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故事
中國經典的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畫蛇添足》、《農夫和蛇》、《揠苗助長》、《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寒號鳥》、《東郭先生和狼》等。這些寓言故事都有深刻的諷喻意義。
1、《刻舟求劍》:講的是一個楚國人劍掉到水裡就在船上刻記號,船停了才去打撈。諷刺了那些刻板、不知變通、不能根據事情發展變化應急處理問題的人。
2、《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人丟了一隻羊,晚上被狼吃掉了,而他沒有修補羊圈,第二天又少了一隻羊,修補完羊圈羊就再也不丟了。故事說明了犯了錯誤只要及時改正就為時不晚。
3、《畫蛇添足》:講的是楚國一家人畫蛇比賽贏酒,其中一個人畫完蛇,看別人都沒畫完,就給蛇畫起了腳,最終輸了。告訴大家做事情沒有必要多此一舉、畫蛇添足,無中生有、虛構事實是有害無益的。
4、《農夫和蛇》:講的是農夫救了路邊一條凍僵的蛇,而蛇蘇醒後反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才醒悟。做人要分得清善惡,壞人落難了不要心慈手軟,否則幫助偽善的人有可能給自己招致禍患。
5、《揠苗助長》:講的是一個人為了讓禾苗快點長高,就往高拔一些,結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訴大家凡是不能急於求成,而應順其自然,順應事物發展規律。
6、《守株待兔》:講的是戰國時代宋國一個農民在樹樁旁撿到一隻撞死的兔子,就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天天守在樹旁等。批判了那些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愚蠢的人。
7、《自相矛盾》:講的是楚國人賣矛和盾,稱矛鋒利無比,盾異常堅固,圍觀的人問用他賣的矛去戳盾能戳穿嗎,商人無言以對。所說的道理就是前後言行不一,不能自圓其說。
8、《寒號鳥》:講的是喜鵲勸寒號鳥做窩,寒號鳥拖延、懶惰沒做窩,最終被凍死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做長遠打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9、《東郭先生和狼》:講的是東郭先生用袋子救了一隻被獵人射傷的狼,狼得救後忘恩負義要吃東郭先生,東郭先生最終被農夫所救。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不該不辨是非濫施同情心,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Ⅱ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愚公移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智子疑鄰
Ⅲ 中國古代寓言有哪些故事
《農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愛錢如命
愛驢
暗室
百發百中
扁鵲說病
鷸蚌相爭
杯弓蛇影
卞莊子刺虎
鮑君神
伯樂識驥
不同的評價
唇亡齒寒
醜女效顰
吹管的獵人
此地無銀三百兩
長竿入城
楚王葬馬
鱷魚的偏見
大王降禍
戴淵投劍
打草驚蛇
得過且過
對牛彈琴
墳間乞食
法術
焚鼠毀廬
古琴高價
高山流水覓知音
哥兒倆
割肉相啖
公輸刻鳳
公輸為鵲
公儀休嗜魚
更渡一遭
猴子撈月
悍牛和牧童
韓娥善歌
好酒被捉
後羿射箭
狐假虎威
畫鬼最易
漢陰丈人
虺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邯鄲學步
合種田
河豚魚
井底之蛙
季子投師
刻舟求劍
驚弓之鳥
嗟來之食
涓蜀梁
膠柱鼓瑟
紀昌學射箭
假人
桔生淮北為枳
運斤成風
棘刺母猴
枯梧不祥
可笑的南歧人
Ⅳ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有哪些
1.井底之蛙2.刻舟求劍2.投鼠忌器4.拔苗助長5.守株待兔6.望梅止渴7.囫圇吞棗8.愚公移山9.開卷有益 10.博而不精 11.百發百中12.捕風捉影13.必恭必敬 14.百感交集 15.兵貴神速16.杯弓蛇影17.不寒而慄 18.不合時宜 19.不自量力 20.不拘一格21.不可多得 22.不堪回首23.不可救葯24.別開生面25.不可同日而語26.不倫不類27.伯樂相馬28.班門弄斧29.白面書生 30.八面威風 31.不名一錢。 這些都是成語寓言故事。
Ⅳ 中國古代寓言有哪些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黔驢技窮、抱薪救火、愚公移山、杯弓蛇影、打草驚蛇、買櫝還珠、葉公好龍、畫龍點睛、伯樂相馬、畫蛇添足、濫竽充數、自相矛盾、驚弓之鳥等。
Ⅵ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農夫與蛇,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等。
Ⅶ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譯,寓意
一、葉公好龍
1、原文: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2、譯文:葉公子高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龍尾延伸到了廳堂里。
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魂飛魄散,一臉驚惶 。由此看來,這個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3、寓意: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二、掩耳盜鈴
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2、譯文: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劍
1、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2、譯文: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後,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3、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四、揠苗助長
1、原文: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2、譯文:古宋國有個人,他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死了。
3、寓意: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五、鄭人買履
1、原文:鄭人有欲買履者(一些書上寫「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2、譯文: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
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寓意: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Ⅷ 中國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靠種莊稼為生的人,他的性子很急。他每天都會到地里去勞動,不管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很是辛苦。一個烈日當空的午後,這個宋國人又去地里幹活了,空曠的莊稼地里沒有一點兒遮攔的地方,宋國人頭上的汗珠一顆顆地直往下掉,衣衫也被汗濕透了。他顧不得擦去汗水,頂著烈日,弓著身子不停地幹活。
每天勞動回到家後,宋國人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不想說,他覺得辛苦極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勞作,可眼看著莊稼沒怎麼見長。今天來看看,莊稼是這么高;明天來看看,莊稼還是這么高。宋國人有些著急了。
這一天,宋國人鋤地鋤得有些累了,便坐在田埂上休息。他看著莊稼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麼辛苦嗎?你們為什麼不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吧、快長高吧……」他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突然,他的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就這么辦!」宋國人頓時來了勁兒,站起身,下了地,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太陽落山了,宋國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飯菜,坐在桌邊等他回來。「以往這時候早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了什麼事?」宋國人的妻子擔心地想。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國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他一進門便興奮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莊稼都**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許多……」他邊說邊比畫著。
「什麼?」宋國人的妻子有些吃驚。他的兒子聽後,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結果發現所有的禾苗都已經枯死了。
愚蠢的宋國人不知道:自然界的萬物生長都是有自己的客觀規律的,急於求成 、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想法快快長高,結果會適得其反。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扁鵲醫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為國君看病。有一天,扁鵲去為蔡桓公看病。他站在蔡桓公的身旁,細心地觀察他的面容,然後說:「我發現您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
蔡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兒病也沒有,用不著什麼治療。」扁鵲無奈,只好走了。蔡桓公不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耐,這樣才好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治好的。我不相信這一套。」
十天後,扁鵲第二次來給蔡桓公看病。扁鵲看了蔡桓公的臉色後說:「您的病已經到了肌肉裡面。如果不治療,病情會加重的。」蔡桓公不相信。扁鵲又無奈地走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第三次來給蔡桓公看病。他看了看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面去了,如果還不趕緊治療,病情將會嚴重惡化的。」蔡桓公仍然不相信扁鵲的話。
又隔了十天,扁鵲又來了。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蔡桓公搞糊塗了。他心想:「這次扁鵲怎麼不說話就走了呢?」蔡桓公連忙派人去問扁鵲原因。扁鵲說:「開始桓公皮膚有病,只要稍稍治療就能好;他的病到了肌肉裡面,用針刺術也可以治好;後來桓公的病到了腸胃,喝幾服葯湯還是可以治癒的。可是目前他的病已經到了骨髓里,我已經無法為他治療了。」
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諱疾忌醫
扁鵲(què)是古代一位名醫.有一天,他去見蔡桓侯.他仔細端詳了蔡桓侯的氣色以後,說:「大王,您得病了.現在病只在皮膚表層,趕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為然地說:「我沒有病,用不著你來治!」扁鵲走後,蔡桓侯對左右說:「這些當醫生的,成天想給沒病的人治病,好用這種辦法來證明自己醫術高明.」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著急地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緊治療啊!」蔡桓侯把頭一歪:「我根本就沒有病!你走吧!」扁鵲走後,蔡桓侯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氣色,焦急地說:「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不能再耽誤了!」蔡桓侯連連搖頭:「見鬼,我哪來的什麼病!」扁鵲走後,蔡桓侯更不高興了.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頭就走了.蔡桓侯心裡好生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您去看望大王,為什麼掉頭就走呢?」扁鵲說:「有病不怕,只要治療及時,一般的病都會慢慢好起來的.怕只怕有病說沒病,不肯接受治療.病在皮膚里,可以用熱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針灸;病到腸胃裡,可以吃湯葯.但是,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病到這種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請求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發作了.他打發人趕快去請扁鵲,但是扁鵲已經到別的國家去了.沒過幾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治.有了缺點錯誤,也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否則,一誤再誤,病情會越來越沉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