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近代英雄人物事跡
1、安業民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斗英雄。滿族。1937年生,遼寧開原人。1956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7年3月應征入伍,分配到旅順口海軍一個海岸炮兵連當戰士。
他堅決執行命令,愉快服從組織安排,先後任電話兵、運葯手和瞄準手。他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努力提高軍事技術,常常帶病進行操練。
1958年夏,由於戰備需要,所在海岸炮連調防到福建前線。在緊張的戰前訓練之餘,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永遠戰斗在海岸上,它是我生死不可分離的土地。革命先烈的震動人心的英雄事跡,是我軍寶貴的財產。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立場堅定,像海邊的青松。
讓黨考驗我,不管暴風雨多大,也吹不壞、浸不倒共產主義戰士的信心。」「革命戰士所以活著,只應該有一個目的,就是對人民有用……在戰斗中如果遇到緊急關頭,我一定勇往直前,毫不畏縮。」
8月23日,在福建前線與占據金門島的國民黨軍炮戰中,一顆炮彈在他們炮位上空爆炸,彈片擊中火炮後面堆放的彈葯包,燃起熊熊烈火,火舌撲向炮位左側的數百顆彈頭,嚴重威脅著火炮和整個陣地的安全。
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堅守戰位,機敏地把炮身向隱蔽壕轉動。熾烈的火舌燒著了他的衣服,傷及脊背和胳臂,他全然不顧,以堅強的意志,忍受著烈火的燎燒,奮力轉動方向盤,直到炮身轉回隱蔽壕中,才跳下炮盤,滾滅身上的火焰。
由於全身燒傷達百分之七十,陷入昏迷。蘇醒後,他堅持不下火線,再次登上炮位,准確地完成指揮員下達的每一個戰鬥口令,連續向國民黨軍陣地發射炮彈,頑強戰斗40分鍾,直至炮戰結束。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9月9日壯烈犧牲,年僅21歲。
2、桂干生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羅山縣人,192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桂店農民暴動,任赤衛隊中隊長。
1934年8月任紅31軍93師274團政治委員時,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中指揮夜襲青龍觀戰斗,擊潰敵人兩個旅。1935年任紅31軍91師政治委員,參加長征,所部擔任全軍後衛。1937年2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2月後任第129師游擊支隊支隊長、晉冀豫軍區第2分區司令員、獨立支隊支隊長,參加開辟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4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6月根據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任新四軍第5師幹部隊副隊長,從延安出發,重返大別山區。7月7日過同蒲路時遭山西平遙縣城之敵炮擊負重傷,9日凌晨犧牲,年僅34歲。
3、李家鈺
李家鈺(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綽號李矮子,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人。早年隸屬川軍鄧錫侯部,為四川軍閥中最小一個派系——軍官系的首領。
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爆發後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山西、河南抗日前線。
1944年在擔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在豫中會戰失敗後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於河南陝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死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1984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
4、謝翰文
謝翰文(1904~1942),號漢文,字鴻錫,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陽縣城關槐樹下村(衡陽市耒陽城關槐樹下村)。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八路軍高級將領、抗日名將、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中國首批著名抗日英烈。
歷任紅五軍秘書長、紅三軍團秘書長、八路軍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犧牲時任八路軍總部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5、鍾毅
鍾毅(1901—1940),字天任,廣西扶南(今扶綏縣)長沙村人。1918年,鍾毅赴廣州報考韶關講武堂。1924年鍾毅在韶關分校同學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李明瑞團的上尉連長。在反對陸榮廷的戰斗中,作戰勇敢。不久,以戰功晉升為少校營長。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鍾毅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第三團上校團長。1929年後,歷任廣西省特派員公署總務處長、省政府警務處長諸職。後被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軍事。1931年,鍾毅在第四集團軍總部任上校參議。1934年,考入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
陸軍大學畢業後,被任命為第三十一軍第一三八師第四一四旅少將旅長,率軍北上抗日。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鍾毅任少將旅長,率軍積極參加抗戰。
1938年,鍾毅晉升為一七三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日軍進攻鄂北,一七三師奉命固守該地區並設陣地,與日軍發生激戰,在唐縣鎮、尚書店往返沖殺,日軍死傷慘重。鍾毅指揮有方、身先士卒,戰役結束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陸、海、空軍甲等獎狀。
全師開回樊城東面之張家灣地區整頓補充。同年12月,鍾毅指揮第一七三師英勇作戰,接連掃除日軍在安陸、鍾祥的據點。
1940年4月,鍾毅所轄一七三師固守隨縣、棗陽正面,參加棗宜會戰。5月8日,鍾毅率部到達河南省邊境之蒼台附近時,遭日軍追襲,身負重傷。5月9日,為不受日軍俘虜,鍾毅舉槍自殺,壯烈犧牲。
㈡ 中國的英雄有哪些
中國的英雄有:
一、荊軻
荊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游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計劃進展得很順利,當荊軻獻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荊軻是個英雄,他不畏強大的秦國勢力,毅然刺殺秦始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何等的豪言壯語,何等的氣魄。這便是上古的「俠」,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將生命置於度外。這便是「俠」的動人心魄的悲壯。
㈢ 我們中國的英雄有多少
如下:
古有花木蘭、霍去病、李廣、衛青、狄青、李靖、范仲淹、辛棄疾、楊業、岳飛、文天祥、於謙、戚繼光、袁崇煥等、近代有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等等,八年抗戰的革命先烈,抗美援朝的英雄烈士,他們抵抗外辱,保家衛國,稱得上中華英雄。
中國乃泱泱大國,歷史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但是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只能是民族英雄。
介紹
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
狹義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 「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斗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人物大小條件限制。
㈣ 致敬中國航天人,中國首位航天英雄楊利偉,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說到「英雄」這個詞,我不知道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你認為誰是真正的英雄?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我想了很長時間,沒有一個合理的,有邏輯的答案。
我把最近在網上看到的所有新聞都看了一遍,還有我所知道的那一點知識,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個時代的英雄。
自我犧牲,勇敢,道德第一,利益第二,正義,仇恨邪惡……
一切都太簡單了。
在這個娛樂圈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三秒內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下面這句話:
沒有人在將軍的墓前問道。家務事,天下皆知。」
從現場的照片看,戴著面具的楊利偉依然精神飽滿。從太空成功返回後,楊利偉仍然站在中國航天工業的前沿,致力於引領中國航天工業的發展。
他直到2018年才卸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一職,當時他53歲。這時才從他奮鬥了半輩子的航空航天線回到了二線,開始了航空業的宣傳工作。
2019年,他被聘為中國載人航天計劃副總設計師,並繼續致力於中國的航空工業。
對於這部宣傳中國航空精神的電視劇《大國飛行》,楊利偉應該也很重要,現場出席了開機儀式。
有他在掌舵,我們應該對這樣一部劇抱有很大希望。
這也是引導娛樂業積極向上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我們需要向英雄致敬,然後去反思、倡導英雄!你認為像楊利偉這樣的民族英雄怎麼樣?
㈤ 關於中國英雄的故事
1、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因父喪未受官職。
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奮人心,並獻御敵之計,未被採納。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職。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到罷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聞元軍東下,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軍,開赴臨安(今杭州,當時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其時元軍已進逼臨安,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與其客杜滸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復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不久,為元重兵所敗,妻子兒女皆被執,將士犧牲甚眾,天祥隻身逃脫,乃退廣東繼續抗元。後因叛徒引元兵襲擊,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被俘。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
㈥ 中國十大英雄人物
2010十大英雄人物
1、文建明——用愛和信念創造兩重奇跡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城南鎮黨委書記文建明,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鄉鎮黨委書記。
他在農村摸爬滾打近30年,先後在8個鄉鎮工作,時刻把黨的事業和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處都能攻堅破難、「治亂平怨」,開創出風清氣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捋清了農村工作「團團亂麻」的他,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探索總結出一整套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組織建設的工作方法和運行機制,被稱為「城南經驗」廣為推廣。
他在2005年10月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前後19次上手術台。然而,他沒有被病魔嚇倒,而是以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和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用愛和信念創造出生命與工作的雙重奇跡。
㈦ 我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過得挺不錯。楊利偉是中國的英雄,返回地球之後和妻子一直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
㈧ 中國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如下:
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文天祥
開慶元年文天祥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文天祥尚未就職,建策建方鎮分地防守,從民兵中選精兵,破格選用將帥。並請除殺動搖民心的董宋臣,未被採納,辭官回鄉。後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書左司郎官等職。
德祐元年元軍沿長江東下,宋守將多降。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今杭州)。在各地抗元義軍和人民支持下,攻江西,於雩都擊敗元軍,收復興國及贛州、吉州的屬縣,但最後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厚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
後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最後文天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是南宋末偉大的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
4、蘇武
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5、廉頗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武將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眾,還善於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為統帥,多次打敗了敵軍。
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可後來,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為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麼樣,是否還願意為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為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為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
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可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馬上回去領兵參戰!」
使者走了以後,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令,可一直沒等到。原來那個使者接受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為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用他。
廉頗為趙國的安寧奮鬥了一生,晚年仍希望為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趙國的兵士沖鋒陷陣啊!」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祖國。
㈨ 中國式英雄是怎樣的他們的歸宿是什麼
我當初看老人與海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在很多的外國文學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英雄,其實是為自己而戰。
他們的出發點往往不會很大,但是這種英雄是那種個人主義的英雄,非常講究,引起觀眾的崇拜。
而在中國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中國的英雄都是為了正義,為了民族而戰,他們的目的都非常的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運用到許多群眾的力量,這種力量就不再是個人主義的了,將人群的力量集合起來,將英雄融入到人群之中,這是我們國家的英雄,跟外國英雄非常不一樣的一個地方,他宣揚的是集體主義。
總結
但雖然如此,有很多人非常推崇美國的那種個人主義的英雄,因為看起來確實很爽,一己之力力挽狂瀾,這種英雄也還是值得欽佩的,雖然它們只會出現在電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