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踢球高手有哪些

中國踢球高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4 07:32:47

⑴ 中國最牛的足球運動員是誰

李惠堂(1905-1979)
「亞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廣東五華,梅州八賢之一,1905年出生於香港,身高1.80米,司職前鋒。他從小酷愛足球運動,天資聰穎,求學與訓練兩不誤。1921年考入開展足球運動甚廣的皇仁書院。1922年入選南華足球隊甲組,開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在第七屆遠東運動會後被評為「亞洲球王」而名揚海內外。1936年,作為中國隊隊長參加了第11屆奧運會足球賽。
1925年,加入上海樂群足球隊,1926年在上海組建中華足球隊並任隊長,同年率隊參加上海當時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賽,擊敗由外國人組成的臘克斯隊,首開華人足球隊戰勝外國人球隊的紀錄。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並任隊長。
1936年當選為亞洲足球協會副會長。1937年左脛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場參加為抗日救災舉行的義賽。1941年拒絕為日偽表演而從香港返回廣東家鄉。
李惠堂在1928年提出一個響當當的論斷:「足球是我國最出色運動、遠東連捷七屆、和本年度港滬兩華隊的冠軍頭銜便足引證無訛了,我們更進一步而知足球,那也是萬眾公認的。所以在足球的名稱上頭、要冠之以中國國藝稱號。」
李惠堂的這番話是有根據的。「遠東連捷七屆」是指中國足球隊在已經舉行的8屆遠東運動會中,從第2屆至第8屆,蟬聯7次冠軍,在亞洲已經沒有對手,國人對於足球的喜愛已經到了瘋狂地步。李惠堂在他主編的《足球》一書中敘述道:「自從海禁一開,沿海各商埠便受著足球的熏染。新式運動輸入我國,也要算足球為最先,所以因為足球有產生最早、灌輸最久的關系,無怪是我國現在最通行和所最崇拜的運動了,何況足球的比賽不拘時、不擇地、不論人數多寡、不管球場大小,都可以舉行比賽。」
足球無論貧賤富貴、人人都有機會,雖然是設備場地有時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因陋就簡,同樣可以為後來正式球賽做些准備。李惠堂本人也是平時所說從踢「野球」開始,小時的李惠堂,與村裡的夥伴從踢柚子開始,到塞滿布條的「襪子足球」,練就了一身球藝。「校中歸來便約會鄰近同志,以衣履作球門,以路溝作邊線,馳跑顛撲、樂而忘食,有今日的成績,泰半是在那個時候。就是今日國內的上乘好手,無一不是從小球出身。因此以為小球之戲,正是足球的第一步。雖然也有初學便從正式足球起步而成為健將的,但總可算得是鳳毛麟了。」李惠堂對於自己幼時的起步,一直念念不忘。
作為中國足球的代表人物,李惠堂對於足球的另一個貢獻是足球的教育理論。1928年,23歲的李惠堂自費出版了《足球》一書,這也是第一個足球運動員出書。在書中,李惠堂對於如何培養人才,如何踢好足球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惠堂認為,因為足球是最易入門、最饒興味、最容易舉行、最經濟的運動,所以學習的人便多。
誠如李惠堂所言,上個世紀20年代確實為中國開展足球運動的黃金時期。國內學校,無私大小,無一處不有足球賽。各個體育機關,寧使其他運動不開展,足球是不能放棄的。中國足球在遠東首屈一指,連年奪來各種榮耀的冠軍,便越發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人們的心理都要做足球運動員(球星),奪取錦標而受萬眾的贊揚敬仰。這種崇拜球星的形態,已經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
人們對於足球明星的崇拜,也感染了一些球星。在賽場上,一些盲目求花樣而影響比賽的球星也開始出現。李惠堂剛剛抵達上海時,發現當地的球星只顧賣弄技巧,追求個人盤帶,有些甚至為了獲得觀眾的叫好,將球踢向半天空,恨不得10分鍾都不落下來。如果是現在,這些只會帶球不會傳球、不給隊員傳球的隊員,肯定會被教練轟下場去。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盤帶過人就能被球迷認可,因此,一些球星自己帶球過了一個對方隊員還要過下一個,不管橫向還是縱向,這種沒有配合,沒有大局觀念的踢法讓李惠堂深感足球觀念改變的重要。在李惠堂的帶領下,上海球隊的球風得到了很大改觀,使國內球員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足球場上,能夠被對手重視固然重要,而同時被對手敬重則更顯出個人的魅力。李惠堂,就是一位既被對手重視又被對手敬重的球員。李惠堂認為,足球這項運動,兒童練習起來較易入門,而兒童練習足球,必然要從踢小足球開始,待到控球技術熟練後,再開始練習正式足球。同時,不要踢高球,要學會用兩只腳踢球的訓誡,今天來看,同樣是先進的技術慨念。
李惠堂可以說是球場上遵守體育道德的典範,即使對方隊員有意識的犯規,李惠堂都能夠容忍,甚至有時是非常嚴重的傷害性犯規。在國外的一次訪問比賽中,對方一名球員故意嚴重侵犯李惠堂,導致李惠堂小腿脛骨骨折。按照當地的法律,只要李惠堂控告這名球員故意侵害自己,對方就會面臨牢獄之災。然而,在警察主動到醫院找李惠堂核實情況時,李惠堂竟替對方隊員打掩護,沒有向警察投訴對方。得知這一舉動,感動的那名外國球員手捧鮮花前來負荊請罪,而李惠堂因此更受人尊重。
李惠堂技術全面,球藝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場上猶如鶴立雞群。傳球意識一流,頭槌擺渡、短傳與長傳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盤球過人輕而易舉,善於強行突破。射門的功夫深厚,起腳快,腳法好,腳頭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絕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個球。
1947年後從事教練、裁判員工作。1948年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第14屆奧運會足球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國台北隊奪得第2屆、第3屆亞運會足球賽冠軍。
1954年當選為亞洲足球聯合會秘書長。1965年,他當選為國際足聯副主席,成為中國在世界足壇獲得最高職務者的人。
李惠堂學識不淺,著有《球圃菜根錄》、《足球經》、《足球規律詮釋》、《足球登龍術》、《我與足球》等。 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在舊中國,一位體壇人物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不凡。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亞洲球王」稱號。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四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由於刻苦鍛煉,使他的身體日見壯實,腳力過人。十歲左右,他返回香港,和後來一起成為足壇名將結下了「足球緣」,十七歲便成為香港南華隊的一名隊員。到二十歲那年,他到了上海。由於李惠堂球藝出眾,二十二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在上海組織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萬國足球賽」在上海舉行時,24歲的李惠堂被評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鋒。尤以過人射門和跌射譽冠足壇。他射門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門員反應不及而目送球兒直飛網底。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 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比0大勝。在此役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運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倒跪在地下。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原作亡國奴,遂於1941年以借名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與家鄉同人組建五華足球隊。1942年,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比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李惠堂41歲「掛靴」退伍,足壇生涯長達25年。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章。曾4次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他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據統計他在足球比賽中,共射進近2000個球,他和巴西名將 里登雷克、德國球星賓德 球王貝利以及獨狼羅馬里奧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
李惠堂感懷詩:
憂樂常關天下情,愧無建樹以球鳴。
一腔肝膽存人熱,半世風塵為國爭。
拔幟豈曾功在漢,潔身遑計利與名。
逢辰笑酌延齡酒,許共賢流致太平。

⑵ 中國四位任意球大師都有誰呢

說起任意球這一方面,似乎我們腦海中從來都是閃過外國球員們的身影,就比如貝克漢姆,小儒尼尼奧等這樣子的任意球大師。但是我們的中國足球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的任意球高手,在中國球員中,他們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別。

雖然和世界水平還有一些差距,但是他們的任意球水平確實值得我們中國的球員們去學習。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強的幾位任意球大師,役國內球員無法和他們媲美

第一位 申思

申思可以說是中國當年在國內腳法最好的球員了,我們看到的申思似乎在場上不是特別的具有攻擊性,這也是他沒有辦法成為一名更加偉大的球員的原因,他的其他方面的技術確實不足,和世界水平比起來,申思的腳法確實是非常出色的了。

在當年他的一腳左腳任意球非常的出色。他還曾經參加了2004年和2008年的世界任意球大賽,當時參賽的有現役球員強如梅西這樣的,還有一些退役的傳奇球員比如羅馬尼奧,當時申思作為中國球員獲得了亞軍,非常的讓人感到驕傲。這腳法確實是世界級別的。

看了以上幾位球員,可以說以前的球員腳下技術都不會差,如今國內球員更是無人可比。哪一位你最喜歡的呢?

⑶ 中國民間現在到底還有沒有比國足水平更強的足球高手

就足球領域而言,高手真的不在民間!

以前有句俗話「高手在民間」,這些年隨著選秀節目的火爆,尤其是像《中國達人秀》這種節目,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一種錯覺:民間藏著很多專業技能很強的牛人,尚未被發掘。

由於我們民間的業余足球活動還談不上特別活躍,達不到乒乓球的熱度,所以就很難產生高水平的足球選手。

不要拿興趣去挑戰別人的飯碗

雖然國足在亞洲的戰績只能算是一般,但國腳畢竟是這個國家踢球最好的18-30人。碰上業余選手,場面就跟虐菜是一樣的。

⑷ 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哪個球員的踢球技術最好

在中國國足可是讓很多人都失望至極,人們現在對於國足的印象都是輸,每天都在輸的路上,而且過了這么就足球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反而一直在退步,真是很可氣啊。中國這么久整治足球還是沒什麼效果,但是也不乏有些球員球技還是不錯的,但是就是由於中國足球的環境還有隊友,就算他一個人也不能改變什麼,那史上踢球技術最好的是哪個呢?

李惠堂有中國球王和遠東球王之稱,可見技術非常厲害。自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他帶領的中國足球隊在當時多屆遠東運動會上,多次奪得足球冠軍。李球王是以技術全面,射門精準強勁而聞名,但是單從頭槌來看,有個人與他同為隊友但是頭槌技術最好,這個人就是香港歌星譚詠麟的父親譚江柏。譚江柏是廣東江門人,身高一米八左右。頭槌技術在當時屬首屈一指,有“譚銅頭”之稱,連球王李惠堂都深為佩服。李曾經說過,如果我有譚江柏的頭槌技術,進球會更多。

邊鋒突破技術最厲害的,首先要提比李惠堂稍晚出道的,有“穿花蝴蝶”之稱的葉北華,還有我們熟悉以“泥鰍”之稱而聞名於七八十年代的古廣明。至於七八十年代,中場技術最全面,能控能傳能射的,要數容志行。

⑸ 目前中國踢球踢得最好的人是誰

廣州恆大的中場靈魂鄭智,是中國足球目前最具有代表的人物。

⑹ 中國足球史上最厲害的球員

名氣最大的是李惠堂
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的足球雜志曾組織過一次評選活動,將中國的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4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在那裡,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當球光著腳丫子苦練,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盤球走路,這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帶球技術。經過幾年的鍛煉,他的身體日見壯實,球技過人。
10歲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以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他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絕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出任左內鋒,因其球藝嫻熟刁鑽,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隨南華遠征澳大利亞,與全澳冠軍新南威爾士隊交鋒。開場僅5分鍾李惠堂就梅開二度,這場比賽他一人獨中三元,轟動了整個澳州。澳州當局專門授予他金質獎章。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並有"萬人聲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運完全操縱在外國人手裡。1925年,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間,正值自己足球技藝的巔峰狀態,由於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使李惠堂在綠茵場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為中國人民出了氣,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級杯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彪炳,載譽而歸。
20世紀20年代,在我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舊中國,一位足球明星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超乎尋常。可見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李惠堂球風正派,腳下功夫深。一次,在與英國海軍球隊比賽時,球剛過中線,就拔腳怒射,球竟穿過好幾個英國選手的人叢像精確制導的導彈一樣鑽進網窩。還有一次與西人聯隊對陣,他一人從後場盤球,接連晃過四五個前來阻截的對手,一直把球帶到對方禁區,從容起腳,把球攻入門里。這種球藝堪與馬休斯、貝利和馬拉多納相媲美。
李惠堂為國家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並擔任隊長。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使我國體育健兒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足球運動員進行切磋、交流。
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財力困難,1936年為參加柏林奧運會足球賽,李惠堂和足球隊只能自籌資金,提前兩個多月出發,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加奧運會的費用。李惠堂和隊友沿途進行了27場比賽,取得了23勝4平的戰績。他們省吃儉用,一路風靖系槳亓幀5捎諞宦氛髡劍蛟幣啞1共豢埃槳略嘶岜熱保?比2負於英格蘭隊,首輪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0大勝。在這場比賽當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帶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倒跪在地。
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願做亡國奴,於1941年以借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他與家鄉人組建了五華足球隊。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幅對聯:"認認真真抗戰,隨隨便便過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請香港甲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
1947年,李惠堂已經45歲,他在香港參加埠際賽(滬港杯賽的前身),他射出的一個點球被撲中,這場比賽是他的"掛靴之戰"。
1948年李惠堂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足球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國台北隊奪得第二屆、第三屆亞運會足球賽冠軍。
1954年李惠堂當選為亞洲足球聯合會秘書長。1965年,他當選為國際足聯副主席,成為在國際足聯獲得最高職務的中國人。
1966年李惠堂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聯邦德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歲。

閱讀全文

與中國踢球高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3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7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3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1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
中國部隊房產最長可以租多少年 瀏覽:756
中國移動的信箱是多少 瀏覽:306
印度文字怎麼寫才好看 瀏覽:499
伊朗購物用什麼錢 瀏覽:419
伊朗人結婚要多少錢 瀏覽:933
越南航空vn503多少座 瀏覽:701
中國機長有多少人出鏡 瀏覽:488
中國有嘻哈賺多少 瀏覽:535
英國的足球隊怎麼叫英格蘭呢 瀏覽:253
伊朗無人機在哪個國家 瀏覽:80
義大利人怎麼稱呼女友 瀏覽:4
中國移動網路電視怎麼看中央1套 瀏覽:359
越南路由器多少錢一套 瀏覽:112
為什麼伊朗會和以色列打仗 瀏覽:347
英國留學自費要多少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