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祥興的電影剪輯師
陳祥興,1910年生,中國著名電影剪輯師,從小家境貧困,14歲就入上海新人影片公司當學徒,苦學五年,終於使用手搖十六格攝影機拍攝了《父子英雄》、《明末奇俠》等無聲片。1929年轉入天一影片公司,憑著自己摸索和自學,又掌握了一些洗印技術,正式開始了專業洗印工作,1931年天一公司製作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場春色》,由於技術工作均由美國技巧運作,他學會了一些較為先進的洗印技術,1932年,由他和吳蔚雲等人完成了中國最早的第一部五彩影片。1934年進入電通,負責剪輯洗印了《桃李劫》、《風雲兒女》、《都市風光》等影片。1935年他在新華、聯華、剪輯了 《長恨歌》、《自由天地》等影片。從1937年到1949年他剪輯了《王老五》、《幸福狂想曲》、《天堂春夢》等多部影片。
解放後,他陸續完成剪輯《南征北戰》、《牧童投軍》、《老兵新傳》等影片。《南征北戰》是中國第一部採用聲畫分離剪輯新工藝完成的,為中國電影剪輯技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文革後,又完成《失去記憶的人》和《曙光(上下)》等影片的剪輯,陳祥興從影以來,先後為近三百部影片剪輯,為中國電影立下汗馬功勞。
紅樓夜審 (1984) .... 剪輯
藍盾保險箱 (1983) .... 顧問
曙光 (1979) .... 剪輯
失去記憶的人 (1978) .... 剪輯
黃沙綠浪 (1965) .... 剪輯
阿詩瑪 (1964) .... 剪輯
六十年代第一春 (1960) .... 剪輯
馬蘭花 (1960) .... 剪輯
紅樓夢 (1962) .... 剪輯
老兵新傳 (1959) .... 剪輯
綠洲凱歌 (1959) .... 剪輯
十五貫 (1956) .... 剪輯
月到中秋 (1983) .... 顧問
牧童投軍 (1957) .... 剪輯
金銀灘 (1953) .... 剪輯
南征北戰 (1952) .... 剪輯
勝利重逢 (1951) .... 剪輯
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1) .... 剪輯
宋士傑 (1956) .... 剪輯
典型報告 (1958) .... 剪輯
巨浪 (1958) .... 剪輯
望江亭 (1958) .... 剪輯
女駙馬 (1959) .... 剪輯
關漢卿 (1960) .... 剪輯
『貳』 剪輯大師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1、剪輯大師的標准——熟悉編輯標准化流程
如果您想快速編輯而不犯愚蠢的錯誤,您必須熟悉編輯的標准化過程。
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從教材到代碼轉換,到項目文件夾分類,命名,材料分類,再到建設項目,都應該由所有製作公司或編輯自己標准化。
對於公司來說,無論是新員工的培訓,還是整個部門的統一流程,編輯部主任都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標准化工作,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大多數時候,編輯會遇到很多小問題,比如媒體離線,找不到資料等。雖然這樣的問題並不明顯,但在漫長的編輯工作中,這樣一個小的情況會打斷編輯的情緒,不僅影響編輯的效率,還會打斷編輯的節奏,後者更為致命。
因此,如果你想提前預防,你必須完全正確和規范的操作基本流程,千萬不要有“事後諸葛亮”的想法。規范編輯基本操作是編輯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2、剪輯大師的標准——熟悉軟體操作的各個方面
口吃的人不是肥胖的編輯。軟體的精細操作是實現快速、高效切割的前提。
我不懂軟體。我不熟悉軟體中的效果、插件和快捷方式。即使我有了編輯的想法,我仍然在沒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匆忙。
因此,確實有許多編輯課程告訴編輯不要成為技術流。這根本不是問題,但只有當你首先成為一個技術流,否則你甚至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編輯。
不幸的是,對於那些吃科技的人,不要輕視科技。
此外,我們不僅熟悉軟體的操作,而且“懂”。按照高效、高效、高效的原則,合格的編輯必須形成自己的技術包:
1)找出要添加的效果所需要的秒數
如各種重疊、模糊、運動,可在兩秒鍾內發現閉上眼睛。
2)設置個人快捷方式
捷徑似乎沒什麼用,但如果你用得好,它們會為你節省很多時間。
更少的滑鼠點擊,更少的擊鍵,每次浪費的幾秒鍾,這些小小的動作加起來會帶來驚人的時間。所以你越熟悉快捷方式,你的編輯就會越高效。
3)熟練使用轉碼工具
這也是基本技能操作包的一部分。許多材料和格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格式使用不同的轉碼軟體。當然,這也是標准化的基本過程。
4)學習使用插件
3、剪輯大師的標准——基本誤差標准手冊
不管你剪的是什麼類型的電影,無論是電影、綜藝節目、紀錄片還是宣傳片,都有一些你不能犯的最小錯誤。新手犯的錯誤是什麼?
有人說,在技術層面上,有很多硬性和硬性的規定,比如需要動態和靜態的結合,如果不這樣切割,那就錯了。但事實上,在一個日益多樣化的剪輯世界中,這種技術規格也因電影而異。如果你不按照課本,它不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指的是技術層面的低級錯誤,如黑場、幀切割、聲錯和錯畫、聲音底部有雜訊、沒有跳到同一場景等等。
在內容層面,我們在剪輯各種政府官方影片時,要特別注意很多事情,用幾頁文字進行總結。在很大程度上,說邏輯混亂、時間混亂也是新手犯的錯誤。
因此,剪輯大師的標准在於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要及時總結、梳理、規范所犯的錯誤。當你再次切割同一類型的膠卷時,拿出標准化手冊,先閱讀,並提醒自己不要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想知道更多關於影視後期的設計素材與技巧,你也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叄』 優秀的剪輯師是如何做到快速剪輯的
1、保持高效的工作流程
即便使用高配置電腦與界面友好的軟體,也需要工作中的系統化與條理性,才能更高效的剪輯。改善工作流程的一種方法就是將項目和文件組織在可以反復使用的文件夾中,針對不同的項目,項目中的素材歸類,音頻、視頻文件,圖形圖像等不同內容分門別類的創建文件夾,並形成一個便於查閱的目錄。
准備一個外部硬碟來存儲素材也是一個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的方法,這樣可以釋放計算機內存,減輕計算機壓力。建議選擇可通過USB 3.0或Thunderbolt連接的硬碟,以實現更快的文件傳輸。還可以考慮分配RAM,以便能夠使用更多的RAM進行編輯,並獲得一個允許你為其按鈕設置特定編輯功能的多功能滑鼠。
2、利用鍵盤快捷鍵
大多數編輯軟體允許使用鍵盤快捷鍵來執行一系列應用內的編輯功能。你可以隨時查看,記憶甚至自定義這些快捷鍵。Adobe After Effects,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Media Composer和DaVinci Resolve等軟體都有不同的快捷方式。
3、牢記基本術語
術語是剪輯的基礎,但對於有些初入行的人而言,不理解就容易導致會用但是不知道怎麼稱呼。基本術語包括以下幾種:
跳躍切割 - 切出部分以跳過無聊或可預測的時刻並保持視覺興趣。
J Cut - 音頻先於視頻。
L Cut - 視頻在音頻之前。
蒙太奇 - 顯示時間流逝的剪輯序列,通常用於轉換或角色發展。
切割動作 - 當主體移動而不是在每次移動之後切割以創建更有趣和流暢的場景。
匹配剪切/匹配操作 - 將兩個視覺上相似的鏡頭或場景剪切在一起。
這些只是很基礎的術語,想要了解更多的術語,還需要更多的理論與實操結合才能更有利於理解。
4、使用色彩校正剪輯
顏色是很重要的設計元素,可以幫助突出某些主題,喚醒特定的情緒,用來設置場景氛圍,如今的大部分剪輯軟體都會為我們提供很多顏色編輯選項。大多數剪輯師都會做兩件事:色彩校正,確保每個場景中的素材顏色一致,以及顏色分級,使視頻看起來具有不同的外觀。
以上就是提高效率的一些工作技巧。雖然這些提示並不能完全教會你如何對視頻片段進行剪輯,但是可以幫助你把剪輯時間大大縮短,並最終獲得比較好的結果。
『肆』 怎麼才能成為視頻剪輯大師
多學習,多聯系,因為這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斷的積累經驗才能夠做的更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成為頂級剪輯師需要什麼樣的功底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剪輯大量的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04r-1052204081939076779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要學好學精,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王氏教育。
在視頻剪輯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04r-1052204081939076779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陸』 如何成為優秀的視頻剪輯師
一、模仿
模仿那些高水準高質量視頻的剪輯思路、剪輯手法、運用的技巧和剪輯構思,技巧之類的還在其次。反復觀看,一兩遍是看不懂的,是沒有多大效果的,需要不斷的觀看。也可以去找高質量的剪輯解析視頻,現在網上有人會對一些大片的剪輯手法進行解析,可以將這些視頻作為參考。
即便看了也不會,一步步將原片的剪輯手法,完全照搬,什麼樣的轉場、什麼樣的特效處理,盡自己最大可能還原,做不到完全一致,大致方向正確就行。
二、梳理
不要急著上手剪輯,先梳理自己視頻的整個過程,可提前給出個框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紙上如寫劇本一般,可粗略可詳細,視個人能力而定。這一步至關重要,並且要弄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只有知道自己的想法才能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後期視頻編輯。
三、剪輯
剪輯手法有許多種,不同剪輯師有不同的風格,在剪輯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前期可模仿他人,但逐漸掌握後,要讓觀眾見到你獨有的剪輯手法。
剛入剪輯,不建議使用過於繁瑣復雜的視頻編輯軟體,基礎剪輯功能具備即可。可以使用萬興喵影這樣的視頻編輯軟體。
『柒』 如何成為一名電影剪輯師
優秀的剪輯有以下4個共同特徵:
1、在恰當的位置結束上一個鏡頭
2、在恰當的位置開始下一個鏡頭
3、兩個過渡鏡頭之間恰當的轉場(能夠起到橋梁作用)
4、故事發展脈絡的清晰展現
其實,完美的剪輯很難定性,也很難拿出來討論,因為往往各種剪輯理論會導致剪輯師過度考慮,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大家腦海里充斥的是概念,往往會連最簡單、最直接的鏡頭都過分思考如何剪輯。
比如,一場肩部位置以上的對話場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思考如何剪輯以符合故事發展的語境,理論歸理論,確實是需要確保前後鏡頭剪切位置恰當,很容易對簡單的剪輯過度思考,甚至會試圖為每個鏡頭添加意義。剪輯工作是需要達到最大化平衡的,我們需要最有效地從A點過渡到B點。
剪輯的關鍵技巧在於確定剪輯點,並最大化利用這一點豐富故事情節。有很多經典影片的剪輯手法都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剪輯師思考(為何這部經典影片是這樣剪輯的,這樣的剪輯是如何服務故事情節的)。
(7)中國著名剪輯大師怎麼學成的擴展閱讀:
電影剪輯技巧:
1、剪輯要緊湊
最好的方法即剪輯緊張場面但不使之過分剪短。這意味著需要剪輯掉演員對話中不必要的停頓。縮短每句中間的空白部分,甚至可以減去冗長不重要的對話。不過在剪去對話前,請先徵求導演的意見。
通常來說,方法是一開始就剪輯出精確的版本,而非剪出較長的電影再縮減。大部分電影觀眾的注意力一般不超過90分鍾,相當於一般電影的長度。
如果初剪完後電影長度大約100分鍾,那基本上還需繼續剪到90分鍾使電影更緊湊,如果初剪完後電影長達兩個小時甚至更長,那就需要「動大手術」了。
2、臨時音樂
許多剪輯師喜歡用臨時背景音樂剪輯電影,把臨時音樂當作佔位符。在此我提出不提倡該做法的兩個原因。第一,一旦人們喜歡上臨時音樂就很難再找到感覺不錯的合適配樂。第二,臨時音樂會成為你的「精神支柱」。
當無趣的場景配上有趣的音樂時,你會更加寬容。我更願意剪輯出有力的電影場面並通過適當編輯使它完美呈現。如果一個場景可以自己站得住腳,那配樂會錦上添花。唯一的例外是蒙太奇鏡頭的音樂設置。因此,我在剪輯時候可以做得更好。
3、不要使用法網剪輯方法
最初的法網電視連續劇使用特定對話剪輯方式:聲音與畫面完全同步,不存在重疊部分。常用的方法是:剪A畫面—A講完對白—剪B畫面—B講完—剪回A畫面,就這樣一直輪流剪輯下去。
剪輯大師沃爾特·默奇(Walter Murch)將這種剪輯方法命名為法網風格剪輯法。但事實上,觀眾對於聲音和畫面剪輯不重合的反應更好。
這種音畫分離的剪輯方法稱為split edits、L-cuts或J-cuts,這種剪輯方法更貼近現實生活,先是聽到有人開始說話,然後才抬頭去看。或者一個人正在說話,我們會看看我們的朋友的反應。這種剪輯方法更貼近人的自然反應,會使影片更加流暢。
4、動作配合
使用演員手勢、道具、視線或者走位是剪輯方法之一。但沃爾特·默奇說,最好的方式是讓情緒自然流露,或者剪出流暢的敘事節奏,技術上的剪輯反而是最不需要考慮的。但也絕不可忽略,因為動作不相配會讓觀眾難以入戲。
5、移動拍攝鏡頭
移動鏡頭是拍攝動作片的主要方式,可以是軌道攝影機、旋臂攝影機、攝影機穩定器或手持攝影機。動作電影通常要呈現出緊張的氛圍。
6、不要一直用同一個角度進行剪輯
如果導演拍攝了許多不同角度的鏡頭,不要一直機械的切回到同樣角度,或者重讀不久前使用的同一系類鏡位。當然,在一個對話場景中只有兩個角度,難以避免重復剪輯,但是如果導演根據不同需要不同鏡頭框架進行拍攝,那不妨通過剪輯體現導演的意圖。
7、鏡頭三個一組
當需要切換場景時,通常都是三個一組。至少保持1.5到2秒也可更長。舉個例子,在主角進入房間環顧四周的場景中,以三個為一組剪輯視點鏡頭可以直觀展示給觀眾主角所看到的整個場景,模仿我們真實的世界讓觀眾身臨其境。
8、重點剪輯演員的眼睛
演員在電視上、電影中和舞台上都憑臉蛋吸引注意,但最重要的是演員的眼睛。當剪輯激烈的對話場景時,我都注意演員的眼睛。他們是否傳達出適當的情緒?對戲的演員反應如何?演員的表演決定我的剪輯。這個原則使我更專注於傳達對話的主要演員而剪掉其他人的反應。
9、排除演員表演中的「空氣」
注意大多數演員都表演誇張,超過合適的程度。演員會強調停頓、比腳本要求的增加更多錯誤、表現得更為口吃、瞥的時間更長,但剪輯的職責是通過適當剪輯使表演恢復正常。剪掉冗長動作和對白,使電影真實而不做作。
10、形成故事情節
據說世界上有三種電影:劇本型、拍攝型、剪輯型。無論你剪輯哪一種類型時,都要高度注意故事脈絡,不要害怕改變劇本或拍攝內容,只要是有意義為之。許多剪輯師利用在畫面分鏡劇本作記錄從視覺上呈現出故事情節。這可以幫助你確定以最通順的邏輯呈現故事給觀眾。
11、利用數字輔助設備
像現代的NLEs和finishing techniques這樣的數字媒介提供給製作人很多輔助工具。比如,數字圖像可以放大很多倍。可以用這些工具變焦拍攝者放大一個鏡頭來拍攝廣闊場景或特寫鏡頭,如果用的是用RED數字攝像配35mm膠片拍攝那會很容易做到。
12、做自己的選擇但也要考慮其他人
作為剪輯師的職責是形成故事情節把握電影節奏。最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導演達到創造性的視覺效果。但是你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剪輯師都是獨立完成初剪。這是你在電影打上鮮明的個人烙印的第一個機會。當初剪完成後,導演會和剪輯師通力合作把剪輯變成導演想要的版本。
『捌』 怎樣自學成為剪輯師
一、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若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不只是光接觸些美術和設計有關的知識就足夠了,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二、培養自己的耐心
要有面對低頭的客戶的耐心,面對別人的錯誤導致你的失敗的容忍,在日常生活中擁有處境的淡然,在一步步的失敗中能夠總結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當你看到之前做的騙子都覺得垃圾的時候才說明你是進步了。
三、畫面表達能力
剪輯本身是個再創作的過程,視聽語言不僅僅強調畫面,聲音也是敘事的重要補充。如果剪輯師不懂畫面表達,就有可能毀掉攝影師的藝術構思,如果剪輯師不懂音樂,聲音與畫面就無法做到有機統一。一名優秀的剪輯師,僅僅是一名合格的“剪刀手”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對音樂、美術的理解。
四、需要會電腦剪輯軟體
作為一名視頻剪輯師之前,必須會各類剪輯視頻軟體,例如PR,這是一款所有視頻剪輯者最常用的,最基礎的一款剪輯軟體,它操作簡單不需要懂什麼專業知識,而且對電腦的要求低,家用電腦也能流暢運行。
五、會從別的視頻學習剪輯手法
剪輯教學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對老師、對學員都是難捱的。授課中,我們的辦法是一邊講理論,一邊引導學員看大量經典電影,別總結各國著名導演的經典電影,每個國家最低五部,多的二十部,類型不同,但都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作品,每看完一部,都從中梳理片子的剪輯手法。
『玖』 成為一名優秀的剪輯師需要掌握哪些軟體
剪輯師:攝制組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負責選擇、整理、剪裁全部分割拍攝的鏡頭素材(畫面素材和聲音素材),運用蒙太奇技巧進行編纂組接,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影片。
成為一個優秀剪輯師必須熟悉非線性編輯、後期合成、音樂音效字幕、特技等技術,熟練掌握一種或幾種視頻合成軟體(avid,final,cut pro,premiere After Effects等),有團隊精神,能吃苦耐勞,能應付緊張的工作和學習
『拾』 怎樣成為視頻剪輯師和影視特效大師
視頻剪輯師:最初級的可以用windows自帶的movie maker,在開始菜單中可以找到,非常簡單,基本上稍微試驗下就會了。再就是會聲會影,推薦會聲會影11或者12。操作也是傻瓜式的,很容易上手,功能比movie maker強大很多,是准專業的視頻編輯軟體。這兩款軟體可以讓你對視頻音頻的初級剪輯掌握純熟,適合新手。
影視特效大師:目前影視特效包括(三維特效——合成特效——數字繪景和概念設計):
三維特效:國內以MAYA平台為主,MAX、realflow、huodini、C4D、XSI、LIGHTWAVE等數十種軟體為輔。合成特效:常用軟體:nuke/fusion為主流,也有部分公司用AE/COMBUSION/SHAKE/flame/smoke等平台。 影視動畫的製作主要流程是:原畫創作、建模、材質、燈光及渲染、骨骼設定、動畫、特效等部分。比如:星雲、字體、觸須、煙花、雨滴製作、流動變形字體等製作。
一個需要摳像和跟蹤的鏡頭來處理,再給一些爆炸槍火的素材,單獨完成一個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