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尼西亞有那些島嶼啊
1、加里曼丹島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3萬平方公里,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植被繁茂,該島屬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
2、蘇門答臘島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西部的一個大型島嶼。面積47.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島嶼,也是印度尼西亞所獨立擁有的最大的島嶼。人口5018萬,是印尼人口第二多的島嶼。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位於赤道之上,是大巽他群島四個主要島嶼之一。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中國海,東南隔巽他海峽與爪哇島相望,北面為安達曼群島。
3、新幾內亞島
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新幾內亞島是馬來群島東部島嶼,位於澳大利亞以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南側。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
4、蘇拉威西島
蘇拉威西島(Sulawesi ) , 舊稱西里伯斯島(Celebes )是印度尼西亞中部的一個大型島嶼,也是世界第11大島,陸地總面積為174600km²。
蘇拉威西島島形奇特,類似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K」,由四個半島向東北方、東方、東南方和南方伸出。多高山深谷,少平原,是印尼山地面積比重最大的島嶼。
5、爪哇島
爪哇島(印尼語:Jawa、英語:Java),印度尼西亞的第五大島,南臨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則位於爪哇西北。爪哇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²,人口1.39億 (2014年),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1117人。
❷ 占碑省的介紹
占碑省 (印尼語:Jambi)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省,位於蘇門答臘東部,以貝加拉海峽與廖內群島省的林加群島相望。面積53,435.72平方公里。首府占碑是省內唯一的省轄城市,其他城鎮包括雙溪珀努。下又分九區。
❸ 現如今世界上有紀錄最大的蟒蛇有多重
2003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幾個月前,印尼蘇門答臘島占碑省的一些村民就在叢林中發現了這條巨蟒,它屬「網狀蟒蛇」類,通常以牛、羊等動物為食,有時也攻擊人。這種蟒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沼澤和叢林中。村民們發現它時,這條巨蟒還算老實,每月僅吃掉村民們養的三四條狗。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村民們才成功地捉到了這條巨蟒,並把它送到一個村莊的原始動物園飼養。近日,這所動物園對外展出這條巨蟒,吸引了大批村民前往觀賞。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迄今為止,人們捕捉到的蛇類最長為9.75米,最重的為緬甸的一條蟒蛇,重達182.76公斤。看來,印尼的這條巨蟒很有可能創造新的「吉尼斯紀錄」了。
❹ 世界上目前發現最大的蛇有多少斤
2003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幾個月前,印尼蘇門答臘島占碑省的一些村民就在叢林中發現了這條巨蟒,它屬「網狀蟒蛇」類,通常以牛、羊等動物為食,有時也攻擊人。這種蟒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沼澤和叢林中。村民們發現它時,這條巨蟒還算老實,每月僅吃掉村民們養的三四條狗。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村民們才成功地捉到了這條巨蟒,並把它送到一個村莊的原始動物園飼養。近日,這所動物園對外展出這條巨蟒,吸引了大批村民前往觀賞。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迄今為止,人們捕捉到的蛇類最長為9.75米,最重的為緬甸的一條蟒蛇,重達182.76
公斤。看來,印尼的這條巨蟒很有可能創造新的「吉尼斯紀錄」了。
在森
林保護區
的山澗里
發現一條
凍死多天
的大蟒
蛇! 它的
身體已開
始腐爛!
中國新聞·社會!""#年! 月!$ 日星期日
!"
本版文檢!李梅娟
編輯!王奐芝電話!
%%&!!'( )*+,-./0,12345678,-.69:;+
南方都市報
2008年的冰災毀壞了南嶺國
家森林公園里的大量動植物,很多
動物因此失去了棲息地,甚至國家
一級保護動物蟒蛇也在冬眠期間被
凍死。所幸由於冰災主要影響海拔
500到1300米的區域,公園內珍稀
植物最密集的小黃山景區由於海拔
較高,基本沒有受損。專家激動地
說,南嶺珍稀植物的精華保住了。
80斤重蟒蛇冬眠中凍死
昨天下午,南嶺國家級自然保
護區乳陽管理處八寶山管理站員
工謝國光在八寶山管理站附近的
河裡,發現了一條與華南虎、大熊
貓等一起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
物的大蟒蛇。
被發現時,它已經死亡,並在水
里浸泡了好幾天,身體開始腐爛。
專家根據腐爛程度分析,這條蟒蛇
就是死於冰災期間。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盧學理博
士測量後發現,這條蟒蛇身上最粗
的地方直徑有11厘米,盡管尾巴
已經斷了一截,但體長還有3.2米
多。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專家估計,
這條蛇至少有80斤重。
❺ 蘇門答臘島有什麼國家
全島分為北蘇門答臘、占碑(Jambi)、廖內(Riau)、西蘇門答臘、南蘇門答臘、邦加-勿里洞(Bangka-Belitung)、明古魯(Bengkulu)和楠榜8省,還有亞齊半自治省。主要城市有棉蘭(Medan)、巨港和巴東。約有3/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蘇門答臘東北部棉蘭一帶的人口最為稠密。爪哇島為緩和人口過分擁擠的情況,已往蘇門答臘南部的楠榜省移民。
蘇門答臘島地形
蘇門答臘全島共分成九個省:
亞齊省 (Aceh) 首府:班達亞齊 (Banda Aceh)
邦加-勿里洞省 (Bangka-Belitung) 首府:邦加檳港 (Bangkalpinang)
明古魯省 (Bengkulu) 首府:明古魯市 (Bengkulu)
占碑省 (Jambi) 首府:占碑 (Jambi)
楠榜省 (Lampung) 首府:班達楠榜 (Bandar Lampung)
廖內省 (Riau) 首府:北乾巴魯 (Pekanbaru)
廖內群島省 (Kepulauan Riau) 首府:丹戎檳榔 (Tanjungpinang)
西蘇門答臘省 - 首府:巴東 (Padang)
南蘇門答臘省 - 首府:巨港 (Palembang)
北蘇門答臘省 - 首府:棉蘭 (Medan)
❻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個島
印度尼西亞分30個省、2個特別行政區、和1個首都地區:
1.蘇門答臘島
亞齊特別行政區
北蘇門答臘省(Sumatra Utara)
西蘇門答臘省(Sumatra Barat)
明古魯省
廖內省(Riau)
廖島省(Kepulauan Riau)
占碑(Jambi)
南蘇門答臘(Sumatra Selatan)
楠榜 (Lampung)
邦加-勿里洞
2.爪哇島
雅加達
西爪哇
萬丹
中爪哇
日惹
東爪哇
3.加里曼丹
西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
南加里曼丹
東加里曼丹
4.小巽他群島(又稱努沙登加拉 Nusa Tenggara)
峇里
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Barat)
東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
5.蘇拉威西島(Sulawesi)
西蘇拉威西(Sulawesi Barat)2004年9月22日印度尼西亞議會新批准成立。
北蘇拉威西(Sulawesi Utara)
中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ah)
南蘇拉威西(Sulawesi Selatan)
東南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gara)
哥倫打洛(Gorontalo)
6.馬魯古群島及伊里安島(即新幾內亞)
馬魯古(Maluku)
北馬魯古(Maluku Utara)
西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 Barat)
巴布亞
❼ 印尼語地址:kel.pandan jaya RT.9 RW.4 KEC. Geragai, Kab. Tanjab Timur 中文是什麼意思謝謝!
這是印尼蘇門答臘島占碑(Jambi)省的地址,其中kel,RT.,RW. Kec,Kab分別的意思是:
1)Kel=Kelurahan=村
2)RT=鄰組
3)RW=居委會
4)Kec=Kecamatan=區
5)Kab=kabupaten=縣
所以就是Pandan Jaya村,第9鄰組第4居委會,Geragai區,Tanjab Timur縣
❽ 蘇門答臘是什麼地方啊
蘇門答臘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
地理
蘇門答臘島地圖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北Barisan山脈和東部的沼澤地。
蘇門答臘島西南與爪哇島隔著巽他海峽相望,北方隔著麻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相對,東方隔著卡里馬達海峽(Karimata)毗鄰婆羅洲,西方瀕臨印度洋。
Barisan山脈橫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多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在古代,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被被熱帶森林覆蓋,這些森林曾經是寶貴動植物(紅毛猩猩、老虎、貘、Rafflesia等)的棲息地。不幸,當局的貪污風氣和非法森林開發使得這些原始森林目前面臨毀滅的危險。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
2004年12月26日,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捲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死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
歷史
蘇門答臘的古名為suvarṇa dvīpa(梵文:「金島」),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開采黃金。
蘇門答臘處於海上絲綢之路要道,所以經濟繁榮,貿易城市大量出現,特別是在東部,印度教也隨著滲透到這個地區。
古時蘇門答臘島上有室利佛逝、蘇門答臘、八昔、 亞齊、那孤兒 黎代 等古國。
室利佛逝國
5世紀-6世紀南北朝(420年—589年)時有干陀利國。
7世紀中葉唐永徽元年(650年)室利佛逝國取代干陀利國而興起,位於現今巨港一帶。這個佛教王國王國在7世紀—9世紀獨霸一方,通過貿易交往和物理征服,在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婆羅洲西部傳播馬來文化。但是,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王國的勢力范圍限於沿海地區,內陸地區不受其影響。
7世紀末葉唐 咸亨二年(671年)唐代高僧義凈,訪問室利佛逝國,停留六個月。
10世紀初唐天佑元年(904年)改稱為三佛齊,以勃林邦(今巨港)為首都。
10世紀末葉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二年(961年)、三年(962年)三月、三年十二月,三佛齊國王悉利大霞里壇遣使貢方物。
11世紀,宋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三日三佛齊占卑使來貢方物;元佑三年(1089年)十二月遣使貢方物;元佑五年9(1091)年月又貢。這時三佛齊舊都勃林邦已被東爪哇國侵佔,三佛齊國都遷往占卑。
13世紀初葉,宋代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於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著《諸蕃志》有專條詳細敘述三佛齊國。
13世紀中葉,三佛齊遠征細蘭失敗,國力漸弱。
14世紀末葉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佛齊被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滅。
蘇門答臘國
蘇門答臘國在元代稱為「須文達那國」,位於今日蘇門答臘島八昔(Parsei)河口,現在那裡還有一個名叫須文達那(Sumandra)的小村。
十三世紀末元至元九年(1282年),須文達那國遣使貢方物。在明代才改稱為蘇門答臘國,但仍然不是蘇門答臘全島。
十四世紀末明洪武元年(1367年),蘇門答臘國王奉獻金葉表,貢馬匹和方物。
十五世紀初明永樂三年(1406年)蘇門答臘王蘇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入貢,明成祖昭封鎖丹罕難必鎮為蘇門答臘國王,賜印、金幣。永樂五年再次遣使入貢。隨後蘇門答臘國遭到那孤兒國侵略,蘇門答臘國王中毒箭死,王子蘇干拉年幼,王妃下令,如有勇士能夠替國王報仇,保衛蘇門答臘國,願意嫁為妻子。有一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那孤兒國,王妃果然嫁給老漁翁,並尊老漁翁為老國王。永樂七年(1410年)老漁翁國王來京師朝貢,永樂十年(1413年)明成祖遣使往蘇門答臘國。這時候,前王子蘇干拉已經成人,糾眾殺老漁翁國王,然後糾眾逃往山中建立山寨。永樂十三年(1416年)三保太監鄭和擒獲前王子蘇干拉送京伏法。少漁翁王感恩不盡。宣德十年(1436年)明宣宗昭封少漁翁王的兒子繼承王位。後來,蘇門答臘國被亞齊酋長國所滅,亞齊酋長國一直延續到20世紀,而蘇門答臘成為全島的名字。
在19世紀,蘇門答臘的各王國一個接著一個被荷蘭殖民者打敗,唯有亞齊酋長國維持獨立。為了佔領這個酋長國,荷蘭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打了昂貴的亞齊戰爭(1870年—1905年)。
1298年馬可·波羅曾敘述Samara, 就是須文達那國。阿拉伯游歷家伊本·白圖泰曾經到過須文達那國,他稱這個國為"Sumatra"(阿拉伯文對「Samudra」的音譯)但《伊本·白圖泰游記》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19世紀,才被西歐的學術界重新發現。十五世紀初葉,威尼斯旅行家尼可羅·達·康替(Niccolò Da Conti)到蘇門答臘國旅遊達一年之久,他在所著的《游紀》中稱蘇門答臘為Shamuttera,
行政區域
蘇門答臘全島共分成九個省:
亞齊省 (Aceh) 首府:班達亞齊 (Banda Aceh)
邦加-勿里洞 (Bangka-Belitung) 首府:邦加檳港 (Bangkalpinang)
明古魯 (Bengkulu) 首府:明古魯 (Bengkulu)
占碑 (Jambi) 首府:占碑 (Jambi)
楠榜 (Lampung) 首府:班達楠榜 (Bandar Lampung)
廖內 (Riau) 首府:北乾巴魯 (Pekanbaru)
廖內群島 (Kepulauan Riau) 首府:丹戎檳榔 (Tanjungpinang)
西蘇門答臘 - 首府:巴東 (Padang)
南蘇門答臘 - 首府:巨港 (Palembang)
北蘇門答臘 - 首府:棉蘭 (Medan)
人口
蘇門答臘人口密度不高(85 人/平方公里),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北蘇門答臘、以及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巨港和棉蘭。
當地居民使用52種不同語言,均屬於南島語系,文化方面也很接近。在東部,最普遍的語言是馬來語,但在其他地區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有Lampung語和Minangkabau語,北部的山區有Batak語, 最北部沿海地區有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閩南語。
蘇門答臘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但Batak族信基督教(荷蘭人傳播的宗教),除此之外,也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
❾ 占碑省的人口
2007年人口達到了2,742,196人。當中以穆斯林占絕大多數。
占碑省 (Jambi)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中部,東臨南中國海,分別與西蘇門答臘省、南蘇門答臘省和廖內省相鄰。該省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8.8萬(2010)。原住民主要為馬來族,此外還有爪哇族、葛林芝族和米南加保族等。占碑市為其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