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田於2021年關閉英國工廠 思域Type R將臨時停產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本田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據外媒報道,受到英國脫歐影響,在完成今年的產能任務後,本田將於2021年正式關閉位於英國斯溫頓的工廠。據悉,關閉英國工廠後,本田計劃將產能轉移到日本的工廠,而在轉移之前,暫停生產兩廂思域和TypeR車型。
選車君觀點:英國一直都是很多知名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受到脫歐的影響,本田工廠關閉,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英國經濟的下滑,但也有好的方面,兩廂思域和TYPER進入日本後,不會以進口的方式銷售,從而降低了稅費,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本田CBR19是哪年開始生產和停產的
CBR19是 CBR250RR MC19期的,生產年份:1988年-1989年;在1990年以前就停產。
本田CBR19期氣門極速間隙0.2---0.35MM。
發動機在冷態下,當氣門處於關閉狀態時,氣門與傳動件之間的間隙稱為氣門間隙。
間隙過大:進、排氣門開啟遲後,縮短了進排氣時間,降低了氣門的開啟高度,改變了正常的配氣相位,使發動機因進氣不足,排氣不凈而功率下降,此外,還使配氣機構零件的撞擊增加,磨損加快。
(2)越南本田什麼時候停產擴展閱讀:
型號為:MC19
排氣量:249CC
水冷 4 沖程並列 4 汽缸 DOHC 16 汽門
馬力:45匹
剎車碟:前1/後1
輪圈:3幅式
坐高:745MM
這一次是比較大的一次改動,發動機也換了,車板也是全包的,不過就是沒有MC17包得那麼密,露出車架跟兩邊的一點發動機,可能是本田的試計師明白到象MC17那樣的包法太封閉了吧,在開慢車或鬧在市裡開散熱不良吧。前制動改為單碟剎,不過直徑比以前的要大。前大燈改為雙圓大燈。車架改為「鋤頭」式。車把更底、更有塞車味道。後轉向改為外置式。
③ 本田佳穎哪一年停產
是在10年就停產了,就2012年來說,國二和歐三都停產了,國三就有運動版和標准版。碟剎鼓剎兩種。發動機都是一樣的,運動版就是化油器帶加速泵,輪子是黑色。這個車子因為質量說不好,而且銷量不好。
④ 本田nsr250早就停產了吧
94年上市~99年停產
HONDA在這年做出令全世界2T車FANS興奮的大事:NSR250大幅改款!後懸吊改用pro-arm 單搖臂形式,電子控制系統進化成PGM 第4代。其中最令所有車商贊嘆的就是前所未有的內存卡(memory card)。光是換掉這張小卡片就能讓車輛性能迅速提升(因此P4並非天生技不如人),同時使用內鎖機構,更強化了防止被竊的機率。 Rothmans 再度獲選成為SP式樣的塗裝。(顯著外部特徵――車長1970mm,車重R153kg/SE157kg/SP156kg,單搖,插卡式點火,液晶碼表,價格好貴!)
⑤ 本田cbr400為什麼不生產了
因為別的品牌都不生產400CC
公路賽車
了,如果本田仍生產
CBR400
,是沒有產品競爭優勢的,所以從95、96年不量產,98年就完全停產了。
試問,當時CBR400和CBR600售價都在五千多美元至六千美元,相差不超過10%,你會買哪個?
⑥ 日產、本田、豐田國內部分生產線停產,停產的原因是什麼
1 零部件采購全球化的陰面
在日本本土,豐田共有14家工廠28條生產線。受疫情、零部件供應短缺等多種因素影響,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豐田已多次官宣減產或停產。其中,停產規模最大的一次涉及其在日本的14家工廠27條生產線,而停工時間最長的生產線曾歷時38天。截至目前,豐田每個月都有工廠停產。
可以說,地震、疫情、晶元短缺、俄烏沖突等多種因素給日本汽車供應鏈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崇尚的精益生產模式使得企業零部件庫存並不高。當然,日本車企已經開始有所准備,在2011年的大地震及海嘯摧毀了豐田的供應鏈之後,豐田提出了「業務連續性計劃」(BCP),決定定期囤積關鍵零部件。例如,豐田要求供應商為其儲備兩到六個月的晶元。也因此,至少在「缺芯」之初的數月內,豐田產量並未受到影響。
當然,日本汽車供應鏈面臨的挑戰,可能只是全球汽車供應鏈的一個縮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較為可行的辦法可能就是增加供應鏈安全系數,例如原本5天的零部件儲備,可以適當增加到10天、15天或者更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則告訴記者,國內汽車供應鏈相對來說更有韌性一些,而日本車企更依賴東南亞等地的零部件進口,且長久以來形成了固有的供應鏈體系,短期內很難改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⑦ 為什麼本田將於2020年結束在阿根廷生產汽車
本田汽車公司14日宣布,將在2020年結束在阿根廷的汽車生產。本田表示,這是在全球范圍內調整汽車生產體系的一環,本田希望通過一系列調整來提高其盈利能力。
一直在思考優化南美地區的生產結構,並決定在其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Campana廠停產HR-V車型,今後將專注生產摩托車。2006年,本田在阿根廷開始生產摩托車,並於2011年開始生產汽車。本田在阿根廷約有1000名員工。該公司表示,目前正在與當地工會談判,為涉及到的生產工人提供工齡買斷計劃。本田將利用其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繼續在阿根廷開展汽車銷售業務和售後服務。 作為阿根廷摩托車市場的龍頭企業,本田將進一步強化產品的本土化程度提高競爭力,充分利用阿根廷國內資源,建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繼續生產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⑧ 求本田各車投產及停產日期(摩托)
1990年,日本關於摩托車的功率法頒布,當時250CC的摩托車最大功率被限定在45PS。此時,正值HONDA發布新的CBR400和CBR250。此時的CBR250就是MC22。停產日期是1996年4月。(有一說有96款的紀念版22.)
1988年1月生產的CBR400RR(NC23)具體停產年代未知(可能是1990停產)。
CBR400RR於1990年2月生產(NC29-CBR893的小款,93年被追加進FIREBLADE家族,以證明它和893的血緣關系。相比35期V4更大眾。)
35期V4-1994年1月-2002年(引用了當時的RC45的技術,說它是極端車型一點也不為過。設計最大功率43千瓦,因日本本土限制,最終被降低到38.98千瓦。96年有一次小變款,之後至停產在未有升級。)
VFR30 1989-1993年(35期V4的前身)
為了應對來自歐美車廠600毫升級中量級跑車新的挑戰,也因400毫升級跑車已無太多發展空間,1998年起,日本各大車廠將自己旗下的400毫升級跑車停產,轉而發展600毫升級跑車,只有較新型的本田RVF400仍在生產。
1987年,本田產出最早的600毫升運動型摩托車-Hurricane 600-颶風,1990年演變為CBR600F,之後,F2(1991-1994) F3(1997-?) F4。。。其實均為升級後的代號,到F4I(2001-2006)改為電噴。至於F5(至今),和DIO的38期一樣(實為35期的升級版),廠方並沒有這個叫法,不過是05款而已。
CB400(CB-1變化而來):1992年4月-CB400SF(CB400 Super Four)92-93
1994年3月-CB400SF-R 94-96
1995年3月-CB400SF VERSION R/CB400 SF VERSION S (95-98)
1996年2月-CB400 SF-T
1997年-CB400 SF-V / CB400 SF-S /CB400 FOUR
1998年-CB400 SF-3W
1999年-CB400 SF VTEC 。。。。因為街車的發展相對穩定而平緩,所以未停產。。。除本田外其他三廠對於400街車均已停產。。最新的見過08款的CB400。。。
小黃蜂-1999-2007年末
NSR P3 1990-1993(附:1984-NS250R/F 1986-NSR250R 1988 NSR250R/SP PGM1 1989-NSR250R/SP PGM2 1990-NSR250R/SE/SP PGM3 1993-NSR250R/SE/SP PGM4 )
我暈,可累死我了。。。。。參考網站:無。。。
⑨ 2022年5月東風本田會不會停產
不會停產,只是減產。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晶元短缺和物流供應延遲,本田汽車公司表示,計劃於5月初將日本一家工廠的兩條生產線的產量削減約50%。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各出資50%共同組建的整車生產經營企業。公司成立於2003年7月16日,注冊資本5.6億美元。擁有員工12405人,有三個生產工廠:其中一工廠佔地面積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二工廠佔地面積1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三廠佔地面積98.3萬平方米。公司擁有具備強大研發技術力量的研究開發中心,以及沖壓、焊裝、合成樹脂、塗裝、發動機鑄造、機械加工、傳動軸、發動機裝配及汽車總裝等先進工藝生產車間。
⑩ 本田Clarity將停產
日前,從海外媒體獲悉,本田純電動版車型Clarity即將停產,不知道接下來本田在純電動車領域又將如何調整,不過Clarity的插電混動版以及氫燃料電池版仍將繼續供應,算是彌補了Clarity車型的遺憾。
去年年底,本田Clarity有過在國內市場亮相,而且還舉辦了小規模試駕體驗,此次停產的純電動版車型搭載了一台25.5kWh的電池組,最大續航里程僅為143km,雖然有本田最新技術的加持,但是太短的續航里程依舊成為它的詬病,據猜測,或許因為較短的續航里程,成為它所停產的原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