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知道南北越南最新的具體經濟情況和女人的差異和漂亮程度,如果是去過越南的人,請解答一下,謝謝
兄弟,你是南京的?看樣子你可能被南京老戴影響了,那個哥們整天組團到越南娶媳婦。
越南2010年人均GDP為1180美金,中國約為3700美金。這個數據說明越南的經濟水準約為中國的1/3。但是,GDP不能代表消費力也不代表物價水準,越南的整體物價水準與中國相當,大城市胡志明、河內物價水準與中國深圳差不多,略高於南京。
越南人長的都差不多,但是南方人淳樸、信用,北方人相對奸詐狡猾(可能因為靠中國比較近)。大都是大眼睛、雙眼皮,漂亮與否各人看法不同。
國內相親團來越南找新娘,找的大都是山區里的女孩子,家境貧寒。城市裡的女孩子一般不願嫁中國人,她們的首選是歐美、其次是台灣、再次是日本、再次是中國、最後是韓國。
但是不管城市的、農村的越南女孩子大都是性格溫和、善做家務的類型,而且一般很少攀比虛榮,典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真實照片你自己找,想找老婆,可以先到西貢旅遊幾天,了解了解再說。
② 越南和我國依山傍水,那麼越南人可以算是漢人嗎
在越南,凡是漢族,都有族譜。多少代人,都有記載。所以排華時,越南人就看他家有無安放宗先神位。或姓名有無按字輩來排的,有統統都是華人,(漢族)。不管經過多少代人在越南住,有幾百年居民居住村莊。都被趕回來,我身邊有接觸過這樣的群體。明朝過去的,落葉生根了還是被趕回祖國。其實越南就是百越和漢人通婚形成的。秦將趙佗為了解決五十萬大軍兵士的穩定,向秦始皇提議徵召民女十萬南下與士兵結婚穩定軍情。
何謂京族,京族即京城旁邊的人,古人口不多,現代越南人都是中國移民過來的人和當地土著結合而來,形成現在京族,越南人也自稱炎帝後人,清以前,自稱中華,DNA查驗,越南人的血統和我中國南方人應差別不大,你看越南人的長相更接近中國南方人,有別東南亞馬來系種群。
要想知道歷史就要看書查資料,不能靠想像,中國歷史上主要是北方戰亂多,所以南方就出現了很多的客家人,實際上都是一個民族,越彺南方越安全這是當時人的一種觀念,說實話現在越南的純漢人可能比我們內地還要多。歷史上的南越是百越之一部,另外尚有駱月閩月甌越揚越等等,那時的越南叫交跏,只有北部一點地方屬於駱越。在清時,嘉慶賜名越南,乃百越之南的意思!
現在漢人也只是混血人,沒有什麼純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現在口中的漢人只是對漢民族核心文化擁有認同感和沿襲性的一群人的統稱。現在不少南方的漢民族同胞還是古時百越人的後代。
③ 越南,南北朝鮮,是不是中國少數民旋之一
都不是,那是三個主權國家,國籍跟民族沒有關系。
中國的京族人,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越南的京族人就是越南人。
中國的朝鮮族人,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朝鮮、韓國的朝鮮族就是朝鮮國人、韓國人。
於此情況類似的還有蒙古族、塔吉克、塔塔爾、烏茲別克、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等等。
④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4)南北越南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⑤ 南北越南統一後是不是幹了很多壞事
侵略柬埔寨:
越南之所以鋌而走險,對柬埔寨實施大規模入侵,謀求地區霸權,其背後有著復雜的民族矛盾和深厚的歷史積怨。
公元11世紀,越南建立了穩定的封建國家——「大越國」。那時「大越國」的地盤僅僅相當於現在越南版圖的四分之一。其疆域僅限於今北部紅河中下游一帶以及中部廣平以北地區。北與中國宋朝相鄰,南與占婆國接壤,西部和西北是一些少數民族部落。在長山山脈以西則是南掌國(寮國)的領土,南部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則為真臘國(柬埔寨)的領土。
代表封建貴族、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大越國」,具有瘋狂的擴張性和掠奪性,不斷對鄰國發動侵略戰爭,擴張領土。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大越國」屢次南侵。至17世紀末,終於吞並了占婆國。擔當緩沖地帶的占婆國的消亡,使柬埔寨成為「大越國」下一個蠶食的目標。
至19世紀初,柬埔寨已變成了越南王朝軍事佔領下的「保護國」,國王也成了越南的階下囚。越南侵略者的殘暴統治和掠奪,激起了柬埔寨人民的頑強抵抗。1820年和1840年間,柬埔寨人民掀起了兩次抗越民族大起義,給予越南佔領軍以沉重的打擊,迫使越南侵略軍不得不撤出柬埔寨。
19世紀中葉,法國入侵越南與柬埔寨,並開始對越南和柬埔寨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法國對越南實行「分而治之」、奴化和掠奪等殖民政策。把越南分割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東京)三個部分。並把南圻作為「直轄領地」,東京為「半保護地」,中圻為「保護地」。並將這三個地區(其中包括寮國)與柬埔寨一起組成所謂的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為了進一步控制印度支那,法國殖民主義者實施了「以越治柬」的政策,把大批的越南人安插在柬埔寨的政府與軍隊中,並隨意將大片的柬埔寨領土劃給越南。法國殖民者在這一地區的殖民政策,為日後該地區的戰爭和沖突埋下了禍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取代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統治地位。1945年日本投降後,法國又卷土重來,以圖重新對這一地區進行控制。共同的反殖民斗爭的需要,把三國人民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1939年,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印支共產黨(包括越南共產黨以及在寮國、柬埔寨設立的共產黨支部)中央六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政府」的設想。當時建立「印支聯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三國聯合起來,團結一致,攜手把法國殖民統治者趕回老家去。1954年反法殖民斗爭勝利後,原印度支那共產黨柬埔寨支部停止活動。1960年波爾布特等人在金邊建立高棉勞動黨(後改稱共產黨),當時越方需要西哈努克國王的幫助,由於西哈努克國王與波爾布特領導的共產黨的對立,因而越共對新建的波爾布特柬埔寨共產黨很不「感冒」,進而關系鬧僵。
20世紀60年代,美國為了稱霸全球的需要,取代法國,利用佔領的南越作為基地,出兵侵略北越、柬埔寨和寮國。1970年美軍侵柬後,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聯合西哈努克國王一起開展抗美斗爭。以「老大」自居的越方在援柬抗美的同時,逐漸滋長了控制柬埔寨共產黨的野心,但卻遭到柬共的堅決抵制,這使越南碰了一鼻子灰。越南從此惱恨在心,總想找借口控制柬共。
1975年抗美戰爭結束後,越南又舊事重提,拿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說事,但「此鴨頭非彼丫頭」,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永久佔領寮國與柬埔寨,將其合並到越南的版圖中,實現其地區霸權的野心。因此,理所當然地又一次遭到波爾布特柬共的拒絕。越南當局已是忍無可忍。
由於當時我國是支持波爾布特柬埔寨共產黨的,而蘇聯又與我交惡,因此,投入蘇聯人懷抱的越南,在有蘇聯人撐腰的情況下,便不惜與我翻臉,決定用武力征服柬共。其如意算盤是,通過此戰,一可實現其「印支聯邦」的美夢,建立地區霸權,二可打擊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而討好蘇聯。
於是從1977年起,越南當局在越柬邊境地區不斷進行軍事挑釁和入侵行動。1977年9月,越軍發動了第一次入侵攻勢,在有的地區深入柬領土達數十千米。1977年12月,發動了第二次攻勢,動用了14個師,入侵柬埔寨東部和西南地區。但遭到柬埔寨波爾布特軍隊的英勇抗擊,被迫撤回。
1978年11月,越南同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越南得到蘇聯的支持後,膽子便大了起來,加快了對柬埔寨侵略的步伐。接下來就我們所知,越軍終於拉開了大規模入侵柬埔寨的帷幕。
對華戰爭:
中越戰爭,又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廣義上是指79年到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沖突),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Chiến tranh biên giới phía Bắc, 1979)。在短暫佔領越南北部幾個重要城市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繼續逃亡。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進入七十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近百萬達44個師,隨時有可能再次爆發大戰,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而在此之前得到蘇聯的支持已經開始對柬埔寨開戰的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份島嶼的佔領,而此前越南(北越時期)則明確表示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中國政府方面聲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進入越南。而當時國際上大部分西方國家認為越南應從柬撤軍,中國則應從越南撤軍(實際上中國在一個月後撤軍,而越南則仍通過傀儡政權維持對柬佔領)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認為是中國侵略了越南,亞洲大部份國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國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國也應自越南撤軍。
就這樣,越南加緊在國內排華,加緊迫害華僑,同時不斷製造中越邊境摩擦。越南自恃在本土有多達半世紀的叢林作戰經驗,同時擁有蘇聯的支持,加之中國之前對其的援助的物質,以及越南地美戰爭所得美國的軍備,那個時候亞洲對外駐軍最多的也是越南,多達3萬餘人,位居亞洲對外駐軍排名第一。這些讓越南頭腦發熱,自以為亞洲已無敵手!在這樣雄心作祟下變開始了與中國的戰爭!
說白了,越南的最大目的實現其「印支聯邦」的美夢,建立地區霸權,建立亞洲版圖上的大越國霸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對美國的戰爭結束後不久便不斷的引兵他國,對外駐軍數迅速增至除了蘇聯和美國外的第3大對外駐軍國!其行徑可想而知
⑥ 關系是怎樣的,為什麼越南人的姓名和中國人的很相似
歷史上越南曾經是中國的屬國
西漢高帝十一年,漢封趙佗為南粵王,都番禺(今廣東廣州)。十二年,立越裔南武侯織為南海王,居揭陽(今廣東揭陽)。這時,西甌君長也「南面稱王」。南徙雒越(今越南北部)的蜀王子也稱安陽王。這種百越地方政權相對獨立的局面,隨著漢中央集權的逐步加強而發生變化。呂後末(前180年前後),西甌王、安陽王為趙佗所滅,在雒越設置交趾、九真兩郡。文帝初(前179~前174),南海王反,漢擊平之,徙其民至上淦(今江西新干)。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閩越攻東甌,東甌請舉國內徙,「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反漢,次年漢出兵滅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並開珠崖、儋耳兩郡。元封元年(前110),閩越反,漢出兵討之,閩越諸將殺其王以降,「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至此,百越各族全部置於漢王朝郡縣統治下,完成了秦王朝未能完成的統一大業。
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推動下,百越地區的經濟、文化有著明顯的發展。有些地區的出土文物反映出:漢武帝以後的鐵制工具顯著增加,文化面貌上的民族特點逐漸減弱。部分百越族與漢族在共同的經濟生產與貿易活動以及文化的相互影響中,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甌閩族與漢族混合的「山越」,在東漢末三國初(公元3世紀初)還很活躍,到南北朝後逐漸從歷史上消失。
在另方面,嶺南百越卻長期留存。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交趾雒越征側、征貳兩婦人曾發動反漢斗爭,「九真日南、合浦蠻里皆應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為王」。延至建武十九年始克討平。
西甌,東漢稱烏滸,人口眾多,靈帝建寧三年(170),鬱林太守谷永曾招撫十餘萬,開置七縣。魏晉以後,嶺南百越有蜒、俚、僚、等名稱,「隨山洞而居」,分布很廣,他們是今天壯侗語各族的先民。
秦漢時永昌郡西南
越南人口佔多數的民族也稱越人(Viets)。亦稱「越南人」、「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90%,屬蒙古人
越人系古代駱越人的後裔,先住越南北部,後逐漸南移,直至19世紀中葉始達南端。在其南遷途中不斷混入其他民族成分。
⑦ 如果南北越南跟南北韓那樣繼續分治,那麼現在的南越相當於什麼程度!
越南和朝鮮的情況本來就不一樣。南越本來就不是越南人,南越是高棉人,占婆國直到17世紀被越南征服佔領。北越才是土著和中國人混血的越南人。
除此之外,韓國、日本都是靠美國在亞洲打的兩場戰爭的紅利發展起來的。越南哪來這個機會?
越南和朝鮮的情況區別太大了。朝鮮迄今都在硬剛美國,一直被經濟制裁。而越南發展不起來是因為他天天打仗,這么小的國家在80年代和中國打了十年。
以越南現在的情況,基本很難發展起來了。越南政體權力很分散,互相掣肘,沒有主導勢力作長遠規劃。現在越南從中國轉去的都是些競爭過於激烈的過剩產能,他這么小的國家既沒有高端產業,又無法通吃低端產業,那他怎麼發展?怎麼和隔壁一群東南亞國家競爭?
⑧ 越南人和廣西人為什麼很相似
越南人和廣西人外表相似的原因主要是都是黃種人,整體上來說,黃種人都長的差不遠,外表相差不大。另外,越南和廣西很近,歷史上,這兩個地區的人交流很頻繁,很多越南人定居在廣西,也有廣西人定居在越南。
亞洲地區的黃種人,包括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這些地區的人外表各方面都相差不大,外外人的眼裡,很難能夠分清誰是哪裡的人。
(8)南北越南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區域位置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
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東部沿海為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海拔3米左右。
⑨ 給一個女人起外號「越南人」是啥意思
給個女人起外號,叫越南人,有可能是她的皮膚比較黑,性格比較靦腆,穿著打扮比較樸素,所以就叫他越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