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散文 援疆不了情
張照志
歲月如歌,不知不覺間,三年的援疆工作生活轉瞬即逝。來到阿勒泰半年,就喜愛上了這里,曾發表名為《援阿的日子》的散文,抒發了對「金山銀水」的真摯情感。兩年半後,這種援疆情結更是滲入血液,透入骨髓,浸入靈魂!
三年的援疆歲月,是豐富人生經歷的三年,是人生價值得到體現的三年。這種經歷使自己更加成熟,更加淡泊名利。記得,與我住同一單元的哈薩克族鄰居,經常對我問寒問暖。過肉孜節時,我去老人家拜年,喝著香噴噴的奶茶,吃著酸甜的奶疙瘩,感受著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讓我感動的是,老人本身家裡困難,就在2011年春節前夕我要返京時,老人專門給我送來兩尾活魚,並囑咐我要向我的妻兒問好。我難以抑制自己的情感,頓時潸然淚下!這就是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對援疆幹部的深情厚誼呀!
置身阿勒泰這個被譽為「金山銀水」的地方,我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凈化,情感與思想也得到了升華。我援疆,我快樂。這種體驗,若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是很難體驗到的。
援疆幹部在阿勒泰地區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不凝聚著家人的牽掛。援疆工作成績的一大半,應該歸功於援疆幹部的家屬。他(她)們承載著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承受著家人不能團聚的煎熬,用柔弱的臂膀挑起家庭的重擔,贍養老人,教育子女。即使犧牲個人,也要成為援疆幹部的堅強後盾。援疆幹部虧欠家人的實在是太多了。處於青春期的兒子、女兒缺失了本應得到的父(母)愛,把照顧家人的重擔壓在另一個人柔弱的肩膀上,援疆幹部無論怎樣彌補都不為過啊!
每當夜深人靜和節假日時,我們都會想家。但只要回歸工作狀態,援疆幹部就會投入到火熱的援疆工作中去,與當地幹部和人民群眾一起,為地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奮斗拼搏。
而援疆幹部家屬也無不時刻掛念自己的親人,記得在2010年正月十五的北京援疆幹部的聚會上,兒子說了幾句質朴話語,竟讓在座的有些援疆幹部鼻子酸酸的、眼淚汪汪的,個別援疆幹部及家屬甚至潸然淚下!他說:「援疆幹部能回家時,就盡量回趟家,看一看、幫一幫家人;若要實在回不了家,就多給家人打電話,多聯系親人,讓親人盡可能知道自身各方面的情況;而回家後,要多承擔家裡的家務,讓家屬多歇息歇息!」
援疆幹部經歷思念親人的痛苦外,還要經歷血與火的考驗。2009年在阿勒泰地區60年一遇的特大雪災中,我不慎滑倒,導致右腳踝骨裂,韌帶部分拉裂。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是雙腳!在一段時間里,妻子貧血不時暈倒,兒子又將右腳摔傷,真是禍不單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一想到阿勒泰地區特大雪災對各族人民群眾造成的危害,我就常常寢食難安,想著為地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及時向派出單位反映情況,想方設法為地區抗擊雪災捐款等。拄著雙拐到派出單位匯報援疆工作、申請項目、盡可能地爭取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我的行為感動了領導,援疆工作得到了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記得我帶著阿勒泰地區有關領導到派出單位聯系項目時,阿勒泰地區的一位幹部就說:「援疆幹部把前面的各項工作都做好了,路也鋪好了,我們享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樣。」還記得,在北京驗收一個課題時,我也是拄著雙拐去的,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援疆幹部不一樣,特別是阿勒泰地區的援疆幹部就更不一樣。這份執著,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我說得最多的是,阿勒泰地區的幹部群眾長期堅守邊疆,為邊疆的建設與發展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相比之下,自己做的這些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即將離開工作生活了三年的「金山銀水」,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有這里的朴實善良的以哈薩克族為主體的人民群眾。難說再見,難以割捨援疆情。三年結下的無比深厚的友誼、同事誼、援友情……均一一展現在眼前。再說聲珍重,再道聲再會!但那美麗的「金山銀水」、如詩如畫的喀納斯、世界著名的地質聖坑可可托海三號坑、神秘莫測的草原石人及岩畫,古老滑雪起源地……能在記憶中消失嗎!
三年援疆即將結束!
三年援疆經歷怎能忘卻?
一生援疆之路剛剛開始!
B. 報對口援疆學校如果不服從調劑會怎麼樣
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對口援疆學校需要支教的教師。
另一種不服從調劑其他的學校,
只能不通過援疆。
C. 醫務人員援疆的條件
醫務人員援疆的條件是自身首先能吃苦,抗壓能力強,學歷也要達標,專業知識強。
一當醫生的注意事項
(1)了解病人情況。在醫院陪護病人要注意的事項之一就是要了解病人的情況,病人是個什麼樣的病人,病人需要有哪些照顧,病人有沒有自理能力,病人得的什麼病?病人需要服用哪些葯物?病人的飲食有哪些禁忌事項。
(2)注意液體情況。在醫院陪護病人要注意的事項之四就是要注意液體情況。液體情況是指輸液的液體,一般病人住院,都會進行輸液,輸液的話,病人有可能會睡著,但是作為陪護就要尤其注意,因為液體輸完了,就會進空氣,這是很危險的事,所以作為陪護。
二如何成為合格的醫生
(1)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嚴守職業道德底線,決不能利用工作便利為自己謀取私利。 要時刻謹記醫生的身份和責任,不要做任何有辱醫生職業的事情。 團結合作。
(2)精湛的醫術。做一名醫生,首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准確的判斷患者病情並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法。醫生和其他職業不一樣,有些錯誤永遠不能犯,畢竟,這是牽涉到人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
D. 援疆幹部回來提幾級
你好!
經濟待遇,當地發放工資差額。西藏的工資比內地要高不少,尤其對於我這樣來自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人來說,差額更大。派出單位每個月也會給我一筆高原補助。我們都把這些錢叫做「生命折舊費」!結束援藏後,這些錢馬上就停了。
政治待遇,作為援藏一年多的技術援藏幹部,主要還是得看派出單位拿你當不當回事了。跟我一起技術援藏的兩位援友,一位單位給其破格晉升正高職稱,一位聽說沒啥額外待遇。至於我,除了當地宣傳部在我單位的協調下,給了一紙通報表揚之外,個人政治待遇啥都沒有!沒有提拔,職稱也沒什麼說法。可見,派出單位的態度,是關鍵因素。當然,走組織部序列援藏三年的行政幹部,會提拔一級,比如正科升副處,副處升正處。
身體情況,不少援藏幹部會落下一些不可逆的病,身體情況不好。因為強烈紫外線照射和長期處於乾燥狀態下,我的皮膚出現了問題,心臟和記憶力也遠不如援藏前。其他很多人也是各有各的情況。
E. 新疆南疆地區公務員的待遇情況如何現在援疆了,以後潛力是不是很大
我是新疆和田地區的公務員,這幾年一直想辭職回老家打工,可是組織上不批准。幾年來一直喊著要漲工資,今年新書記來了總算漲了400塊,可物價又翻了一番,一碗拉麵從8元漲到了12元。在這里當公務員真是一種悲哀,拋棄年邁的父母背井離鄉來到沙漠地區,環境艱苦惡劣凶險都能忍受,天天加班值班維穩都能克服,可每個月省吃儉用天天下掛面啃饢餅剩下來的幾百元工資上不能盡孝於父母,下不能撫育妻兒。攢上兩年的工資,跋山涉水坐上近一周的長途車回老家探望一次父母就沒了。唉!這輩子幹了個讓人心酸的公務員。
F. 援疆的警察去到一般干什麼
摘要 在新疆警察崗位,一般很難調回去戶籍地,除非是家裡有一定關系,或者個人表現得非常好,被快速提拔情況下,也許可以調回戶籍地。
G. 援疆幹部待遇
各地政策不同,以溫州市為例:
援藏援疆幹部人才工資福利、生活補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慰問、探親休假、健康體檢、學習培訓、專業技術職級晉升和崗位保障等有關待遇,按照《關於進一步明確援派幹部人才待遇的通知》(浙組〔2019〕18號)規定執行。
其中,擔任現專業技術職務已滿2年(年限計算截止到2020年1月31日),符合《關於援藏、援疆、援青專業技術人員確認專業技術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浙人社發〔2011〕145號)規定資格條件的,可提前確認高一級專業技術職稱。
派出前聘任一級、二級教師職稱未滿2年的援藏援疆教師,完成援藏援疆任務後,待其符合相應教師職稱評審條件規定的申報年限時,按照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許可權再予確認高一級教師職稱。派出前已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援藏援疆教師,不予直接確認正高級教師職稱。
為援疆幹部解除後顧之憂
各地各校推薦人選經溫州市教育局選拔、體檢、考察合格後報省教育廳和組織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後正式確定為選派人選。未被確定為正式選派人員的第十批援疆人才推薦人選,優先推薦為第二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支教教師人選。
各地各校要主動關心援藏援疆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困難,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以上內容參考:樂清市人民政府-轉發溫州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援藏援疆幹部人才選派工作的通知
H. 援疆支教的條件和待遇如何
環境可能有點不好,但待遇很好。
「為中國而教」(英文名稱 Teach Future China,簡稱TFC)成立於2008年,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
項目輸送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或城市打工子弟學校任教兩年,提供持續而系統的培訓,培養和集結關心教育的優秀人才。
美麗中國(Teach For China,簡稱TFC) 成立於2008年,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
西部陽光V行動緣起於2004年,最初由尚立富先生聯合楊東平、錢理群、朱永新等著名學者及北京10所高校大學生代表共同發起,2015 年,該項目從「短期支教」轉向「鄉村夏令營」。
將號召大學生去鄉村支援教育轉變為與兒童平等對話,將教授課本知識轉為體驗式活動,以夏令營的形式開展暑期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