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拉尼娜出現是什麼病的徵兆

印尼拉尼娜出現是什麼病的徵兆

發布時間:2022-03-14 15:57:04

Ⅰ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

拉尼娜是赤道東太平洋海表水溫異常降低的現象,正好與厄爾尼諾相反,所以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從本世紀初到1992年期間,拉尼娜現象共發生了19次,大約每3年—5年發生一次,但也有時間間隔達10年以上的。拉尼娜多數是跟在厄爾尼諾之後出現的,前述19次拉尼娜現象,有12次發生在厄爾尼諾年的次年。
拉尼娜的發生與赤道偏東信風加強有關。偏東信風加強,赤道洋流受信風推動,從東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溫暖水在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堆積,成為全球水溫最高的海域。相反,在赤道東太平洋表層比較暖的海水向西輸送後,深層比較冷的海水就來補充,因此造成東太平洋海表水溫偏低,從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與厄爾尼諾相比較,拉尼娜的發生次數相對較少,一次拉尼娜過程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一般為幾個月,極少出現跨年度的情況,19次拉尼娜現象中跨年度的僅一次。所以,拉尼娜發生的頻率要比厄爾尼諾低,規模要比厄爾尼諾小。

拉尼娜對天氣影響的威力遠不及厄爾尼諾。據有關資料分析表明,在拉尼娜期間,西太平洋(包括南海)活動的台風和影響我國的台風都比較多,而在厄爾尼諾期間卻出現相反的情況。在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風總數平均為26.2個,登陸我國大陸的台風數為7.4個,而厄爾尼諾年份平均為21.4個和5.2個。造成台風偏多的原因,一是西太平洋海表水溫相對比較高,二是西太平洋上空的空氣對流相對比較旺盛,三是橫貫在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緊靠著副熱帶高壓南側的熱帶輻合帶的位置也偏北,而台風相當多數是在輻合帶中的低壓或雲團發展起來的。這些條件都有利於台風的活動。

拉尼娜對我國東北夏季氣溫有影響。在拉尼娜年份,沈陽、長春和哈爾濱夏季氣溫為偏高,而在厄爾尼諾年份,夏季氣溫往往偏低。東北是我國主要產糧地之一,氣溫變化對那裡的糧食產量有一定影響。

拉尼娜對我國華北汛期降水也有影響。在拉尼娜期間,華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而厄爾尼諾年份華北降水量容易偏少,其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有關。拉尼娜年份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有利於形成華北汛期多雨的大氣環流形勢,而厄爾尼諾年份則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不利於建立華北汛期多雨的環流形勢。

Ⅱ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所以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爾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爾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會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的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了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從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Ⅲ 「拉尼娜」現象會造成什麼影響

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特點是使當地的氣候走向更極端,如當地是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拉尼娜會使當地夏季更高溫,冬季更寒冷。如使太平洋東岸更乾旱,西岸更濕。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

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拉尼娜現象出現時,我國易出現冷冬熱夏,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比常年多,出現"南旱北澇"現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區、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乾旱。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

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

Ⅳ 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氣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個新名詞。意為「小女孩」,正好與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相反,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Ⅳ 出現拉尼娜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小女孩"的意思。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拉尼娜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

低空中從熱帶地區刮向赤道地區的行風當信風加強是是到東太平洋神經海水上zhuan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shu異常,偏低。是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泣留在西部上升運動更加加劇。這一進一步加劇四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里拉現象。

Ⅵ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

拉尼娜現象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連續6個月低於常年0.5℃以上)的現象,通常伴隨厄爾尼諾而來,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a」(注意不是La Nina)是「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信風,是指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地區的風,在北半球被稱為「東北信風」,南半球被稱為「東南信風」,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這恆定的偏東風航行到東南亞開展商務活動。因此,信風又名貿易風。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Ⅶ 拉尼娜現象有哪些特點

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一樣,均會使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拉尼娜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之後,通常情況下兩種現象各持續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開始出現的拉尼娜現象卻持續了兩年,直至2000年6月才開始逐漸減弱。

目前的研究還無法解釋此次拉尼娜現象和在其之前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什麼會異常強烈,也不能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拉尼娜現象持續的時間比以往延長了一年。

研究人員曾於2007年1月和6月兩次觀測到拉尼娜現象出現減弱徵兆,但後來的結果證明,這些不過是假象。在稍稍喘息後拉尼娜再次卷土重來。法國專家強調說,此次衛星發回的最新數據顯示,拉尼娜現象確實已明顯減弱,「女孩」這回是真的老了。

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和朝鮮半島等東北亞地區異常寒冷。

Ⅷ 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樣的

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現象。這種現象會使太平洋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了將近六十厘米,信風會把表面溫暖的海水吹到西部而導致東部海水異常變冷。

一、拉尼娜

拉尼娜,即“La Niña”,是西班牙語小女孩的意思,它與著名的厄爾尼諾現象相反,也稱為反厄爾尼諾事件。拉尼娜現象的定義就是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具體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一般,在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就會出現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暴雨、颶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都會導致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根據氣象學家的研究,在過去的多年中,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會引起天氣異常,也會增加全球氣候的異常頻率。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關於拉尼娜現象的形成原因,你們都明白了嗎?

Ⅸ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注意不是La Nina)——「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拉尼娜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並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後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於拉尼娜。拉尼娜現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特別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但中間沒有發生拉尼娜。

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發生了強烈的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則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拉尼娜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Ⅹ 拉尼娜現象的成因是什麼

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小女孩"的意思。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拉尼娜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最近一次拉尼娜現象出現在1998年,持續到2000年春季趨於結束。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通常交替出現,對氣候的影響大致相反,通過海洋與大氣之間的能量交換,改變大氣環流而影響氣候的變化。從近50年的監測資料看,厄爾尼諾出現頻率多於拉尼娜,強度也大於拉尼娜。

拉尼娜常發生於厄爾尼諾之後,但也不是每次都這樣。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相互轉變需要大約四年的時間。

中國海洋學家認為,中國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澇災害,是由「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長江流域生態惡化兩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國海洋學家和氣象學家注意到,去年在熱帶太平洋上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海洋變暖)已在一個月內轉變為一次拉尼娜現象(海水變冷)。這種從未有過的情況是長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這次厄爾尼諾使中國的氣候也十分異常,1998年6 月至7月,江南、華南降雨頻繁,長江流域、兩湖盆地均出現嚴重洪澇,一些江河的水位長時間超過警戒水位,兩廣及雲南部分地區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華北和東北局部地區也出現澇情。拉尼娜也會造成氣候異常。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巢紀平告訴記者,現在的形勢是:厄爾尼諾的影響並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響又開始了,這使中國的氣候狀態變得異常復雜。一般來說,由厄爾尼諾造成的大范圍暖濕空氣移動到北半球較高緯度後,遭遇北方冷空氣,冷暖交換,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後,夏季到來,雨帶北移,長江流域訊期應該結束。但這時拉尼娜出現了,南方空氣變冷下沉,已經北移的暖濕流就退回填補真空。事實上,副熱帶高壓在7 月10日已到北緯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緯18度,這種現象歷史上從未見過。

閱讀全文

與印尼拉尼娜出現是什麼病的徵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米其林餐廳多少錢 瀏覽:715
印尼二手鋼琴多少錢 瀏覽:14
中國人去伊朗做什麼生意 瀏覽:367
中國人去英國干什麼 瀏覽:482
印度女生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瀏覽:226
義大利知名沙發品牌有哪些 瀏覽:586
中國有嘻哈你有個幾把是什麼歌 瀏覽:328
美國制裁伊朗需要達到什麼目的 瀏覽:629
義大利哪裡可以買到悅碧施 瀏覽:212
伊朗鑽井平台怎麼過 瀏覽:105
義大利羅馬有哪些藝術學院 瀏覽:438
中國四大發明距今多久 瀏覽:755
越南年gtp是多少 瀏覽:597
印度椰菜怎麼炸好吃 瀏覽:986
外國人怎麼讀中國詩詞 瀏覽:657
人民幣一元相當多少印尼盧比 瀏覽:497
拿到簽證後怎麼去英國 瀏覽:725
在伊朗非法拘留個人犯什麼法 瀏覽:103
在中國現代企業有哪些 瀏覽:481
伊朗局勢有什麼新聞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