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默剧艺人是什么意思
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就已有默剧,到了18世纪,默剧成了英国最风行的戏剧形式。但由于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花费过高,默剧最终被现实主义戏剧取代。
默剧的演员不可以说话,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但可以发出笑声、哭声,一些情节还可以通过旁白来完成。默剧主要是表达严肃的题材,场景单调但充满象征意义。演员的表演强调默契,动作、表情比较夸张,情节一般不复杂,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
默剧艺人就是演默剧的演员。
2. 最早的一个哑剧是什么时候举行的
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现代哑剧源于法国哑剧表演大师德布洛(1796~1846)
,他创造了一个人物形象比埃罗,围绕他编演了一系列哑剧作品。当代哑剧有独角戏,也有集体哑剧,演员表演时大都勾画出白色脸谱。中国已有哑剧表演的片断,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
3. 哑剧的起源
欧洲
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现代哑剧源于法国哑剧表演大师德布洛(1796~1846) ,他创造了一个人物形象比埃罗,围绕他编演了一系列哑剧作品。当代哑剧有独角戏,也有集体哑剧,演员表演时大都勾画出白色脸谱。着名哑剧表演艺术家有C.卓别林(英)、M.马尔索(法)、莫尔肖(奥地利)等。中国已有哑剧表演的片断,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
4. 求大神介绍一下默片(即无声电影)的历史。还有为什么默片至今仍具有持久魅力
一、默片兴起:
无声电影(或称默片),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把电影影像与声音配合的想法,几乎是与电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电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语言;默片年代,亦被称为“银幕年代”。
二、默片大师:
巴斯特·基顿创作出来的喜剧电影其实更符合银幕美学,他完全靠动作挑动观众神经,不愿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银幕上做观察者,引领观众的目光,观察、等待、思索,在动作中抓住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抗击对手,脱离险境。而他永远平静,无表情的脸,好似一张空白的银幕,观众可以根据主角的境遇,将自己的希望与害怕敷上去。这个小人物不断向我们宣示着最简单,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论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围拢,人们总应找准方向,看过去,抓住跳跃的时机,将自己投向风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过去,最终迎接风平浪静的胜利时刻。
代表作:《将军号》
三、默片的衰落
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正值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衰落。进入30年代,有声电影黄金时代渐入佳境,并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达到最顶峰,从此,无声电影只存在于人们的怀旧中。
四、恒久的魅力
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虽然没有对白,但是演员的肢体表演辅助每个情节发展时特有的一些字幕,形成流畅简洁的无声语言,一看就懂。他的影片的另一种重要的语言就是音乐,卓别林为自己的很多影片编制各种风格的音乐,音乐往往贯穿影片始终。而且,曲调、节奏、色彩与画面反映的环境和情节、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卓别林的早期配乐节奏明快、逗趣,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主题下却搭建着复杂的结构。在他的早期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摸索。卓别林很早就注意到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并利用音乐来描绘场景,并进行时空的过渡。例如在影片《狗的生活》中,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而且每个情节高潮的连接都产生了内在的关联性,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音乐的伴奏,不论是从两名抢劫犯手中夺回钱包,还是众人哄抢扭打成一团,甚至警察加入到混战之中时的搞笑神态,以及流浪汉和歌女埃德娜、流浪狗“斯凯普”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轻快节奏,那种跳跃的音符穿插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都在风格迥异的同时衔接流畅的音乐旋律,串联在一起,整体上一气呵成。
在卓别林的每一部经典影片中,都会有一个主题旋律,要么诙谐,要么欢畅,要么舒缓到悲伤或者是激情到悲壮,每一个场景每一段音乐每一个音符都如同钉子,把电影的主题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那些主题旋律常常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并贯穿始终,或结合许多散落在影片其他地方的不同音乐段落,或改变配器,生动表现出画面中的人物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如《发薪日》中的主题曲由两组管乐轮奏,在逐渐变调上升的行进中汇聚到一起,呈现出工地里忙碌的节奏。忽然,曲风在飘忽委婉的弦乐中发生改变,手执鲜花扭捏躲闪的夏尔洛登场了——这是一个卑微但富有生气的建筑工人。旋律继而在工头由困惑不解变为严厉呼喝的神情中回到主题,为人们展现出夏尔洛和工人们如杂技般紧凑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漂亮女人的出现,使得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开始交替更迭,并通过建筑工地中的道具,描绘了一段令人惊奇而又忍俊不禁的午餐休息时光。
声明:以上资料大多来源于网络搜索
5. 默剧的介绍
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就已有默剧,到了18世纪,默剧成了英国最风行的戏剧形式。但由于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花费过高,默剧最终被现实主义戏剧取代。
6. 默剧是什么!
无声电影
又称“默片”。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
7. 世界第一部哑剧是哪部
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没有第一部的说法。。
8. 哑剧的哑剧起源
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有哑剧演出。在英国和法国,古代丑角的无声表演多在大型戏剧演出之前进行。现代哑剧源于法国哑剧表演大师德布洛(1796~1846) ,他创造了一个人物形象比埃罗,围绕他编演了一系列哑剧作品。当代哑剧有独角戏,也有集体哑剧,演员表演时大都勾画出白色脸谱。中国已有哑剧表演的片断,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
9. 默剧可以有背景音乐吗
默剧可以有背景音乐。
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已经有了默剧。一般来说,默剧演员不会说话。他们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情节的发展,但他们可以笑和哭,有时还可以借助边线来改善情节。这需要演员之间高度的默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18世纪,默剧成为英国最流行的戏剧形式。
根据表演方法的不同,默剧分为白脸默剧、小丑默剧、面具默剧等。然而,默剧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由于语言使用较少,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较高,表演默剧的成本将非常高。因此,在流行了一段时间后,默剧最终被后来兴起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取代。
现在,法国的菲利普·比佐是比较着名的默剧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沉默的回忆》等。1962年,8岁的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无意中观看了默剧大师马塞尔·马索(Marcel Marceau)的表演,并爱上了这种表演形式。20岁时,他在巴黎国际默剧比赛中获得金牌。现在他已被公认为一流的默剧艺术家。在菲利普·比佐(Philip bizo)的默剧表演中,有时在没有背景的帮助下,他独自一人站在无声的舞台上,穿着白色的衣服,表情激动,表演着他生命中的一些小片段,比如《最后一艘船》。与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的作品不同,在西班牙经典默剧《安德鲁和多里尼》(Andrew and dorini)中,演员们用面具遮住面部表情,只通过身体动作来宣传情节。《安德鲁和多莉》没有台词,只有三个演员和十二个面具。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到2015年,“安德鲁和多里尼”曾七次访问中国,获得无数掌声、泪水和笑声。斯拉法雪地秀是俄罗斯着名小丑大师斯拉法·波卢林的代表作。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表演结合了默剧、形式、舞台视觉效果和着名音乐。该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斯拉法的童年经历,表达了童年的孤独和对母亲的依恋、玩雪的喜悦以及雪带来的影响。海报上的演员们穿着黄色小丑服和红色鸭形鞋,表情滑稽而发人深省。
“默剧演员不会说话。他们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但他们的表演动作和表情被夸大了。”默剧导演薛佳向中新网解释。我认为,默剧的魅力不在于复杂的情节,而在于艺术表现,“他们的情节一般不复杂,会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10. 帮忙翻译,在线等,关于英国的圣诞节默剧的
有一些传统的故事线,也有相当明确的一套表现习惯。随着一个出现在19世纪后期的特别的讨论“客户名人”的传统,列出这些密切关注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