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
背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54万,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长江以北地区再无国民党势力。
1949年4月22号,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蒋介石败逃台湾。
1946年6月开始到9月,人民解放军挺进闽浙赣等南方省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准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物质准备,会议决定了国旗国歌等一系列事务。
·
(1)新中国怎么成立的扩展阅读: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期间的10月9日,鉴于第二天就是中华民国国庆日,即双十节,马叙伦委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不应再沿用双十为国庆日。
马叙伦建议,将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这个建议经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并由大会秘书处送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通过这一决议,指出: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这就是10月1日确定为国庆日或国庆纪念日的来历。
㈡ 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浩浩荡荡的车队从中南海东门开出,车上坐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们。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古砖道有整整一百级。毛泽东从容地走向城楼。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2)新中国怎么成立的扩展阅读: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有23个单位,134人参加。筹备会选举了它的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是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筹备会的任务是完成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常务委员会下设6个小组分头开展工作。9月17日,召开了筹备会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一致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