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零售银行利润怎么样

英国零售银行利润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0-04 04:12:59

⑴ 请问英国十大赚钱的行业是什么

12月30日 01:22 这里有个200年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可供你参考
2004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魏雅华

一、房地产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星级)
从2002年第一版《中国十大暴利行业》,到2004年第三版《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国的房地产业已一连三年蝉联《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首。
时至今日,没有哪一个行业的绝对利润值,能挑战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暴利,没有哪一个行业的利润,能动摇甚或问鼎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榜首地位。
发表于2004年10月的,2004年胡润版的《中国百富榜》上,涉及房地产的富豪们竟占据了近半数,准确的数字为45人。而在全世界进入《全球百富榜》上的房地产富豪,不过5名。这与美国、英国及欧盟国际经济研究机构作出的分析判断,"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暴利为全球之冠"完全吻合。
2002年进入《中国百富榜》房地产大亨为25人,2003年为35人。2004年为45人。这个数字不断在攀升,这表明中国的财富正在加快速度,向中国的房地产业大亨们的私家钱柜里集中。
2004年,近乎疯狂的房价继续快速攀升,涨幅高达13.4%,上海上涨21%,宁波上涨19.9%,天津上涨16.7%,南京上涨16.2%,重庆上涨15%,均创出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而恰恰是近乎疯狂的房价,结束了中国历时八年的通货紧缩,导致了从2003年10月开始的通货膨胀,并造成了中国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到2004年9月,通货膨胀的势头不仅未能受到遏制,反而越过了5%的警戒水位,达到了5.2%,迫使央行在10月28日宣布加息。
但是,如果细分中国的房地产业,似乎地产业的暴利远远高于房产业的暴利。如果说房产业的暴利率在15%到30%,那么地产业的暴利则在150%到300%。
说到征地,你只要听到这个“征”字,你就会明白,“征”者,战也。此种交易绝非双方自愿的一种交易行为,乃是一种城下之盟,或称刺刀下的交易。你再听听“征地补偿”,什么叫“补偿”?你就会明白,此种交易绝非一种公平交易的市场行为。
二、高速公路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
2004年对于中国的高速公路业来说,是暴利如雨的年头。2004年中国出现了煤、电、油、运前所未有的紧张状况,随着煤、电、油的四面着火,全国运力八方告急,公路运输价格不断攀升,于是,中国的高速公路业的暴利,再次浮出水面。
据新华社2004年6月30日报道,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因卖官被“双规”,经中共中央批准,免去徐国健的江苏省委常委、委员职务。
据查,徐国健卖官单笔最大收入,是由原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章俊元提供的,数额为200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交通厅厅长的位子值200万元。
这里有两个问题存疑: 一是一个省交通厅厅长的位子,能值200万元,那么, 一任交通厅厅长在任得赚多少钱,才能不亏本?至少要赚个5、6百万吧,要不,岂非赔本赚吆喝,白辛苦一场?二是还没当上交通厅厅长,这200万又从何而来?一个国家公务员就是干到死,一辈子能挣到200万吗?可见,还没当上交通厅厅长,章俊元就己经是个大贪官了。
看来,省交通厅厅长的位子的确很值钱,两百多万呢。买别墅买豪车,都够了。这是中国建国以来,可以查到的、有根有据的、买官卖官出手最阔绰的,一笔成交了的交易。
如果统计一下中国在厅长的职务上倒下的贪官,榜首地位非交通厅厅长莫属。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省交通厅厅长倒下了一多半。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归咎于制度之弊。
关于高速公路业的暴利,让我们再看一起也是发生在江苏省的行贿受贿大案。
南京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处处长方贤国、侦查员李文宏说: “高速公路建设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例如沪宁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2,400万元以上,平均每米至少要2.4万元。”真是寸土寸金呀。
中国的高速公路在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发展,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
2004年,坐地收银的中国高速公路进入了收获期。据中央电视台披露,一些高速公路的收费员月薪高达八九千元,超过了国家公务员最高一级的工资。请问,一个从事如此简单劳动的高速公路的收费员,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是物有所值吗?
这个行业在所有的层面上,都具备了暴利行业的特征。

三、殡葬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在《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殡葬业暴利第一次露面,且排位第三。这一点,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很大震动。
尽管在2004年中,殡葬业暴利遭遇了包括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猛烈批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尽管主管殡葬业的民政部门,也被迫作了点表面文章,但我们所看到的是,殡葬业暴利依然如故。而且,从2004年揭露出来的情况看,殡葬业暴利更加触目惊心。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殡葬业暴利?首先是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公共利益。
让我们来看看殡葬行业的市场有多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820万人。按照低标准丧葬费用计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丧葬费,那么,可以估算出殡葬行业每年的市场是164亿元。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等费用,殡葬行业的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
如此之大的一个市场,我们能漠然视之吗?
关于殡葬业暴利,让我们看看2004年10月12日的,来自新华社的这条新闻:
江西南昌市审计部门不久前在对南昌市殡葬管理处审计时发现,去年全年殡葬处除工资外发放职工奖金、福利477万元,人均约5.6万元; 全年招待费开支61.89万元,月均5.15万元,占全部公务费支出的33%; 违规列支市民政局和税务、物价等单位人员的加班费、补贴、餐费及差旅费等11万元。
去年,有80多名职工的南昌市殡葬管理处,收入超过2,000万元。审计还表明,去年南昌市殡葬管理处超标准多收费52万多元。
这里有几个数字让人震惊: 江西省城镇职工去年的人均收入才6,900元。可去年全年殡葬处除工资外发放职工奖金、福利477万元,人均约5.6万元。殡葬职工的工资外收入,便为该省城镇职工人均收入的8倍。中国哪个行业能望其项背? 这不是行业暴利,又能作何解释?
那么,南昌市殡葬处的情况,仅仅是一个个案吗?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震动自贡的“韩峰案”近期告破。
国庆前夕,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检察院将自贡市殡仪馆馆长韩峰特大受贿、挪用公款案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查明,韩峰利用职权,非法收受他人财物77万余元; 挪用公款103万元; 还有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当办案人员打开韩峰租用的银行保险箱时,这个靠死人发财的殡仪馆长,在市内购买了9处门面,两套住房,还有现金存款50多万元,债券票据10多万元,总“资产”居然达230万元之巨。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起发生在四川省广汉市民政局的案件:
审计部门在对广汉市原民政局长徐维清进行离任审计时,发现徐主管的广汉市殡仪馆财务混乱,两年就用去94万多元招待费。
反贪部门调查认定,出纳王莉私人财产总额为511万多元,有近374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同时,广汉市原民政局长徐维清,殡仪馆馆长廖兴洪、原副馆长兼会计刘开全等3人也有重大经济问题。4人勾结并瓜分骨灰盒款118.87万元,贪污挪用的“死人钱”总共为588.49万元。
那么,如此触目惊心的殡葬暴利又从何而来的呢?
让我们来解剖一下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的《殡仪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按最低收费标准和最高收费标准分别进行计算,如果选用最低标准,丧葬费用只需1,200—1,500元左右。
主要收费项目有: 骨灰盒400元、殡仪车105元、火化费100元、骨灰存放费90元、装卸尸体费30元、租用礼厅费240元等。
如果按照高标准,丧葬费用可达到20,000~30,000元左右,比如,高档骨灰盒的价格万元以上,殡仪车1,600元/次,租用高级礼厅告别、悼念每45分钟1,560元、选用全自动火化炉680元。
以上所列费用都必须由民政部门下属的殡葬管理机构收取,那么这些费用的利润有多少呢?
以火化费用为例,按每次火化费用680元、每年使用1,500次计算,一年就能收入100多万元。一台日本进口的最先进的火化设备,价格在80万元左右,包括占地、安装等费用,引进安装一台高级火化炉大概需要100万元。资金回收率是非常之高的。
骨灰盒的利润是最惊人的,小小一个骨灰盒,价格最低的400元左右,最高的10,000~20,000元不等,样式繁多。而实际上,一个低档的骨灰盒成本也就是几十元,骨灰盒的利润能够达到1000%~2000%。可以说,骨灰盒是绝对的暴利商品。
那么,让一位亡故亲人“入土为安”要花多少钱,可以随便问一位市民,哪一个能少于一万多元?稍体面一点,便10多万元了。
购买墓地或灵塔的费用就更昂贵了,交通不便,距离较远的公墓,最便宜的一块墓地也要5、6千元; 面积不过1~1.5平方米。一个平方米的商品房也才2,700多元。(2004年全国平均价)。
这些花销都给殡葬业带来了巨大利润,如寿衣成本不过5、6十元,骨灰盒中用料最好的玉雕制品成本不过2,000元,却能够卖到3万元。
现在看来,中国需要一部《殡葬法》来管管作为“特殊行业”的殡葬业,殡葬业的所有价格都必须进行价格听证,因为它涉及公共利益。
殡葬暴利为何如此痼疾难愈?
因为至今中国的殡葬业还是垄断经营。可民政部门说,在政策上,我们己经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了呀。尽管从理论上说,中国的殡葬业已作出了打破垄断的姿态,可实际上,由于进入殡葬业的行政审批的大权,仍紧紧地握在民政部门的手中,所以中国殡葬业的垄断经营依然故我。
还有,居然新进入的民营的殡仪馆与国营的殡仪馆结成价格同盟,为殡葬暴利推波助澜,看来不立法还真的没治。

四、驾校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驾校业是首次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新兴的暴利行业。我们之所以将驾校业纳入暴利行业,是因为它的收入中不仅含有暴利,而且在它的收入中,还包含着太多的、明显的非市场因素和司法权力寻租。
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人超过500美元时,这个国家的一只脚便己跨进了汽车时代。而中国在2003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便己超过了1,000美元。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人均收入己达到了3,000~6,000美元。
所以,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中国的小汽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的家庭购物单。
当中国的小汽车每年以两百多万部的加速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的时候,中国每年至少有4、5百万人,(甚至更多),有学习驾驶小汽车技术的市场需求。
而我们粗略地计算一下,便会发现,这个市场需求的规模超过150亿元,因此而产生的暴利在50亿到100亿元。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关于这件事,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私家车发展最快的北京市。
2002年北京市就出现了学车人数激增的迹象,当年北京市新增驾驶员数量就已经高达26万人。2003年北京市新增驾驶员的数量是28.8万名,而报名学车的人数在36万人左右,这意味着仅去年一年,北京的驾校业供需之差,便高达7万多人!
北京的驾校业如火如荼。
那么,驾校从培养一个驾驶员能获得多少利润?一位驾校业的业内人士估算: 仅以学桑塔纳的北京市最低收费2,700元为例,(北京在全国的收费是较低的,深圳竟有高达7,000多元的)刨去教练员的工资、油钱和车辆磨损折旧,1,000元的毛利应该是没问题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这2,700元当中,有900元是要上缴给主管驾校业的交警部门的。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如果你的父亲、兄长、老公、妻子,或其它亲朋好友是司机,你跟他们早己学会了一手好车技,并对交通规则有很深的理解,给驾校当教练都绰绰有余,可你还得进驾校上学,因为你只有到驾校上学,才能拿到驾照。或你不上学也成,你只要交了这2,700元,你才能拿到驾照。
获得驾车的技能,驾校并不是惟一的途径,但拿到驾照,驾校却是惟一的途径,这又是为什么?
在美国,你向交管部门申请驾照,你只要缴纳5美元,(不要折换成人民币,那是一种误导),你就可以参加考试,若考试合格,第二天就能拿到驾照。
读到此处,你会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谁为驾校业制造了这场黄金雨?
2004年10月26日,吉林市公安局原交警支队车务处长古占欣等人受贿案,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古占欣,在两年的时间内,给13所学校违规办理驾驶证近6000个,收取贿赂210万元。

五、电力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电荒是2004年中国的一场灾难,它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由国家垄断的国家电力公司,成了2004年中国电荒最大的受惠者。有人怀疑,2004年中国电荒是电力行业所刻意制造的电荒。
一方面,电力行业借电荒向煤炭行业施压,强迫煤炭行业以大大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以比石头还便宜的价格,以“电煤价”将煤炭卖给它,一方面,电力行业又借电荒向国家施威,强迫国家提升电价,以制造行业暴利。
提高电价是杀贫济富,节电是让我们再过穷日子。
只要电力行业的行业垄断依然故我,只要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行业垄断像现在这样倍加呵护,中国的电荒只会愈演愈烈。
中国的电荒并非自2004年始。
2003年的夏天,似乎一直在为电能过剩、电卖不出去而犯愁的中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电荒,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9个省市自治区拉闸限电。
2004年的春天,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拉闸限电的从19个增加到了24个。
2003年的夏天,电力供应的缺口是1,000万千瓦/小时,原先电力部门预测,2004年中国的电力供应的缺口是2,000万千瓦/小时,这还是留有余地的、很富裕的估计。
可才到2004年的春天,电力供应的缺口便己超过了3,000万千瓦/小时。人们不能不问: 这到底是怎么了? 2003年的夏天,有的省会城市每5天要停两天电,人们便已受不了了,可2004年的夏天,竟然有省会城市每7天要停4天电,没电的时候比有电的时候还多。
停电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在没有电的日子中苦苦煎熬的人们问。国家电力公司回答说,到2007年再看吧。
在中国,电力行业是最赚钱、最富裕的行业。
据国家经贸委2003年1月24日公布的数字,2002年,我国510户重点企业总计实现利润超过2,800亿元。
中国最赚钱的行业排名依次为: 电信719亿元,石油644亿元,电力228亿元,汽车204亿元,冶金200亿元,石化175亿元,烟草119亿元,轻工113亿元。
我们再来看看电力行业的平均年工资: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显示: 2003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4,040元。其中,非垄断行业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工资为6,969元,电力、煤气、水等垄断行业是18,752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的差别,并没有随着中国打破行业垄断的进程而缩小,反而还在迅速扩大。
据中国统计年鉴披露,1978年垄断行业(以金融保险业和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为例)与非垄断行业(以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为例),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关系是1.43倍,1994年上升到2.02倍,而到2000年上升到2.13倍。
工资实际差额的绝对值,由1978年的219元,1994年上升到3255.5元,到2000年高达6967元,23年间,差额增长了32倍。
如果考虑到工资外收入,上述差距还会更大。
据了解,广州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尽管此工资在各行业工资上已经是鹤立鸡群,但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2004年,国家审计局在审计中发现,国家电力公司4年前在武汉召开的一个内部人事干部会议,短短3天时间,125名国电公司系统内负责人,竟然总共挥霍了304万元,人均耗费2.4万元。
国家电力公司是钱多的只愁没法花的主儿。可就是这样,电力公司还闹着要涨价。不是杀贫济富,又是什么?
看上去,2004年中国所爆发的灾难性的电荒,似乎是个很复杂的矛盾,其实这个矛盾并不复杂。
只要我们毫不手软地打破电力行业的行业垄断,将电力供应最大程度地交给市场去自然调节,缺电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不要忘记,中国是个在十年前就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的国家,中国不但有着让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都望而生畏的生产能力,而且,中国也不缺少资金,中国的资本己大规模地开始向国外输出,在这样的形势下,解决中国的缺电,并非是件难事。
可只要电力行业的行业垄断依然故我,只要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行业垄断,仍像现在这样倍加呵护,偏爱有加,对民营资本与外资继续用行政审批手段实行行业禁入,中国的电荒只会愈演愈烈。电荒的灾难便永远没个头。

六、有线电视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从2003年7月1日起,北京市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从12元调整到18元。收视费大涨50%,此新闻发布后,舆论哗然,有线电视作为垄断行业及暴利行业,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歌华有线”因资费大涨发布公告称: 此次调价将为“歌华有线”每年带来1.4亿元的新增收益。“歌华有线”还预言说,“用户月均消费额” 也将会大大提高。
可当“歌华有线”得意洋洋地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想到过有线用户的感受吗? 是谁在为“歌华有线”的暴利买单?
就是那句话: 都是垄断惹的祸。
按说,“歌华有线”是一家上市公司,一家股份制公司,那就不应该再是官商了,可他还是红顶商人,不过是穿了便衣而已。
因为他还在吃独食,一个偌大的北京,就此一家,别无分店。真是让人啧啧称奇,全世界很难找到有着1350万人口的,如此之大的城市,竟只有一家有线电视网运行商的。他是垄断行业的垄断企业。
这也就难怪装电话的初装费早就取消了,可有线电视的初装费还照收不误。有线电视可比电话“牛”多了。
“歌华有线” 有线电视收看维护费涨了价,全国的有线电视网都看得眼红,紧随其后,都要涨了,我们开始还以为那只不过是北京的事,“歌华有线”的事。原来一年收144元,现在一年收216元。不但一年收一次,还没看电视先收钱。收电费水费暖气费都没这么“牛”。
仅靠价格听证,公众仍然不能从有线电视运营商那里获得物美价廉的服务。尽管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在不断上涨,但有线电视的服务并不能让公众满意。
有些地方的有线电视讯号经常断线,弄得人火冒三丈。还得准备个101天线,好收看无线电视,让人产生的联想是,用着电灯还得准备个煤油灯。收视的清晰度也不是个个频道都能让人满意,连中央电视台的重要频道,也会发生无论如何就是搜索不到的情况。

七、医疗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2004年,中国医疗业的暴利、药价虚高的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医疗业也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今年再次入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价格上涨的巅峰是药品。二十年来,工资上扬了10~20倍,而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在100倍到200倍!它的涨幅不但大大高于工资上扬的水平,而且大大高于同一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水平。
八、教育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最近,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国的焦点话题,起因是在10月26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批驳了日前流行的“教育乱收费(十年)2000亿元”的说法。他认为,这个数字只是一个推断,建议不要把个别学校的问题通过乘法变成整个教育界的问题。

九、教材出版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如果我们砍掉“教材出版”这一块,那对于我们的出版业真是一场灭顶之灾。“教材出版”竟然占到了中国图书出版的80%。(在发达国家,“教材出版”约占图书出版20%)中国出版业几乎可称作“教材出版”业了。

十、网络游戏业
暴利率***** 暴利绝对值*** 垄断程度** 公众评价恶誉度**
在2003年10月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名不见经传的陈天桥突然出现在第6的位置上,成为中国财富增长最快的财富新星。

⑵ 银联刷市场专员是干嘛的

相关资讯的披露和评述:
国际的信用卡发卡组织VISA早前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中国银联2日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VISA称没有针对银联


据国内媒体2日报道,VISA国际组织亚太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VISA此举并不是针对中国银联,而是严格执行VISA全球业务运作规章,保护持卡人权益:当VISA卡进行跨境交易时,如果交易被其他支付品牌的网络处理,那么一旦发生交易纠纷或数据泄露,将会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风险。


信用卡发卡组织VISA这项新政策出台正值银联卡在伦敦市区百货公司塞尔夫里奇举行宣传活动。这家伦敦着名的百货公司从1日起正式接受银联卡支付。该公司表示对于银联卡能够在这家英国老牌百货公司落户感到高兴。伦敦《标准晚报》当天的报道说,尽管银联卡目前在欧洲还只能在少数城市被使用,但英国以及法国两个华人消费热点国家已经看到银联卡带来的商机。除了伦敦的塞尔夫里奇百货公司外,巴黎着名的拉法耶特百货公司也同样接受银联卡消费。


VISA国际信用卡联合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有2万多家会员行,在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有1200万家特约商户,发卡量达4.1亿张,市场占有率达54%左右。


中国第一张银行卡就是中国银行于1985年发行的VISA卡。中国银联成立后,VISA卡在中国依然拥有大量使用者。中国银行卡清算渠道并不开放,几乎由中国银联垄断,所以不少国内银行发行信用卡以双币为主,既有人民币也有美元,所以卡面上有VISA、银联或万事达、银联两种标识。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使用以4开头的VISA标准和品牌的银行卡达2.8亿张,而以6开头的中国银联卡当时仅为8600万张。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向《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VISA双币卡在国内发行量很大,之前VISA与中国银联在市场接口上一直互相认同,现在VISA在境外要合作银行限制刷银联,应该是双方在利润分配等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在国内,刷卡基本上是走银联通道,而在国外市场上,VISA的网络效益则占有绝对优势。


垄断地位在欧洲受批评


对于VISA在国际市场上造成的垄断地位,欧洲早有反对声音。欧盟在2007年就发表了一份关于欧洲零售银行业务的调查研究报告,时任欧盟竞争事务专员尼莉•克罗斯说,VISA等信用卡巨头与银行沆瀣一气,获取“不正常和过高的”利润。而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欧盟国家VISA信用卡的年费最高一度达到29美元;而在匈牙利、捷克和葡萄牙这些国家,信用卡用户平均要支付占货款总额2.5%到3.1%的费用,这比在瑞典、芬兰和意大利等国要高出3到4倍。“信用卡太费钱了,”英国广播公司评论说。而VISA公司的多名官员和律师最终表示,该公司目前已经与欧盟反垄断委员会达成协议,VISA公司将银行间信用卡交易收费削减到20%。


消费者利益受损


VISA在海外封堵银联交易的决定毫无疑问会让持卡人在境外购物旅游的成本提高。因为支付同样一笔钱,通过VISA系统需要支付消费金额1%至3%的货币转换费;而成本还不止这些,由于持卡人使用VISA网络结算,消费金额将以美元计账,回到中国后再按照还款时的汇率偿还,这意味着假使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持卡人在购汇还款的时候还要承担汇兑损失。


孙立坚称,近年来,中国银联逐步推行国际化,银联国际受理网络已经延伸至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基本满足中国人在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旅游、留学等支付需要。银联国际网络不仅可以受理单标识银联卡,也可以受理双标识银联卡。特别是62字头单标识银联卡目前已经在境内、外广泛发行和使用。在境外交易使用单标识银联卡,不仅可直接走银联网络,免收约占交易金额1%-2%的货币转换费,而且可以享受银联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


中国银联作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银行卡组织,担负着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满足广大持卡人支付需求的重要责任。在境内外成员机构的有力支持下,中国银联将不断扩大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完善全球受理网络,与产业各方一道,努力为广大持卡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由于现在海外市场非常重视中国的消费者,因此与VISA在国内的境遇不同,银联没有受到国外商家的冷遇,网络迅速扩大,“这让VISA很不爽”,于是希望通过这一办法来限制银联,将市场和利润留在自己手中。VISA的做法其实是一种产业壁垒,中国应该通过WTO诉讼回应。

⑶ 什么叫 "零售银行"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随着消费信贷深入人心,零售银行这个概念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国内对于商业银行产业的理论基础探讨却较少。有关零售业务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商业银行所遵循的确定银行资金分配方向的理论,即商业性贷款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真实票据

论”、“转换能力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额货币供应理论”到“资产结构理论”,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也逐渐确立起来。

从真实票据论到转换能力理论,零售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展

真实票据论(Real-Bill Theory)又称为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它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在17世纪英国银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贷款主要是存货贷款或流动资本贷款。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证券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与个人贷款和长期农业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定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水平范围内。该理论认为:在银行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因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由于存款决定是外在的,因此,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不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Self-Liquidation Theory)。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强调商行经营的稳健,盈利性则相应受到一定损失。商业贷款理论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它对货币当局的管制行为和商业银行管理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转换能力理论(Shiftability Theory)由美国人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当时银行业的危机表明,流动性并不取决于发放贷款的种类,而取决于银行持有资产的可转换性(Shiftability)或出售性(Salability)。这一理论建立在人们对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有了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使商业银行在保证了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这一理论并不是完全取代商业贷款理论,而是对商业贷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转换能力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在资产可转换理论的鼓励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配合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预期收入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的产生

在传统的银行贷款政策中,消费领域一直是禁区。美国金融学家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归根到底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并与其收入的大小成正相关。贷款期限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控制因素,只要预期的未来收入有保障,通过分期偿还的形式,长期项目贷款和消费信贷同样可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反之,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障,即使短期贷款也有偿还不了的风险。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还认为,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受贷款到期日分布的影响。因此,银行可以发放长期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因为这些贷款采取了摊销(amortization)或分期偿还的偿付形式,具有潜在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从借款人一般都有定期的固定收入这样的事实出发,得出结论:第一,借款人收入的多少和时间是可以预期的;第二,如果用每期收入的一部分归还贷款,不仅贷款的归还有了保证,而且贷款归还的数量和时间也同样是可以预期的;第三,如果分期归还贷款,那么实际是长期贷款,在期限内也能够经常带来流动性。这一理论仍没有放弃商业贷款理论和转换理论,只是包括了更为广泛的资产组合,如长期摊销贷款、消费贷款等。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在保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日益成为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理论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特别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产生。

负债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零售负债业务的变革

实际上负债管理早已存在,负债管理理论最古老是“银行券理论”,紧随其后的是“存款理论”,传统的存款理论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出发,按客户意愿组织存款,并根据所吸收的存款状况来安排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业务,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挤兑现象,传统的存款理论是在牺牲商业银行资产盈利性的前提下保持了资产的流动性。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深感其吸收资金的能力削弱,同时融资方式的多样使商业银行一方面感到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又受到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因而在商行经营管理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其中真正对零售负债管理影响较大的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这些理论变过去单纯依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从而找到一种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提高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负债并不是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的,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银行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等手段实现。因此,银行没有必要在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之中;一旦出现流动性需要,随时可通过负债管理来提供。购买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强流动性;购买对象及资金供给者是十分广泛的;直接间接地抬高资金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银行通过主动购买行为,摆脱了存款数额的限制(如图所示)。

销售理论不再仅仅着眼于资金,它的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其含义包括:客户至上;金融产品必须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要供给;任何金融产品的实质是帮助资金的运筹,其外壳或包装可能是其他形式的商品或服务;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销售观念不限于银行负债,也涉及银行资产,主张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管理。

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动地通过从同业金融机构、央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借入(即购入)资金,或者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通过努力推销可转让存款单、回购协议、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行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如图中所示,如果银行遇到突然提取存款或贷款对流动性提出更好的要求,采取资产管理方法一般依赖变现二级准备金来满足。然而如果采取负债管理的办法,流动性则依靠在货币市场购买资金来补充,而且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主动负债来不断适应盈利性资产的战略性扩张。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一些新的零售负债业务品种(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应运而生。

超货币供给理论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超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银行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得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跨过货币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购买证券和发展贷款以提供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使银行业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理论的出现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⑷ 德国银行 与英美银行 结构差异

内容摘要: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是二者在金融制度上却存在显着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关键词:英德 金融制度 对比分析

金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由一国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组织制度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构成。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二者在金融制度上有显着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金融市场的差异

(一)股票市场的差异
英国拥有一家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1973年,所有11家地方证券交易所被全部合并到伦敦股票交易所。在伦敦交易所里有两个市场:主板市场和另类投资市场(AIM)。主板市场专门为经营业绩良好的成熟企业融资,上市条件严格。AIM市场专门为规模较小的成长性企业筹集资金,上市条件较为宽松,没有规模、经营年限和公众持股量等限制。截止2007年2月,共有3211家公司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其中1579个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1632家公司在AIM市场上市,这包括700多家外国公司在英国的主板或AIM市场上市。
德国有8个地区股票交易所,但大多数的交易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进行。德国的股票市场可以划分为官方市场、受管制的官方市场、新市场和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官方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90%的股票在此交易,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在此发行股票。在官方市场上交易的多是德国传统大型股份公司(如奔驰、奥迪、西门子等)和一些国外大型企业的股票。官方市场上市费用高,对信息披露的义务要求非常严格。受管制的官方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无须提供公司创办书,可用一份简单的报告代替。入市成本比官方市场低50%。新市场于1997年开市,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新市场一度迅猛发展,由于上市标准过于宽松,对上市企业缺乏监管,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2003年5月被关闭。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Freiverkehr),是一个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原则上没有法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没有审批问题,证券的上市交易只需司法机构的认可即可。到2004年1月,在德国所有市场上有10710家上市公司,其中法兰克福有5781家。但是在这1万余家公司中,德国本土企业只有973家,而来自国外的公司高达9737家。
从分析可以看出,英国股票交易所只有一个,拥有两个市场,德国有8个交易所、3个市场(新市场实际已经不存在)。英国本土企业占市场主体,德国的外国股票所占比重比英国的外国股票比重更高。共同点是两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都很高,但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远比德国大。以2002年为例,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是21000亿美元,德国是101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二)债券市场的差异
英国债券市场按发行人划分,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公司债券和非金融公司债券。任何债券的发行都要经过FSA的审核和批准。近年来政府发行债券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自2003年以来,每年发行额都在500亿英镑以上。政府债务的发行与管理在传统上由英格兰银行负责,1998年4月以后,这项职能转移至财政部的债务管理局(DMO),同时短期利率的制定职责也转移到DMO手中。英国政府债券发行最显着的特点是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是指DMO批准的具有直接从DMO买卖政府债券并销售的经纪商,它肩负两种职能,既可以自己购入,也可帮助其他公司购买,一般通过竞标的方式购买,目前英国政府债券市场上有17家金边证券做市商和5家内部交易商经纪人。
德国债券市场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发行部门有非金融公司、政府部门、金融公司和外国筹资者,债券的类型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德国的公司债券与英国类似,公司债券所占比重较小,如果只考虑国内债券筹资情况,非金融公司筹资比重多数年份低于10%,造成这种原因是德国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手续繁复,耗时较多,另一个原因是间接融资容易。对于政府债务的管理,德国采用的是多部门分工合作方式,即由联邦财政部、联邦中央银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共同负责, 联邦财政部制定国债发行政策并对政府收入与支出进行监控,联邦中央银行负责具体发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负责债券债务登记管理以及还本付息工作,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负责制定具体的发行方案,显然这种管理体制与英国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债券发行的总量远远高于德国的发行额,但德国的外国机构发行的债券所占比重高于英国同类指标。

银行中介业的差异

(一)业务范围的差异
英国的银行部门可以分为两类:全面认可银行和许可存款银行(LDTs)。全面认可银行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存款、信贷和债券买卖。LDTs的服务领域有限,主要集中在吸收公众存款方面,这些是小的金融机构,在公司名称里不能使用“银行”二字。
德国银行业可以分为综合银行和专业银行。综合银行属于“全能银行”,提供全部金融服务,包括吸收存款、贷款以及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等,它主要由三类银行构成: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专业银行指从事特殊业务的银行如抵押贷款银行、开发银行、住房储蓄银行等,其业务范围通常受到相关法律限制,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其经营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英德银行业的差异表现在于德国实行的全能银行制,而英国实行严格的银行分业经营制。英国在金融“大爆炸”后,这种管制放松了,银行可以持有保险公司和企业的股票,参与金融市场,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
(二)其他差异
除了在银行结构即业务范围的差异外,英德银行部门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在企业外部融资的地位不同。英国的非金融性企业的外部资金虽然主要来自于银行,但其比重不到50%,而股票与债券合计有近40%。相反,从1970—1996年,德国企业的外部长期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平均为82%,股票和债券仅占12%。由于英国的银行地位相对低下而金融市场地位相对重要,西方学者将英国金融体系归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德国的情况正相反,因此德国的金融体系归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2.盈利水平不同。英国银行业拥有较高的利润率。由于德国的州立银行和抵押银行利率非常低,排除这些银行所得到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从利息收入看,二者差不多,但是英国的非利息收入远远高于德国,而在人员成本上德国又高于英国,所以英国的利润与资产的比率高于德国0.4个百分点。英德银行业绩的差异也可以从股票反映出来,2003年,德国所有银行股票的平均收益是0.7%,英国则高达11.1%。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英国银行的非传统银行业务很发达,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德国的银行业垄断程度较英国低,英国可以在一定程度获得垄断利润,英国银行业务的收费普遍高于德国;德国的公共银行部门和合作银行在银行业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银行不以银行最大利润为目标,提供服务的费用和利息要求都很低;英国的银行都是盈利为目标的;德国中小企业主要从公共银行部门(储蓄银行)获取服务,降低了德国整个银行业的收入;英国的零售银行和分支机构较德国少,降低了经营成本。3.银行国际化程度不同。英国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一直高于德国,英国拥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外国银行的贷款量占英国总贷款量的20%以上,而德国的外资银行所占份额不到10%。
4.银企关系不同。相对英国而言,德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亲疏有别的关系根源于公司治理制度的差异。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强烈要求公司管理者代表股东利益行事,利润最大化是公司唯一的目标。如果代理人不能满足股东的利润目标,公司将会被敌意接管。德国的治理机制可以用“双层管理,共同决策”来概括。
双层管理指德国的股份公司有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公司的治理,其中监事会负责公司的治理和监督管委会,对于特殊问题,如公司结构调整、改变业务范围、战略性安排、红利分配以及收购其他公司等均需得到监事会的同意,监事会有权任命、监督和解散管委会或某些成员;管委会则是负责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
共同决策是指监事会的成员一半由股东选举的代表构成,另一半则由雇员选举,代表劳方的利益,公司的决策由资方和劳方共同作出。股东利益是管理层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还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公司的利益链条中有股东、管理者、银行和雇员四方,而银行居于核心地位。如果公司资金陷入困境,银行采取的手段是追加贷款,而不是让其破产,因此在德国很少发生敌意接管。反过来,由于德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公司缺少其他的筹资渠道,只能依赖开户银行并与其保持长久的关系。
物质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表现为供给的无限性和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有效需求及创新不足。可持续发展是网络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原基生产的M-B和B-C就是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它选择任何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作为生产投入来备制B,同时,它是按最终消费品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来备制B,B构造为C,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产品量极少。可见,网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其联系也具有重大意义。

⑸ 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是什么 我国的,国外的

商业银行主要靠贷款作为收入,目前中间业务日益发展中,中间业务也是一块大的收入。

⑹ 渣打银行怎么样

还行吧,一家有历史的英国银行,我女朋友在上海那边的渣打银行工作,工作压力比较大,她做的是中小企业贷款,有人脉的话可能比较好做,不知道你进去做什么工作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英国零售银行利润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人用哪个手抓饭吃的 浏览:893
意大利居留黄色信封怎么填写 浏览:922
英国怀孕最小年龄是多少 浏览:920
墨西拿属于意大利哪个区 浏览:356
中国什么时候建的党 浏览:528
伊朗钱怎么才能换成人民币 浏览:407
印尼马杀鸡都有什么服务 浏览:920
中国哪里可以看枪展 浏览:917
印尼的燕窝泡发率怎么样 浏览:7
去意大利怎么耍 浏览:561
伊朗用的是什么机器 浏览:344
中国为什么加息 浏览:911
越南战争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浏览:524
伊朗总统怎么换了 浏览:861
意大利语需要自由怎么说 浏览:573
对中国疫情美国是什么态度 浏览:207
印尼雅加达哪里买房好 浏览:555
印尼血竭产地是什么 浏览:434
印尼嗜血之夜怎么是中国背景 浏览:732
中国爱情城市是哪里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