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看待中国银行损失

如何看待中国银行损失

发布时间:2022-04-29 08:35:05

Ⅰ 中国银行被判承担“原油宝”客户穿仓损失,此次判决有何亮点

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在年初的轮由保时捷当中,很多人都这样自己的仓库赔了个底干净。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很多人都对中行的原油宝项目提起了诉讼,认为这样的损失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甚至在赔干净了本金之后,还需要负担另外的赔偿。目前这个案件已经法院的判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判决结果。

如何看待这一次的事件?

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既然投资肯定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而且买的原油宝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大利润空间的项目,所以风险肯定是更大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本金损失是已经能够预料到的,但是说实话,除了本金之外,竟然还要倒贴给银行一些钱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这样不合理的要求才遭到了大家和法院的拒绝。

Ⅱ 中国银行被罚270万,你怎么看

处罚决定非常正确。银监会处罚银行违规操作,损害客户利益的产品,是理所当然的。
原油宝这个产品的设计本身有缺漏,为客户规避投资风险的关卡不足,为银行自己回避风险倒是做得很好。
希望中国银行的类似产品未来可以回归客户本位,这样这27万0才不会白罚。罚款只是方式,目的是要中行回归以客户利益出发的经营方向。
大象要养好,蚂蚁也不能踩死。

Ⅲ 中行被判承担原油宝客户穿仓损失,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句实在话,在法院的判决给出来之后,相信很多人都放下心来,毕竟如果要真的为原油宝之前的爆仓来承担损失的话,的确要赔很多钱才可以。这一次的事件可以说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高度关注,虽然很多人对于期货这种投资方式并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原油这种东西大家日常生活当中肯定是经常碰到的,毕竟我们的生活都是需要加汽油的,而他们的来源就是原油。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回顾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判决?

这一次的判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的,毕竟在判决当中也明确指出了中行的原油宝是存在着很明显漏洞的,特别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存在的一些疏忽才导致了原油宝爆仓,所以中行应该为这些的事件负责,而不是让客户来承担。

Ⅳ 关于中国银行被罚5050万一事,你有何看法

银行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也非常羡慕里面上班的人,每天能够给钱打交道,虽然这不是自己的钱,但天天摸一下也很舒服。但银行里面上班的人却说没有大家相信的那么美好,中国银行被罚款5050万引起了我的关注,对于中国银行被罚款很多人都感到震惊中国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罚款这么多?作为一个天天给经济打交道的人,我来给大家说说这件事情吧,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让所以投资者必须明白一点,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不要因为你是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就认为安全性非常高,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种类,安全性也完全不一样,一定不要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高收益低风险的东西基本不存在,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风险而不是收益,否则吃亏的就是自己。

Ⅳ 即兴评述 你如何看待银行闹钱荒

“钱荒”事件发展
2013年6月6日,受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影响,上午招标的今年第10期农发债未能招满,为今年以来首只流标的利率债。
2013年6月7日,千亿交割违约传闻袭来,光大、兴业双双紧急辟谣,银行间市场罕见的“黑天鹅”事件出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月拆放利率全线飙升,资金交易系统出现历史最长延时,市场大面积出现违约。
2013年6月14日,今年第四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再现流标,该债券期限为9个月,计划募集150亿元,却仅获得95.3亿元的有效认购,再次流标。
2013年6月20日,SHIBOR几近全线上涨,仅两周利率小幅下跌,其中隔夜利率大幅飙升超过500个基点,利率首次超过10%,达13.44%,创下历史新高。
2013年6月20日,晚间,有媒体曝中国银行下午资金违约,交易时间过了半个小时还找不到资金,还称消息人士透露,30分钟前央行投放4000亿货币。不久后,中国银行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今晚表示,中国银行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6月20日按时完成全部对外支付。有关市场传闻不属实。”另据中国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中国银行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称由于该不实报道可能扰乱中国金融市场秩序,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
2013年6月21日,凌晨,上述媒体发布致歉声明,称“中国银行资金违约”的报道经核实为不实新闻,并向中国银行、广大读者以及各方机构表达歉意。
2013年6月21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明显回落。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回落495基点至8.492%,7天拆借利率下跌246.1基点至8.543%。
2013年6月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互现,但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其中,隔夜利率跌75.30个基点至5.7360%,较6月20日回落了近600个基点;7天利率涨33.30个基点至7.6440%,大幅回落330多个基点。
2013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称,近日已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称将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同时表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趋向回稳。

钱荒产生的原因
第一, 资金外流。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站上16000点的高位,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去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第二,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这是近期美元买盘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同时,20号文还强调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这实际上是监管层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第三, 今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第四, 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上述各种因素都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收缩压力,而6月上旬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门事件产生的蝴蝶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猜测和预期,放大了“钱荒”的恐慌效应。

当然,比光大银行蝴蝶效应更强烈的市场恐慌心理,来自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紧缺的态度和反应。在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急速飙升的情况下,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动作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由此透露出强制商业银行去杠杆的政策预期,这导致恐慌情绪越来越浓,市场利率越走越高。

事件影响
股市跌幅惨重

沪综指昨天大跌近3%,收盘失守2100点整数关,报于2084.02点;深成指则收跌3.25%,以8147.48点报收。两市均刷新了年内最低记录。这是A股自端午节小长假后的第二个“黑色星期四”。上周四复盘交易大跌,很大程度上受到“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困扰。而昨天,这一预期被证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资产购买,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QE。这使得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利空于全球股市。昨天亚太股市普跌,香港恒生指数收跌2.88%,日经225指数收跌1.74%,韩国股市跌幅也达到2%。

银行上调利率,谨慎放贷

中国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银行高管们纷纷表示可能上调利率并谨慎放贷,此外银行也可能通过提高投资产品回报率来筹措资金。

银行间拆借利率在两周前飙升,资金面开始告急,它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将取决于“钱荒”持续时间的长短。19日一项基准银行间贷款利率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资金紧缺现象丝毫没有缓解迹象。

中小型银行比大型国有银行更加依赖短期银行间拆借市场,据银行高管称,持续的资金压力已迫使许多中小银行重新评估贷款条件。在中国经济增长已显现放缓迹象之际,任何信贷阻力都会成为不利因素。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

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流动性的突然紧张,也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涨,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上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上升,“人民币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里,1-3个月期限产品的周度收益率本周已升至4.52%,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也在近两周上涨明显,本周达到3.56%;从所有人民币款理财产品来看,平均预期收益率近期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1-3个月期限产品的收益率,5月第一周还是3.93%,本周已达到4.56%。”[15]

募集运作提速

不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这两天有明显提升,一些理财产品的募集运作也明显提速。如原来一只理财产品从开始募集到投入运作,动辄要十天半个月,但眼下募集期有缩短之势。记者注意到,建行、工行在发的理财产品,均有6月19日开始募集,6月21日开始运作的。这意味着,居民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将减少趴在账上的时间,运作效率将明显提升。

(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Ⅵ 中国银行原油期货这次灾难,这几百亿就这么没了谁的责任

所有交易数据都在华尔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国投机者的胆量来自哪里?有人说是方向判断错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方向,如果有中国卖家有单未交割,你哪来的油交割,交割地买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点,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买不到。

现在的问题是这原油宝是中行的产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约,它只是参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数。那么这问题很明显。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经纪公司,还是经纪人操盘手?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是不会参与买卖的,他们拿的是合约的交易佣金。目前看应该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宝是产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规则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个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称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样玩砸了,不过人家不亏,反正拿了几百亿都花在国内了,老外一分钱好处美捞着,大不了以后不出国,美国人拿瑞辛也没折,美国人对中概股是又爱又恨,毕竟投了中概股上万亿,这要是棍子抡重了,倒霉的还是自己的钱,所以开公司要学瑞辛,千万不能学中行,把自己的钱放别人账户上等着杀,国人以后做生意得稳当点,只能把钱弄大陆来,只进不出,现在所有的中资在国际市场都是狙击的对象,这一点在疫情过后会显得更加明显,当心当心当心,重要的话说三遍。

Ⅶ 中国银行在原油宝事件中造成了多大的亏损情况

4月21日凌晨2点后,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急剧下挫,跌至史无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CME公布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这个价格也成为了原油宝美国原油2005合约到期平仓的结算价,而并非实时交易价格,这不是炒股票,也是国际期货交易的原则。

从产品设计上,原油宝并没有什么违规之处,造成原油宝客户巨大亏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银保监会所处罚的还是原油宝的违规宣传和客户资质审查等方面。

Ⅷ 经济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我自己写的:
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直接损失较小。
据统计,易受此次国际金融动荡影响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海外机构资产,仅占总资产的3.7%左右。截至目前,已经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合计持有债券以及风险敞口的数量约为7.2164亿美元,数量远低于雷曼破产初期市场的预估。而市场原本同样关注的民生银行、深发展和宁波银行均已经明确表示,未持有雷曼相关债券。
2007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就已经对次贷风险保持了高度关注,建立了次贷月报监测制度。银监会多次向各行发布风险提示,各家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外币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但是如果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升级蔓延,则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国内上市银行,尤其是外币资产较多、对外投资比重较大的上市银行(如中国银行等)将受到较大损失。
另外,令市场担忧的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作为中资银行战略投资者的境外金融机构,极有可能在解禁期之后,进一步抛售其持有的股份,并对国内银行股价造成重大卖空压力。其中,美国银行持有的191.33亿股建设银行(601939)股份将于本月27日解禁,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209.43亿股中行股份解禁期限锁定在今年12月。另外,中行的另一个战略投资者瑞士银行,也在次贷危机中亏损严重。
(二)外部需求趋缓对出口行业的影响较大
过去几年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海外市场对我们GDP的贡献,从几年前的5%上升到2007年的9%。次贷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中长期,是间接而非直接冲击,全球经济进一步低迷或将使消费需求大幅减弱,中国的出口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出口额10741亿美元,增长22.3%,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额8931亿美元,增长29.0%,加快9.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3561.5亿美元,增长27%。美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增长15%。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欧洲和美国。而欧洲和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国家,主要出口国需求的下降对我国出口行业将造成极大的冲击。
(三)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发生改变
我们习惯于把出口、投资、消费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金融危机之后,出口行业将遭受重大打击,对GDP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减弱。从依靠外需到拉动内需的手段就是投资和消费。我国的企业投资每年占GDP的43%左右,已经形成了过剩的产能,这些过剩产能以前靠海外市场来消化,现在一部分有可能会转化成银行的坏账。而我国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逐年下降,去年只有35%,其他国家都在70%左右,因此启动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将是下一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
除了传统观念等因素,中国储蓄率高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税赋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在拉动内需的各项工作中,必然会在教育、医疗、社保、中小企业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对国内金融企业形成冲击,但也带来了很多机会。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之后,需要大量资金和金融服务,如何支持社保、医疗、教育、中小企业等等都是全新的课题。
四、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及对策
(一)防范金融风险,加快金融创新
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机留下的一个教训就是,要关注金融创新的隐患。我国的金融创新程度较低,中小银行更是停留在低层次创新层面。中小银行的自主性创新较少,大多是模仿和照搬其他银行的产品。通过次贷危机我们看到,金融机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高风险的金融创新。对中小银行来说,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创新产品的好处和存在的弊端,,要注意一些金融创新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制造出另外的风险,做好风险控制措施。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潜在风险停滞创新,而是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创新。如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方面,针对存货和应收账款创新来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问题,服务农村方面如“林权抵押”等等都是既能控制风险,又能满足需求的金融创新。目前我行开展了贸易融资、保理业务等,但总量偏小。世界去年保理业务规模达到1.9万亿美元,我国只有500亿,只占比2%多一点,而我行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像保理等业等都是较为成熟风险可控而且利润可观的创新业务,我行应该加大这些创新产品的使用力度。
(二)警惕行业风险影响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间接影响不应忽视。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其倒闭显然是受金融风暴和次贷冲击,从目前得形势看,不可避免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遭受这样的命运。
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一般集中于当地市场及某类行业,当出现行业性及区域性风险时,由于风险不能有效分散,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账以及利润率的降低。从目前情况下,除了房地产、外贸加工行业外,纺织、电子、制造加工行业都属于高风险行业,需要谨慎应对。
(三)中小银行要抓住经济转型期中的金融机遇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然要进行调整,从目前的政策取向看,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刺激居民消费以及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将会加大,对中小银行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会为中小银行带来更多的金融服务机会,同时也会加快中小银行的金融改革。
1、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从最近的货币政策调整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第一次降低存款保证金采取差别化方式,为中小企业释放了一定的融资额度,最近的两率齐降以及下一步的降息预期还会为银行业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也不排除央行通过政策导向将其中一部分流动性配置到中小企业以及三农领域的可能性。另外,宏观调控进入降息预期,融资成本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抵消经济下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对目前我行大力发展小微业务来讲,这正是一个良好契机。
2、加大对个人尤其是高素质、高收入个人的金融服务
在下一步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周期中,中小银行同样可以利用机会加大对居民的金融服务,加大在消费信贷、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金融创新,尽快发展我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但是,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仍然要进行详细的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服务。
此前政府也曾多次拉动内需,但内需总是拉而不动,究其原因,不是百姓有钱不花,而是实在无钱可花。截止2008年8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但平均每人仅有1.5万元,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都需要考虑的前提下,老百姓自然会想到未雨绸缪。因此,从利润以及风险的角度来讲,职业稳定、高收入、高素质人群将是首先接受我行特色金融服务的人群,其次才是普通居民。
3、十七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改革信息,对中国经济来说是长期利好
农村需求一直中国市场的处女地,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扩大农村需求必须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命脉在于土地,此次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吹响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号角。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正式开启。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必将成为趋势,未来的若干年,农村金融市场必定有巨大的潜力。这对进军农村市场的银行业机构来说是大的利好消息。
4、加强与教育、医疗、社保等行政部门的合作
拉动内需除了要提高收入以外,还要解决消费群体的后顾之忧,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将会加大,加强银行在这些领域的资金和金融服务,争取财政资金、社保资金的代理资格,同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解决我行规模小、结算通道不畅等问题,这些将会是中小银行新的课题。
(四)优化收入结构,积极应对银行存贷利差的变化
最近的连续降息,预示中国目前已进入降息周期。中银国际分析师经过计算得出,最近一次央行降息将导致银行业的净息差从2.88%降至2.80%。即使法定准备金率有所下调,依然维持不变的活期存款利率仍会对利差产生威胁。由于存贷款利率重新定价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预计降息对银行板块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不大,但是预计2009年该板块净利润将因降息下滑3.2%。

Ⅸ 中国银行基本面分析

众所周知,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很多股民都很看好这只股票。
那么,中国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
速领!今日机构牛股名单新鲜出炉!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1912年2月中国银行正式成立,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
于2006年,中国银行率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银行。
纵观109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简单介绍中国银行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有什么投资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中信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中信集团全牌照金融平台,本行向对公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服务的能力显着增强。报告期内,本行联合集团金融子公司共同为456家企业提供涵盖债券承销、并购贷款、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基金等不同金融产品服务,融资规模5,86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7.95%。
本行和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中信证券、中信环境、中信建设等组成“中信PPP联合体”,对接各省市重点PPP项目100余个。
亮点二: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支付结算方面,本行重点打造的“全付通”、“信e付”及“跨境宝”三大收单产品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合作商户数从1,000余户大幅增至29.55万户。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中国银行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
【深度研报】中国银行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自改革开放后,银行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其作为一国经济重要金融机构,作用不可代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以及社会对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态势总体稳健向好,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扩张,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总体稳定。
因此,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发展最长久的上市银行,其发展前景比较好,有望迎来新的高速发展和红利。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国银行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中国银行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
【免费】测一测中国银行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中国银行损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人喜欢中国什么青菜 浏览:303
想做燕窝生意印尼哪里有 浏览:381
煮熟的意大利面什么颜色 浏览:989
螺旋意大利面怎么炒好吃窍门 浏览:920
汽车为什么出口不到越南 浏览:975
甘肃人在伊朗干什么工作 浏览:333
去伊朗女人准备什么 浏览:188
伊朗有多少国家支持 浏览:958
中国四大名面是什么 浏览:930
英国陆地怎么画 浏览:400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论文什么时间交 浏览:993
伊斯兰自由大学在伊朗怎么样 浏览:392
中俄为什么不向伊朗卖武器 浏览:886
北斗导航和伊朗导弹哪个好用 浏览:460
cj物流在中国哪些港口 浏览:715
印尼人用什么软件复仇者联盟 浏览:80
美国推出伊朗核协议目的是什么 浏览:259
印度国歌是做什么的 浏览:259
印尼甜饼怎么做 浏览:508
伊朗击落的客机上都是什么人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