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拍摄出舌尖上的中国

如何拍摄出舌尖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2022-04-20 11:19:14

① 《舌尖上的中国》是进行幕后操作的呢是怎样拍摄的呢

众所周知,这个以百家特色饭菜着称的《舌尖上的中国》是通过很多人背后的努力所换来的成果,那么让我们走进,并且了解它是怎样拍摄的把!

拍摄过程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② 请《问舌尖上的中国》中那个从腌制泡菜的坛子里向外看的镜头是如何拍摄的

摄像机设置好,镜头朝上,预先放在坛子底部拍的。

③ 舌尖上的中国是怎么拍摄的

画面既有美感又有质感,镜头众多节奏感强,细节丰富。美食镜头保证其最大程度的唯美,无论是光线、角度都精心设计。例如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一个最简单最质朴的黄馍馍,本该平淡无奇,却在镜头下显得那样干净,色泽鲜艳,仿佛正在散发出清香。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在一开始,就用了蒙太奇镜头,在10秒的时间内展示了腊肠、香料、腊肉、干货、火腿、泡菜等等食物的特写,直叫观众口水四溢。
在第二季中,这个特点被放大了,画面到达了一种精美的程度。撇去充满美食特写的第二季片头不说,第二集《心传》里,精心设计过的细节镜头叫人叹为观止。光线透过刚刚榨出的菜籽油的特写,使油看起来无比澄澈金黄,让每天都在食用的菜籽油有了一点神圣的味道。
镜头语言大开大合,摄制组别出心裁。比如在拍摄辣椒倒入筐中、水稻倒入篓中、虾酱倒入坛中时,常常将摄像机放在袋子、篓子、坛子的内侧底部从下向上仰视拍摄。将食品缓缓地倒入容器中,视觉冲击力随着物体接近镜头而越来越强。把最普通的场景利用陌生感的镜头加以表现,使观众加深印象。新疆一车车装满红辣椒的卡车行驶在开往内地的大道上空,摄制组利用简单的航拍设备跟踪拍摄,以一种上帝似的视角俯视,红彤彤的卡车在高空看像是组成了一条红龙。在毛坦厂中学,当万名考生坐着大巴车奔向考场的时候,航拍七十余辆大巴车组成几公里的车队在乡村干道上行驶,满载着父母亲友的期盼和希望,这个场景相当震撼,也足以引起观众的反思。
在保存第一季画面精美的基础上,第二季在镜头上下了更多功夫,来让观众看到更多。比如拍豆腐变成冻豆腐的过程,黄豆霉菌发酵成长的过程,这些平时我们肉眼根本没法看到的“绝密”的微世界,通过摄像机的停机再拍得以实现。对于无法用手工抓到只能借助于五米长的钓竿和六米长的鱼线来捕捉的仅有五厘米长的跳跳鱼,摄像师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下了八分之一秒时间的捕获过程。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对新疆馕加工过程的拍摄,炉子里的温度高达180度,摄像机放入炉子的底部拍摄馕烤熟的过程,如果时间把握不好,机器就会因受热而报废,摄像师会被烧伤。这在以往的国内纪录片中是很少见的。

④ 舌尖上的中国的幕后制作

高群书坦承“我愿意”电影版《舌尖上的中国》的片方表示,该片将是一部时尚的美食爱情类型电影,而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影院版本。电影本身将延续纪录片精美的美食画面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又将起用大明星、演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影院享受“一道真正的剧情大餐”。至于电影版《舌尖》的导演,片方称目前尚未确定。纪录片《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明确表示不会是自己,他说:“我是在电视台上班的,做纪录片跟拍电影是两回事,我做不了电影导演。”高群书、薛晓路两位电影导演昨天也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但被问起谁将执导《舌尖》大电影时,两人均称不知情。高群书更是坦白地说:“如果找我,我愿意!”东海电影集团老总倪政伟接受采访时说:“今天到场的导演都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我们也希望在其中选出一位。”
谢霆锋被指“很合适”
电影和纪录片不同,由谁来主演非常重要。尽管电影《舌尖》的主演和导演一样没有敲定,但倪政伟透露会找两位喜欢美食的年轻电影明星来出演。“这可以是一个寻找美食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次疗伤之类。两个年轻男女在一起嘛,爱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希望找贴近剧情的明星来出演,像现在正在做美食节目的谢霆锋,就很合适。”倪政伟说,除了职业演员,纪录片《舌尖》第二季中出现的普通人也有机会出演大电影,就演他们自己。“《舌尖》第二季的人文气息很浓,里面的很多故事很感人,甚至是很伤感,这些素材都非常适合用到电影里。”陈晓卿现场透露,他在剪辑《舌尖2》时剪掉了非常多的素材,如果电影版《舌尖》的导演看得上的话,可以都拿去用。倪政伟也证实,这些被“割爱”的素材有机会在电影版重见天日。
5千万投资做精品
去年以来,电影界出现了一股改编热播电视节目的风潮,从《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到《爸爸去哪儿》了,有的折戟沉沙,有的大获成功。央视和东海电影集团此时推出电影版“舌尖”,难免遭遇“跟风”的质疑。倪政伟在昨天接受采访时承认,片方起意投拍电影版《舌尖》,的确是受到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启发,但他否认这是一种跟风。“跟风什么的谈不上吧,毕竟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而且我们拍电影版《舌尖》走的是精品路线。电影投资5千万,拍摄周期也从容,不是那种快速拍完上映的。”

⑤ 《舌尖上的中国2》是怎样拍摄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这部记录片定位于“高端美食类纪录片”,所涉及的美食区域十分广泛,包含中国30多个省区市,甚至还包括新加坡美食。


同时为了拍出一些相对日常,更多的人能够吃到的美食,对拍摄的食材的价格有所限制,陈晓卿在第二季时曾就指示导演只可拍当时物价为50块钱以下的食物;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

⑥ 《舌尖上的中国》摄影好在哪里

制作精细,前期人员一大批,带着一大堆装备辗转大半个中国,采集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素材。最后给后期人员剪成十几个小时,听起来就够呛。这就是这种大型纪录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无他,人力物力精力堆上去。《舌尖》在运镜的精细度,镜头逻辑,声画配合这些纪录片基本功方面都是高分。特别是镜头对于食物的描写上明显看到了剧组下了功夫,很多荒僻的地方应该是没有太良好光线条件可以借用,而从作品成片的质量上看,摄影团队肯定下了相当之大的功夫才让画面达到了片中的水平。

⑦ 舌尖上的中国是用什么设备拍摄的

索尼HD950取大景 索尼F3为主摄像机 所有低照度都是索尼FS100拍摄的 特写镜头都是佳能5D MARK Ⅱ拍摄的

⑧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里大量使用的特写镜头

大量长镜头聚焦在特写的层面上,铺上灯光场景等元素,食物本身的色泽质感都被表现出来,很好的凸现了美食的主题,还通过不断的大范围的场景跳动,以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等地理场景的对比,设定节奏感很强的现场语言,但每集都有主线,以食材,主食,转化,生态等7个主题贯穿全篇。

⑨ 《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拍摄的

你所不知道的《舌尖上的中国》专访制作团队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眼睁睁地看着团队博客的访问量,从800涨到片子开播前的6720,最后涨到七集全播完后的35万。这个博客名为“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的日子”,用大量图片配以文字,记录了从2011年8月2012年5月央视一套播出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团队的不完全拍摄记录。看了博客你才会知道,一帮将镜头对准美食的纪录片工作者,有时在路上只能以方便面充饥。北京人张贵春火了。他是第七集《我们的田野》里的主人公。剧组开拍的第一个场景,拍的就是他在屋顶阳台上种菜的情景。央视一套播出这一集的时候,任长箴的助手给张贵春打电话,“我正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待会再说”,张贵春在电话里回答。后来,他发了一个很长的短信给剧组,说祝剧组全体成员“吉祥如意,万福金安”,以表示感谢,虽然他跟剧组已经很熟了。任长箴和摄像师去贵春的菜园,经常东摘个黄瓜,西摘个柿子“跪安吧,小春子”,任长箴回复张贵春的短信。这套片子还传播到了海外。旅日作家毛丹青给他课堂上给日本大学生们放了第二集和第五集,其中一名女生说,她今天回家就想试着做黄馍馍,还说这个节目改变了她对中国的看法,毛丹青问她改变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有人问我是不是想展现中国美好的一面?我既不想表现光明,也不想表现阴暗,做黄馍馍的老人,采松茸的丹珍卓玛这算是光明面么?这就是人家的生活。我们的片子就想展现普通人。输出正能量,这是我要做的事。”任长箴说。

⑩ 编导让我写七篇《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拍摄手法一集一篇,有什么拍摄手法啊 求指教

真实再现手法
就像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一样,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本 质属性。真实再现手法也被叫做情景再现,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纪录片所记录的事情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纪录片能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受。纪录片作者所复原的就是原来或者现在还依然发生的事情,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忠实地记录了一个个存在于我国大江南北各个地方的生活习惯、生活食材和烹饪方法,因为这些东西就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因此,这部纪录片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人作为观看纪录片的主体,一部纪录片能多大程度再现事情的真实性,与此人的所知道的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人是纪录片真实性元素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元素。人具有再现过去往事的能力,那些鲜明、让人记忆深刻的往事会被我们记在脑海里,然后等我们再重现那一幕幕记忆时,我们就已经换了地点和心态了。纪录片的拍摄也就抓住了我们的这一特性,当它所再现的就是你我内心最铭刻的类似的往事时,我们和这部纪录片就达成思想上的共鸣。文学创作的真实再现同样能让我们在记忆的海洋里自由的相遇,就像鲁迅所写的《朝花夕拾》中关于他在百草园儿时的种种经历恰似我们儿时游玩的种种。
长镜头
是指用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的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蒙太奇与长镜头几乎是一对“冤家”,蒙太奇是影视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由许多画面并列或叠化而成的具有很大跳跃性的表现手法。因此长镜头手法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相反的两种效果。 3.2长镜头手法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运用 从长镜头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长镜头是一种单一而且完整的片段,长镜头的手法如果出现在一部纪录片中,那么在这里它肯定会给观众带来很深的感受,因为,长镜头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会有足够的时间融入到其中,结果观众就会感到很真实。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中在讲关于采莲师傅采莲的过程就运用了长镜头的手法,用较长的时间和镜头详细的拍摄了采莲的全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采莲师傅在淤泥中采莲去挣钱而后养家糊口的艰辛,想象一下,如果拍摄人员在这里只是简单的叙述一下采莲师傅的艰辛,只是切入一些很短的镜头,那么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呢?结果就是让这段叙述变得相当苍白无力

阅读全文

与如何拍摄出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印尼什么翻译软件好用 浏览:169
中国哪些城市有共享汽车 浏览:132
德龙钢铁在印尼什么地方 浏览:742
钦州至越南河内有多少公里 浏览:369
中国电信永春分公司在哪里 浏览:498
英国为什么不同意欧洲统一 浏览:815
印尼的旅游签证啊多少钱 浏览:684
意大利面煮吃怎么做好吃 浏览:540
伊朗花园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308
地板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166
越南椰子粒怎么吃才好吃 浏览:670
意大利十大瓷砖品牌有哪些 浏览:858
2021中国有多少hiv患者 浏览:882
印度洋海域有哪些未发现的生物 浏览:670
哪些国家使用意大利语言 浏览:500
印度在英国之前是个什么样的 浏览:330
美国为什么打伊朗啊 浏览:952
印尼什么岛比较繁华 浏览:572
龙州有多少条马路通越南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好的神经内科医院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