影响了世界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一) 背景材料
1.人类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被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及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但其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计划。
(2) 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绘制完成,我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表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起跻身国际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3) 2000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绘制出。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 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月16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准确返回并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在新世纪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纳米技术领域屡创佳绩
我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研究方面,居于国际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纳米金属的“奇异”性能—超塑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绕,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纳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有关纳米论文总数排行世界第四,在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
4.超级计算机智能化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5.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览举行
2001年3月,国家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863”计划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863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二)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 从经济常识看: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2) 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背景材料中所列举的大量科技成果与财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
2. 从哲学常识看:
(1)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2)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
(3) 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从政治常识看:
(1) 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
济的发展。
② 烙上“中国元素”的“祥云”火炬传递五大洲有什么意义
第一,它在火炬传递所经过的地方,宏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五环这个标志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五环标志在全世界的认知度与红十字会标志相当,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志之一。 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精神,它还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合作,象征着友谊和团结,这种精神已超出了体育运动范畴,成为一种普世性的认同。它将以圣火从人们手到手的传递方式,它将在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中向世人昭示,唤起人们的这种崇高感情。 第二,火炬传递提醒人们明年要在北京召开夏季奥运会了,这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有效的宣传。看到要去北京的火炬,世界各国的人士就会想到中国,一个迅速发展中、一个正在改变在中国的人命运的中国。据一个国际组织的抽样调查,中国的世界正面认同度已达到了世界第五位,远在美国之上。因此,2001年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选择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众望所归。既然是众望所归,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把它办得精彩,使大家都满意。 看到这支传向北京的圣火,我国各个省市区的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充满期望,激发人们为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过去,被西方人污蔑为“东亚病夫”;今天,中国人以世界体育强国的身份立于世界之林,这是多么值得海内外的中国人骄傲的事,火炬传递给了人们抒发这种情感的机会。 第三,奥运火炬的传递一定会激发我国人民对体育运动深刻意义的认识,提升国人的体育意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统计说,人类的健康和长寿中现代医疗所起的作用只占8%,其他的是多种因素,健身运动占了超过8%的比例。我们讲“以人为本”,核心是健康的生命,没有健康的生命就缺乏全面发展的人。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全国的传递就是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全民动员。 当然,火炬传递还会有积极的副产品,如有助于奥运会比赛门票的销售。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的实证经验,火炬传递期间是门票销售高潮。它也有助于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的销售,谁不愿意给自己留点奥运会的纪念呢?! 此外,还想再提醒一点,我国的旅游部门要充分利用奥运圣火在世界一些城市传递的机会,宣传一下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后几年,2008奥运会就构成中国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我深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传递一定会有创新、有特色,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书写光辉的一页。
③ 为什么“新四大发明”能够备受全球瞩目呢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支付宝——二维码取代卖菜大妈的零钱筐
据相关报告显示,84%的被访者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宝无现金日,将有1000万线下商户参与。
中国发明,世界受益。支付宝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家,微信也已在1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从基础建设到消费方式,从商业理念到经济业态,“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新的澎湃动能。
④ 中国的创新是如何走向全球的
进入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治理空气污染作出全面部署。时隔四年,2017年12月27日,由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建设的滇西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输电通道全部完成建设。
由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输电技术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也是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技术。
新发突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对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记忆犹新,那时她暗下决心,要创新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
为了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以李兰娟为牵头人的项目组承担国家任务,创建国家平台,汇聚国家力量,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协同攻关。2013年春,长三角地区突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项目组快速行动,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成功防控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该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健康,还走出国门,成功援助非洲控制埃博拉病毒疫情,使我国在国际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领域从“跟随者”成为“领跑者”。
源头创新——重大基础研究“多点开花” 引领世界前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关键,而基础研究是源头创新。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仅注重在传统领域着力,而且矢志在前沿领域突破,这也体现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经多次、连续空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13年以来,每年都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产生,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五年,并且还产生了两项获奖项目,这种情况上一次发生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纵观近些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情况,项目研究领域从之前较为集中的基础物理学,扩展到化学、生物学,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对进一步提升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具有重大意义,引领相关领域国际前沿研究。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团队完成的“华北克拉通破坏”项目,解决了克拉通这一地球上最古老的板块为什么会失去稳定性这一难题,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一成果连续两年被汤森路透与中科院联合发布的《2014研究前沿》和《2015研究前沿》评为地球科学领域前十大热点之一,也是唯一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地学研究前沿,提升了中国固体地球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创新载体——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引领产业升级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解决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错位问题必须激发各类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和积极性。
“今年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占81.6%,比去年提高13.5%,为近五年最高,说明企业在原始创新中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技术创新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跟当地的高校、研究院深入开展合作,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引领产业升级转型。
肝脏和乳腺疾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但传统B超在一些方面存在检测效果差的瓶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发的高端超声影像产品,实现了高端超声产品国产化,使我国医学超声实现了由普通彩超向高端弹性超声的跨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创新,正带来越来越多的改变与惊喜。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创新型企业正在抢占产业之巅,推动着“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
⑤ 中国智造将会开创新的业态吗
据报道,中国正在向创新驱动转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在将科技实力变现为经济动力的过程中,“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近年来“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只有培育出强大的创新力,中国才能取得未来世界科技竞争的战略优势,才能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希望中国智造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⑥ 中国企业如何发展 怎样利用一带一路落地实施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与世界华商投资促进会、北美商会、欧盟商会、澳洲商会、亚洲商会、东盟商会及部分国家商会,拟联手打造中国造的工业产品、消费品全球营销活动,将工业品、消费品通过八种语言推向全球,并由各国商会负责推荐,接受海外订单,解决不通过贸易公司成功开发客户的先例,弥补语言障碍,解决企业外语能力受限的困扰,由各国专家团队为企业开发海外市场,把握稍纵即逝的绝好商机。企业负责生产,全球各国商会负责销售,使一带一路落地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钜惠和红利,给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带来新的商机,给全球战略合作企业带来新的希望,使企业有机会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共同建造多语言搜索、多语言买卖的多网融合智慧新媒体共享平台。
据悉,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举办的国家品牌全球战略合作企业征选活动是由世界华商北京总部负责组织,境外营销活动主要由世界华商投资促进会、北美商会、南美商会、欧盟商会、东盟商会、澳洲商会、亚洲商会、中东商会及全球部分国家的华人商会共同举办。并由世界华商(北京)国际企业管理中心负责承办、审核,组织专家评审,各国使馆的商务参赞、文化参赞重点参与。该项目已经启动,年后将逐步展开,此项目主要将中国市场放大到5-8倍的海外市场,增加企业在工业品、消费品销售的机会,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惠,并得到更多的实惠。
甄选条件为企业所属行业是国家支柱性或民生广泛需要的行业;企业及其产品具有高尚品质,能够支撑起国家品牌形象,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企业有打造顶级品牌的梦想和胸怀,能够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足够的努力和资源;企业需在中国境内生产和销售,并有获得中国用户或消费者最广泛认同的品牌诉求。有实现品牌走向全球的中国梦,有能力协助政府解决中国工业产品产能过剩,有意愿成为国家品牌全球战略合作企业,解决“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难题。
这些活动主要依靠世界华商在全球各地分支的优势(如:帝国商人:秦商、华商始祖:豫商、徽商、晋商、浙商、粤商、潮商、湖商、龙游商帮、甬商、萧绍商帮、绍兴商帮、温州商帮、台州商帮、义务商帮、闽商、齐鲁商帮、苏商、客家商帮、鄂商、冀商、渝商、陇商、湘商、蜀商、赣商、黔商、滇商、吉商、辽商、黑商、港商、台商、澳商、津商、桂商、琼商等36种商会的分支)。技术上依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属的多网融合智慧新媒体——卫星高清推送+互联网视频传播的方式传递信息,该项目运营后彻底解决了网络入侵、流量拥堵、内容难管的难题,实现了安全播放,全球覆盖、共建共享、海量传播、精准投放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三年发文强调,(2016年7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电发(2016)124号文”发布了《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意见》的通知),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针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以立法的形式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并每年向各省市拨款数百亿元补助,并逐年递增。该项目的最大优势是汇聚网络内容,以卫星广播推送、边缘服务器分发、多屏共享,一次汇聚全球覆盖,无路由中转、不限用户、不限地域,无拥堵。是成熟稳定的运行系统,也是继世界三大操作系统,微软、苹果以及安卓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操作系统。目前,卫星技术已经成熟,互联网发展方向在哪里?卫星推送叠加互联网互动概念优势就比较清晰。北美、南美、澳洲、欧洲、亚洲、中东通过中通九号、老挝一号、吉尔吉斯一号卫星网络,再与五大洲其他发达国家的卫星连成网络融合互联网发展。充分发挥世界华商在全球的人脉资源,卫星网叠加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买卖概念。
⑦ 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海军成立之初,由于装备的舰艇落后,无法离开近海,被人们称为“黄水海军”。1985年11月16日,人民海军导弹驱逐舰首次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三国,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世界。如今已经派出33支舰艇编队共40多艘军舰,出访30多个国家,航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并完成了环球航行,实现了“蓝水海军”的梦想。
1、改革开放前期主要抓经济,和技术积累。
2、有了钱、有了技术,才有了新装备的发展。
3、装备发展通过:引进——吸收——创新这样一套道路。比如说自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从法国引进了海豚舰载直升机、响尾蛇近程防空导弹、100mm自动舰炮;从俄罗斯引进了”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随之带来的是AK130自动舰炮系统、AK630近防系统、施基耐中程舰空导弹,基洛级潜艇,再到2000年以后引进了里夫M远程舰空导弹。
总之,有钱、有技术没有实现不了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⑧ "新四大发明"让中国成为令世界感到温暖的国度了
“新四大发明”织就了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发明创造让中国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中国成为一个对世界有积极贡献的国家,一个让世界感到温暖的国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⑨ 中国“新四大发明”能够给全球带来了哪些启发
古老中国创造的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经改写世界历史。如今的“新四大发明”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500年来,世界科技、经济、文明的中心几度迁移,但科技创新这个主轴一直在旋转、在发力,支撑着经济发展,引导着社会走向。中国“新四大发明”正在呈现出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百景图”。
⑩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古老中国创造的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经改写世界历史。如今的“新四大发明”正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中国走向世界,“新四大发明”为全球瞩目 “新四大发明”中,高铁与网购并非始于中国,但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矗立起“新发明”的世界高峰,并将其打造成闪亮的“中国名片”。 “新四大发明”不仅改变中国,而且深刻影响着地球村时尚,吸引着五大洲目光。 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投入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5万公里,比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长。强起来的中国携手世界创未来犹如在穿行一条长长的历史隧道。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新四大发明”,沉沦与抗争交织,奋斗与崛起辉映,再现了泱泱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500年来,世界科技、经济、文明的中心几度迁移,但科技创新这个主轴一直在旋转、在发力,支撑着经济发展,引导着社会走向。中国“新四大发明”正在呈现出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百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