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黄河流域为什么是中国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是中国摇篮

发布时间:2022-05-17 18:13:13

‘壹’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唯一的答案是这一带在古代生态特别好,因为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林茂草丰,资源富足,我们的祖先才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立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从远古、近古以及现代的许多资料来说明这点:

1.从黄河流域的煤炭资源可以看到这一带远古森林资源的极度丰富

查阅我国的能源分布图,可以看到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上自银川,下迄黄河入海口,都有许多大型的煤炭基地,特别是山西,是我国着名的煤炭之乡。贮存丰富的煤炭,说明这里曾经是古代森林植被资源最丰足的地方,这些资源经过数万年的地下埋藏,形成了今日丰富的煤炭资源。

2.从发现众多的史前文化遗址可以看到,黄河流域是极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

从山西的丁村文化遗址、陕西的半坡文化遗址、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到山东的龙山文化遗址,都可以看到先人们曾在这里狩猎、捕鱼、放牧、务农、制陶,生产铜器和铁器,继承、延续并发展着从新石器时代到史前的各种文化。

3.有历史学家说,秦汉以前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是60%-70%

我信服这个数据。我们的汽车走遍了山西的许多地方,所见之处都是荒石山坡,好像全是不长树的地方,但是到了五台山的寺庙群,却一片郁郁葱葱,明清时代的古树也不少。这说明这个地区并不是不长树,而是宗教的力量注意保护和培育树木,而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则被破坏太严重了,所以成为山石裸露的不毛之地。人对自然的影响,自会带来一定范围内气候环境的变化,也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

包括今天遍布黄河流域的黄塬濯濯的沟壑,并不说明这些地方在古代不存在森林资源,相反的,因为破坏了森林资源,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才造成今天灾难性的局面。

4.从现存的地面各种建筑和历史遗存来看,这一带历史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贰’ 1.黄河颂中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

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

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黄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摇篮

(2)黄河流域为什么是中国摇篮扩展阅读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参考资料:网络-黄河

‘叁’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着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着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从地形上看,这一地区地势坦荡开阔,对植物的迁移,作物的移栽和保存都是有利的。北方的植物可南移;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中的某些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可顺利北迁,使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物和作物种类繁多。如小麦、玉米、棉花、豌豆、蚕豆、胡萝卜、洋梨、核桃、杏、葡萄、亚麻、甜菜、茄子等早已在这里广为栽种,而落花生、番茄、苹果、甘薯、烟草等则是明代以后才输入我国的,水稻是从我国南方逐步向北移栽的。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的重要促进作用。 同时,黄河及其支流还为我国古代人们提供了交通和灌溉之利。它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水运大动脉,我国最早的水利灌溉事业也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肆’ 纵观历史,为什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之所以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滋养着中华大地,孕育出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黄河与长江是我国着名的两条河流,其中黄河更是有着“中华民族的摇篮”的美称,有这种美称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黄河流域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黄河的源头是只有像碗口一样大小的地方,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任何人接近黄河的源头,因为不知道在黄河的源头会面临到什么突发的危险,不能确定危险会什么时候降临。

河东地带从地理位置上划分是我国的华北区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生生不息的摇篮。

‘伍’ 黄河为什么是中国人民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因为中国人的祖先华夏族是在黄河边上生息繁衍的,所以黄河比做中华名族的摇篮 .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子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商王朝的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县),他的势力范围已达太行山与泰山之间的华北大平原,称为殷帝国.殷朝的文化相当发达,与当时的埃及、巴比伦并称为3个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还保存着刻画挺秀、文句严密的甲骨书和美丽细致的青铜器皿.可是,在3个古代帝国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类还过着原始生活.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化古国之一,古国的文化就在黄河的怀抱里发祥.
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2500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称长安),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 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云集于洛阳,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的斗争也接连不断.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史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是中国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据地,直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陆’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因为在黄河流域,气候水文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此。开拓出了了中华文明。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柒’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自然环境优越,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捌’ 为什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唯一的答案是这一带在古代生态特别好,因为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林茂草丰,资源富足,我们的祖先才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立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从远古、近古以及现代的许多资料来说明这点: 1.从黄河流域的煤炭资源可以看到这一带远古森林资源的极度丰富 查阅我国的能源分布图,可以看到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上自银川,下迄黄河入海口,都有许多大型的煤炭基地,特别是山西,是我国着名的煤炭之乡。贮存丰富的煤炭,说明这里曾经是古代森林植被资源最丰足的地方,这些资源经过数万年的地下埋藏,形成了今日丰富的煤炭资源。 2.从发现众多的史前文化遗址可以看到,黄河流域是极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 从山西的丁村文化遗址、陕西的半坡文化遗址、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到山东的龙山文化遗址,都可以看到先人们曾在这里狩猎、捕鱼、放牧、务农、制陶,生产铜器和铁器,继承、延续并发展着从新石器时代到史前的各种文化。 3.有历史学家说,秦汉以前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是60%-70% 我信服这个数据。我们的汽车走遍了山西的许多地方,所见之处都是荒石山坡,好像全是不长树的地方,但是到了五台山的寺庙群,却一片郁郁葱葱,明清时代的古树也不少。这说明这个地区并不是不长树,而是宗教的力量注意保护和培育树木,而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则被破坏太严重了,所以成为山石裸露的不毛之地。人对自然的影响,自会带来一定范围内气候环境的变化,也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 包括今天遍布黄河流域的黄塬濯濯的沟壑,并不说明这些地方在古代不存在森林资源,相反的,因为破坏了森林资源,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才造成今天灾难性的局面。 4.从现存的地面各种建筑和历史遗存来看,这一带历史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玖’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拾’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因为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我国近代考古最先发掘的文物和遗址证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出土了不少原始社会初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一些旧石器遗址。如蓝田文化、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大荔文化、河套文化、下川文化等。

其中在陕西省渭南专区蓝田县的“蓝田人”是在黄河中游发现的重要的早期人类化石,生存年代大约距今一百万年,并且,它也是亚洲北部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直立人。

黄河的人文历史: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沿黄地区的河南舞阳贾湖发现了距今最早的约8000年的契刻符号。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发现了较早(距今6000年左右)的整齐规则并有一定规律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丁村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书写有一定章法的符号(距今4200—4100年)。

考古学家们在黄河中下游及黄土高原,发现的古人类新石器文化遗址数量更多,空间分布范围也相当集中。

如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区有:河南斐李岗文化、河北磁山文化、仰韶庙底沟二期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区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两个区域的新石器文化,是中华新石器文化中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大的新石器文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黄河

阅读全文

与黄河流域为什么是中国摇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面煮吃怎么做好吃 浏览:539
伊朗花园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308
地板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166
越南椰子粒怎么吃才好吃 浏览:670
意大利十大瓷砖品牌有哪些 浏览:858
2021中国有多少hiv患者 浏览:882
印度洋海域有哪些未发现的生物 浏览:670
哪些国家使用意大利语言 浏览:499
印度在英国之前是个什么样的 浏览:330
美国为什么打伊朗啊 浏览:952
印尼什么岛比较繁华 浏览:572
龙州有多少条马路通越南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好的神经内科医院 浏览:672
伊朗用的钱叫什么名字 浏览:44
中成药寄英国用什么快递 浏览:460
在越南尿毒症透析一次多少钱 浏览:86
中国多少通信基站 浏览:505
意大利回国直航机票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684
英国大帝有多少 浏览:930
伊朗气候温度怎么样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