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如何看待中國教師幾乎墊底
教師的工資確實太低了,就比如說一個三本的畢業生找了一個私企幹了三四年工資扣去四險凈勝六千。而一個一本的畢業生在學校幹了三年工資兩千,這樣的工資差距跟高考時一本三本分數的差距根本不成正比,如果總是這樣勢必會影響高素質的人才進入學校從教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樣難道不影響我們國家的未來嗎。
⑵ 您如何看待中國教育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也與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但是在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人們對於教育這一行有了高度的關注度,教育行業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人們的廣泛討論。
其實,現在在許多學校推行的課後服務,不就相當於是變相的有償補課嗎?
所以說,在看待事情的時候應該更加理性地去看待,不要別人說是什麼就是什麼。還有作為一個自媒體也不要為了博取眼球而故意誇大或歪曲事實。
⑶ 如何看待中國農村小學教師待遇
目前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層次待遇不均,不能體現應有的促進作用。
教育一次一次的工資改革,教師真真正正參與過嗎,現在的農村基礎教育被目前的職稱工資制度給耽誤得太狠了,城市的基礎教育不是沒被耽擱,而是被紅紅火火的家教市場給救了,我不忍心也不願看到中國農村落敗的教育狀況,你們可以到農村調研一下,我說的是否真實。目前評職稱主要在於教研,教研搞得紅紅火火教學卻搞得一塌糊塗,但可以評職稱漲工資。說白了目前基層的教研有時就是人情世故的關系,教研是為教學服務的,教研只是形式教學才是本質呀,為了評職稱達到漲工資的教研逐漸演變成了吹牛皮了。關於中小學教育公平人們往往只關注對學生的公平,但忽略了教師之間工資分配的公平,目前教師工資分配主要依賴於職稱,而職稱一勞永逸猶如一潭死水,無法真正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即使實施績效工資也無濟於事,因為教師的工資有三大部分,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又由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構成,教師的崗位工資高低取決於職稱,教師的薪級工資取決於職稱和工齡,績效工資的百分之七十即基礎性績效工資部分也都是按職稱分配的,績效工資的百分之三十即獎勵性部分是由學校自主支配的,金額很少一年才六七千元,基本上是按工作量分配的,教師之間相差一般不大。 只要高級職稱評上了,干不幹都一個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反正正高級又評不上,正高級根本不是一般平頭老百姓評的,尤其是在農村中小學校,只有領導才會擁有光環,這先進那表彰全落到領導身上,雖說中學可以評正高級了,正高級真的可以提高教師待遇嗎,有時只是提高個別領導的待遇罷了。最可憐的就是那些中級教師,整天為評職稱犯愁,為評職稱想方設法造假投機鑽營,一旦評上高級就萬事大吉了,有些人老實本分乾脆就不評了,自然也不會賣力幹了,中學高級就是奈何橋,里外真是兩重天呀。職稱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就是水平再高他不認真工作也不行呀。教師的專業性不強,教師乾的是良心活,中小學應該取消正高級以下職稱,省得老師為評職稱整天投機鑽營忙得焦頭爛額,省點時間和精力讓已經很忙很累的老師好好教書吧,當然有突出貢獻的領導和老師應該評正高級。趕緊取消教師職稱吧,讓教育回歸自然吧,要知道教師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問題,試想一下教的好反而拿錢少,換作是你還願意好好教嗎?如果一些教師再怨聲載道,真恐怕會影響德育教育,那樣生產出的將會是危險品,後果可想而知有多嚴重了。 只有取消正高級以下教師職稱工資,適當提高教齡工資,合理分配績效工資,教育才能健康和諧發展。
⑷ 如何評價現在中國老師和家長的關系
我覺得家長更心累!因為我也是個家長,兒子今年大三,女兒也上四年級了。我這倆孩子都是我一手帶大,親眼陪伴他們成長的!他們在家和學校的一切我是最清楚的,因為我親身經歷並看到過,而且一直不離孩子,因為我想讓我的孩子與眾不同,比我過得更好。我自生下孩子就很精心地教育著孩子,按著我指的方向前行。兒子自進幼兒園到2016年一直很爭氣,沒出過前三。也沒上過補課班,第一年很順利地考上了名牌大學。女兒也很優秀,沒出過前三,我有一個深深的體會:不管遇到什麼老師,家長如果對自己的孩子不上心,沒有明確的方向指引,指望老師和學校,自己只管掙錢養家,逢年過節只給老師送禮請吃飯,從老師嘴裡得知孩子的一切,到頭來騙了自己毀了孩子!
⑸ 如何理解中國教師形象的專業實踐表達
教師的職業形象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的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 「 為人師表 」;「身正為范,學高為師」。
強調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 樂於奉獻, 堅持公正是時代對教師職業的基本倫理道德要求。 奉獻是教師職 業責任感和 使命感 的具。
⑹ 怎麼理性看待中國教育
中國的教育我認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是很嚴重的,我們看中國的教育哪裡好,只要看哪裡繁榮就知道了,經濟越好的地方教育資源也越好。反之越貧窮的地方,教育資源越匱乏。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越有錢的地方教育越好越落後的地方教育越滯後,這樣不平等的教育對孩子是十分不公平的。
⑺ 中國的老師為什麼不受人尊敬
看了已有的兩個回答,作為一個鄉村普通教師的孩子,實在是忍不住想要說些什麼。
為什麼老師越來越不受尊重了?絕對不只是老師這個團體本身自己的問題,原因有很多,一條一條慢慢來吧:
①媒體的報道的光環效應給所以教師的風評帶來的負面影響。
就和醫生這類職業一樣,不明真相的公眾很容易就將小眾事件帶入整個群體造成巨大的客觀偏見。而教師尤其如此。
對於現代的許多人來說,一輩子五分之一左右的時間都是和教師呆在一起的,碰到的老師數量也非常多。在這么多的數量中,難免碰到幾個不是特別稱職的老師,人總是傾向於記住那些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事件而忽略其他小的事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怨念似的記憶還會不斷強化,所以看到媒體上報道哪個老師不好的時候,總會結合一下自己的「經歷」,最後得出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結論,進而進一步加強輿論,導致輿論和現實的進一步偏離。在加上中國古代文化對於教師的描述給予了人們對於教師有比其他職業更高的期待,最終導致在現代,教師這個本來非常光榮的職業變成了一個輿論位置非常尷尬的職業。願意尊重這個職業的人自然就變少了。
②老師,特別是鄉村教師平均素質的不合格。
如果你問我現在老師的平均素質是不是不如以前了?作為一個從小在學校長大的人,在我目所能及的范圍內,我可以肯定地和你們說:
是。
老師的素質確實不如以前了,在我父母教書的那個高中,我以前常去我母親的辦公室自習,經常就能看到辦公室有幾個年輕教師在辦公時間,辦公室人不多的時候拿電腦在打星際爭霸,我還經常趴在那看。我幾乎很少看到他們備課。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種人也能當老師嗎?學校怎麼選的人?太不負責任了吧?
對,這種人也能當老師。但學校卻不是故意招這種人,而是在來應聘的人里,這種已經算比較好的了。
現在,稍微優秀一點的人,如果不是對教書特別感興趣,壓根不會來選擇老師這個行業 (大學教師除外,教師對他們而言是副業)就連我父母都反復和我說:兒子,好好讀書,以後找個好點的工作,最好不要來當老師教書,特別是鄉村中學。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這個看似光榮的職業卻沒有人願意來?
誰該對此負責?
還記得以前我父母任職的高中舉行了一次旅遊。在外面這些教師都同一地不再以老師稱呼對方,而是互稱「xx老闆」。
習慣了平時他們互相叫「xx老師」的我感覺很好奇,就問我父親為什麼這么叫,答案是「現在很多人瞧不起老師,知道你是老師的話人家會宰你。」
這件事在我父母的學校是有過先例的,曾經有個老師因為自己的老師身份被某個旅館宰過一次,因為這些旅館的人覺得老師「好欺負」。
有個老師開車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個橫穿馬路的人,後來這人知道了該老師的老師身份後,直接在原來的賠償上加了一倍,最後什麼法院判決什麼結果我不知道,但再次見到這位老師時,我很明顯地看到他瘦了一圈。
且不說這些事情後面還有些什麼特殊的隱情,但能讓一個學校的老師在旅遊的時候自覺隱瞞自己的身份,我覺得「老師」這個身份的社會地位和普遍印象的確有些問題。
老師什麼時候成了弱勢群體的代名詞了?
不要說什麼老師手裡有「把柄」,那些孩子不在這個老師這里的人呢?他們到底怎麼看待老師的?
現有的幾個回答也許能解答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老師維權往往比一般人困難,因為是老師,公眾往往對其有更高的期待。比如那個撞了人的老師,別人能對他惡言相向,死纏賴打,他能嗎?
明天媒體就給他來一篇:「震驚!新時代的老師既然行跡如此惡劣!我們的孩子到底該何去何從?」你信不信?
對,就是這么扯淡。
類似的,老師被學生打了都不能還手,還手了又是一波輿論沖擊,學生打老師是不懂事,老師打學生就是罪大惡極。
呵呵呵。
我不是維護某些老師什麼,只是在陳述事實而已,現在的有些教師真的是沒什麼可以維護的東西了。
要提倡素質教育,學生不能打不能罵。哪怕學生打你。
提倡清廉,我父母所在學校一年一度的外出旅遊取消,年終獎金取消,除去基本工資沒有其它任何多餘收入。
提倡教育減負,學校禁止組織補課,禁止教師組織補課,進一步限制一般教師收入。雖然在大城市壓根沒怎麼受這政策影響,人家沒補課,那是正常學習時間。
當你們看著網路上那些不仁不義斂財的老師大罵時,卻忘了他們只是教師團體中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數老師並沒有那麼不仁不義,甚至還有很多好教師,但你們的輿論和慣性思維卻同時波及到了他們中的所有人。
沒地位,掙得少,還被罵,這就是當一名普通鄉村教師的普通情況,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誰願意去當一名普通教師?
的確,在有些富裕地區當教師確實是非常好的,但不是每個地方都那麼有錢,中國有幾個能真正稱得上發達的地區?而教師是幾乎沒什麼升職變動空間的,願意當教師的人一般性格也比較安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擇了教師幾乎就是一輩子。
你願意在一個非富裕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任勞任怨地干一輩子嗎?
反正我是不願意。
另外,鄉鎮地區的學生素質可不比發達的城區,甚至有些學生,甚至可以說是敗類。城鄉結合部比你們想像的要可怕太多了,因為父母從小缺乏相應的教育,現在初升高的門檻又不高。我曾經就見過從來不讀書,上課睡覺,放假在社會混,一個月換一個女朋友的高中生,還經常欺負同學,但學校一直海找不到合適的把柄開除他,直到他參加了一次校外的群架才得以開除。
根本教不了,人家父母都懶得管,你能怎麼辦?打不能,頂天了罵兩句。我父親曾抱怨道:我求那些說著用愛感化學生的專家自己來感化一個試試?
還有就是一般學生,我母親算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人了,每一個學生出現了什麼問題她都會認真的和其溝通很久,也經常舉行一些班級活動增加感情。但這並不防礙她的學生在宿舍煮火鍋差點把宿舍燒了。
網路時代就是這樣,在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洗腦下,學生開始越來越不想聽老師說話了,網路上的某些大V,騙的不就是沒啥生活閱歷的小屁孩嗎?還有所謂的經濟論,說什麼你給老師老師錢,老師教你,天經地義。再加上教師的網路風評,某些新聞中學校的黑暗面,父母缺乏管教,有些孩子壓根不把老師當回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但或多或少受了一些影響,最大的特徵就是我母親說的:現在的這些孩子的確越來越缺乏感情了。以前逢年過節我媽的手機基本上一直在響,幾乎她教過的每一個學生都願意給她發上一條祝福簡訊,現在自己班上能有一半的人就不錯了。自己辛辛苦苦地照料著班上的同學,從心理到起居面面俱到,最後連一條祝福都沒有,實在讓人有些心寒。我父親更極端點:人家不把你當回事,你還把人家當回事幹嘛?做完你應該做的就走就行,當什麼班主任?我媽以前還拿好學生的例子反駁我爸,現在也不反駁了,只是說當老師就該對別人負責,因為實在是心太累了。一腔熱血灑在別人的冷屁股上,怎麼不心寒?
為什麼老師的平均素質會變差?因為優秀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為什麼優秀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你看了上面心裡還沒點b數嗎?
有些人根本就是為了混個穩定的活才來當教師的,他自己甚至不一定喜歡孩子,不一定喜歡他所教授的那門課,你指望這種人能有什麼職業素養?能有什麼師德?
我父母現在所在的那個高中新招的幾名老師,有個據說是大學全程掛科最後補考才領的畢業證。你指望這種人的教學水平能有多高嗎?
啥?學校不要這種人就行了?你學校還要不要新老師了?還辦不辦了?雖然優秀的不願意來,來的都是不優秀的,但你敢不要嗎?
指望老教師退休上任啊?
老師素質降低了,家長當然也不滿意啊:我孩子說這老師講課講得差,我問他些事還吊兒郎當的,什麼老師啊,現在的老師就這水平嗎?
家長不滿意了,罵老師,老師輿論更差,更不受尊敬,更沒人願意當老師,但待教育的孩子卻不會變少,只能湊數,越湊質量越低,越被罵。
惡性循環。
③民眾無理由的過高期待。
就如我上面所說,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不是每個教師都是孔夫子,大多數人也只是來混口飯錢的。本來過年過節,家長為了感謝老師照顧送點東西,也算合理吧?結果發現了幾個沒師德的靠送禮斂財,ojbk,所有老師都被想收了。
教書育人的人,怎麼能做收禮這種掉b格的事呢?禁了禁了。
補課,現在城鄉教育差距越來越大,城市因為經濟水平高,招到的老師自然好一點。在以考試定成敗的今天,從小各種補習也是從開局就能碾壓了一般的農村孩子,高中學校為了孩子的前途組織補課,雖說有些功利,但也過得去吧。
但現在主張減負,而且教師掙什麼補課費,沒師德,禁了禁了。
(不是我說,自己搞的高考制度本來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又特么說減負,學生是高興了,農村的家長們快瘋了。看著快高考了自家孩子天天在家啥也不幹就完手機電腦,剛喊減負的那年,我媽經常接到電話問學校為什麼不組織補課了,說自己管不住孩子,該怎麼辦。雖我們說讀書是自己的事,但那些掙著辛苦錢供著孩子的父母可不是這么認為的啊,現在網路發達,農村的孩子很多又缺乏自製力。楊永信能活下來真不是沒原因的啊。)
學生不聽話,又是打架又是欺負同學,父母又懶得管,讓老師代管。完全說不通的情況下加入適量體罰也說得過去吧。
但現在主張人權,不能打罵學生,而且有些老師體罰過度晾成了大錯,沒師德,禁了禁了。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民眾對老師和學生的過高期待造成的。哪有那麼多能用愛感化學生的老師?哪有那麼多甘願清貧的老師?哪有那麼多願意好好讀書的三好學生?
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民眾卻把他們都當成了聖人。
這是最大的問題,聖人是心甘情願的,不是逼出來的,而這個社會卻在逼迫老師成為聖人。
最終的結果就是沒人願意去當教師,現實離理想中的形象越來越遠。
感覺自己說的很亂,就這樣吧,作為一個普通鄉村教師的子女,這些事實在是不吐不快。
至於吐了會發生什麼,就與我無關了,我也沒指望幾個人會看,看了也沒幾個能懂,甚至可能還會被罵。
算是自己對父母所在現狀不滿的一種發泄吧。
再強調:以上內容僅僅適用於大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沒有了解過發達點的城市中教師的具體情況,據我父母說,城市教師的待遇要比普通鄉村公立中學好很多,不了解,不做評價。
⑻ 如何看待在中國,科學家,教師,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不如明星
為什麼明星比醫生的社會地位高。因為生病不是每個人都馬上生病,而醫生確是在你生病時給你幫助。一個是娛樂大眾一個是救死扶傷。從角度來說醫生應該是我們尊重的。(火星人)9175
⑼ 如何看待現在的中國式教育
第一,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素質教育提倡多年。
對於中小學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中考,高考的「成績唯重」的指揮棒未變的前提下,應試教育仍然是最主要的。分數仍然是學生家長,老師最看重的,也是能上高中上大學的唯一標准。
第五,教育不再純潔。
凡是老師都清楚,老師在學校的本職工作應是教書育人。可是往往我們做了多少與此無關的事。為了迎接上級領導的各種檢查,各種加班加點補材料造假,各種問卷調查,各種總結……等等!這種教育亂象,佔用了老師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總之,一個國家的教育是民族進步的根本。只有發現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在教育之道上才能越行越遠,也才能更多更好地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