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為什麼左行

印尼為什麼左行

發布時間:2022-05-07 13:49:07

A. 哪個國家汽車靠左行駛

汽車靠左行駛的有77個國家和地區:日本、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泰國、南非、斯里蘭卡、馬爾他、新幾內亞、斐濟、湯加、諾魯、牙買加、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非、甘比亞、獅子山、迦納和奈及利亞、巴哈馬、開曼群島、特克斯、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等,主要是英聯邦國家。

(1)印尼為什麼左行擴展閱讀

左右行制優點比較:

左行制的最大優點在於可以減低交通意外傷亡率,而原因主要來自兩點。第一:人類天生的避害本能。人類在快速運動的情況下,在發現前方有危險時,會本能地向左傾斜或轉向,如此一來可以右手(多為慣用手)保護身體,二來並可保護左側心臟的位置。

這也是航空母艦的艦島設在甲板右側的原因,飛行員在遇到危險時的本能動作是向左急轉,艦島設在右側可以避免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遇險時撞上去。第二:大多數人是右撇子,在駕車過程中突然發現前面有危險的情況下,右手施力向左轉向(路沿)的動作比左手施力向右轉向(路中央)有力且快捷得多。尤其是在雙方對行的時候,能明顯有效避免對撞。(右行則容易導致對撞)

右行制的主要優點是司機可以用左手保持對方向盤的掌控,同時使用右手完成換檔、操作儀錶板等復雜的動作,這對右撇子的司機有利。另外,右行便於騎自行車或摩托車的人用左手打出轉彎手勢。

右行制的最大好處是此制度被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所採用,所以習慣右行制的司機無需重新適應左行制度即可於全球大部分地區駕駛;同時因上述原因,左舵車的銷量遠比右舵車大,所以同一型號的汽車於大規模量產時,銷量較大的左舵車比右舵車的邊際成本更低,從而導致售價相對廉宜。

B.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車輛駕駛座在右邊

駕駛座在右側的國家和地區:

亞洲: 孟加拉、不丹、汶萊、 印度、印度尼西亞、 日本、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尼泊爾、巴基斯坦、 新加、坡斯里蘭卡、 泰國、 中國香港、 中國澳門。

歐洲: 奧爾德尼群島、 根西島、 愛爾蘭 、馬恩島、 澤西島、 塞普勒斯、 馬爾他、 英國。

非洲: 波札那、 肯亞、 賴索托、 馬拉維、 模里西斯、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塞席爾、 南非、 史瓦濟蘭、 坦尚尼亞、 烏干達、 尚比亞、 辛巴威。

美洲: 安圭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 巴貝多、 百慕大開曼群島、 多米尼克、 福克蘭群島、 格瑞那達、 蓋亞那、 牙買加、 蒙特塞拉、特 聖赫勒拿、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蘇利南、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英屬維爾京群島、 美屬維爾京群島。

大洋洲:澳大利亞、 聖誕島、 科科斯群島、 庫克群島、 斐濟、 吉里巴斯、 諾魯 、紐西蘭、 紐埃 諾福克島、 巴布亞紐幾內亞、 皮特凱恩群島、 索羅門群島 、托克勞、 湯加、 吐瓦魯。

主要分布在英聯邦國家以及曾經是被英國租賃或殖民地,34%的國家靠左行駛,66%的國家靠右行駛。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90%以上的人習慣使用右手,為准確安全地使用排檔和剎車,設計師自然將駕駛座設定在右邊。隨著歷史的演變,不同國家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所以當駿馬換成汽車時,現代英國騎士仍然沿襲右駕左行的傳統,並帶到了殖民地。

C. 印度尼西亞汽車是靠左行駛還是靠右行駛

印度尼西亞汽車是靠左行駛

靠左行的主要有; 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英國、愛爾蘭、馬爾他、馬來西亞、太平洋島嶼等。
靠右行的主要有: 中國、美國、前蘇聯、加拿大、古巴、巴西、德國、希臘、墨西哥、摩洛哥等。

D. 為什麼別的國家要靠左行駛

車輛靠道路的哪一側行駛,取決於該國長久以來形成的交通規則。道路通行方向可分為車輛靠道路左側行駛和靠道路右側行駛兩類。34%的國家是靠左行駛的,66%的國家是靠右行駛的。

美國是右側行駛的。

在英國的北美殖民地,最初的道路行駛規則也是靠左行駛,但是美國獨立之後,一方面出於同以前的宗主國英國劃清界限的動機,另一方面由於同法國一樣具有發達的郵政馬車系統,因此也形成了靠右行駛的通則。1792年,賓夕法尼亞州通過了靠右側行駛的法令,此後紐約州和新澤西州於1804年和1813年先後通過了類似的法令,逐漸流行到全美國。

由於美國在汽車製造業中取得的優勢地位,加上歐洲的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分布在右行國家,因此靠右行駛的道路交通規則隨著汽車的普及擴至其他大陸。

(4)印尼為什麼左行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最早的汽車駕駛座位位於車輛的中央,之後一些汽車製造商將駕駛員座位安排在靠道路中心線的一側,以便於觀察對面道路來車,另一些汽車製造商將司機座位安置在靠路邊一側,以避免撞上道路旁邊的圍牆、樹籬、水溝等障礙物。經過實際檢驗發現,前一種辦法更有利於保持道路安全,因此成為汽車製造商的通則。由此形成了左舵車(司機座位在車輛左前方)和右舵車(司機座位在車輛右前方)的區別。

而車輛靠道路的哪一側行駛,則取決於該國長久以來形成的交通規則,並由此形成了更加細致和嚴格的道路交通法規,許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車輛的行駛方向。

E. 為什麼有些國家機動車是靠左行駛的

有的國家車輛靠右,有的國家靠左行駛,其實都是為了適應習慣問題,而且也考慮到了國家的地理位置問題。而且每個國家靠要靠左還是靠右,其實不僅僅是要考慮到習慣的問題,更多的還是要考慮到自己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問題。因為地球其實是有地心引力的,當一個國家如果處在的南北半球不一樣時,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們只是一味的。學習其他國家的交通規則,那麼他們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不同,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車禍。所以為了能夠避免因為地心引力引發的交通事故,很多國家也會在靠右靠左行的選擇上參考地心引力的引力方向。
不過其實無論是靠右靠左行,本質上也是沒有優劣之分的,畢竟無論是怎麼行駛,也不會有很大的差別,只不過是為了能夠更方便當地人開車罷了,兩者不過都是每個國家不一樣的規定罷了。只不過是當你進入這個國家的時候,就一定要順從他們國家的交通規則,否則的話,就會引起很恐怖的車禍。這不僅是害人,也是害己。

因此有的國家車輛靠右行駛,有的則是靠左行駛,不光是習慣的問題,也有地心引力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很小,但是蘊含了很大的地理學問題。

F. 為什麼別的國家都是左側通行,只有中國是右側通行還有那些國家也是右側通行的

中國的道路為何要右側通行

道路通行方向是交通規則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規定避免了交通發生混亂。眾所周知,國家之間道路的通行方向是不同的,全世界有76個國家靠左通行,163個國家選擇靠右通行;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地區和四分之一的道路靠左通行,靠右通行是主流選擇。

歐洲古代的左行風俗

道路通行方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古希臘、埃及和羅馬都選擇靠左側通行。1998年考古學家發現一條保存完好的通往羅馬時代採石場的雙向道路,離開採石場方向的左側車轍比右側的深得多,由此可判斷當時的風俗是左側通行。

選擇左側通行可能是出於安全考慮,因為大多數人是右利手,騎行或駕車在左側的話,可以用右手操作兵器對付前方來的敵人。古羅馬的這一傳統傳遞給了中世紀的歐洲。1300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要求朝聖者靠左行進。不過直至18世紀,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道路通向的方向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朝左朝右完全由當地的風俗而定。

道路通行方式隨殖民地推廣

世界上首個規定道路通行方向的法條出現在英國,1756年英國政府規定倫敦橋上必須靠左通行。1773年和1835年英國政府又頒布法令要求全國范圍內左側通行。法國人和英國人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人步行靠右而馬車靠左通行。大革命之後,所有交通方式都保持靠右,拿破崙戰爭將法國人的通行方式推廣至歐洲大陸。

英、法兩個國家佔有眾多殖民地,各自的道路通行方式也被推廣到那裡。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印度紛紛採用英國的左側通行。如今加拿大的新法蘭西、法屬非洲、馬格裡布地區、法屬印度支那、西印度群島、留尼旺、法屬蓋亞那等地都繼承了法國的傳統。

美援車改變中國

古代的中國,行人、馬匹、車輛一般也為左側通行,稱為「左迎」。迎客時一般使用右手向對方行禮,故身軀靠左。清末,一些門戶城市如上海、廣州,由於受到英國和香港的影響,左側通行更為普遍。相反在山東、直隸等北方地區,法國、德國、帝俄、美國等國家影響較大,右側通行更為普遍。

1930年代,新生活運動規定車輛靠左通行;偽滿洲國、偽蒙疆政府等日控地區同樣規定左側通行。不過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大批美援汽車運抵中國,需要花大筆資金改造方向盤和燈光以適應中國的左側通行,在華美軍由於不習慣規則也常出事故。持續進入中國的美援左舵車讓民眾逐步習慣了靠右通行的方式。其實,當時法國控制的西南地區,運送物資的卡車均為右側通行。

1945年二戰結束,參考世界多數國家靠右通行,國民政府頒布《改進市區及公路交通管理辦法》:1946年1月1日開始道路通向方式改為右側。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城市交通規則》《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直到今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都繼承了民國時改革的右側通行。

左行右行各有利弊

左行、右行其實各有優劣。左行能夠減少事故致命率,因為人在快速運動時本能向左傾斜避害,多為右利手的人可以用右手保護身體和左側心臟。航空母艦的艦島都設立在甲板的右側,飛行員遇到危險本能向左轉向,右側的艦島可以避免飛機降落時遇險撞到。右利手的人,在駕車時右手向左轉方向盤比用左手向右轉方向盤省時省力得多,能夠明顯避免與前方對行車輛相撞。

右行當然也有優勢。司機可以用左手控制方向盤,同時用右手完成換檔、操作儀表等復雜動作,對右撇子有利。另外,右行便於自行車和摩托車上的人用左手打轉彎手勢。右側通行的最大好處還是因為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它,司機們不必花心思熟悉新的規則。左舵車輛銷量巨大,同款車型大規模生產時,左舵車比右舵車邊際成本更低,價格也要便宜一些。

如今世界上左行國家(地區)除了日本、泰國、澳門、印尼、東帝汶、不丹、尼泊爾、美屬維爾京群島和蘇利南外,全部是過去英國的殖民地。右側通行之所以在世界上較為普遍,深層原因還是美國和歐洲汽車製造商所佔據的優勢地位,他們的汽車推廣使得道路交通規則也普及至其他國家。

中國的道路為何要右側通行? - 河北工人報--內容頁
http://www.hbgrb.net/epaper/html/2017-05/27/content_171742.htm?div=-1

G. 印度是左駕還是右駕

印度是左駕。

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就是右舵車,所以印度就繼承下來了,至今沒變,當地居民也習慣了這種開法。右舵的車駕駛員坐在右側,車是靠左行駛的,反之,左舵車駕駛員坐在左側,車是靠右行駛的。

汽車的右駕和左駕主要是由於行駛方式不一樣所產生的,英系是靠公路左側行駛,其駕駛員位置在右邊。如果按道路里程計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駛的。目前使用右駕車國家以英國、英聯邦國家及前英屬殖民地為主。

目前實行左側行車,方向盤在右側的國家和地區有:英國、愛爾蘭、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新加波、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澳門地區。

英國左駕原因

以名譽為「第一生命」的英國騎士,上馬決生死時,因右手持用武器,所以馬匹必須靠左走,才能准確地刺殺對手。這樣在不斷地練習和對決中,騎士靠左行就成為習慣,久而久之,朝野蔚然成風。當駿馬換成汽車時,現代英國騎士仍然沿襲右駕左行的傳統,並帶到了殖民地。

H. 科普:為什麼有些國家開車是靠左行駛

這個和當地的交通規則中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直接有關系.

靠左走,汽車駕駛座靠右,方便駕駛員觀察路上的情況,更方便對面來的車子會車和超車,反之亦然.

你想像一下,如果你買了一個日本或是英國本土使用的車子在中國大陸開,交通規則的方向是反的,會車/超車,還不比別人吃虧,坐你旁邊的人看到對面的車沖過來,還不驚恐萬分;

"向右走」,多是典型大陸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英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路線分「左右」,來由各不同。

「向左走」曾經風靡世界

靠右行還是靠左行,並非一開始就固定,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在古時,無論中外,道路行走的規范都是相當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長,交往擴大,地方性習慣區域化,區域化習慣變全國性規范。這一時期,世界上較多被採用的,恰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他們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羅馬帝國。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斗,而騎士的標准戰斗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韁,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日本靠左行的歷史緣由與此類似,武士雖不為美人決斗,但和歐洲的騎士一樣經常面臨決斗。武士長刀在左側,便於右手拔劍,身體左邊是脆弱的空當,自然靠左行才能掩護空當便於攻擊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頭冒犯,遂舉國「咸於左派」。

拿破崙開創「向右走」陣營

說來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靠右行駛的緣由還得扯上拿破崙。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於是,法國大革命了,車輛右行了。

拿破崙上台後,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法國佔領了哪裡,就把靠右行規則帶到哪裡。德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等。正是,自從有了拿破崙,歐洲不再集體搞「左傾」。同樣,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范一一帶到它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就堅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線。

美國改變「左右」力量對比

在英國眾多的殖民地里,美國是個例外。由於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而法國在其中多少給予了一定幫助,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轉為「右」。由戰爭原因改變「左右陣營」的不僅僅是美國,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才改為靠右行駛的。

當美國加入到「右傾」陣營後,「左右」的力量對比開始發生明顯改變。眾所周知,由於汽車駕駛觀察路況的需要,靠右行駛和靠左行駛決定了「左駕車」和「右駕車」之別。美國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祥地,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傾銷世界各地,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

中國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國一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范圍。抗戰勝利後,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1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國也順便「左右」了加拿大。

駱駝阻止巴基斯坦「右傾」

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左右路線」改變都如加拿大和中國這般順利。在改變「左右路線」時,習俗給變革帶來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屬於「左派陣營」,但由於周圍的國家,如挪威、芬蘭等都是「右派」,這給瑞典的跨國交通帶來諸多的不便。

於是,瑞典為「左右」問題進行了公民投票。結果超過80%的國民不同意改革。不過,瑞典國會鐵了心要解決和鄰國之間的交通問題,甚至動用了軍隊來維持交通秩序。在這樣的強力推行下,瑞典終於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沒這么幸運了。20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終於下決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其中最大反對聲音居然是因為駱駝。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駱駝車,而駱駝都有走老路的習慣,指望這些倔強的傢伙改變行路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駱駝投降。

道路交通的「一國兩制」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規則上屬於「左派」,而內地則是「右派」。於是,1997年香港回歸,在道路交通問題上,內地與香港也採取了「一國兩制」的解決辦法。內地車輛進香港,則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駛。反之,香港車輛進內地,同樣也得入鄉隨俗。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諸多的不便。雖然在香港與內地的交界處立有明顯的界別標志,但由於交通的繁忙,相對而來的兩列車隊很難在入境的同時,改變車行路線。於是,人們想出了這么一個解決的辦法。即在深圳與香港的交界處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橋梁,入境的汽車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規行駛,經過橋梁的巧妙轉接後,「右傾」的汽車到了香港自然「左傾」,而「左傾」的則變為「右傾」。

即便如此,兩地司機置身異地後依然會覺得不適應。想想吧,當習慣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為靠左行,難道不時刻擔心迎面來車與您撞個滿懷嗎?因此,兩地的司機換身相處時,車速都開得相當緩慢,除非長時間的異地駕駛將這種習慣完全改變。

I. 為什麼有些國家靠右行,有些國家靠左行

全世界60億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約40億,靠左行的「左派」20億。

「右派」,多是典型大陸國家,如美國、加拿大、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如: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左派」曾經風靡世界靠右行還是靠左行,並非一開始就固定,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在古時,無論中外,道路行走的規范都是相當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長,交往擴大,地方性習慣區域化,區域化習慣變全國性規范。

這一時期,世界上較多被採用的,恰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按照英國人的說法,他們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羅馬帝國。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斗,而騎士的標准戰斗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僵,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日本靠左行的歷史緣由與此類似,武士雖不為美人決斗,但和歐洲的騎士一樣經常面臨決斗。武士長刀在左側,便於右手拔劍,身體左邊是脆弱的空當,自然靠左行才能掩護空當便於攻擊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頭冒犯,遂舉國「咸於左派」。

拿破崙開創「右派」陣營說來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靠右行駛的緣由還得扯上拿破崙。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於是,法國大革命了,車輛右行了。

拿破崙上台後,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法國佔領了哪裡,就把靠右行規則帶到哪裡。德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等。正是,自從有了拿破崙,歐洲不再集體搞「左傾」。同樣,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范一一帶到它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就堅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線。

美國改變「左右」力量對比在英國眾多的殖民地里,美國是個例外。由於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而法國在其中多少給予了一定幫助,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轉為「右派」。

由戰爭原因改變「左右陣營」的不僅僅是美國,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才改為靠右行駛的。

當美國加入到「右傾」陣營後,「左右」的力量對比開始發生明顯改變。眾所周知,由於汽車駕駛觀察路況的需要,靠右行駛和靠左行駛決定了「左駕車,和 「右駕車」之別。美國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祥地,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傾銷世界各地,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

中國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國一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范圍。抗戰勝利後,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l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國也順便「左右」了加拿大。

駱駝阻止巴基斯坦「右傾」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左右路線」改變都如加拿大和中國這般順利。在改變「左右路線」時,習俗給變革帶來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屬於「左派陣營」,但由於周圍的國家,如挪威、芬蘭等都是「右派」,這給瑞典的跨國交通帶來諸多的不便。

於是,瑞典為「左右」問題進行了公民投票。結果超過80%的國民不同意改革。不過,瑞典國會鐵了心要解決和鄰國之間的交通問題,甚至動用了軍隊來維持交通秩序。在這樣的強力推行下,瑞典終於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沒這么幸運了。20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終於下決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其中最大反對聲音居然是因為駱駝。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駱駝車,而駱鴕都有走老路的習慣,指望這些倔強的傢伙改變行路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駱駝投降。

從「右」到「左」的惟一例外在「左右陣營」開始確立後,發生過「左右立場」動搖的基本都是由「左傾」變成了「右傾」,日本的沖繩是惟一例外。二戰結束後,日本和美國簽訂了《舊金山和約》,將沖繩交由美國託管。由於美國的原因,沖繩的車輛一律靠右行。

1971年,美國將沖繩歸還給了日本。由於日本屬於堅定的「左派」陣營,沖繩的「右傾」問題一直是日本政府亟待解決的大事。但由於習俗的強大阻力,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徹底將沖繩交通「右傾」的問題解決。這時,日本將分裂了20年之久的「左右陣營」重新統一,再次做到了「車同軌」。

道路交通的「一國兩制」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規則上屬於「左派」,而內地則是「右派」。於是,1997年香港回歸,在道路交通問題上,內地與香港也採取了「一國兩制」的解決辦法。內地車輛進香港,則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駛。反之,香港車輛進內地,同樣也得入鄉隨俗。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諸多的不便。雖然在香港與內地的交界處立有明顯的界別標志,但由於交通的繁忙,相對而來的兩列車隊很難在入境的同時,改變車行路線。於是,人們想出了這么一個解決的辦法。即在深圳與香港的交界處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橋梁,入境的汽車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規行駛,經過橋梁的巧妙轉接後,「右傾」的汽車到了香港自然「左傾」,而「左傾」 的則變為「右傾」。

即便如此,兩地司機置身異地後依然會覺得不適應。想想吧,當習慣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為靠左行,難道不時刻擔心迎面來車與您撞個滿懷嗎,因此,兩地的司機換身相處時,車速都開得相當緩慢,除非長時間的異地駕駛將這種習慣完全改變。

J. 既然世界上大多數人是右撇子,那為什麼還有不少國家在道路上實行左行實行左行的國家有哪些

這問題說來話長了:
1、全世界60億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約40億;靠左行的「左派」20億。
「右派」多是典型大陸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等;
「左派」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英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2、路線分「左右」,來由各不同:
(1)「左派」曾經風靡世界
靠右行還是靠左行,並非一開始就固定,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在古時,無論中外,道路行走的規范都是相當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長,交往擴大,地方性習慣區域化,區域化習慣變全國性規范。
這一時期,世界上較多被採用的,恰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他們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羅馬帝國。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斗,而騎士的標准戰斗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韁,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2)拿破崙開創「右派」陣營
說來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靠右行駛的緣由還得扯上拿破崙。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於是,法國大革命的結果:車輛右行了。
拿破崙上台後,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法國佔領了哪裡,就把靠右行規則帶到哪裡。德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等。正是,自從有了拿破崙,歐洲不再集體搞「左傾」。
同樣,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范一一帶到它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就堅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線。
3、美國改變「左右」力量對比
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而法國給予了一定幫助,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轉為「右派」。
同樣的,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才改為靠右行駛的。
4、中國的左右變化
美國加入到「右傾」陣營後,隨著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傾銷世界各地,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
中國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國一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范圍。抗戰勝利後,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1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國也順便「左右」了加拿大。
5、駱駝阻止巴基斯坦「右傾」
20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下決心准備右傾,其中最大反對聲音居然是因為駱駝——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駱駝車,而駱駝都有走老路的習慣,指望這些倔強的傢伙改變行路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駱駝投降。
6、左右變化的惟一例外
發生過「左右立場」動搖的基本都是由「左傾」變成了「右傾」,日本的沖繩是惟一例外。二戰結束後,沖繩交由美國託管。由於美國的原因,沖繩的車輛一律靠右行。
1971年,美國將沖繩歸還給了日本。由於習俗的強大阻力,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徹底將沖繩交通「右傾」的問題解決。全日本左傾!
7、道路交通的「一國兩制」
香港屬於「左派」,內地則是「右派」。1997年香港回歸,在道路交通問題上,內地與香港也採取了「一國兩制」的解決辦法。但駕駛習慣是很難隨時改變的。如此看來,金庸小說里的「左右互搏」功夫還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練得了的!
基本結論:綜上所述,是左行還是右行,跟世界上大多數人是右撇子還是左撇子,那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

與印尼為什麼左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這場教育改革後面會發生什麼 瀏覽:256
伊朗為什麼不用gps 瀏覽:43
cdr裡面怎麼顯示越南文字 瀏覽:438
中國外界環境如何變化 瀏覽:810
英國人怎麼看待中國數學教材 瀏覽:820
印度怎麼注冊公司 瀏覽:313
印章用的印尼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995
越南買衣服哪個網站好 瀏覽:980
義大利彩金和黃金哪個貴 瀏覽:416
如何看待越南關系 瀏覽:363
伊朗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瀏覽:947
英語義大利語古梵語都來自於什麼 瀏覽:129
軍事新聞伊朗怎麼了 瀏覽:77
如何抵制印度的東西 瀏覽:341
印度用最多什麼手機 瀏覽:270
印度軍費怎麼分配 瀏覽:188
長江在哪裡流入越南 瀏覽:474
印度北部人口多少 瀏覽:220
印度買房子要交多少稅 瀏覽:836
中國政治的自信來源於哪裡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