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沙為什麼發展那麼快
經濟
長沙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經過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迅速發展,GDP總量由1998年的542.85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1108.85億元,約佔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18296元;農業生產總值172.07億元,工業總產值1006.06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9.06元,在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根據第一次經濟普查調整後的計算方式,2005年長沙GDP達到1519.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3.43億元,首次超過鄭州列中部第二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34元,同比增長12.8%。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1.44億元,同比增長31.93%。
第二產業
位於河西麓谷的中聯重科長沙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星沙)和長沙高新產業開發區(位於河西的麓谷)。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長沙縣境內的星沙鎮,其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在中西部16個國家開發區中位居第二,近三年的GDP以33.2%的速度遞增。2005年底,入駐長沙的2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韓國LG、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中糧集團、伊萊克斯、法國達能、法國道達爾、荷蘭飛利浦、日本三菱、德國博世、日商岩井、日本三井物產、易初蓮花,共13家入駐星沙。
長沙卷煙廠為中國最大的煙草生產商之一,2004年度納稅545514萬元,列全國所有納稅企業的第13位[1]。日本三菱、德國博世、長豐獵豹、北汽福田等汽車企業,使長沙成為中國南方一個新的汽車生產基地。伊萊克斯、LG飛利浦曙光、日立電器、遠大集團等的大額投資,也使長沙電子製造業開始有所起色。目前長沙的第二產業比重略低於第三產業,發展速度超過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
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長沙是中西部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收入帶動了消費。從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到五一廣場一帶,為長沙的商業核心區域。長沙的「洗腳城」(足浴按摩店)數量和密度在大中城市遙遙領先,有人戲稱長沙為「腳都」。餐飲業也呈現爆滿態勢,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酒店排擋,都擁有大批的客源。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和普爾斯馬特四大國際連鎖超市先後在長沙擁有一家和多家分店,知名的國內或省內連鎖超市有新一佳、步步高、家潤多等也紛紛參與競爭,蘇寧和國美等電器專營超市均設有多家分店。目前香格里拉和喜來登都將在長沙新開酒店。傳媒業也全國聞名,以湖南衛視、金鷹節和體壇周報為代表。
中國本土動漫在長沙發展很快,這也讓政府決心打造動漫之都。國家廣電總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動畫產業基地中,長沙獨占兩家。長沙也擁有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四個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之一(另三地為北京,上海和成都),並且此基地是唯一以卡通動畫為特色的國家基地。2005年11月曾舉辦了長沙卡通藝術節。
經濟合作
長沙是湖南省「一點一線」建設的核心城市,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核心城市,主城區與株洲、湘潭相距均不足20公里。長沙正在加速創建「一小時經濟圈」,同時長沙也加入了武漢經濟協作區,與各個中部城市進行經濟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廣東的「泛珠三角」,接受廣東的經濟輻射。參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武漢經濟協作區
Ⅱ 長沙靠什麼發展的
作為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南省省會,長沙正在憑借工業的快速發展來打造其崛起的態勢。湖南是傳統的農業大省,經濟水平相對落後。長沙經濟基礎薄弱是個不爭的事實。過去有經濟專家預測,長沙的經濟騰飛絕不是三五十年就能完成的。目前,就全國的情況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已較發達,西部在大開發戰略下積極建設,中部地區除了具有承東啟西的地理優勢外,似乎處於政策的「真空」地帶。那麼,長沙靠什麼崛起在中國中部?發展工業應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長沙一名,始見於公元前11世紀,因湘江河岸多沙灘而得名,是一座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楚漢名城」,自秦漢以來就是湖湘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長沙市既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長江開發帶中洞庭湖地帶開放開發的依託中心。全市現轄長沙、望城、瀏陽、寧鄉4縣(市),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5區,規劃到2020年城市達到350萬人口,城區面積達350至400平方公里。長沙市著名旅遊景點有橘子洲、麓山寺、馬王堆漢墓、船山學社舊址、白沙井、嶽麓山、長沙世界之窗等。
集江、水、洲、城於一體,湘江穿城而過的星城長沙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更加迷人。「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現代化大都市」,「中部地區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這是長沙的城市化定位和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自在地穿行於這個擁有青山綠水、四處都是忙碌著的腳手架的城市中時,你會有一種感覺:長沙正涌動著一種源於希望的建設激情。長沙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經歷一次突破,突破自己對自己的束縛,來一次全新的起跳,超越那個歷史上的長沙。西南雲氣來衡岳,日夜江聲下洞庭。嶽麓西屏,鬱郁蔥蔥;湘江北去,浩浩盪盪;山水洲城,集於一體,剛柔相濟,物華天寶。。這是怎樣的一種山水寫意!
繁榮的經濟強市、開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現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這是長沙城市化的戰略目標。據此,長沙人把自己的城市定位為「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的現代化大都市」和「中部地區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這也是長沙人一直孜孜以求的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或許因為「不東不西」的尷尬,長沙對於中部「窪地效應」的理解似乎格外深刻,同樣格外期盼著快速崛起。在共和國的前幾個五年計劃里,長沙沒有什麼可供圈點的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一般。在GDP比較接近的幾個城市如昆明、西安、長春、鄭州中,長沙的工業對GDP的貢獻率一度最低。正因為如此,長沙抓機遇求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快工業發展,以工業的發展帶動GDP的快速增長。
第三產業是長沙的強項,一方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一方面依靠工業,這是長沙尋求崛起的抉擇。機遇擺在長沙面前,發展的思路和步驟越來越清晰。長沙的軟體產業日前進入了全國前列,網路信息建設迅猛發展;長沙將建成全國綜合交通網路主通道「七縱六橫」骨架中的交通樞紐之一,以長沙為中心、半徑100公里范圍內的路程實現「1小時都市圈」目標;長沙商貿的目標是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商品流通中心,長沙正朝這一目標建造商品市場體系、要素市場體系、服務市場體系等;長沙正努力創造良好的城市景觀形象,促進旅遊服務業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郵電通訊和信息產業,開拓融資市場、技術信息市場和相應的服務體系;文化底蘊深厚的長沙如今成為中部乃至全國的影視產業、出版業重要基地,影視、新聞、出版、會展等文化產業大大提高了長沙知名度,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讓長沙已經成為投資和創業的熱土。與經濟發展同步的是社會事業的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影視、新聞出版都呈現出勃勃生機,文藝湘軍、電視湘軍、出版湘軍、體育湘軍的大本營都在長沙。一子活,全盤皆活。像宿命一樣,長沙又一次面臨站在中國發展的戰略前沿的機會。這一次長沙選擇了發展經濟的方式來圓夢。這是一個希望,一個新長沙誕生的希望,一個立馬湘江崛起中部的希望!!!
Ⅲ 長沙為什麼會成為網紅城市
長沙過去曾因臭豆腐和湖南衛視而家喻戶曉,如今,嶽麓書院、橘子洲、茶顏悅色、文和友等景點和美食IP已經成為來到長沙必打卡的地標,助推長沙成為網紅城市「頂流」。
長沙簡介:
長沙,別稱星城,湖南省轄地級市、省會,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共轄6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總面積1181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7.3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萬人。2020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42.52億元。
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湘江下游、長瀏盆地西緣、湖南東部偏北,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兩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長沙是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是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物流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速鐵路、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Ⅳ 長沙收入增幅跑贏房價!你如何看待新一線城市房價皆過萬的現象
主要是因為長沙的房地產調控比較嚴格,相關炒房者受到了嚴厲打擊,所以才導致其收入增長超過房價漲幅的。近日,一份數據顯示,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長沙房價最低,而且只有長沙的收入增長是高於房價增長的。根據一份貝殼最新發布的房價報告顯示,在新一線城市中,長沙是屬於居住友好型的城市,該城市的收入漲幅明顯要與房價漲幅,長沙居民的整體買房負擔比較輕。從房價排行榜來看,在中部城市中,長沙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其價格都才剛剛突破一萬元,屬於榜單墊底的位置。
按照去年的數據,長沙的房價收入比為6:4,是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的合理房價城市之一,很多長沙的年輕家庭,工作七年左右,就可以買上一套房子了,這對其長沙人來說,毫無疑問是幸福的,要知道在深圳房價收入為35:1,很多人奮斗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
Ⅳ 為什麼說長沙是整個中國20年來逆襲最為成功的城市
在國運的岔路口上,我國很多脈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深圳出口、重慶投資、廈門旅遊、南京工業... ... 近來一些重點城市接連不斷發展,證明著國家的強大實力。城與國可謂是相輔相成,城富才能國強。剛過去的四十年我國開創了一個接一個的的經濟奇跡,也誕生了一個個的輝煌之城。在這樣一個時代的關口,其中有一個的城市像那些得天獨厚的城市發起了新的挑戰,它就是長沙。天時地利皆無的長沙,為何能打好手中這幅牌的呢?小編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探究討論。
國內最重要網紅媒體城市:長沙娛樂文化產業更是一路高歌,湖南衛視是娛樂文化產業的王牌,隨著05年超級女聲的出現,長沙瞬間成長為一座造星之城。在餐飲娛樂方面長沙更是做出了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特色口碑,眼下最火熱的網紅品牌文和友、茶顏悅色、三頓半咖啡,特色小食臭豆腐、口味蝦撐起了長沙網紅經濟的吃喝版,這些網紅娛樂文化都在歌唱新的經濟時代的贊歌。從重工業到新型第三產業,從古都到新型經濟重鎮,長沙一路走得謹慎穩重又踏實。
城市的基礎是人口,興衰的關鍵是經濟,對於中國青年,那裡的房價能夠讓人接受哪裡就是他們的棲息地,而在長沙房價窪地鑄就了新的人才盛地!
Ⅵ 中國最奇葩的城市,湖南長沙明明沒有什麼旅遊景點,為何旅遊收入卻能達到1500億元之多
長沙是一座非常出名的城市,作為湖南的省會,它擁有著天然的優勢,作為省會經濟發展有優勢可以理解,但是在人們的映像中他還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這就很令人費解了,因為我們並沒有聽過長沙有什麼著名的景點。但是它城市的GDP卻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著旅遊業來支撐的。
主要是因為那裡有許多著名的小吃,而且像許多的節目。都是在那裡播出的。像一些超女還有《快樂大本營》都是在湖南長沙。為長沙帶來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說長沙是一座典型的現代旅遊城市,這也就幫助長沙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從而帶動了他們GDP的增長。
Ⅶ 長沙是如何做到在新一線城市中,房價低工資高的
主要是因為長沙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管控得比較嚴格。其實從前幾年開始,長沙已經作為房地產調控的樣板城市了,作為新一線城市,長沙的房價才剛剛一萬出頭,這與其他二線城市相比,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而對於長沙房價低的原因,相關人士表示,主要還是因為長沙市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長期調控政策奏效,所以其房價持續處於低位,長沙市場政府從土地拍賣開始,一直到房產交易過程,所以環節,都進行了限制和調控,這才實現了房住不炒的政策。
還有一點就是長沙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在逐年降低,所以房價下降也不會影響到政府的財政收入,這讓長沙市政府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對當地的房價進行調控。
Ⅷ 曾經一直落後的長沙為什麼能為前20城市
恆大研究院發布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前100的城市,報告通過經濟、人口、購買力等27個指標建立評價模型對全國除三沙市外的336市的發展潛力進行排名,其中,長沙市入圍百強,位列第12名!
交通快
長沙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100公里,日均客運量突破100萬乘次,市民公交出行幸福指數居全國第4。
芙蓉南路快速化改造、湘雅路過江通道加快建設,湘府路快速道(河東段)實現通車;地鐵4號線試運營,3、5號線試運行;汽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試運營,長沙西站鐵路樞紐建設加快推進;長益高速復線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寧韶、江干高速開工建設;黃花機場擴建工程加速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
如今的長沙
8座過江大橋
2條過江隧道
地鐵、城鐵、磁浮、高架橋、快速路
……
多種交通方式零距離對接、內外循環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京廣、滬昆高鐵在這里交匯
「貼地飛行」可直達全國23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
黃花國際機場通航海內外145個城市
年旅客吞吐量穩居中部第一
4小時經濟圈覆蓋全球1/3的人口
通訊快
加強戰略性、網路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15500個,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超高清視頻、人工智慧、大數據、檢驗檢測等新興產業。
抓好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加大5G和人工智慧在大科城的應用,入選國家首批5G城市。
Ⅸ 湖南長沙常住人口首次破千萬,你覺得長沙的發展潛力如何
根源在於強省會戰略加爭奪國家中心城市。長沙作為新一線城市,北有武漢,南有廣州深圳以及其他珠三角城市,一直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湖南省的人口大量流像廣東,因此集中全省資源發展長沙,中長期規劃要達到1200萬常住人口。
長沙要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大量的人口湧入,現有人口離這個目標還有幾百萬的差距,長沙也有吸引人口的利好,比如地方排第一的芒果台、在全國都排靠前的四大名校撐起來的基礎教育、相對較低的房價、湘雅醫院、嶽麓山橘子洲頭茶顏悅色等等。
改革開放初期,湘贛兄弟倆遭遇珠三角虹吸效應,可謂「體無完膚」矣面對未來,長沙的機遇大於挑戰,因為從目前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來看,長沙應該是最低的,這種優勢,會吸引大量的年輕人來長沙發展,發展經濟的核心是什麼,就是聚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而長沙,未來經濟必然還會高速增長,也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入,把房價穩定好,就是長沙的核心競爭力。前途一片光明。
未來,長沙發展還有空間,除了傳統的機械製造,重工業,媒體領域。還有很多網紅品牌。隨著長株潭融城,長沙未來進入中國top10強不是沒有可能
Ⅹ 長沙為什麼升一線城市
因為城市樞紐性是長沙上升最快的指標,相比去年上升4位,排至全國第10,高於其整體第13名的位次。長沙擁有全國第三的高鐵站數量,高鐵可直達城市數148個,排全國第6,高鐵城際往來班次數量排在全國第6。
一線城市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在城市規模、基建、文化、消費等層面,一般均領先於其他城市。
相關內容解釋
長沙市境內地質特徵是:地層出露齊全,花崗岩體廣布,地質構造復雜,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在長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層大約是10億年以前形成的。約6億年前,長沙是茫茫大海,但海水不深。以後,海水逐步由東而西退出,瀏陽、長沙與望城大部分地區升出海面,成為江南古陸的西北緣。
距今約1.4億年,長沙地區海浸結束,上升成為陸地,由於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的影響,形成長條形的山間坳陷盆地——長(沙)平(江)盆地。新生代開始,整個長平盆地上升為陸地。距今約35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第三次冰期,瀏陽保留冰川地貌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