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貴陽市白雲區大山洞去觀山湖貓洞坐什麼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256路,全程約11.2公里
1、從大山洞乘坐256路,經過15站, 到達斗篷山站
2、步行約1.4公里,到達貓洞
2. E政案第9481號,E政案第9776號如何正確定參戰軍人的各項待遇,內容未變,請速上網簽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永遠受外來勢力的欺壓。和平年代也好,戰爭年代也擺,軍人始終不渝堅守他們的天職「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人民軍隊應該永遠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對他們的付出,特別是對那些出國參加過戰爭的老戰士和犧牲的烈士而言,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國家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三十一年前,他們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人民生命的財產安全,舍小家顧大家,在越南的戰場上,流汗流血,英勇奮戰,許多親密的戰友犧牲在殘忍的戰場上,他們年輕的生命永遠躺睡在了南疆邊陲的烈士陵園。幾十年過去了,他們永遠成為了古人。而這些有幸回來的老戰士(當然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單位幹了幾十年了,卻從未享受過「出國參戰」的任何待遇。在此強烈支持E政案第9776號提案,期待正確給定參戰軍人的各項待遇政策出台。
3. 貓洞炮中的階梯高度是是什麼
貓洞炮系指炮洞直徑為0.2一0.5m,洞穴成水平或略有傾斜(台眼),深度小於5m,用集中葯鋸炮洞中進行爆炸的一種方法。
1)特點:充分利用岩體本身的崩塌作用,能用較淺的炮眼爆破較高的岩體,一般爆破可炸松15—150ma。其最佳使用條件是:岩石等級一般為Ⅸ級以下,最好是V一Ⅶ級;階梯高度最小應大於眼深的兩倍,自然地面坡度不小於500,最好在700左右。由於炮眼直徑較大,爆能利用率甚差,故炮眼深度應大於1.5~2.0m,不能放孤炮。貓洞炮工效,一般可達4~10ma,單位耗葯量在0.13~0.3kg/m3之間。
2)優點:在有裂縫的軟石堅石中,階梯高度大於4m,葯壺炮葯壺不易形成時,採用這種爆破方法,可以獲得好的爆破效果。
4. 電氣化隧道的「開關洞」和「貓洞」是什麼意思求各位大俠指教
開關洞是隧道內放置分段開關的場所,貓洞是供人員暫避的。
5. 襄陽市狗貓洞是干什麼的位置
養貓養狗的,主要是寵物市場
6. 求一篇文章:《大小貓洞》
《大小貓洞》
作者:金克木
作者簡介:
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筆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於江西,祖籍安徽壽縣。文學家,學者.中學一年級就失學,若論學歷不過小學畢業。1935年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自學多國語言,開始翻譯和寫作。1938年任香港《立報》國際新聞編輯。1939年任湖南桃源女子中學英文教師,同時兼任湖南大學法文講師。 1941年先生經緬甸到印度,在加爾各答游學,兼任《印度日報》及一家中文報紙編輯,同時學習印度語和梵語。1943年到印度佛教聖地鹿野苑鑽研佛學,同時學習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學研究之路。1946年回國,應聘武漢大學哲學系。1948年後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隨後娶歷史學家吳於廑之妹為妻。
歷任第三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五屆至第七屆常委,宣傳部部長。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臨終遺言:「我是哭著來,笑著走。」
金克木是舉世罕見的奇才。他精通梵語、巴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世界語、英語、法語、德語等多種外國語言文字。他曾僅靠一部詞典,一本凱撒的《高盧戰紀》,就學會了非常復雜的拉丁文。他的日語也很不錯。金克木學貫東西,知兼古今,學術研究涉及諸多領域,自己在生前也自稱是「雜家」。他除了在梵語文學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學、美學、比較文學、翻譯等方面也頗有建樹,為中國學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世人皆知金克木是人文學者,然自然科學的素養亦不低。他對天文學有特別的興趣,不僅翻譯過天文學的著作,還發表過天文學的專業文章。30年代,戴望舒非常欣賞金克木的作品,硬是將當時痴迷天文學的先生從天文學拉迴文學。對此,金克木還頗有遺憾,曾在一篇隨筆中,悵然道:「離地下越來越近,離天上越來越遠。」數學也一直為他所好,他曾很有興趣地鑽研過費爾馬大定理,臨終前寫的一篇文章中還涉及高等數學的問題。先生早年即同數學大家華羅庚很談得來,華先生也是文理兼通。他還曾和著名數學家江澤涵教授在未名湖畔邊散步,邊討論拓撲學的問題。
金先生一生筆耕不輟,30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留下學術專著三十餘種,主要有:《梵語文學史》、《印度文化論集》、《比較文化論集》等等。他的詩、文,文筆清秀,寓意深刻,有詩集《蝙蝠集》、《雨雪集》,小說《舊巢痕》、《難忘的影子》,散文隨筆集《天竺舊事》、《燕口拾泥》、《燕啄春泥》、《文化獵疑》、《書城獨白》、《無文探隱》、《文化的解說》、《藝術科學舊談》、《舊學新知集》、《圭筆輯》、《長短集》等。翻譯作品《伐致呵利三百詠》、《雲使》、《通俗天文學》、《甘地論》、《我的童年》、《印度古詩選》、《莎維德麗》、《梵語文學史》等。
金先生有一顆童心,對一切新鮮的東西,總是那麼好奇,85歲學會用電腦寫作和傳稿即是一例證。「文革」前他去北大圖書館借書都是拖著小車去拉的,「文革」後體力大不如前,但卻始終關心國際學術的最新發展。在國內還少有人提及詮釋學和符號學的時候,他已經在撰文介紹,並將它們用於研究中國文化。
金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很少談論自己,也很少接受別人采訪。晚年更是深居簡出,以著述為本分。但先生卻也平易近人,關心後輩。先生喜歡聊天,與後輩交流;先生始終把讀者當作朋友,堅持給讀者回信。金先生做教授50多年,桃李滿天下。他的大師的風范、他的詩化的人生和他的智者的境界是我們永遠的精神財富。
原文:
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傳,真假難辨。
大科學家牛頓有個傳說是:他養了兩只貓,一隻大,一隻小。他為便利貓的出入,在門上開了兩個洞,一小,一大。他認為大貓不能進小洞,可不知道小貓能進大洞,開一個洞就夠了。這故事是笑學者脫離生活實際,還是笑科學思想方法認死理,不靈活?
牛頓爵士的家世並非貧寒。三百年前,他養貓總有僕人照看吧,何勞他親身看管?這故事靠不住。
不論真假,這故事裡有點道理。開一個貓洞是從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兩用。若從貓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緊急情況,兩貓不能同時進出,勢必大的要擠了小的。而且——
大貓:這是我的洞,允許你用,要以我為主。
小貓口頭稱是,心中不服。
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樣了。
大貓:你看我的洞多麼輝煌。我可以讓你也利用。
小貓:謝謝。我的玲瓏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進得去嗎?
雙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故事裡的牛頓不可笑。他是從貓一方面考慮的。洞是供貓用的,不是供人用的。對人說,一個洞的效率高。對貓說,兩個洞更方便。牛頓講科學,尊重客觀,不由人的主觀,考慮事情全面。
無獨有偶,中國也有個關於門洞的名人故事。
話說當年齊國宰相晏嬰名滿天下。據說他曾經當使者到楚國去辦外交。楚國人要給他一個「下寫威」。因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國門之旁開了一個小門,請晏大使從小門進。晏子不肯,說,到什麼國進什麼門。到狗國才鑽狗洞。我來到楚國該進什麼門?進大國的大門,還是進小國的小門?楚國人不肯自認小國,只好請他進大門。沒開談判先吃了敗仗。
當時只有三個大國:西是秦,東是齊,南是楚。既是外交訪問,晏大使必非一個人。代表齊國出訪自然有一些隨從組成外交使團,騎馬乘車,前呼後擁,晏子決不能一個人徒步走來。大使個人的高矮顯不出來。而且城牆不是紙糊的,另開一門也不容易。這故事靠不住。
不論真假,這故事裡有沒有什麼道理可談?
楚人:門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門,小人走小門。門以人為准。
晏子:門是國家的城門。大國的城大,城門也大。小國的城小。門也小。門以國為准。
這又是從兩個不同坐標出發看人和門的關系。
事實上,中國歷來實行的是楚國式,不是齊國式。貴賓來
到,大開中門迎接。來「告幫」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從側門出入,先到門房掛號等候。僕役丫環就只能走後門了。
最古的大學叫做「泮宮」。祭孔夫子的「文廟」有三個大門並列。進門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橋,中間的橋直對「大成殿」。只在本地有人中了狀元時才能開正中的大門,由狀元走過中間的橋去祭孔。不出狀元,就不能開正門,無人走這「狀元橋」。門的大小一直是和進出的人的名位身份相連的。不出狀元。地方等級就低。
現在的北京大學的大紅門是原先的燕京大學修的,仿照「文廟」的格式。不過「狀元橋」上走的人不限於狀元,中門大開,人人可進了。
人人走橋,未必想到是什麼橋。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裡面有什麼道理。
7. 安順市普定縣貓洞鄉有什麼快遞
親你好,我在網路上幫你看了一下你說的位置周邊沒有快遞存在,你可以手機下載APP快遞超人 可以查到你附近的快遞網點的。但是到了鄉村鄉鎮這個級別時,基本沒有快遞公司了,只有唯一的一個中國郵政可以送到村長那兒,然後快遞會給你打電話叫你帶身份證去村長那兒取快遞,如果你想從鄉村寄送快遞那就很麻煩了,要自己送到郵政去,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您
8. 體育場 貓洞什麼意思
在現澆混凝土時,因振搗不實,造成混凝土成型後存在的空洞。
在以前的建築中,貓洞和狗洞是留在門邊,方便貓和狗,雞(夜間)或關門後進出房間用的。(在部分地區也叫雞婆眼)。在現今建築中的狗洞是孔洞的楷音,是在澆砼時由於沒有打震動,造成有較大孔洞的質量問題。貓洞,也有部分施工人員與上述的孔洞混淆,其實應該是裝在門上的貓眼(看門外的客人用的,方便識別門外來的人是不是不要接見)。
9. 小區樓房住戶有什麼辦法做狗洞貓洞不想讓他們在屋子裡方便,但又沒有時間去留,怎麼辦
沒辦法,住小區就是比較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