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舌尖中国有什么特点

舌尖中国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5-03-20 09:08:30

① 《舌尖上的中国》有什么特点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②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特点

画面既有美感又有质感,镜头众多节奏感强,细节丰富。美食镜头保证其最大程度的唯美,无论是光线、角度都精心设计。例如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一个最简单最质朴的黄馍馍,本该平淡无奇,却在镜头下显得那样干净,色泽鲜艳,仿佛正在散发出清香。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在一开始,就用了蒙太奇镜头,在10秒的时间内展示了腊肠、香料、腊肉、干货、火腿、泡菜等等食物的特写,直叫观众口水四溢。
在第二季中,这个特点被放大了,画面到达了一种精美的程度。撇去充满美食特写的第二季片头不说,第二集《心传》里,精心设计过的细节镜头叫人叹为观止。光线透过刚刚榨出的菜籽油的特写,使油看起来无比澄澈金黄,让每天都在食用的菜籽油有了一点神圣的味道。
镜头语言大开大合,摄制组别出心裁。比如在拍摄辣椒倒入筐中、水稻倒入篓中、虾酱倒入坛中时,常常将摄像机放在袋子、篓子、坛子的内侧底部从下向上仰视拍摄。将食品缓缓地倒入容器中,视觉冲击力随着物体接近镜头而越来越强。把最普通的场景利用陌生感的镜头加以表现,使观众加深印象。新疆一车车装满红辣椒的卡车行驶在开往内地的大道上空,摄制组利用简单的航拍设备跟踪拍摄,以一种上帝似的视角俯视,红彤彤的卡车在高空看像是组成了一条红龙。在毛坦厂中学,当万名考生坐着大巴车奔向考场的时候,航拍七十余辆大巴车组成几公里的车队在乡村干道上行驶,满载着父母亲友的期盼和希望,这个场景相当震撼,也足以引起观众的反思。
在保存第一季画面精美的基础上,第二季在镜头上下了更多功夫,来让观众看到更多。比如拍豆腐变成冻豆腐的过程,黄豆霉菌发酵成长的过程,这些平时我们肉眼根本没法看到的“绝密”的微世界,通过摄像机的停机再拍得以实现。对于无法用手工抓到只能借助于五米长的钓竿和六米长的鱼线来捕捉的仅有五厘米长的跳跳鱼,摄像师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下了八分之一秒时间的捕获过程。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对新疆馕加工过程的拍摄,炉子里的温度高达180度,摄像机放入炉子的底部拍摄馕烤熟的过程,如果时间把握不好,机器就会因受热而报废,摄像师会被烧伤。这在以往的国内纪录片中是很少见的。

与舌尖中国有什么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农业银行如何充伙食费 浏览:333
在印尼买什么回国比较好 浏览:650
越南为什么有山西人 浏览:434
印尼泗水机场什么时候开航 浏览:806
美国凭什么封锁伊朗海运呢 浏览:543
印尼乌梅怎么吃最好 浏览:588
寄英国快递有什么要求 浏览:670
越南两面三刀是哪个国家 浏览:51
德语中国怎么说 浏览:355
印尼旅游可以带多少燕窝 浏览:480
越南版武媚娘传奇为什么是男的 浏览:286
芬兰取消航班了那怎么回中国 浏览:283
意大利多久时间能回中国 浏览:705
印尼非自然灾害是什么意思 浏览:86
中国移动怎么查社保 浏览:277
什么法律使美国不购伊朗石油 浏览:903
什么样的饰品深受意大利人喜欢 浏览:951
印度全球药房商城邮费多少 浏览:481
为什么中国不能用脸书 浏览:363
意大利人都吃什么啊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