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发射的火箭和卫星都有哪些
1、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
2、风暴系列火箭:“风暴一号”火箭的代号为FB-1。70年代初我国北京地区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时,上海地区根据当时国内的需要,也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技术资料开展了运载火箭的试制工作,火箭命名“风暴一号”以示区别。
3、开拓系列火箭:开拓系列火箭用固体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组织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对地观测小型卫星和微型卫星,这些卫星能在减灾救灾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快舟系列火箭: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一型小型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的小型卫星。
B. 中国发射的所有的火箭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记录
发射序号 运载火箭 发射日期 卫星 任务 发射基地 结果 备 注
1 CZ-1 F-01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播送东方红乐曲
2 CZ-1 F-02 1971.03.03 实践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8年多
3 CZ-2 F-01 1974.11.05 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失败 光学侦察卫星
4 CZ-2C F-01 1975.11.26 第1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5 CZ-2C F-02 1976.12.07 第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6 CZ-2C F-03 1978.01.26 第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7 CZ-2C F-04 1982.09.09 第4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8 CZ-2C F-05 1983.08.19 第5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9 CZ-3 F-01 1984.01.29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10 CZ-3 F-02 1984.04.08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25°上空
11 CZ-2C F-06 1984.09.12 第6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2 CZ-2C F-07 1985.10.21 第7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3 CZ-3 F-03 1986.02.01 东方红二号甲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03°上空
14 CZ-2C F-08 1986.10.06 第8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5 CZ-2C F-09 1987.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法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6 CZ-2C F-10 1987.09.09 第10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7 CZ-3 F-04 19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1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87.5°上空
18 CZ-2C F-11 1988.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德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9 CZ-4 F-01 1988.09.07 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20 CZ-3 F-05 19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2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10.5°上空
21 CZ-3 F-06 19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3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98°上空
22 CZ-3 F-07 1990.04.07 亚洲1号通信卫星(美国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
23 CZ-2E F-01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LE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外星3
24 CZ-4 F-02 1990.09.03 风云一号B/大气1号甲/乙(气球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三星
25 CZ-2C F-12 1990.10.05 第1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26 CZ-3 F-08 19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4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27 CZ-2D F-01 1992.08.09 第1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B)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C. 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什么运载
是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乙(代号:CZ-4B)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型三级常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对地观察应用卫星。
长征四号乙是在长征四号甲基础上研制的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该火箭1989年2月启动研制,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首次发射成功,将“风云一号C”和“实践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截至2021年8月19日,长征四号乙火箭共成功发射41次,将40多颗中国国内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四号乙火箭的“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提高了运载能力,能满足一箭多星发射和小卫星搭载服务,为中国拓展商业空间发射市场提供支撑。
价值意义: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千米)。该火箭采用的“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既是运载火箭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多星发射技术领域,长征四号乙火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火箭研制方对长征四号乙进行运载能力挖潜,进一步提高该火箭的运载能力,将能为更多空间发射提供一箭多星发射和小卫星搭载服务,为中国拓展商业空间发射市场提供支撑。
D. 中国目前运载火箭主要是什么系列
中国目前运载火箭主要是长征系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
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4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长征九号2个型号论证中。
截至2019年9月23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12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16%。
(4)中国有哪些运载火箭扩展阅读:
火箭发展阶段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共经历了5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基于战略导弹技术起步,主要包括CZ-1、CZ-2;
2、第二阶段是按照运载火箭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研制的火箭,包括CZ-3、CZ-3A系列、CZ-4系列;
3、第三阶段是为满足商业发射服务而研制,典型代表是CZ-2E;
4、第四阶段是为载人航天需要而研制的,如CZ-2F火箭;
5、第五阶段是为适应环保及快速反应需要研制的运载火箭,如CZ-5系列、CZ-6系列、CZ-7系列、CZ-8系列、CZ-11系列等。
E. 中国有哪几个系列的运载火箭
最主要最广泛使用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除此之外,还有:
开拓系列运载火箭,属于轻型全固体火箭,主要目的是快速发射(准备时间小于12小时)近地轨道微小卫星(载荷100千克左右),这个系列已经基本处于搁置状态了,目前有4次发射记录,成功率50%
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也是全固体火箭,亮点是快速发射、机动发射和低成本发射,目前成功率100%
飞天运载火箭,也是全固体火箭,定位和快舟相同,主要针对外贸市场
F. 中国的火箭有什么
中国的火箭有: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已退役)
长征一号乙运载火箭(未投入生产)
长征一号丙运载火箭(未投入生产)
长征一号丁运载火箭(现役)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已改型 )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现役)等等
G. 中国火箭的名字都有哪些
神舟号,嫦娥号,长征号,风暴号。
H. 中国一共发射了多少个运载火箭
截至2021年7月7日,中国各型运载火箭共发射409次(成功率92.91%);其中长征系列378次(成功率95.50%),民营公司5次【星际荣耀2次,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河动力各1次】
截至2021年4月3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368次。(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I. 我国的运载火箭被命名为什么系列
我国的运载火箭被命名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9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和长征十一号14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X、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甲4个型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25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截至2020年9月27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348次。
J. 中国火箭有哪些系列
1、长征1号系列,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2、长征2号系列,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3、长征三号系列,是三级火箭,其一、二级是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其三子级采用了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4、长征四号系列,包括“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等火箭。
5、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满足进一步航天发展需要,并弥补中外差距而在2006年立项研制的一次性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10)中国有哪些运载火箭扩展阅读
长征五号系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设计采用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思想。系列由二级半构型的基本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不加第二级的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以及添加上面级的长征五号/远征二号运载火箭组成。
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的实施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长征五号已经完成了发射场合练,长征五号/远征二号预计于2016年9月底至10月初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飞。首飞成功后长征五号将成为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