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侵華究竟掠奪了中國多少文物
從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在兩次侵華戰爭期間劫掠的中國文物數量到底有多少?從中國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
要給出一個精確的數字,並將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羅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許,這將是一個永遠無法揭開的謎,也是留給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永遠的痛。畢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奪、敲詐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煙海,即使進行系統統計也難以完全囊括。本網整理這些被掠奪的文物資料,簡要梳理出其中較為重要的文物並將其展示出來供網友參閱瀏覽。
近代日本走上侵略道路後,對於中國以怨報德,狂妄地宣稱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威於四方」,於是近鄰中國便成了其實現野心的最佳選擇。
在對中國的文化侵略方面,日本步西方列強後塵,而且顯得更為貪婪,一面肆意摧殘我國的文化事業,一面又不惜採用種種卑劣手段,大肆掠奪我國文物,為害尤烈,造成了中國文化遺產的巨大損失。
《喪亂貼》
日本皇室收藏的王羲之的《喪亂帖》。因世人絕少得見原作而真假莫辨。有專家指出,如果「書聖」王羲之尚有一件真跡存世,非《喪亂帖》莫屬。這件「寶物」是1300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傳到日本的,雖然有人說是鑒真大師東渡時帶來的,但是並沒有確鑿證據。此外有王羲之的《孔侍中帖》,收藏在東京前田育德會,被列為日本國寶。
分別存放於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是京都西本願寺宗主大谷光瑞派遣的探險隊上世紀初在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孔雀河流域發掘出土的,由於是與王羲之同代的作品,被認為對了解王羲之書法的真實面目具有重要意義,現在收藏在京都龍谷大學學術情報中心大宮圖書館。歐陽洵《化度寺碑》(翁方綱本)是唐拓孤本,現收藏在京都大谷大學,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和褚遂良的《孟法師碑》也是唐拓孤本,現在收藏在三井紀念美術館。
流失故事: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後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後由於多種因素我國沒有再繼續追討。
中華國寶: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1968年正式開放,設10個陳列室,分綜合陳列、中國藝術等部門,每年只輪換展出館藏品中的一小部分。一號展廳是名為「中國雕刻」的特別展覽,26件南北朝與唐代的文物,大部分是來自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石佛。此外,東洋館一層還有一些特別專題,展示中國文物與東南亞文物之間的文化淵源,比如銅鼓、青花瓷。
東洋館的第二層可以說就是中國專館,一共五個陳列室,其中四個為中國考古,剩下一個是中國繪畫書法。中國考古的第一陳列室是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蓋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品種。陶器部分,歷史脈絡清晰,縱向延伸完整。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環、玉飾,二里頭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佩玉、龍紋佩玉、玉龍、玉魚、玉鳥,戰國時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龍紋玉等。
「中國考古」的瓷器陳列室一共有33件從三國時期到唐代的加釉彩陶器及43件宋代到清代的瓷器。尤其是元、明、清瓷器陳列,幾乎就是一部景德鎮陶瓷發展史。此外,這里還單獨辟出清代犀角、中國漆工等專題展覽。
B. 哪些中國的名勝古跡到日本侵略者銷毀
我舉一些比較熟悉的例子吧,1937年淞滬會戰,日軍轟炸和炮擊造成上海博物館內文物幾乎全部被毀,同年佔領無錫之後大肆縱火,燒毀2000餘間名勝建築,類似的還有搶劫各地博物館與縱火燒毀圖書館,檔案館內古籍檔案。
同年入侵南京,在南京大屠殺之餘還進行文物偷運,南京一個月間損失了8000餘件文物,還有1700餘箱檔案書籍,這些都是整理出來日軍有記錄的,還有數量未知的私掠文物,順帶毀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清儀器,最後結果是至少古字畫 28000餘件、古玩7300餘件。
1942年入侵北平期間,搜刮故宮金屑220餘噸,銅缸66口,並將大部分金屬物件運回國內重新鑄造,以資軍備,其餘損失就不一一列出了。
C. 八國聯軍從中國拿走多少金銀、文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中國大約有160餘萬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日本僅在侵華期間掠奪的中國文物就達360餘萬件。流失海外的3萬片珍貴的甲骨文片,日本就有約1.3萬片。
據記載,戰後日本歸還部分戰爭時期掠奪的中國文物多達近16萬車給中國,其中,珍貴文物就有2000餘件。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大肆掠奪,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國,成為各國博物館引以自豪的經典收藏。
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國珍貴文物的數量,實在無法統計,估計應該在1600萬件以上,大約有30萬件以上的皇宮國寶流失宮外。
他們掠奪的文物,主要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掠奪北京以及盜竊龍門石窟、敦煌藏經洞等地珍貴藏品,包括《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離騷經》和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浮雕等等。」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3)日本戰後歸還中國哪些文物擴展閱讀
1900年8月28日,八國聯軍在皇宮閱兵,各國軍隊在天安門廣場金水橋前集結列隊通過天安門、端門,穿過皇宮,出神武門。依次有俄軍、日軍、英軍、美軍、法軍、德軍、意軍、奧軍等3170人,俄國軍樂隊吹奏各國國歌、樂曲。
這是對中國的嚴重的侮辱,對中國主權的踐踏。閱兵之後,各國軍官重新回到皇宮,以參觀為名公然瘋狂搶劫,一個英國侵略者事後回憶說:「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
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以後各國軍隊又搶劫多日。中國的珍貴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宮和頤和園里珍藏多年的寶物被搶掠。俄軍最高指揮官阿列科謝也夫將軍等人把慈禧寢宮用黃金和寶石精製的數十件珍寶「洗劫一空」。
英、法士兵把各類珍寶搶光以後,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裝,運回駐地。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綉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
就連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颳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國天主教主教樊國梁從一個官員家裡搶走價值100萬兩白銀的財物,法國侵略軍統帥佛爾雷一個人搶劫的珍貴財物就有四十箱。法軍搶劫禮王府白銀200萬兩。
東四一帶的商店被搶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恆」金號全部被搶。地安門以東、東安門以北,房屋被焚毀十分之七八,前門以北東四以南,幾乎全部被毀。
D. 中國傳統文物的流失有哪些
據有關資料表明: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就繪畫而言:
美國收藏最多,僅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就有1200餘幅;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近500幅;
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亞洲藝術品著稱的法國集美博物館收藏最佳,館里的瓷器從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個朝代各大名窯的名品應有盡有,且多為精品。
就地方誌和古籍而言,美國最多,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有4000多種地方誌;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種,家譜2000多種。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國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就敦煌寶藏而言,而今敦煌遺書在我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佔三成;藏於大英圖書館東方寫本部有13700件;藏於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於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國、瑞典、奧地利、韓國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E. 八國聯軍還回來我國文物多少!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中國大約有160餘萬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日本僅在侵華期間掠奪的中國文物就達360餘萬件。流失海外的3萬片珍貴的甲骨文片,日本就有約1.3萬片。
據記載,戰後日本歸還部分戰爭時期掠奪的中國文物多達近16萬車給中國,其中,珍貴文物就有2000餘件。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大肆掠奪,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國,成為各國博物館引以自豪的經典收藏。
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國珍貴文物的數量,實在無法統計,估計應該在1600萬件以上,大約有30萬件以上的皇宮國寶流失宮外。
他們掠奪的文物,主要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掠奪北京以及盜竊龍門石窟、敦煌藏經洞等地珍貴藏品,包括《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離騷經》和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浮雕等等。」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F. 日本歸還中國的文物有哪些 日本掠奪的國寶級中國文物
王羲之《喪亂貼》 等級:御物 年代:唐 收藏地:宮內廳
《菩薩處胎經》五貼 等級:國寶 價值:人間傳世最古老的寫經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猛虎食人卣 等級:青銅級獨一級國寶 價值:商周青銅器精品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館
由「絲路營行」為你解答,請採納
G. 巜圓明園的毀了滅》有哪些歷史文物被盜
巜圓明園的毀了滅》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離騷經》和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浮雕、十二生肖銅像等歷史文物被盜。
列舉如下:
1、《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2、《洛神賦圖》
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此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3、《離騷經》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所作浪漫主義抒情長詩《離騷》,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4、十二生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回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台灣保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5、洛陽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浮雕
《帝後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它創作於北魏年間,是中國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後被盜賣至國外。現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禮佛圖》藏於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後禮佛圖》藏於美國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的毀滅
H. 八國聯軍從中國拿走多少金銀,文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中國大約有160餘萬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日本僅在侵華期間掠奪的中國文物就達360餘萬件。流失海外的3萬片珍貴的甲骨文片,日本就有約1.3萬片。據記載,戰後日本歸還部分戰爭時期掠奪的中國文物多達近16萬車給中國,其中,珍貴文物就有2000餘件。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大肆掠奪,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國,成為各國博物館引以自豪的經典收藏。
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國珍貴文物的數量,實在無法統計,估計應該在1600萬件以上,大約有30萬件以上的皇宮國寶流失宮外。
他們掠奪的文物,主要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掠奪北京以及盜竊龍門石窟、敦煌藏經洞等地珍貴藏品,包括《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離騷經》和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浮雕等等。」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I.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中國損失多少文物求大神幫助
中國大約有160餘萬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日本僅在侵華期間掠奪的中國文物就達360餘萬件。流失海外的3萬片珍貴的甲骨文片,日本就有約1.3萬片。據記載,戰後日本歸還部分戰爭時期掠奪的中國文物多達近16萬車給中國,其中,珍貴文物就有2000餘件。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大肆掠奪,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國,成為各國博物館引以自豪的經典收藏。 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國珍貴文物的數量,實在無法統計,估計應該在1600萬件以上,大約有30萬件以上的皇宮國寶流失宮外。
J. 日本民眾要求返還從中國掠奪的文物,日本從中國拿走了哪些文物
中日關系不冷不熱,始終熱絡不起來,最大的原因是日本在侵華的歷史問題上不知悔改,政府高層不時參拜代表日本軍國主義的靖國神社,而當朝政客更是不斷渲染「中國威脅論」,近年來還誓言插手兩岸事務,施行緊跟「美國對抗中國」的外交政策。由日本有識之士組成的「中國文物返還運動推進會」在東京舉行集會,要求日本政府返還戰爭期間從中國掠奪的文物。
在南京,日本憲兵特別行動小隊四處搜查,扣押中國政府的財產,搶劫富人商人和其他人士的黃金、珠寶、藝術品和貨幣,甚至把屍體上鑲的金牙也敲下來。在這一階段,其至少掠奪了6000噸黃金。這些被搶劫來的財寶在上海裝船、裝車,運往中國東北處理,將稀有金屬進行分等,其他的首飾被融化後,重新澆鑄為統一尺寸的金錠,然後再運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