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越南大米嗎
越南大米主要產自於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紅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糧食作物,它在全國范圍內都可種植。越南人把大米當作主食,認為它有豐富的營養價值。1990年的水稻種植面積有600萬hm2,通過推廣雜交水稻,目前種植面積達到750hm2, 而且平均產量也從原來的3.2噸/ hm2提高到現在的4.13噸/ hm2。越南南部的熱帶氣候和北部的季風氣候都合適水稻的生長,並且這個地區還有兩個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紅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兩個大糧倉。
2. 越南人口近億,面積只有中國一個省大,為何還向中國出口大米
有網友問:越南人口近1億,但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還不如雲南省面積大,為什麼還能出口大米?他們人多地少,不但沒有吃不飽飯的問題,還向中國出口大米,真的是地主家余糧多啊!
但是我們有所不知的是,中國人開始吃大量的大米這個習慣,實際上都是從越南學到的。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大米不僅出口到中國,還出口到歐洲國家。越南之所以生產如此多的大米跟地理環境和政策有關。
目前越南是東南亞地區產值第一的國家,同時越南米的口感也很不錯,當地會使用稻米做出色澤誘人,口感一流的越南小吃。有想要去越南的朋友一定要多多關注一下。
3. 越南的大米主要在哪裡生產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糧食作物,它在全國范圍內都可種植。越南人把大米當作主食,認為它有豐富的營養價值。1990年的水稻種植面積有600萬hm2,通過推廣雜交水稻,目前種植面積達到750hm2,
而且平均產量也從原來的3.2噸/
hm2提高到現在的4.13噸/
hm2。越南南部的熱帶氣候和北部的季風氣候都合適水稻的生長,並且這個地區還有兩個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紅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兩個大糧倉。
目前,越南水稻的生產總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在這10年期間,雜交水稻生產應是排第一位且有完全影響力的因素。在引進了雜交水稻在一些地區進行試種成功後,1991年晚造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決定發展100
hm2
雜交水稻;1992年早造,在不同氣候條件的地區擴大種植到1156
hm2。在2003年,雜交水稻的面積穩定在60萬hm2,單產則達到6~6.45
噸/
hm2。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雜交水稻比常規稻的單產要高出1~1.5
噸/
hm2,有時甚至2
噸/
hm2。根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的預計,未來越南北方雜交水稻的面積將會從50萬hm2提高到70萬hm2。雖然雜交水稻對越南的糧食生產做出了很大地貢獻,然而它只是被簡單地認為適合在越南北方和中部沿海及高地的一些省份種植,在東南部和湄公河流域仍是一個空白。如果按目前的前景來看,
越南雜交水稻的生產應能達到更大的面積。
在一些省份雜交水稻的單產能穩定地保持在較高水平:如廣義省是7.3噸/
hm2,
南定省是7.2噸/
hm2,
清化省是6.7噸/
hm2,義安省是6.2噸/
hm2。此外,有的省份平均單產比晚造有所下降:如寧平省是6.0噸/
hm2,安沛省是4.85噸/
hm2。
4. 越南四季稻分布在哪些省份
2009年,越南水稻種植面積為744.01萬ha,其中九龍江平原水稻面積為387.29萬ha,占越南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2.1%,其次為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區,占越南水稻總種植面積的16.4%,紅河地區佔15.5%。目前,越南水稻平均產量在東南亞位居第一,2009年水稻平均產量為5.23 t/ha,其中紅河平原水稻種植水平最高,平均產量為5.58 t/ha。水稻平均產量最高的省份為紅河平原的太平省,2009年平均產量為6.64 t/ha;平均產量超過6.00 t/ha省份還有紅河平原的興安省(6.27 t/ha)、海洋省(6.07 t/ha)和九龍江平原的安江省(6.07 t/ha)。九龍江平原是越南糧倉,2008和2009年水稻產量均超過2000.00萬t,分別為2066.95萬和2048.34萬t,占越南總產的53.4%和52.7%。產量最高的省份是九龍江平原的堅江省和安江省,2009年產量分別為339.77萬和338.36萬t。
越南水稻種植分冬春季、夏秋季和晚季。從2009年水稻的種植面積來看,冬春季水稻佔大多數,主要集中在九龍江平原,種植面積為154.88萬ha,佔全部冬春季水稻種植面積的50.6%。冬春季水稻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ha的省份均分布在九龍江平原,分別為堅江省(27.78 萬ha)、隆安省(24.9 萬ha)、安江省(23.41萬ha)、同塔省(20.72萬ha)。
夏秋季水稻主要分布在越南的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區、西原、東南部和九龍江平原4個地區。2009年,全越南夏秋季水稻種植面積為235.83萬ha(表2),九龍江平原夏秋季水稻種植面積就佔了81.0%,為191.05萬ha。夏秋季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ha的省份有:堅江省(27.78萬ha)、隆安省(24.90萬ha)、安江省(23.41萬ha)和同塔省(20.72萬ha)。夏秋季水稻產量不高,2008和2009年平均產量分別為4.81和4.74 t/ha。
晚季水稻主要分布在紅河平原,2009年紅河平原晚季水稻種植面積為58.42萬ha,北部丘陵山區晚季水稻種植面積為42.99萬ha,九龍江平原為41.36萬ha。晚季水稻平均產量較低,2008和2009年平均產量均為4.46 t/ha,除紅河平原晚季水稻平均產量稍高(2008和2009年分別為5.42和5.43 t/ha)外,其他地區晚季水稻平均產量均未超過5.00 t/ha,九龍江平原最低,晚季水稻平均產量僅3.89 t/ha。
5. 國土面積僅才33萬平方公里的越南,為何他能成為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國
越南的國土面積雖然小。它的種植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大半,並且越南有很好的農業地理優勢,他們國家也非常的重視農業的發展,而且他們的勞動力非常豐富,都是自給自足。
因為越南有著種植大米的地理優勢。越南位於印度的東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高溫多雨,雨水和陽光都是非常充足的,所以越南的大米是一年三季,也就是一年可以播種三次,並且可以收割三次大米。
越南的勞動力豐富。越南的人口是非常的密集,而種植大米又需要非常多的人手,使得勞動力得到了補給,而越南國家的大米情況是供大於求,大米的量非常的大,越南自己也就消耗不了,所以出口量非常的大。
6. 越南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
越南屬於典型的熱帶氣候,並且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這就意味著越南的耕地面積相當大。再加上越南的勞動力豐富。一年可以種三次水稻,每年的水稻年產量非常的大。再加上越南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的大米資源非常的豐富。這就為越南出口大米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越南的氣候屬於典型的熱帶氣候,他們那裡的天氣主要是以高溫、高濕為主,這樣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水稻種植,以至於在越南地區,水稻可以一年收獲3茬,這就保證了水稻的產量非常高。越南這個國家的地貌特徵主要以平原為主,土地相對而言也比較肥沃,所以對於種植水稻來說提供了非常多的方便,更重要的就是越南人口近億,可以為種植水稻提供非常多的勞動力,從而能夠保證水稻可以及時地播種和及時地收割。
7. 為什麼越南「長不出」更好的大米
越南的稻田無處不在,越南人種出了巨量的大米用於出口,並且成績斐然,甚至在2012年搶走了泰國大米頭號出口國的交椅,而根據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最新報告,2014年越南成品米出口量將增至720萬噸,比上年的670萬噸增長約8%。
因為大米增產,亞洲地區的大米需求旺盛,其中包括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越南大米也從遮遮掩掩走向「正大光明」,然而,雖然越南大米的數量上去了,他們的質量卻讓人詬病。
越南「愛好」長得快的大米
會安位於越南中部,距海不遠,是一處著名的景點。在一個微風拂面的早晨,我正在會安附近一個村莊的稻田裡,彎著腰,用力地把手中的稻秧苗依次按進緻密的稻田土裡。沒錯,我正在學著如何用傳統的手法種植稻子。在引入農業機械之前,人工種植普遍存在,即使在今天,越南很多省份依然延續著這種種植方法。
「這樣,這樣做。」稻農 Pham Nhi一邊說,一邊用手給我示範,如何正確地插秧苗。
在越南,大米作為主食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如今,越南的政府專門規劃出了380萬公頃的土地來種植水稻,這一「配額」幾乎佔到了越南農業用地的一半。越南生產的大米大約有三分之一出口海外,越南、泰國、印度現在是世界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的風頭正在壓過後兩者,去年,越南大米出口創匯30億美元。
日本是亞洲地區主要的大米進口國之一,但是由於越南大米不能滿足日本制定的相關標准,在2008年,日本停止從越南進口大米,其中重要的導火索是在大米中發現了大量的農葯殘留。2013年,越南兩家公司開始和農民合作,以此保證出口的大米符合日本的要求,雙方才恢復了大米的貿易。
泰國最近政局不穩,大米成為了壓垮前總理英拉的重要砝碼。泰國的大米典押計劃非但沒有振興泰國的大米市場和英拉的地位,在農民無法獲得承諾的經濟效益情況下,越來越多人撤回了對英拉的政治支持。此外,泰國反腐機構也在調查補貼項目,中國取消了收購泰國大米計劃。
但是即使外部條件這么「優越」的情況下,越南因此趁勢推動出口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越南大米的質量問題,不僅僅因為它包含了太多的農葯。越南的鄰國泰國種植了不少品質優良的大米品種,比如知名的茉莉香米,這種米的生長期需要一年,但是最後,泰國米能夠輕松進入高端消費市場。但是越南米不行,越南「愛好」低附加值類型的大米,因為周期短,長得更快。
過於分散的種植業
為什麼越南「種不出」更好的大米? Nhi家那塊小小的稻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越南大米業主要的問題在於,過於分散和小規模生產。 這導致稻子出產後,面臨著薄弱的管理,比如儲藏不當,粗糙的去殼, 這樣使得越南大米品質下降。」 Nguyen Anh Phong對我說,他是越南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越南大米的生產方式還讓標准化的檢查模式難以持續,導致農葯殘留等問題出現。許多農民依然採用手工收割,他們就像機械化生產最好的反面例子。此外,工業化國家在使用烘乾機烘乾大米的同時, 越南農民通常讓太陽做這項工作, 當然,這還擴大了收獲後的損失。
「農民在路上或者他們的院子里曬稻穀,如果遇到下雨,大米就會出現問題。」Phong說
越南政府現在想了一個辦法來解決「規模化」的問題,鼓勵農民採用合作社形式,實際上,在越南,非正式的集體農場可以追溯到法國殖民時期,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越南政府將許多獨立的農場轉為合作社,推動所謂的農業集體化,但是效果不佳,這些合作社未能「兌現」增產的「承諾」,最終被廢棄。
8. 稻米主產區有什麼國家
(1)讀圖可得,①是蘇門答臘島,③是加里曼丹島,D是中南半島,E是馬來群島,F是湄公河,⑧是馬六甲海峽;
(2)讀圖可得:國家A是緬甸,B是泰國,C是越南;
(3)東南亞成為世界主要稻米產區和稻米出口地的原因是:東南亞是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濕,是適合水稻生長的氣候條件,這里的水稻種植區都位於河流下游平原或三角洲地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東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有充足的農業勞動力.
故答案為:
(1)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中南半島;馬來群島;湄公河;馬六甲海峽;
(2)緬甸;泰國;越南;
(3)東南亞是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濕,是適合水稻生長的氣候條件,這里的水稻種植區都位於河流下游平原或三角洲地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東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有充足的農業勞動力.
9. 湄公河流為何會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水稻產地呢
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地處亞熱帶,雨量充沛,水稻豐富。越南國土狹長,耕地有限。越南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國家,無論它如何努力,都難以擺脫其農業國家的地位。他們的生存對東南亞國家來說是一場噩夢。農業技術主要是應用和推廣。農業科研試驗田只是引進國外優質良種的關鍵。這樣,就可以復制和粘貼種植技術。最重要的是推廣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和高產,讓農民學習、交流、推廣,受益匪淺。
有著天然的優勢和國家政策性的幫扶,造就今後的局面,兩種因素缺一不可,但是在這幾年,我國有著袁隆平教授「水稻之父「的綠色超極水稻,雜交水稻種植技術逐步創蒲隆地最高紀錄提高後,減少了從越南進口的大米數量,使越南大米的出口量明顯減少了。熱帶地區雨量充沛,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特別是水稻。此外,來自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已成為越南的主要稻米產區。只要一點甜點,你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因此,新種植技術的發展不如人口眾多的溫帶和寒冷地區的中國。
10. 世界哪國的大米最好
世界上泰國、日本、新加坡、中國、美國的大米均是口碑良好的。
1、蓮花皇冠大米(泰國):
蓮花皇冠大米的稻穀在泰國母親節期間播種,父親節期間收割,這段期間生長的稻穀質量最高:病蟲害少,產量高,口感好。蓮花皇冠由廣東省政府經貿委直屬的廣東山源米業獨家經銷。山源米業一直與泰國烏汶府最有實力的碾米廠合作,從事泰國香米和進口食品貿易。
金龍魚大米產業鏈創新技術榮獲2009年度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有東北大米、蘇北大米、絲苗米、油粘米等數10個系列產品。大米品種從高端到低端都有涉及,價格跨度大,消費者可隨意選購。
4、葵花陽光大米(中國):
葵花陽光大米清淡略甜,棉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剩飯不回生。葵花陽光由著名水稻專家肖青玉主持科研育種和種植推廣工作,從田間到餐桌無縫對接,在亂象紛呈的五常大米市場中得以確保每一粒大米的正宗品味和高端品質,通過了歐盟BRC食品安全全球標准。
5、皇族金輝大米(美國):
皇族金輝的稻穀生長在最適宜香米生長的氣候和高礦物質的土壤上,米粒干凈光滑,香味自然長久,口感松軟有彈勁。一直得到泰國商業部的嚴格監控和認可,可謂安全、健康的名牌香米。此地產出的大米米粒均勻,色澤光亮,煮出的米飯更是芳香四溢,醇厚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