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如何給姓名排序

中國人如何給姓名排序

發布時間:2022-05-09 13:29:52

1. 中國的姓氏排列順序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排序 姓氏 人口數(萬人) 占總人口百分比
1 王 9468 7.10%
2 李 9276 6.96%

3 張 8550 6.42%

4 劉 6882 5.16%
5 陳 5673 4.26%
6 楊 3960 2.97%
7 黃 2876 2.16%
8 趙 2702 2.03%
9 周 2506 1.88%
10 吳 2376 1.78%

2013年出版的《中國四百大姓》,列出了人數都在8萬以上的姓氏,恰好是400種,其中絕大多數姓氏都有多個來源,也有如智姓等少數姓氏淵源單一。

人民網報道: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排名前十的是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姓氏在我國東中西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差異,姓氏顯示出了地域的聚居性和多樣性。

例如,位於首位的王姓在東部地區佔38.3%,中部佔26.0%,西部佔23.5%,東北部佔12.2%。

拓展資料

科學家還將陸續發表中國前300個姓氏的數據和分布地圖,重新出版《中國姓氏大辭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個姓氏,以推進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參考:網頁鏈接(人民網)

2. 《百家姓》「趙錢孫李」等姓氏的排列順序是根據什麼

趙排第一是因為百家姓成書在宋朝,宋朝皇上姓趙,自然要把自己的姓排在第一,其餘的應該是按音韻排列的,不過復姓還是排在後面,因為姓復姓的有很多是少數民族,像慕容、拓拔、耶律等。

作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獻,記載了中國姓氏的發展,它與姓氏家譜、方誌、正史構成完整的中國歷史,是中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百家姓》作品的出現,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流傳至今,影響極深,它所輯錄的姓氏,還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的強烈認同感。

(2)中國人如何給姓名排序擴展閱讀

《百家姓》有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百家姓》、《三字經》與《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為世襲,由父系傳遞。幾千年來,中國人姓氏分布的特點十分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姓氏之中,形成了大姓、常見姓氏、罕見姓氏、稀有姓氏之分。

3. 中國人怎樣排輩分

輩分的排列常常體現在人名中,使用輩分用字不僅便於在同族中排行輩,認輩分,也便於修宗譜。一般而言,以字定輩分者,都將這些輩分字置於姓之後,如張學良、張學思、張學銘。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輩分。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輩分不是特別講究,如小說《白鹿原》中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白孝武兄弟,這個「孝」字是取忠孝之類的用字,沒有特別嚴格的輩分用字沿革。

再如,我們的父輩名中,輩分用字一般取寓意較好的字來使用。在這種宗族觀念下,一般排輩分主要體現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譜,故不採納。現今,許多家庭中的姐妹看似有使用輩分字的,但一般只是任選一個相同的字用在姊妹中,以表示姐妹關系,並無序輩之意。行輩字是宗族內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並不是父母或本人可以隨便選用的。

輩分其層次關系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4. 姓氏名字的輩分是怎麼排下去的

現代人姓名的組成已經和古代相差太大。如果把您的問題全面回答完整了,就成了取名專家了。
但我這里還是盡我知道一點點,膚淺的回答你一些。
近來中國人的姓名,由好幾部分組成,有姓和名區分,還有名和字的區別。比如毛澤東,是姓名,字是潤芝。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現代人,基本已經沒有「字」這一說了,可能在飽讀讀書的人家裡,還有保留
輩份在中國人起名裡面,以前是都必須表現出來的。比較我家,排的輩份譜裡面,我父親輩用「元」字,我們這一輩用「德」字,下一輩用「為」字,再一下輩用「普」字等。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專為起名字用的字譜,你回家問問你的父親就知道了。輩份字譜要用於起名字相傳。看了您的名字,就知道你您大了我多大輩份了,是不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成員。
例如:我父親姓張的話,他的名字就是:張元×,到我們這一輩就必須是:張德×,兒子輩就必須是:張為×,孫子輩就必須是:張普×。一直這樣往下傳,到外面碰到了一個家族的人,只要通報姓名,就知道您的輩份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了。也就決定了我和對方的稱呼和地位。
字輩的選取,一定要按家族流傳下來的字譜選取,否則就會亂了家譜中的規定,是必須沿用家譜裡面流傳下來的取名字譜。如果您的名字中沒有家族字譜中留下來的「字」,這個家族是不會承認您是這個家族的成員,只會認為你是同姓的外家族人員。

要根據自己的家族搬遷史,尋根續譜,確定中間字的排序。
實在找不到根源,可請人排輩,——就是姓的筆畫數、中間字的筆畫數及二者加的總數都是吉數,才好。如:1;5;6;11;12;13;15;16;22;23;29;31;32;33。。

5. 《百家姓》是按照什麼方式排列的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這是我們小時候都能夠熟記於心、背得滾瓜爛熟的《百家姓》,那麼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從小就很好奇《百家姓》是憑借什麼來排列這些姓氏的先後順序的呢?

錢王祠


除開前面的幾位姓氏都有政治元素的介入,後面的姓氏大概都是出自於口頭上押韻的需要而排列而成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否則相關工作的工作量也太大了,畢竟眾口難調。

其實除開《百家姓》,我國在後來還出過有關於姓氏的《皇明千家姓》,第一句就是「朱天奉運」,這就是因為當時的皇帝都姓朱的緣故。但是由於《百家姓》的流傳太廣,人們基本上都只記得住《百家姓》,而記不住其他的有關於姓氏的書籍了。

6. 百家姓的排序及排列依據。

《百家姓》各個姓氏排列次序不是以人口數量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為准則。

根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趙錢孫李」之所以是《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在北宋初年的吳越錢塘地區形成,所以就用當時最重要的家庭姓氏:

趙氏:宋朝皇帝的姓氏。

錢氏:吳越國王的姓氏。

孫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的姓氏。

李氏:南唐國王的姓氏。

而接下來的四個姓氏「周吳鄭王」都是吳越開國國王錢鏐的妻子姓氏。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袁義達按照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關姓氏頻率研究方法,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獻,採集統計樣本,根據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貫或居住地、工作地區、文獻表明的地點進行統計,從而推算出當時全國姓氏的期望分布頻率。

7. 百家姓是如何排名的有何依據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贈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因姓四百四十四個。復姓六十個。作者具體名字不詳。

傳統百家姓

《百家姓》里“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氏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的正妃之姓;李則為南唐國王的姓氏。

再還有其他版本的,比如清朝尊孔姓第一,明朝以朱姓為首。

8. 百家姓是按什麼排列的

《百家姓》的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如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等等。其他《百家姓》的排名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只是因為讀來順口,易學好記。

《百家姓》,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8)中國人如何給姓名排序擴展閱讀:

《百家姓》作品的出現,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流傳至今,影響極深,它所輯錄的姓氏,還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的強烈認同感。《百家姓》在歷史的衍化中,為人們尋找宗脈源流,建立宗脈意義上的歸屬感,幫助人們認識傳統的血親情結,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據。它是中國人認識自我與家族來龍去脈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獻基礎藍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最早的姓氏書。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姓氏」在現代漢語中雖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系。

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 「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示血緣關系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 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系組織 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

9. 《百家姓》的姓氏排列的依據是什麼

姓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排序,完全是因為受到當時門第政治的影響,這可從當時文人的文章看出。宋朝王明清寫的《玉照新志》中記載:「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嘗詳考之,以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後妃。」

雖然名字叫做《百家姓》,但是最早版本的《百家姓》中實際上一共給出了五百零七個不同的姓氏,有四百四十六個單字姓氏和六十一個復姓。後人對《百家姓》做過一些補充,現在我們看到的《百家姓》中一共有五百六十八個姓氏。

10. 百家姓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百家姓》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姓氏。根據現有的資料記載,《百家姓》寫於北宋初期。原本書中收集到的姓氏總共只有四百一十一個而已,不過後來經過增加,逐漸增加到了五百零四個。而在這五百零四個姓氏當中,既有單姓,也有復姓,其中單姓最多,多達四百四十四個,復姓也才六十個而已。

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天下還沒有統一,所以那個時候還有人在其他地方稱王,比如吳越王錢俶在浙江稱王,比如上一個朝代唐朝的皇帝李煜,於是這兩個人的姓氏就排在了第二和第三。至於為什麼是錢姓在第二位,那是傳說編寫了《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人氏,他還把錢俶的正妃的孫姓放在了李的前面。之後的姓氏排列則是錢俶的後妃以及他的父親的後妃的姓氏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如何給姓名排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制裁伊朗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50
越南人吃什麼飯最好 瀏覽:858
從天津如何到達印度尼西亞 瀏覽:17
去印尼過海關需要注意什麼手續 瀏覽:757
中國有直升飛機的有哪些 瀏覽:122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3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8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5
中國哪裡的乙肝患者多 瀏覽:1001
中國哪裡的人最靈 瀏覽:588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9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8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
印度神話與泰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811
印度蝗蟲什麼時候回來 瀏覽:989
美國溫度84度中國多少度 瀏覽:973
十三行在中國哪個地方 瀏覽: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麼意思 瀏覽:480
印度人怎麼評論他們的芒果乾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