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印戰爭的影視作品
中國沒有拍攝關於中印戰爭的電影。可以觀看《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記錄片。
由於中印戰爭進行的時候,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後的經濟復甦過渡期,國家經濟經費極端困難,所以中國就沒有拍攝中印戰爭的電影
印度方面由政府指示在1964年搶拍了寶萊塢的「抗中國策電影」:《Haqeeqat》(中文譯名為:嚴峻的現實),在這部電影中,印度導演:奇坦●安南從國內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英勇無畏的印度官兵」,又從當時反共的南越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窮凶極惡的中國解放軍官兵」,所以整部電影的對白語言是印度語和越南語。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斗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沖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1)越南諒山戰斗紀錄片電影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全長約171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
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復雜的背景。
印度政府把中國的寬容忍讓視為軟弱可欺,聲稱要以武力對付中國,加緊進攻中國的准備和部署。在西段,印軍部署了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十配屬分隊,共5600餘人。
在東段,印軍部署了1個軍部、1個師部、3個旅部、15個步兵營,約1.6萬餘人。其第7旅4個營、炮兵第4旅2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克節朗、棒山口及以南的達旺地區;第5、第181旅計8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第4軍軍部、第4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
東、西兩段,印軍共集結了2.2萬餘人。9月~10月上旬,印軍不顧中國邊防部隊的勸阻和警告,連續進攻駐守在「麥克馬洪線」以北西藏山南地區擇撓橋和扯冬的中國邊防部隊,打死打傷47人。
10月17和18日,在東段和西段,入侵印軍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20日,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
面對印度集結兵力、侵佔中國領土、頻繁挑起邊界沖突的形勢,中國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遵照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進入戰備狀態。在印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即10月20日,奉命開始自衛反擊。
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針對印軍沿克節朗河右岸~線展開的進攻部署,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攻佔槍等、卡龍、沙則、仲昆橋及章多等地。接著兵分5路南進,於25日進占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的後方基地達旺。
經過幾天反擊作戰,西藏邊防部隊全殲印軍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被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駐守呂都、林芝、山南地區的中國邊防部隊也在反擊中拔除了入侵印軍的據點,奪回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西段,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採用逐次轉用兵力攻堅拔點的戰法,全殲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37個入侵印軍的據點。28日,中國邊防部隊停止反擊。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傷亡: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繳獲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
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㈡ 電影《芳華》里戰爭,是什麼戰爭
電影《芳華》里戰爭,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越南諒山戰斗紀錄片電影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作戰成果: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4個省的3個省會、1個市、16個縣城、3個鎮以及廣寧、河宣兩省部分地區。
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345、346師,重創316A師另7個團、25個營(隊),部分殲滅了越軍325B、327、337、338師另12個團(旅),拔除了35個公安屯,共殲敵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
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挺、具)、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導彈817枚、導彈22枚,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導彈基地3個、機場3個、導彈發射架2個,同時摧毀了越北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㈢ 有哪些比較真實描繪戰爭的電影或紀錄片
血戰鋼鋸嶺李安想告訴我們英雄是會軟弱會迷茫的平凡人,梅爾吉布森告訴我們英雄都是神一樣的人。但是這部片的好處是,同樣是展現人的神化,它可比手撕鬼子的劇真實多了。大概是因為真正的神從來不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常人難以企及,他只是謙卑地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
㈣ 1979年對越戰爭的始末
關於這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說法不一樣,就像日本不承認大屠殺一樣,中國也不可能承認自己的入侵行為,因此就拿「反擊」來創造歷史。具體過程和原因,我現在用手機不好回答,過兩天能用電腦時再回答你。
這段歷史無論天朝還是越南都有修改的地方,以下是來自芬蘭的資料,大部分中立國資料與其基本一致。
1.起因:
大家都知道79年是WEN-GE剛剛結束的時候,鄧當時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國內形勢混亂,內部矛盾激化;二是軍隊的人都自以為是,把自己的地位置於全國人民之上。因此鄧打此戰還是比較英明的決定,一是利用一場「反侵略」戰爭促進國內人民團結,二是藉此仗來殺殺軍隊的傲氣。
而恰好此時有個又合適的對象——
越南一直以來都與天朝有領土爭端,雖然沒有大規模戰斗但小沖突不斷。而且還有一個正當理由,當時統治柬埔寨的是「紅色高棉」,紅色高棉是親華政府,而且一直對人民實施恐怖統治,當然越南對柬埔寨的入侵並不是為了解放柬埔寨人民,而只是單純地擴張,但「解放人民」成了越南政府出兵的正當理由。因此鄧便在國際社會上以保護柬埔寨為理由出兵越南。後來由於國際社會譴責,加上目的已達到,因此鄧在宣布勝利後下令撤軍,未來得及與越南從柬埔寨撤回的主力交手;而越方在共軍撤退後也宣布勝利。
效果:
此戰雖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但成效非常良好,首先保證了柬埔寨親華政權的在位;二是重新團結了國內民眾,解決了矛盾;三是在此戰中傷亡慘重的PLA不再傲氣沖天,恢復了以前的軍階和軍銜;四是撤軍時從越南帶走了大量以前援助的物資,並對越南的交通和村莊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大地削弱了越南的綜合實力。
戰斗過程就不多說了,歷史書應該不至於連這一段都要改。雖然越南最後從柬埔寨撤回了主力部隊,但沒有來得及與PLA交手。
兵力:PLA最初為20多萬,後來增加到約40萬。越軍方面大約7到10萬正規軍和15萬民兵。
損失:雙方對外宣傳的傷亡數據都不一樣,以下為部分中立國經考察後估算的大概數據。
華:陣亡2.6萬,受傷3.7萬,420輛坦克被擊毀。
約:陣亡3萬,受傷3.2萬,185輛坦克被擊毀。
平民:越方宣稱有10萬平民傷亡,但中立國未考察到詳細數據。
信不信由你,如果你覺得只有天朝的史書可信也沒什麼,畢竟生在天朝嘛。
㈤ 1983年,對越反擊戰 中泰法師對法。誰知道詳情
子不語怪力亂神
1983年對越反擊戰中的中泰靈異師鬥法吧諒山戰役中,越軍使用了化學武器企圖擾亂我軍攻擊分隊作戰隊形,以利其防禦火力對我攻擊分隊進行殺傷,逼迫我軍戴上防毒面具以達到消耗我軍體力,妨礙其戰術機動,不過也有零星跡象表明和資料顯示,越軍所使用的還有活性生物武器,其實際危害程度遠超化學武器,而且對我軍士氣也產生了較大的不良影響。』——《老兵回憶錄——對越自衛戰爭》
1979年年初,針對越南在中越邊境不斷挑起事端和囂張蠶食中國邊境領土,中國對越南發動了自衛反擊戰。對越還擊戰自1979年2月17日開戰以來,東線人民解放軍各部隊迭經苦戰,穿插東溪,會攻高平,纏斗同登,雖付出了重大犧牲,但攻堅必克,至2月25日,已形成威逼諒山之勢。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更是越南首都河內的屏障門戶。
在歷史上,越南在邊境作亂,中央王朝的軍隊只要打下諒山,越南國王就會自動投降,可見諒山的重要性。此次中國軍隊只要拿下諒山,便可一馬平川,直指河內。2月27日凌晨,中國軍隊對諒山展開總攻。解放軍發起了10分鍾的火力奇襲,然後由55軍兵分三路,分攻諒山兩側的扣馬山、巴外山,417高地。某團三連受命在三個小時內拔除巴外山外圍的152高地,而後與分攻包外山外圍大小十幾個高地的友軍連隊會合,以達對包外山的合圍之勢。152高地高約152米,所以在我軍指戰部被命名為152高地,不過此高地雖不過152米高,地勢相對其它高地還算平坦,可上面叢林密布,壕塹縱橫,外加天空雨霧彌漫,視野狹窄看不清方向,對三連的進攻頗為不利。三連在向152高地進行沖擊時,越軍首先進行了炮火攔阻射擊,其中夾進了多發刺激性毒劑炮彈,爆炸後產生了大量白色煙霧,進攻人員頓感不適流淚,而當進攻分隊占據第一道塹壕,准備向第二道塹壕發起沖擊時,越軍在塹壕內向攻擊戰斗小組投擲了毒煙手榴彈,爆炸後白煙持續了三分鍾,許多戰士無法睜開眼睛,呼吸困難,攻擊速度遲滯。幸虧戰前中國軍隊根據對越軍化學武器的了解和認知程度,將實戰中對越軍化學武器的防護提到了戰前准備中的重要環節並加以落實。在自衛還擊作戰發起前夕,參戰部隊團級以上各單位,分別組織了連,排,班三級,在中越邊境一線組織學習」三防」知識,並且由於當時戰事緊迫大戰在即,戰事緊急刻不容緩,為保障絕大部份參戰人員能夠在戰前配發防毒面具,全國有兩家兵工廠緊急全力生產防毒裝備,55軍作為一線部隊,基本上每個士兵都配備了防毒面具。因此三連除了一些士兵因為反應不快沒來得及帶上防毒面具還有個別士兵嫌負重過多早將防毒面具丟棄而受到了一些毒氣傷害外,戰力並未受到太大損耗,經過一番激戰後,三連終是攻下了第二道壕塹。三連在占據了第二道壕塹後,暫做休整,接著便向越軍的三道壕塹的發起了猛烈沖擊。守在第三道壕塹上的越軍見三連攻擊勢猛,似乎心中生怯,草草打了幾槍後便往高地上退去。三連將士士氣高漲,丟了防毒面具,輕裝上陣,想要一鼓作氣沖上高地。可沒想到沖在最前頭的幾個士兵眼看就要沖到第三條壕塹時,不見中槍,卻紛紛倒了下去,之後沖上去的幾個士兵到了前面幾個士兵倒下處,也是同樣不聲不響地倒了下去。後面的士兵見狀,趕緊伏下身子,躺在地上,緊張和悲憤的同時卻又有幾分疑惑,因為第三條壕塹上的越軍士兵早就撤了個干凈,而他們剛才也並未看到前面幾個倒下去的戰友有中槍的跡象。三連長張士貴忙叫士兵們重又將防毒面具戴上,又怕樹林里隱蔽處有敵兵埋伏,便叫來了連里的幾個投彈標兵,讓他們匍匐過去,對第三道壕塹前後一些能夠隱藏人跡的樹木一一投擲了手榴彈進行可疑目標定點清除。
在確定萬無一失後,張士貴發出了攻擊命令,戰士們也嚎叫著重又沖上前去。可當戰士們快沖到第三條壕塹時,又紛紛倒了下去,像中了什麼魔法一般,轉眼間就倒下去了五六個士兵,那倒下去的士兵也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生死不知,但這一過程中卻還是沒有聽到什麼槍聲。張士貴一見不對,趕緊叫停士兵,讓他們原地埋伏等待。他左思右想,覺得定是越軍使用了什麼特別厲害的化學武器,連這防毒面具都無法抵擋,想到這里,他只好撥通了營部的電話,請求營長派營里的防化兵前來支援。過了幾分鍾,營部里派來的三個防化兵終於趕到,一個噴火兵,一個防化偵測兵,還有一個是防化醫務兵。他們趕來後,經過簡單了解,馬上由偵測兵進行了偵察,卻發現現場並無什麼毒氣遺留,於是那名防化醫務兵全副武裝匍匐前進,准備先救回一個士兵來看看傷勢情況。可是那名防化醫務兵剛趕到最近那名士兵邊上,正准備把那名趴伏在地上的士兵翻轉過來時,那身穿防化衣帶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的他卻毫無預兆地也一頭倒了下去,再無任何動靜。後面的戰士不由面面相覷,心中竟不約而同的起過一絲恐懼。而在之後,由那趕到前頭的噴火兵背著噴火器朝著第三道壕塹周邊進行了覆蓋性噴火,一時間火焰滔天,山上樹木也紛紛燒將起來。見前面壕塹周圍再無任何可掩映人蹤的地方後,張士貴又命令最前面的兩個士兵慢慢潛伏過去,可那兩個士兵剛越過先前那名防化醫務兵倒下的地方,也紛紛一頭栽倒下去。這一下,張士貴可真急了,他可是在營長面前立了軍令狀,三個小時內一定要拿下152高地,他也為前面那些倒下去的戰士們擔心不已,這些戰士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兵,是他的兄弟,是他的孩子,如今倒在那裡生死不知,他卻束手無策。第三道壕塹周圍已經被燒成了一片荒蕪,看去沒有任何殺機,可如今在他乃至所有士兵眼裡,卻是有如猛獸一張血盆大口,隨時都有可能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給吞噬掉。不過他也知道如今不能沖動,無奈之下,只好又撥通了營部的電話,營長聽到三連戰場進展緩慢後也是激動異常,把張士貴大罵了一通,說張士貴貽誤戰機,到時候他這營長都要跟著牽累,不過聽張士貴描述了現場具體情形後,終是冷靜了下來,說要向團部報告請求支援,叫張士貴暫時等著。張士貴和三連的士兵只好暫時等在原地,心中卻備受煎熬,為前面那些毫無動靜的戰友擔心,也焦急於被這樣莫名其妙地阻在這里,進攻艱難,尤其張士貴看著時間一秒秒地過去,離三個小時時限越來越近,更是焦急萬分。連里一些新兵心中也是越來越感恐懼,有個士兵小聲嚷著這越南兵是不是用了什麼妖法勾了前面那幾個戰士的魂兒,他這么一說,大家紛紛議論起來,心中恐懼更甚,許多士兵都忍不住不顧戰場禁忌要往回退,也虧張士貴看到苗頭不對,經過一番訓斥加一番鼓氣,才讓大家的情緒稍稍安定下來。過了半個小時,營長竟然親自來到了152高地前,除了一名貼身警衛外,還帶來了兩個陌生人。兩個陌生人一中一青,中年男子大約五十左右年紀,穿著一身黑色唐服,腳著厚底布鞋,手上還拄著一條木紋黑色拐杖,一副舊時士紳派頭,張士貴也猜不出這不像兵也不像官的男子究竟是什麼來頭。不過看營長對他的恭敬謹慎模樣,只怕來頭也絕對不小。而且中年男子頭發也齊整地向後梳成了一個大背頭,個子雖不高,卻挺拔如松,眼神雖不銳利,卻目光如炬,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又帶著一股似與生俱來的威嚴。另外那名青年男子,大約二十左右年紀,穿著一身普通的中山裝,臉色卻顯得有些蒼白和陰郁,身材雖高,卻微微傴僂,不過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眼神銳利,鋒芒畢露,有如一雙鷹眼,作為習慣了戰場廝殺,見慣了生離死別的三連長張士貴偶被他眼神掃到,竟然都忍不住汗毛直豎,不敢與他對視,心中也不由嘀咕這陰鷙男子到底是什麼來歷。這男子年紀雖輕,與那中年男子相比,兩個人對照鮮明,一陰一陽,一鋒銳一內斂,卻又各自有一種說不出的矛盾與復雜之處,不只與張士貴他們這些戰士,甚至可以說與如今這個時代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在聽張士貴將剛才沖鋒時的情形簡述了一遍後,那中年男子點了點頭,微微帶笑看向年輕男子:「你怎麼看?」只是年輕男子薄薄的嘴唇緊閉,眼睛只看著前面,卻久久不作答,不知道心裡在想些什麼。中年男子嘆了口氣,似有些無奈,不過隨後卻又笑道:「沒想到這越南偏隅之地,竟也有我等同道中人,而且似乎實力頗為不俗,手段更是狠辣,你可千萬不要小視。」年輕男子依舊不出聲,只是因為中年男子這么一說,臉上卻露出一絲似不服氣的表情,還似帶著一絲不耐煩。中年男子又露無奈,打了聲哈哈,便跟營長抱了抱拳,說要過去了,並一再叮囑營長和張士貴他們不管等下聽到和見到什麼都不得跟上去,而假如半個小時後他們還沒從對面林子里回來,就請營長直接撤軍,放棄這152高地,寧肯饒過,也不得強攻。中年男子連叮囑了好幾遍,直到見營長做軍禮保證,又見旁邊年輕男子臉上更顯不耐煩後,才終於轉過身子,跟年輕男子說了聲走吧,便和年輕男子齊步向前走去。中年男子走著,左手卻伸入懷中,似乎拿出了什麼東西,接著又把手伸向年輕男子,只是年輕男子卻搖了搖頭,似做拒絕,腳下也加快了速度,一下就把中年男子甩開了幾步。中年男子見狀,也急忙跟上,又抬起左手放到自己嘴邊,似乎把手裡的東西吃了下去。看著他們兩人一步步向前走去,張士貴乃至營長還有三連戰士們的心都提了起來,而當他們走到那防化醫務兵倒下的地方時,張士貴他們的心都幾乎提到了嗓子眼,撲通撲通跳得厲害,甚至都要忍不住叫出聲來,讓那兩個人小心。可是出乎他們的意外,那兩個男子走到防化醫務兵那裡,卻隻身子似輕顫了一下,而沒有倒下去,也沒見多大的異狀。兩人半俯下身子看了看那防化醫務兵,看了一會,兩個人幾乎同時抬起了頭,對視了一眼,而後又轉過身看了看防化醫務兵旁邊的那個戰士,接著便一路慢慢看了過去,卻都沒怎麼停留,也沒有碰那些倒下去的戰士。張士貴本來還見他們沒有忽然倒下去而稍稍放了心,但見他們只看了那些戰士一眼,便不管不顧繼續向前走去,並不先將那些戰士拉回來救治,也不知道是什麼個意思,他有些疑惑的同時又不由有些焦急,轉問向營長:「營長,我們先把那些受傷的兄弟給救回來吧?」營長猶豫了一下,終又搖了搖頭道:「不行,剛才他們都囑咐過了,我們不能夠過去。」「為什麼不能過去啊?他們不都沒事嗎?」張士貴有些急了,嚷道。營長卻狠狠瞪了他一眼,吼道:「胡鬧,他們沒事,難道我們就一定會沒事了嗎?給我乖乖呆著!」『我們和他們又怎麼不一樣了?他們看去還沒我們強壯呢……』張士貴腹誹道,不過見營長生氣了,卻也不敢再提意見,只好暫時忍耐著,等待著。那邊那兩個男子這個時候已經越過了第三道壕塹,又繼續向前走去,不過他們越往前走,腳步是越慢,在到了那沒被火焰蔓延到的山林邊緣,他們幾乎是每走一步就要停下來歇一歇。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終於還是走進了山林里,很快就不見了蹤影。他們兩個人進了山林後,山林那邊依舊是一片寂靜,不聞一點聲音,那兩人也似就此消失了一般,遲遲不見一點迴音和動靜。張士貴和營長他們見時間一點點過去,很快就要到半個小時之期,也有些焦急起來,那營長也在默默考慮著過了半個小時後自己到底是該撤軍還是命令士兵強攻上去。突然,前面山林里傳來悶哼,悶哼之後又是一聲慘叫,叫聲凄厲無比,帶著無盡的恐懼和絕望。這邊等著的張士貴他們包括營長聽到那叫聲都不由打了個冷顫,如墜冰窟,那叫聲有如勾魂一般,似乎一下子將他們帶到了幽冥地獄之中。不過那慘叫聲很快就嘎然而止,似乎叫聲的主人突然被掐住了脖子一般,山林那邊也重又陷入死寂。張士貴和營長面面相覷,猜測著山林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擔心著進去的兩個人是否陷入了危險,甚至已經犧牲。又過了一會,張士貴又有些等不及了,正要請示營長要不要派人上去偵察一下或者全員直接強攻上去,那營長心中也忐忑猶豫不已,想著該怎麼辦時,山林里走出了兩個人影,正是先前進去的那兩個男子。只是走出來的兩人卻互相攙扶著,或者說是由那年輕男子攙扶著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已不復先前的俊朗和精神,雙目緊閉,面如死灰,雖然身上沒見什麼傷口,人卻似陷入了昏迷之中,整個身子幾乎都癱在年輕男子身上。不過年輕男似乎倒無大礙,他看去瘦瘦弱弱,力氣卻是頗大,這樣扶著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回來,比進去時快了不知道多少。到了營長跟前後,他對營長點了點頭,也不說話,便扶著中年男子准備離去。「先救人!」那張士貴早等急了,大叫一聲,准備和三連士兵一起沖上去。年輕男子剛跨出幾步,卻突然停住,轉頭冷冷喝道:「別救了!他們都死了!」或因年輕男子聲音聽去比眼神更冷,也或因他說的話本身,張士貴和戰士們不由愣在了那裡,停在原地,眼裡除了疑惑,也帶著驚詫,等反應過來後便化成了無盡的悲痛和憤怒。年輕男子自顧轉回頭,繼續向下走去,幽幽地丟下了一句話:「他們早死了,最好不要碰他們,就地掩埋吧。還有樹林里也有兩具屍體,你們更不能碰,用火燒了。
」……張士貴他們包括營長沖上去後發現果真如年輕男子所說,先前那些倒下去的戰士都已氣絕,臉色烏黑,只是身上卻不見一點傷痕。營長也照年輕男子留下的吩咐,自己和警衛員留下來打掃這里的戰場,命令張士貴帶著三連戰士們加緊時間拿下152高地,而他和警衛員進了森林後也果然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兩具屍體。這兩具屍體一具是一個瘦小乾枯的人兒,身上衣服破爛,臉上長滿了瘤子狀的疙瘩,極其醜陋,他雖然已死,一雙眼睛卻是大睜,眼角以及口鼻等處還掛著黑色血痕,看去分外猙獰!他旁邊另一具屍體卻並非是個人,而是一條全身火紅,粗如小孩手臂,長卻大約只有一米的蛇。更讓營長瞠目結舌的是,這紅白肚子朝天早已斷氣了的火紅小蛇頭上竟然長著一塊雞冠花狀的紅冠,而腹上也長有兩只雞爪一般的小腳!
這種事肯定都是假的,反正我不信。
㈥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叫什麼名字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名字叫《較量》《偉大的抗美援朝》《新中國戰爭紀錄片之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紀錄片 。
朝鮮戰爭紀錄片《較量》這是一段凝重的歷史,它記載一場人們難以忘卻的戰爭.本世紀... 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各次戰役的全過程,
中國第一部全面敘述抗美援朝戰爭過程的文獻歷史影片。是一部系統記載抗美援朝戰爭的形象戰史。《較量》展現的是多軍種、多兵種交鋒的現代化戰爭,片中戰爭場面是攝影師冒著槍林彈雨實拍的。本片首次在銀幕上將極機密軍事檔案解密,披露朝鮮戰爭為何會爆發之真相,歷史場面異常真實、壯觀、慘烈。
69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赴朝後首戰——兩水洞戰斗。為保家衛國,他們踏上抗美援朝戰場。兩年零九個月,19.7萬余名志願軍英勇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緬懷最可愛的人!
1950年10月19日,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志願軍赴朝後的首戰,是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的李承晚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衛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此戰約1小時,全殲敵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共斃傷俘敵470多人。
㈦ 有關戰爭類的紀錄片電影凡是知道的竟都有什麼額名字呢呀,反正是著名戰爭的紀錄片電影
戰爭類的紀錄電影有很多,如前蘇聯的《英雄的斯大林格勒》、《紅流》,美國的《登陸日》、《血戰太平洋》、《血戰越南》、《越南早晨》、《轟炸珍珠港》、《巨艦》、《攻克柏林》、《奧斯維辛集中營》等等。歐洲的有《帝國的末日》、《東線東線》、《非洲之狐》、《倫敦大空戰》、《大西洋海戰》、《海上獵殺》等等。中國的有台灣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血戰緬甸》,大陸的《遠征軍》、《淞滬之戰》、《千里太行》、《生死運輸線》、《駝峰》等等
㈧ 萬炮轟諒山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共和國戰史-亮刃越南
㈨ 對越自衛反擊戰有哪些經典影片
有《長排山之戰》、《花枝俏》、《高山下的花環》、《雷場相思樹》、《凱旋在子夜》等。
1、《長排山之戰》
《長排山之戰》是一部於1981年5月上映的戰爭故事片。由田永貴執導,夏炎、黃健明、吳志孝等人編劇,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由紀紅軍等主演。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某部四連在接受奪取長排山的任務後,採取正面進攻的戰術,在拂曉時向越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我軍沿著山坡、樹林前進,勇猛沖擊。但是,由於對敵情、地形特點認識不足,部隊進入了越軍火力網,進攻受阻。
越軍利用長排山山高、草深、洞多、林密的有利條件,隱蔽在山洞、石縫、草叢中進行頑抗,造成我軍很大傷亡,我軍連長犧牲,副連長負傷,部隊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越軍在暗處,我軍在明處,形勢對我極為不利。指導員及時召開會議總結經驗教訓,他們決定改變打法,調整部隊,堅持到天黑,以三班為突擊班,利用暗夜摸上山去;
同時以一個排的兵力正面發起佯攻,造成聲東擊西的態勢,藉以迷惑越軍。三班夜襲成功後,立即接應連主力上山,全連在拂曉前控制了山頂。
天亮後,指導員指揮全連採取小群分路分片包干、上下接應、層層搜山、逐洞殲敵等手段,與越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戰斗。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四連最後終於奪下了長排山,為我後續部隊打開了交通要道。
2、《花枝俏》
《花枝俏》是景慕逵執導的戰爭電影,由寶珣、劉新、穆懷虎、趙娜、王憧等出演,於1980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普通士兵黃永亮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過程中獲得成長並為國光榮犧牲的故事。
5、《雷場相思樹》
《雷場相思樹》是韋廉執導的劇情片,由巫剛、胡亞捷、張建民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
該片根據江奇濤的中篇小說《雷場上的相思樹》改編,講述5名地方大學畢業生到軍校學習,報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在戰爭中經歷生死考驗的故事。
㈩ 少林寺門前石獅市突然復活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片名:《天命英雄》
故事講的是公元15世紀中期越南黎朝初期,太後為自己的權欲,蠱惑先皇廢黜儲君諒山王黎宜民,後謀害先皇,並嫁禍於黎朝元老阮廌,並將阮家誅滅三族。
阮家唯一倖存的阮武十二年後重現,調查發現他們家族被陷害參與與他們無關的陰謀和罪惡。他決意恢復正義,洗刷家族的榮譽。
阮武偶遇一場刺殺,在千鈞一發時救了皇上的堂兄,他們結成同盟,意圖向太後復仇。阮武在復仇的過程中結識了同以太後為仇的花夏和花春姐妹,在這個過程中還加入了發現同伴圖謀纂位的劇情,基於大義,揭穿了嘉王的陰謀。
為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和女主角花春的激烈反對,阮武最後放棄了復仇,把重要的復仇道具「血書」親手交還仇家太後,表露身份,退出是非,停止了這場殺戮。
(10)越南諒山戰斗紀錄片電影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阮武 演員 黃東
昆侖派劍神。生性溫柔且多情,有正義感,知書達理,但勝負心極強。十歲跟隨師父定遠師太進山練劍,十五歲武林大會奪得天下第一。二十歲收徒公孫洵,之後一師一徒形影不離。
2、花春 演員 鄧氏美榮
清風觀,小道姑。孤兒,從小被清風觀老道玄機子當做女兒收養。古靈精怪的小財 迷、正義感爆棚、樂於助人且老幫倒忙、行俠仗義愛交朋友,喜歡小偷小摸,她自己稱之為「劫富濟貧」。
3、宣慈太後 演員 雲庄
後周世宗柴榮的第二任皇後。她是節度使、魏王符彥卿之女,宣懿皇後符氏的妹妹,後周恭帝柴宗訓的養母。她又被稱為「小符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