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

中國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

發布時間:2022-05-23 07:40:53

❶ 中國的奢侈品為什麼比國外貴那麼多

上個月去歐洲「窮游」,碰到一個在英國留學並工作的華人,她很好奇地問我:你們剛從內地來,是不是覺得歐洲的東西都比大陸便宜啊?我想她是問錯了對象。對於一個像我這樣的內地中產來講,天天斤斤計較於柴米油鹽醬醋茶,又如何會覺得物價水平高出國內兩三倍的歐洲會便宜貨滿地?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同學間,很有一些人每次出國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裡扛,就像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國際倒爺。不過那時候的倒爺是背了大包小包國貨去歐洲賣東西練攤,現在的國際倒爺是反向運動,背了歐洲的奢侈品回來消費。他們驚詫於我旅行歐洲一個月而沒有買任何奢侈品回國,痛心疾首地對我說:你帶一塊瑞士表回來,差價就把你的機票賺回來了啊!真的,回國看看《都市快報》汽車版,嚇了我一跳:買同一款進口車,奧迪A6,美國35萬,中國70萬!路虎攬勝,美國60萬,中國248萬!!怪不得中央電視台都在黃金時間聲討國外廠商的壟斷行為,希望我們的商務部能夠出面制止這樣的行為。因為我們的收入不是全球最高的,進口的汽車倒是全球最貴的!中國市場的歐洲奢侈品賣的比歐洲市場還要貴!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畢竟就平均收入來講,我們剛剛達到人家的五分之一水平。所以,不懂經濟學的人很容易把它用陰謀論來解釋,用排外主義來對抗。這就好比原始人看到天上閃電雷劈,不能解釋,就說有個雷公電母一樣。其實認真想一想,如果我能製造出一個產品,全世界獨一無二,怎麼會就在一個富國便宜了賣,在一個窮國加價了賣呢?這明顯對自己也不利嘛。馬克思不是說,資本家都是逐利的嗎?難道21世紀的資本家不逐利了,以排斥中國人為最高目標了?如果是這樣,那麼是不是我們應該宣布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呢?經濟學的最簡單理論告訴我們:一個市場上,同樣的商品只能按照一個價格出售。理由很簡單:因為如果廠商能夠按照兩個價格賣,那麼剛買到便宜貨的顧客就會以介於自己的買價和廠商的高售價之間的一個價格,把商品轉售給另外的顧客,這樣,廠商的另外那個高價格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易。所以,廠商只能按照一個價格出售商品。這樣的簡單理論,當然有它成立的條件。最最重要一條,就是消費者能夠互相轉讓這個商品。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像亞航這樣的廉價航空,可以把同一個航班的機票分成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旅客,價格差別還挺大。因為它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規定:特價機票是不能轉讓的!因為登機的時候要校對護照上的姓名,所以這個不可轉讓的規定是可以執行的。也因此,經濟學給這種特殊情況取了一個名字,叫價格歧視。不過大部分的商品沒有這個好運氣,他們的供應商很難想亞航一樣區別消費者。所以,這樣的消費者之間的轉讓很容易在一個市場實現。但是,國際貿易就不一樣了。歐洲和中國遠隔萬里,我這樣的窮游兒買一張最便宜的機票也要將近五千元,況且還有簽證,海關等等人為設置的障礙,所以從歐洲到中國做一趟國際倒爺的成本很高。這是價格歧視得以成立的條件之一。但是大家看一下,一旦出現了高於這種成本的巨大差價,馬上會有人鑽空子,海外代購的興起,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所以要我說,與其去呼籲那幫坐在廟堂里喝茶抽煙打飛機的官老爺趕快制定對策打擊國外奢侈品供應商的價格歧視行為,還不如讓他們繼續呆在辦公室里,不要動不動就出來制定一些阻礙海外代購的政策,變本加厲的助紂為孽。如果他們真的想教訓一下外國廠商,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台一些支持海外代購的政策。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路虎車的賣家是一個唯利是圖的資本家。他的生產成本是30萬,在歐洲市場上,它發現賣60萬是最能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價格,那麼賣一輛就能賺到30萬。現在他發現了中國市場。如果中國和歐洲就像是上海和蘇州那麼近,也沒什麼國境線海關關卡,那麼他也只能賣60萬給中國人,否則的話,他如果賣70萬,我們就可以海外代購,從歐洲消費者手上轉手買到60萬的車;如果他賣50萬,歐洲消費者會從中國市場代購。這就是我們講的最簡單的一價定律。如果歐洲和中國的距離拉大,就像現實一樣多了海關國境,我們假設海外代購的成本是10萬,那麼路虎的賣家在中國的售價,可以是在50-70萬之間。因為這樣,海外代購是代購不了的。這就是現實中,我們能夠觀察到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同一商品的售價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當然,每一種商品的海外代購成本是不一樣的。再厲害的國際倒爺也就是順手帶幾塊,乃至十幾塊瑞士手錶罷了,誰能背一個路虎汽車回來?所以,《都市快報》報道中提到,如果我們直接從海外經銷商那裡買一款歐版車,同樣正常渠道進口,付了相同的海運費和關稅,仍然能比直接在中國的4S店買中版車省下幾十萬。這說明,豪車廠商確實對歐洲顧客和中國顧客執行了價格歧視政策,而且這個價格差還不小。但是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中國的人均收入那麼低,豪車廠商為啥又是把針對中國人的價格定得那麼高呢?在上述例子中,既然50-70萬之間都可以,為啥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70萬而不是50萬呢?這得去看看奢侈品的特性。毫無疑問,奢侈品的質優價高。但是另外一個重要特性是它的產量是有限的,它本來就不打算賣給市場上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背了個LV的包包,你說它還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所以,你如果看市場上有一天大多數人都背上了LV包包,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一定會尋找另一個別的更貴的品牌作為替代。因為奢侈品的消費目的之一就是引出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嘛!所以,現在我們改動我們原先的故事,假設在一個市場上有兩類消費者:一類是窮人,一類是富人。作為富人的消費者只需要一件奢侈品,比如路虎車。那麼路虎車的賣家一定會把價格定得那麼高,以至於只有富人才能夠買得起,窮人只能看得起。這樣富人才會去買。所以聰明的廠商會發現,這個奢侈品的定價是和富人的收入有關系的。如果富人的收入足以支付路虎車,那麼廠商把價格定得越高利潤就越大。現在來看一看歐洲和中國兩個市場的消費者有什麼不同。兩個市場都有兩種人,窮人和富人。平均來講,歐洲人的收入是中國人的五倍。我們可以假設,中國的平均收入是10萬元,那麼歐洲人的收入就是50萬元。但是請注意,歐洲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小。有數據表明,歐洲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是大約0.25,而中國的基尼系數,我們的國家統計局說是0.45,而學者的研究所查過了0.6!說這些或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是舉例來講:一個像歐洲一樣的市場很可能是富人佔了人口的50%,其收入是70萬,而窮人也佔了50%,其收入是30萬,這樣一平均,每個人是50萬的年收入。而中國呢?很有可能就是富人只佔了人口的10%,其收入是91萬,而窮人佔了人口的90%,其收入是1萬,這樣的收入平均起來是10萬。所以,雖然人均的收入中國低於歐洲,但是能夠買得起路虎車的富人的收入(90萬)卻遠遠高於歐洲的富人(70萬),那麼既然中國的富人那麼有錢,而路虎車的廠商又不是傻子,那麼他何必把中國市場價格定得低於歐洲呢?實際上,由於中國市場的人口眾多,哪怕1%的富人願意購買路虎車,其市場潛力都遠遠超過了路虎車的生產能力。因此,只要路虎車的生產廠商不能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大其生產能力,其定價策略一定是瞄準中國市場最富有的一小撮人群,其結果一定是中國市場的價格遠遠高於歐美市場。這不是國外資本家不喜歡中國市場,想排斥中國市場,恰恰相反,他們每年從中國賺到的錢,數數都數到手抽筋,又怎麼會不喜歡中國市場呢?所以,中國的媒體在氣憤之餘,應該低頭好好想一想,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真正扭轉現在的局面?

❷ 奢侈品可以賣這么貴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

奢侈品(Luxury)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這個問題誰都理解,有錢就會作怪,沒有錢你買什麼奢侈品。我也想買奢侈品,就是沒有人民幣把什麼去買呢?這並不是什麼心理問題,而是錢的問題。誰有錢不知道花,又不是傻子。謝謝!我們需要被他人尊重,不是因為他人的尊重可以讓我們看起來更高級,而是因為我們完成了生理、安全、情感上的需求,別人才會對我們尊重。

世界觀不同選擇生活標準的距離就界線,有能力買好的東西沒乜不好,存在消費觀念的差距,審美愛靚是人的觀點角度不同,證明中國人的生活意識不斷提高,不是什麼虛榮心。這個問題不該這么想,所謂的奢飾品,是指在國內!國外的品牌在國外也不算很貴,比如一個某品牌,1000多美金,在美國月收入6000美金左右以上,人家買個包包衣服很正常,但是這個物品到中國就翻倍了!能懂我的意思嗎?

對於奢侈品本身而言,是不存在質量好壞的,你可能花一兩萬買的包,還不如幾百塊的耐用。就面料來說,奢侈品的面料並不更值錢,值錢的是這個牌子。

❸ 中國內地市場「奢侈品」賣爆了,消費將狂漲48%,這是怎麼回事

中國內地市場奢侈品賣爆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我國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人們對於時尚的追求。

一:人們消費能力提升

中國內地市場奢侈品賣爆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經濟水平提高,當前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從而人們開始會去選擇購買奢侈品。在以前改革開放前後的時代,大多數人的消費觀念還只是停留在務實的階段,東西不論好壞,只要是有用的便可以。家庭聚餐也大多不會選擇出去外面吃飯,而會選擇在家裡自己煮,因為更加實惠,會把錢攢著,花在刀刃上。現如今,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人們不僅開始重視物品的實用性,還開始追求物品的質量。開始選擇出去外面聚餐,因為方便,人們的消費能觀念開始發生了轉變。

❹ 為何奢侈品在國內的價格比國外的要高

在中國社會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無數外來產品紛紛湧入了國內市場——從最初的皮爾·卡丹、夢特嬌,到現在的路易·威登、古奇、普拉達——國外的引進品牌越來越多元化,也越來越昂貴。

比歐美多花20%-30%

然而,隨著對外交流越來越便捷,信息越來越透明,有一個現象不能不讓人引起注意——很多時候,國人不得不比歐美人多花上20%到30%的價格來購買同樣的產品。在2008年底,我的一個朋友在洛杉磯的LV專賣店給他媽媽買了一個當季新款的GallieraPM,稅後摺合成人民幣大概在9000多元;而同款的包在中國則要賣到12000元左右,貴出了三成還要多。就算在香港,和內地的差異也同樣顯著。算上匯率的影響,價格差距大概也在20%左右。

這樣的加價現象不光存在於奢侈品中,就算一般的產品,如VEROMODA、GUESS、Adidas、NIKE等品牌,都在海外市場與中國市場方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價格差異。

在美國,成人款的運動鞋一般都在80至120美元的價格區間上,摺合成人民幣大約是550至800多元,這比中國Adidas或者NIKE的專賣店要便宜一至二成左右。

總而言之,加價的幅度是與品牌的受眾程度成正比的。一款謳歌MDX的頂配在美國和奧迪Q7的頂配差價只在不到兩萬美元;但是在中國,這個微小的差距卻變成了60萬元。

奇貨可居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於服裝市場,受眾程度高的品牌不管賣多高的價錢都阻擋不了消費者購買的熱情;同時,消費者的追捧也給廠商提供了加價的空間。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愛馬仕的鉑金包,在全中國的專賣店都很少見,以至於其加價50%以上出售都看起來是合理的。

歸根結底,其實加價的原因可以很簡單,那就是,如果一件商品商家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那麼為什麼不這么做呢?一件東西之所以被稱為奢侈品,其成功之處不在於這件東西的定價很高,而在於消費者們並不把這件東西當成某種「量販品」,相反,在他們心中,這件東西是獨一無二的,並且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就是說,當一個品牌達到奢侈品的高度時,高價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國人的心理更放大了奢侈品的價值。許多人在購買商品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即高價格保證了高品質和高水準。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奢侈品品牌的任何一件商品以低於1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那麼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那不過是仿貨;但是當同樣的商品以萬元以上的高價出售時,沒人會懷疑它的真偽。所以,這一現象也造就了這類商品的價格只升不降的事實。

綜上所述,在商品價格的向下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其相對寬廣的上升空間使得奢侈品在國內想不比歐美貴都很難。廠商在成本以及定價決策上的不透明也使得加價的可操作空間變得很大。

稅費和運輸

至於其他的所謂的稅率差別和運輸費用,其實在異地差價中所佔份額並不十分顯著。其中,運輸費用分攤到每一件商品上,只佔該產品成本的百分之幾,甚至是千分之幾;而從稅率差別來看,奢侈品的進口稅其實應該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原因就是,進口稅如果過高,那麼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國外購物。對於本國來說,這一趨勢意味著本國資產的流失,所以縮小這方面的差價必然會從降低進口稅做起。而中國在拉動內需政策的驅使下,這樣的做法是必然的。

但是對於一般的服裝服飾消費品,高價格的原因又是另外一種情況。該類商品溢價的部分一方面是由於從生產環節到營銷環節過渡時,成本的逐步增加所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過度放大品牌效應所導致的。

也就是說,在某品牌下的產品本來不值那麼多錢,卻硬要加價至該水平上。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該產品在國內外的差價實質上成為了消費者的幻覺。

由於該類產品的品牌效應並不如奢侈品顯著,很自然地,該類品牌下的商品往往承載不了高溢價。如果定價太高,勢必會損失許多潛在的顧客。

而如果定價過低,則既保證不了利潤率,同時也降低了品牌的形象。因此,多數產品採取的是「高溢價,多折扣」的辦法。我們在商場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諸如「買一百,減五十」、「第二件半價」之類的促銷手段。

其實,只要消費者足夠細心和仔細,每次購物下來,實際支出的金額其實和在國外消費並沒有多大差距,因為這樣的促銷手段已經「約等於」給所有商品打了七至八折。至於其他的促銷手段,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既然想要買奢侈品,就出國買吧,順便當旅遊了,與其把用來奢侈的錢花在稅上,不如讓自己享受一番,在擁有奢侈品的同時也給自己一個完美的假期。

❺ 奢侈品為什麼那麼貴

奢侈品貴主要有一下原因:
1,奢侈品從設計,製造,等各個環節都比較注重產品細節,做工優良,所以成本較高。
2,奢侈品多為進口產品,我國對奢侈品所徵收的稅率十分高昂,導致奢侈品的價格進一步上漲,所以奢侈品會十分貴。

❻ 為什麼奢侈品在中國這么貴

為什麼奢侈品貴呢?因為奢侈品是用一萬的金錢去買本身價值100塊的東西,這叫奢侈,而所買來的東西是奢侈品~
還有就是 設計師的身價。
一個名牌可以成就設計師,同樣一個設計師也可以帶領一個品牌。
你不可否認,沒有任何一個人 可以把100的衣服穿出10萬的效果~

一個名牌服裝的設計 從最初的靈感初現 到後來的選色 定型,成圖 縫制,成品,都會經歷很漫長的過程。一個品牌的服裝上市,最少也要需要半年的時間。
而且 如果你研究過 你會發現,任何一個國際大牌的設計靈感都是統一的。
無論款式怎麼變?它內在所賦予的是永遠不會變的。

就像什麼品牌適合什麼人群,什麼品牌定位什麼人群是一個道理。

名牌是身份的象徵~也是時尚的象徵。
而且,認為它貴的,是大眾人~
而本身購買他們的人 則不會覺得貴。
就像普通人去買一件幾十的T恤是一個道理。

當你的衣櫃里掛滿一萬一件的T恤 幾萬一條的牛仔褲 你就會覺得這個太正常了 是你的收入所應該得到的東西
那為什麼在中國更貴呢?
我想也許是因為中國還沒有什麼自己產出的奢侈品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物依稀為貴 而且中國最近發展 大家工資雖不多 但在買東西上還都挺有錢 哈哈 我也是瞎猜 就回答你 你就當瞎看看吧

❼ 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

奢侈品的真正用途是:製造社交距離和價值觀表達。

要製造社交距離,就不能隨意買到。所以奢侈品領域里的第一關鍵詞inaccessible:難以獲取。所以奢侈品不能輕易降價,還得提倡限量版,一旦大路貨了隨意供應,格調就沒了。佩卓仙魚子醬開業時,就是如此:不能敞開隨時隨地供應。品牌得保持姿態,讓顧客等待,而不能被予取予求。

價值觀表達,在佩卓仙魚子醬之上,體現為那些舊俄傳說。在羅斯柴爾德別苑那裡,體現為那些舊法國貴族的用品。沙皇時期的俄國和18世紀的法國,都是奢華的代名詞,都被推翻了;但惟其如此,提到那些奢華的歷史傳說,才夠迷人。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品質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

(7)中國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擴展閱讀:

奢侈品的發展歷史:

1、奢侈品的概念是不斷延伸的,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代表產品。

例如在中國,上世紀80年代,對人們來說「奢侈品」就是手錶、縫紉機、自行車「三大件」,此後便漸漸衍變為了電視機、電冰箱與電話。也就是說,這些物品從初期人們印象里的「奢侈品」,轉而成為了如今的必需品。

2、奢侈品的受眾是少數人群,即社會的財富精英。

由於奢侈品的炫耀性特徵,如今在中國的普通工薪階層中出現了這樣的一種普遍現象:攢上幾個月乃至半年的工資去專賣店買一件類似於LV一類奢侈品牌的服飾或包,然後穿著或帶著去擠公交車。這成為現階段中國一部分奢侈品消費人群的顯著特徵。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鼓勵有能力消費奢侈品的人群,努力培養他們的文化理念和貴族氣質,以最終讓奢侈品消費回歸理性,成為市場正常運行的一部分。

3、就產業性質而言,奢侈品消費行業實際上是一個精英行業,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我們享受奢侈品的同時也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頂級消費品往往是與成功的品牌、過硬的質量、優秀的設計理念乃至歷史積淀、文化傳承聯系在一起的,而昂貴的價格卻是最後的因素。

也就是說,奢侈品不一定是最貴的,貴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奢侈品。從更深層次來看,奢侈品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❽ 為什麼奢侈品的價格那麼貴啊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貴豪華的。奢侈品源於拉丁文的「光」。所以,奢侈品應是閃光的,明亮的,讓人享受的。但是現在有很多人卻已經把奢侈品當做了攀比的存在。但是現在有很多人卻已經把奢侈品當做了攀比的存在。


中國市場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只有一小部分雷達表是戴在真正的品牌目標消費者的手腕上,而大多數雷達表則是被成功的年輕人擁有,中國人在尚未完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時候,就存在著炫耀消費的需求。

❾ 國內買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

國內有專門針對奢侈品的稅,其實我覺得這種稅已經不合時宜了,上世紀80年代啟用的,現在絕對不適用了,都什麼年代了,但是財政需要抽水,這筆錢還是少不了。

其實DIOR、LV這些所謂奢侈品,在國外一個包也就1000美元,相當於一個人月工資的五分一到十分一,根本就算不上奢侈品。就相當於國內收入買金利來的那種水平,能算奢侈品嗎?

另外一個你提到的價格,一方面是關稅等各種苛捐雜稅,一方面是品牌自身在華銷售的定價策略問題,這個主要是考慮到這個市場的供需和品牌價值本身,比如有些東西賣越貴,就越有人想買,這種反經濟學供求關系的叫做吉芬商品。通過高定價,提高自身的名氣和在行業中的地位。

如果你想買這些東西,最好還是到香港買,但是香港相對於歐美還是會貴一到兩成的,當然比國內要便宜,反正哪兒的品牌在哪兒買就最便宜。代購的話,我也經常找人代購一些Diesel、D&G之類的衣服鞋子,現在不好做了,因為7月底開始海關對代購查得很嚴,至少稍有一點兒名氣的牌子,都課以重稅,所以你如果要找代購,一定要找能夠通過香港轉運到內地的,就是你看好了貨,給鏈接代購,付款,他收到貨後轉發到香港,再從香港帶入境內,發給你,這樣比以前多了一個步驟,費用自然也相對高一些。另外貌似一些內陸城市的代購比如重慶什麼的,那邊的海關政策可能沒那麼嚴,代購成本相對還是較低的,沿海城市的代購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基本上沒活路了。

對了,國內有DSquared2的專櫃?在哪兒啊?不過我覺得他家的風格太囂張了。。。囧

閱讀全文

與中國奢侈品為什麼這么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什麼時候審批中國人過關 瀏覽:309
中國垃圾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瀏覽:358
越南軍警工資如何 瀏覽:423
愛人錯過中國版怎麼唱 瀏覽:721
英國直飛有什麼航班 瀏覽:277
印尼巴士怎麼加寶馬 瀏覽:781
一個伊朗白色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365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3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7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4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2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
中國部隊房產最長可以租多少年 瀏覽:757
中國移動的信箱是多少 瀏覽:306
印度文字怎麼寫才好看 瀏覽:499
伊朗購物用什麼錢 瀏覽:419
伊朗人結婚要多少錢 瀏覽:933
越南航空vn503多少座 瀏覽:701
中國機長有多少人出鏡 瀏覽:488
中國有嘻哈賺多少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