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電信未來前景中國電信投資價值怎麼算中國電信最新動態如何
在推進網路強國戰略後,國家持續推進加強信息網路建設工作,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業務加快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作為投資者,我們是否有機會參與其中呢?下面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電信運營行業的翹楚-中國電信!
進入主題前,我專門准備了一份電信運營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就能擁有:寶藏資料:電信運營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國電信成立於2002年9月10日,並於2021年8月20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成立的國有企業,也是一家全球大型的領先全業務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公司主要在國內提供固定及移動通信服務、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其他增值電信服務。
看完中國電信的公司簡介後,我們來看看中國電信公司有什麼出色的地方,有沒有入手的價值?
亮點一:龐大的用戶資源
作為我們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其中之一的中國電信,截止2018年底,公司擁有的移動用戶約為3.03億、有線寬頻用戶約為1.46億、固定電話用戶約為1.16億。
那麼龐大的用戶群體就是公司源源不斷創造財富的根本所在,同時也有利於為公司擴大聲譽,為公司能夠挖掘更多的潛在客戶。
亮點二:大型全業務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龍頭運營商
中國電信實際上是國內領先的大型企業,而且服務綜合,智能信息方面的服務運營商,與此同時,公司已經在全面的實施"雲改數轉"戰略。
總體上可以看出該項目是以 5G 和雲最核心的打造雲網結合的新型信息類的基本設施、以及運營支撐體系和科技的創新硬核實力等,給客戶提供更精良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
亮點三:良好的生態合作
作為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電信的合作者基本上也為國內著名的大型企業。其中,應用合作夥伴對騰訊、優酷、網易雲音樂等近30家都有覆蓋,並且先後與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嗶哩嗶哩等20多家頭部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推出多款滿足用戶大流量應用需求的定製移動流量產品。
跟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實行合作,會讓公司在國內的這個擴大業務的能力達到上升,同時還能給公司吸引來源源不斷的新客戶來使用公司的產品。
由於沒辦法在這一次性說完,要是各位想清楚更多關於中國電信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為小夥伴們安排在這篇研報當中,動動小手點擊即可瀏覽:【深度研報】中國電信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5G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不管從規模、應用還是處理速度都得以進一步的增長和拓展。在這一背景下,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尤其重要。由於有效的去拓展數據應用,是能夠為運營商占據競爭制高點的。
綜上所述,在5G時代的大趨勢下,中國電信的業績還能夠再創佳績,相信它會成長為很優秀的上市公司。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獲得中國電信未來行情的准確信息,直接點擊鏈接,會有專業的投顧來幫你診斷股票,看下中國電信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國電信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電信戰略轉型3.0中三大方向是什麼
電信戰略轉型3.0中三大方向是網路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
1、網路智能化方面:
中國電信將瞄準網路技術、網路質量、網路能力三個領先,打造4G、全光、物聯網三張精品網。2017年至2019年,在雲資源池廣泛部署SDN,開展雲網協同服務,建成全球最大的vIMS網路,引入vBRAS,並試點vEPC。
預期在2020年,50%的政企組網業務由SDN提供,實現40%的網路功能虛擬化,可自主研發SDN控制器和編排器。2025年左右,實現80%的網路功能虛擬化,規模提供隨選網路服務,建成下一代運營系統。
2、業務生態化方面:
打造智能連接、智慧家庭、新型ICT應用、互聯網金融、物聯網五大生態圈,推進業務重構。
3、運營智慧化方面:
以智能IT系統為載體,打造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企業中台,把數據變成流淌在企業中的血液,構建市場和一線導向的一體化智慧運營體系。
(2)中國電信如何加強網路強國建設擴展閱讀:
從2017年起,中國電信將按照轉型3.0戰略指引,重點推進以下舉措:
1、堅持黨建統領,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2、細化戰略舉措,加快推動網路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取得實效。
3、深化改革創新,為企業轉型發展注入動力。加快組織變革,借鑒軍改模式,條塊結合,提升專業化運營水平。
4、加快能力提升,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
5、是強化落地執行,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中國電信詳解轉型3.0路徑及服務舉措
C. 怎樣加快推進網路強國建設
從工信部等權威部門獲悉,2018年我國將正式啟動網路強國建設三年行動,圍繞城市和農村寬頻提速、5G網路部署、下一代互聯網部署等領域,加大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相關計劃,業內預計,未來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不但能推動相關產業和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還能為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硬體」基礎。
根據工信部等部委的工作計劃,為確保網路強國目標順利實現,網路強國建設三年行動將進一步加大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包括,加快百兆寬頻普及,推進千兆城市建設,實現高速光纖寬頻網路城鄉全面覆蓋、4G網路覆蓋和速率進一步提升;全面完成13萬個行政村光纖寬頻建設和升級改造,提前實現「十三五」有關任務目標;完善國際通信網路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聯網網間帶寬擴容1500G;推進5G研發應用、產業鏈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補齊5G晶元、完成第三階段測試,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准,並推動5G網路商用部署;實施下一代互聯網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促進IPv6產業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對網路強國建設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建設網路強國,搶抓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促進實體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已在多個場合強調了網路強國戰略的重要性。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也多次表示,網路強國戰略對振興實體經濟意義重大,同時還是確保「中國製造2025」、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國家戰略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因此,網路強國將成為工信部今後一階段工作的一大主線,工信部未來將有針對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進網路設施建設、5G研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等相關領域的重點任務和項目。
對於網路強國戰略,特別是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各界已形成共識,認為這將是奠定我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硬體」基礎。網路基礎設施正在成為像公路、鐵路、電力系統一樣,能夠確保國民經濟順利發展的「硬體」,不但相關的互聯網上下游會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奠定物質基礎。
D. 如何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
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快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支撐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當前,我國工業運行下行壓力巨大。一是經濟減速還沒有觸底,投資增速降到多年最低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低位徘徊、後勁不足,出口下降態勢仍在延續。二是產能過剩問題凸顯,鋼鐵、煤炭、水泥、建材等行業產能已達到峰值,產能不減、價格疲軟,PPI已連續45個月下跌,目前還看不到緩解跡象。三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受需求不足和綜合成本上升的雙重擠壓,企業利潤下降,虧損面擴大,部分行業全行業虧損,面臨倒逼破產的企業增多。四是金融風險隱患加大,企業負債率上升,相互拖欠增多,有的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我國工業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不是周期性的,不可能通過短期刺激實現V型反彈。我們要做打持久戰的准備,適當提高換擋降速容忍度,強化體制動力和內生活力,努力實現工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苗圩坦言。
其中,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是兩大重點。「十三五」時期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關鍵5年。苗圩指出,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大理念全面落實到推進《中國製造2025》各項任務中,按照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的要求,聚焦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整合資源,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帶動製造業水平整體提升,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大重點發展領域和智能製造等5大工程。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聚焦十大領域的細分行業,加強與省區市之間協商協調,實現差異化和梯次發展。以5大工程項目為牽引,在關鍵共性領域和重點行業率先突破,推動製造業整體水平提升。
在網路強國建設方面,工信部將按照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圍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等重點任務,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
「信息通信業轉型包括宏觀定位、發展方向、產業體系、發展格局和管理能力上的轉型。」苗圩說。
具體來說,在宏觀定位上,要更強調信息通信業的基礎性、公共性定位,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在發展方向上,要把「兩化」融合作為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夯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在產業體繫上,要加快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全力打造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在發展格局上,要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信息通信業投融資,形成多種主體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在管理能力上,要堅持發展、管理與安全並重,加快建設以互聯網管理為核心、基礎管理和網路信息安全為重心的行業監管體系。
E. 從網路大國到網路強國,道路有多長
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認為,我國要實現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就應跨過網路安全關。
三大缺陷導致「網上裸奔」
有人將我國網路安全形容為「裸奔」「不設防」,接受采訪的部分代表委員認為,這主要源於我國網路安全的三大缺陷。
缺陷一:關鍵設備不自主。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我國金融、電信、能源、政府、交通等領域的信息化系統主機裝備中,近一半採用的是外國品牌產品,金融電信等領域99%的主機裝備為外國品牌所把持。
缺陷二:審查制度不縝密。孫丕恕代表說,近年來美國以國家信息安全為由,一直在阻止中國IT產品在美國本土參與競標。反觀我國就沒有這樣的審查制度,在許多采購案例中,關鍵設備、重要系統都優先採購國外的。「這等於把自己的秘密置於別人的眼皮底下。」
缺陷三:監管系統不完善。目前,我國的基礎電信運營商已初步建立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監測、上網日誌留存等技術防範手段,國家有關部門也初步建立監測處置系統。「但這些手段更多是事後處置,很難在事前、事中對信息安全事件進行綜合防範,甚至在事後還不能及時溯源。」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廖仁斌說。
F. 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須明確的重點有哪些
在網路強國建設方面,工信部將按照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圍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等重點任務,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
「信息通信業轉型包括宏觀定位、發展方向、產業體系、發展格局和管理能力上的轉型。」苗圩說。
具體來說,在宏觀定位上,要更強調信息通信業的基礎性、公共性定位,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在發展方向上,要把「兩化」融合作為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夯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在產業體繫上,要加快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全力打造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在發展格局上,要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信息通信業投融資,形成多種主體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在管理能力上,要堅持發展、管理與安全並重,加快建設以互聯網管理為核心、基礎管理和網路信息安全為重心的行業監管體系。
G. 中國網路強國的建設已邁出了重大的步伐嗎
據報道,1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信息通信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網路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信息服務方面,2017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6.4%,基礎電信企業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4%。與此同時,提速降費促進用戶數據使用流量大幅提高,2017年12月份我國移動用戶移動流量消費達2.69GB/戶/月,同比增長2.5倍。
該負責人還表示,信息通信業不僅是最具成長性的行業,更是整個國家的關鍵性、戰略性的基礎產業,未來將進一步加快網路強國建設步伐,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堅持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做出新貢獻。
H. 怎樣才能把我國建設為網路強國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要發揮集中統一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制定實施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I. 建設網路強國,我國有哪些後發優勢
「十三五」時期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關鍵5年。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大理念全面落實到推進《中國製造2025》各項任務中,按照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的要求,聚焦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整合資源,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帶動製造業水平整體提升,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大重點發展領域和智能製造等5大工程。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聚焦十大領域的細分行業,加強與省區市之間協商協調,實現差異化和梯次發展。以5大工程項目為牽引,在關鍵共性領域和重點行業率先突破,推動製造業整體水平提升。
在網路強國建設方面,工信部將按照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圍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等重點任務,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
「信息通信業轉型包括宏觀定位、發展方向、產業體系、發展格局和管理能力上的轉型。」苗圩說。
具體來說,在宏觀定位上,要更強調信息通信業的基礎性、公共性定位,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在發展方向上,要把「兩化」融合作為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夯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在產業體繫上,要加快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全力打造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在發展格局上,要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信息通信業投融資,形成多種主體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在管理能力上,要堅持發展、管理與安全並重,加快建設以互聯網管理為核心、基礎管理和網路信息安全為重心的行業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