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习古诗五步法
一、借助注解,疏通诗意中国
诗词的语言精练,遣词造句有很大的跳跃性,所以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是要跨越的第一关。那么,怎样理解字面意义?那就一定要仔细研读注解了。一般来说,注解为学生提供很多信息,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诗词中的生涩用典,了解一些较生僻词的意思。虽然疏通诗词内容,不必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字字落实,但借助注解可以消除阅读的障碍,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二、了解作者,知人论诗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句话是说:只有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而古人作诗,绝非无聊、消遣而为之。他们的创作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常常是诗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我们学习时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诗词风格,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这也即“知人论诗”。
三、分析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诗词中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也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而创造的富有艺术情景的画面,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B. 学习诗词应该怎么学起
学习诗词应该从经典名着入手。具体学习方法如下:
阅读经典名着:首推《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着作,这些书籍是学习中国诗词的必备读物,能够为学习者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推荐阅读李元洛所着的《诗美学》,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古诗词中的美学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
避免急功近利:在入门之前,不宜接触现代诗作或外国诗歌,以免误入歧途,影响对古诗词的正确理解和欣赏。
理解背景与历史: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诗词的背景与历史,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意蕴和情感。例如,《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蕴含的古代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为后世诗词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多读、多思、多练:多读诗词以积累知识,多思考以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意蕴,多练习创作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学习诗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交流与学习:与诗词爱好者交流,获取他人的见解,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和创作能力。
总之,学习诗词需要耐心和热爱,通过经典名着的引导,结合理解与实践,才能真正领略到诗词之美,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