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象棋如何打贏

中國象棋如何打贏

發布時間:2022-05-13 00:08:20

Ⅰ 中國象棋怎麼下才能贏

第一。開局要盡量早出車。
第二保持各子的聯系下子有根不被別人牽制。
第三出馬不要單獨行動最好有車的掩護第五中局中有兌子爭先,強行搶位,棄子搶勢等手段。

至於殘局階段找一下象棋基本絕殺學習就會有大的提高。 中局中要有全局觀念,死子不忙吃,得勢不饒人,窮追猛打,小心計算步數,每步棋都 要選擇最優級的進攻或防守想好再下手注意每步棋的連慣性和聯系性

Ⅱ 象棋應該怎麼玩才能贏

學習象棋三部曲:一,對初學者來說,要以學習殘局為主.打好根基後,再學習各種開局以及深入研究至中局變例.二,學習一段時間後,用於實戰.常找人下棋.局後復盤.以此方法,集各家之長補自己所短.(至此階段應該還不算是高手,但也並非低手.)三,學習象棋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劣勢中反敗為勝的技巧.有一定水平後,下棋時必要做到"未強先弱".下每一局棋時給對方占優,使已方處於劣勢.(先放水)然後在中殘盡力求和甚至力爭取勝.在鍛煉毅力的同時也不斷提高中殘局水平.但如此一來必會輸多贏少,所以不要看重於一盤棋的勝負.這首先要做到輕於贏輸,重要練習.能堅持做到這一點,必定進步神速.將成為高手.不一定要找高手下棋,跟自己水平差不多,或差一點的,用這方法同樣達到練習的目的.至於要給對方佔有多大的優勢,可在下兩局後,視對方的水平而定.這是練習象棋的最好方法.

Ⅲ 中國象棋的必勝法則

在象棋對局的時候,初學的人走子往往沒有目標,看得不遠,甚至因小失大。要取勝,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掌握主動權,這樣才能保證進可攻,退可守。諸葛亮制軍基本戰略是「先發制人」,這也完全適用於象棋。掌握棋局的主動權,就能在對弈中有效地調動對手,讓對手著法趨向符合於自己的戰略意圖,使對手著法就範於自己的戰術手段。

對局中的主動權,象棋術語稱為「先手」,被動則稱為「後手」。爭奪「先手」應是象棋對局的中心意識。中國象棋技巧,讓你快速掌握下象棋技巧,下棋不止用腦,更要用心,要有超凡的耐心和靜力。多思考對手為什麼要走這一步,接下來對手又會有什麼後續手段來擴大優勢,然後思考自己該如何去選擇最恰當的防守方法。若在防守中能想出一些巧妙而隱蔽反擊手段穿插於其中就更有藝術性了。進攻時一定不要打草驚蛇,多計算幾步,多迷惑對手,多為大的攻擊點做鋪墊,選擇最恰當的進攻方式和時機。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有時攻勢比子力上的優勢對全局的幫助更大,也更有效。當優勢到了的時候,不用著急去想迅速拿下對手,先慢慢的去把手上的優勢擴大,再決定下一步的方向。還有就是行棋一定要謹慎才容易向高手靠攏!如果隨手棋下多了會養成思考上的不良習慣的。當然謹慎歸謹慎,該堅決的時候也不要猶豫。還要有頑強的意志力,勇於找高手挑戰,有那種對手越強我欲更強的決心和霸氣。即使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常會失敗,但記住那也只是暫時,沒有任何一位高手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沒輸過多看多練多總結,剛開始學習開局做到少而精,隨著中局水平的提高可以拓寬領域,先學一些基本的殺法
初學者往往注重「得子」,而忽視掌握攻勢及奪取先手。這是失策的。因為勝敗多決定於棋子所處位置的優劣,是否對敵「王」構成威脅,不完全在於力量(子力)的強弱。比如:車的力量雖強,有時卻不如「卧槽馬」的威力,因此常有棄車躍馬掌握攻勢的,或者棄子當誘餌使對方中計而有利於自己的攻殺。棋諺說:「得子得先名得勝,失子失先卻是輸。」
歸納起來,戰術意識有三大原則:
一、得子得先是上策;
二、得子平先(均勢)是中策(同時有進攻機會和不必要得子時,應掌握攻勢和先手);
三、得子失先是下策(這是冒風險的拙策,要特別謹慎地審察當時的形勢)

Ⅳ 中國象棋勝利的技巧

不知道大家在下棋的過程中,會不會在走某一步的時候,有目的地放棄某個子力?以此來破局或「請君入瓮」。
這個放棄某個子力以此來達到某種目的的過程,就是象棋中的一種戰術——棄子。
棄子是一種謀略手段,即我們舍棄某個甚至某些子力,從而達到爭先、取勢、入局、攻殺、謀和等,最終目的是舍小取大。
這是棄子的明智之舉,高手對決,不乏棄子戰術。但盲目棄子,是象棋中的大忌!
棄子技巧的使用方法,一般為兩種,一種是被動棄子,就是當自己被對手捉死的時候,不得不棄子;另一種是主動棄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主動放棄某個子力,引對手入局。
主動棄子的典型有:敢死炮、鐵滑車、瞎眼狗等。這類比較冷門的開局都是主動棄子。
如果碰見的對手不熟悉這類套路,戰鬥力就會相當驚人。但如果自己掌握不好,則不建議使用這類開局。
棄子戰術如果按照戰術手段所表現的主題思想來區分,大致分為兩種,保守型和強硬型。
保守型有:棄子引離、棄子吸引、棄子堵塞、棄子攔截。
強硬型有:棄子突破、棄子騰挪、棄子開道、棄子站位。
象棋棄子的目的主要有四個:棄子搶先、先棄後取、棄子入局和棄子引離。
一、棄子搶先
敢死炮和鐵滑車都是典型棄子搶先,犧牲某些子力,快速開局,很快就能吃回來,從而創造攻勢。
二、先棄後取
有時候,我們著重保護某個子力,往往會越來越掣肘,這個時候不如以此子力做個局,先棄後取,在舍棄它的同時,吃回對方子力,反向包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既是蟬,更是黃雀。
三、棄子入局
棄子入局,也是字面的意思。有時候,如果我們找不到突破口了,但發現通過棄子,可以撕開對方防線,不妨大膽的試一試。很多殘局都是通過一方連續棄子實現連將獲勝。
四、棄子引離
如果關鍵位置被對手占據,可以用某個棋子做誘餌,吸引它離開。
一盤棋在對弈過程中,如果雙方子力始終維持均衡,則很難決出勝負,棄子的出現是打破平衡的關鍵,很多經典的殺局和令人拍案叫絕的妙招,大多離不開棄子戰術。
在博弈中,要有一定的取捨,合理放棄,在這個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應對戰術,以此來達到最後贏的目的。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會取會棄,方是高手!

Ⅳ 象棋怎麼下才能贏

下象棋贏的絕招

始第一計: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制勝原因取決於五大方面:道義,天時,地利,人和,法規。象棋里必須著重分析的是「地形」!下象棋時,經常會出現走錯一步而全盤皆輸的狀況,那是因為那一步為敵人創造了極其有利的地形,或擁堵了我方。布局階段,講究先出強子,迅速搶佔有利地形。所謂衢地要塞,兵家必爭是也。

象棋絕招中把戰地分為九種: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諸侯在自己境內作戰,叫做散地;進入敵國但入境不深,叫做輕地;我軍佔領有利,敵軍佔領也有利的地區,叫做爭地;我軍可以往,敵軍也可以來的地區,叫做交地;與多國交界的地區,先到達就可以得到天下之眾的地區,叫做衢地;進入敵國而卻入境深,經過的城邑多的地區,叫做重地;山林,險阻,沼澤,一切難於行走的地區,叫做圮地;進口狹隘,退路迂曲,敵人能以少勝我多的地區,叫做圍地;迅速作戰則能生存,不迅速作戰就會覆滅的地區,叫做死地。散地不宜作戰,輕地不宜停留,爭地不宜進攻,交地行軍不宜間斷,衢地當四面交結諸侯,重地當掠取糧物,圮地當迅速通過,圍地當設制計謀,死地則應當拚死一戰。

下象棋贏的布局絕招

象棋中的衢地當數巡河一線,4,6肋道了。布局階段,車就應當迅速占據這里。俗話說:「三步不出車,必然要輸棋」,話雖然有點重,卻沒說錯。如果車遲遲不出,久居散地,則極易失勢。布局基本理論說:盡快出動強子,抑制對方強子的出動,注意子力的協調性和聯絡性。

車是三軍第一強子,行動快,威力大。在布局階段,車有威脅對方馬炮,橫掃兵卒,兌兵活馬,支持薄弱環節,掩護己方子力,威脅對方將帥等作用,尤其應當搶占衢地要塞,或爭地交地等處。簡言之,就是占據兵卒線,巡河騎河線,四六肋道,象眼要塞。

馬是中距離作戰強子,雖然殘局時威風八面,布局時卻委實難行。因此馬路要活,一般先居五路七路護衛宮牆,又或者先鋒急行至盤頭要塞,除非想以馬兌中炮或象,否則就到此為止,不可孤馬深入圮地,要被對方圍起來,則極有可能死的很難看。馬應保持靈活的出擊狀態,等待時機,直到有其他子力配合掩護,方可一躍而上,攻城掠地。

炮是遠距離作戰子力,具有遙控和聯絡作用。因為它的攻擊缺少不了炮架, 所以在布局階段切記:炮勿輕發!否則其威力喪失,對全局地形影響很大。炮還可以和車配合,起到封鎖對方強子出動的作用。

下象棋贏的中局絕招

進入中局,便是兩軍短兵相接的時刻了。戰場上血肉橫飛,眾強子或吃,或兌,或攻,不亦快哉。這個階段是全局的關鍵期,我認為也是最難下的時刻。面對膠著復雜的局面,我第一感覺便是頭皮發麻,不知所措。然而,下好中局也是有技巧理論的。孫子兵法雲:未戰先算,多算取勝。中局階段,先要思考自己有哪些棋步可走,這里需要有一定的計算廣度,多想點路子。然後想每一步敵人會用什麼招數對付,這是計算深度問題。最後選擇一條自己認為最合理的行棋方案。敵軍的每一步,有何意圖,也要仔細思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計謀被採納執行,即可去造成一種態勢,用以輔佐出兵以後的行動。所謂態勢,就是利用優勢,靈活機變,掌握作戰的主動權。

兵這,詭道也。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擾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去誘惑他;敵人混亂,就乘機去襲擊他;敵人充實,就去防備他;敵人強大,就設法躲避他;敵人惱怒,就去騷擾他;敵人卑怯,就設法驕縱他;敵人安逸,就去困擾他;敵人和睦,就去離間他。在敵人沒有防備之處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時突然行動,這,就是兵家取勝的訣竅。

經過對攻激烈的中局,殘局一般勝負已現。但也需要開動腦筋,利用各種兵法去取勝。所謂將,殺,後,重,悶,撈,搗,挫,剜,捉,墊,阻,塞,獻,閑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視情況而採用。注意排除先入為主的

下象棋的行棋規定

【第1條 棋盤和棋子】

1.1、象棋盤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棋盤上共有九十個交叉點,象棋子就擺在和活動在這些交叉點上。

棋盤中間沒有劃通直線的地方,叫做「河界」;劃有斜交叉線的地方,叫做「九宮」。

九道直線,紅棋方面從右到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數字1至9來代表。

1.2、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目如下: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士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1.3、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下圖(印刷體棋圖規定:紅方棋子在下,用陽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陰文)。

1.4、比賽用的標准棋盤,應每格都為正方形,每方格長寬均應為3.2至4.6cm。每個平面圓形棋子直徑應為2.7至3.2cm,大小與棋盤合適配套。棋盤和棋子底色,均應為白色或淺色。棋盤上直線和橫線應為紅色或深色,四周應有適當空白面積。棋子面色分為紅黑兩組,字體和圓框應當醒目。

演示比賽用的大棋盤為直式,紅方在下,黑方在上。棋盤和棋子大小,應配合場所相應增大。

【第2條 走棋和吃子】

2.1、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

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

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2.2、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

帥(將)每一著只許走一步,前進、後退、橫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宮」。將和帥不準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如一方已先佔據,另一方必須迴避。

士每一著只許沿「九宮」斜線走一步,可進可退。

相(象)不能越過「河界」,每一著斜走兩步,可進可退,即俗稱「相(象)走田字」。當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時,俗稱「塞(相)象眼」,則不許走過去。

馬每著走一直(或一橫)一斜,可進可退,即俗稱「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俗稱「蹩馬腿」,則不許走過去。

車每一著可以直進、直退、橫走,不限步數。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法同車一樣。

兵(卒)在沒有過「河界」前,每著只許向前直走一步;過「河界」後,每著可向前直走或橫走一步,但不能後退。

2.3、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只有炮吃子時必須隔一個棋子(無論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稱「炮打隔子」。

除帥(將)外其他棋子都可以聽任對方吃,或主動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

【第3條 將死和困斃】

3.1、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照將」不必聲明。

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

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3.2 輪到走棋的一方,無子可走,就算被「困斃」。

【第4條 勝、負、和】

4.1、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中國象棋4.1.1、帥(將)被對方「將死」。

4.1.2、走棋後形成帥(將)直接對面。

4.1.3、被「困斃」。

4.1.4、在規定的時限內未走滿規定的著數。

4.1.5、超過了比賽規定的遲到判負時限。

4.1.6、走棋違反行棋規定。

4.1.7、走棋違反禁例,應變著而不變。

4.1.8、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規」。

4.1.9、自己宣布認輸。

4.1.10、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或嚴重違反紀律。

4.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4.2.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4.2.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4.2.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2.4、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Ⅵ 中國象棋怎樣才算贏

對局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方算贏,對方輸:

1.對方的帥(將)被己方棋子將死或吃掉;

2.對方無子可走(被困斃);

3.對方對己方「長將」或「長捉」;

4.對方發出認輸請求;

5.有步時要求的,對方走棋超出步時限制;

6.有時間要求的,對方超過規定時間;

7.對方違反比賽規則。

「吃子」中國象棋術語。對局中,輪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從棋盤的這一交叉點走到另一交叉點而吃掉對方棋子,並佔領後一交叉點,稱為「吃子」。

(6)中國象棋如何打贏擴展閱讀: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非著法類象棋術語

【復盤】也稱「復局」。術語。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著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一般用以自學,或請高手給予指導分析。如按照棋排演,類如復盤,稱「打譜」或 「研閱棋譜」。

【先手】術語。有二義:1、也稱「先走」。開局時的先走者。2、也稱「得先」。棋局形勢中的主動者。

【後手】術語。有二義:1、開局時後者。2、也稱「失先」、「落後」。棋局形勢中的被動者。

【均勢】也稱「並先」。術語。指對局中雙方局勢均衡,兵力相等。

【著】術語。對局中輪到走棋的一方,把某個棋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即為走了一著。

【回合】術語。對局中,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閑著】也稱「停著」。術語。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著法。走子不起進攻作用,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強子】術語。指車、馬、炮等戰鬥力較強的各類子。兵、卒須視形勢而定,一般以過河界的為強,在自界的為弱。

【吃子】術語。對局中,輪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從棋盤的這一交叉點走到另一交叉點而吃掉對方棋子,並佔領後一交叉點,稱為「吃子」。

【棄子】術語。對局中,舍棄某一子,稱為「棄子」。常作為一種戰術。主動而有計劃的棄子,可得先而占優勢或攻主局。

【勝勢】術語。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於勝利在望一方,稱為「勝勢」。

【絕殺】術語。指對局,下一著要將死,而對方又無法解救。

【入局】術語。一般指攻入對方陣地而能構成殺局的著法。常見於中局階段,多數為「棄子入局」。

【例勝】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攻方可以必勝守方,稱為「例勝」。

【例和】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對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勢,稱為「例和」。

【巧勝】術語。指實用殘局結尾時,由於守方未能及時弈成例和的棋勢,被攻方乘機取勝,稱為「巧勝」。

【巧和】術語。實用殘局結尾時,守方以巧著弈和攻方,稱「巧和」。

Ⅶ 中國象棋怎麼下才能贏

中國象棋的勝利規則是要將對方的將(帥)吃掉,活著要將對方的棋子全部吃掉。

Ⅷ 中國象棋技巧詳細講解

《象棋技巧詳細講解》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ge_LzYSd6oFI-QJLplVNg

提取碼: suvt

象棋,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閱讀全文

與中國象棋如何打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哪裡產車厘子 瀏覽:948
印尼死多少人 瀏覽:42
義大利語您住在哪裡怎麼說 瀏覽:693
伊朗冬令是什麼 瀏覽:154
我的世界中國版怎麼不能登錄 瀏覽:360
英國怎麼買雞爪 瀏覽:157
印尼鐵木多少錢1噸 瀏覽:535
帶孩子去越南玩什麼 瀏覽:221
伊朗關稅怎麼收 瀏覽:641
義大利面醬料怎麼保存 瀏覽:122
印度新聞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
如何在英國注冊百度網盤 瀏覽: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參加東京奧運會 瀏覽:38
伊拉克為什麼幫助伊朗 瀏覽:415
印尼kak什麼意思 瀏覽:502
印尼怎麼查話費余額 瀏覽:598
印尼人屬於什麼宗教信仰 瀏覽:61
中國落地國籍有哪些國家 瀏覽:819
義大利主要食物有哪些 瀏覽:320
為什麼中國版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