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擊樂器有哪些
打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鍾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
中國樂器:1,中國的戲劇中的磬、鼓、鑼、鈸
2,說書時使用的快板、響板
3,中國古代樂器木琴、編鍾、木魚,雲鑼、編鍾,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
西洋樂器:定音鼓、木琴、馬林巴、顫音琴、鈴、管鍾、古鈸,鍾琴,小鼓、大鼓、沙槌、響板、響棒、牛鈴、吊鈸、沙球、齒輪剮響器、勺、木魚、嗵嗵鼓、蒂姆巴爾鼓、三角鐵、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小軍鼓、大軍鼓
其實是否是打擊樂器,並沒有明確要求,只要可以發回打擊樂器的作用就可以,如拖鞋、砂紙、鐵錘也可以當作打擊樂器
2. 中國民族打擊樂器有哪些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的特色我國打擊樂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朝鮮族長鼓
常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朝鮮族混合擊膜鳴樂器。朝鮮語稱卜。演奏時將鼓橫掛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執竹片敲擊。朝鮮長鼓歷史悠久、構造獨特、音色柔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常用來表現輕快、歡樂的情緒。長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邊舞邊擊,亦可在合奏中或伴奏中作為節奏樂器使用,深受朝鮮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
雲鑼
音色清澈、圓潤、悅耳、餘音持久
雲鑼,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的樂器。常用於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和寺廟音樂中。流行於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漢族廣大地區。
排鼓
尤擅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
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製作而成。排鼓由五個大小不同、發音有別的鼓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徑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徑11.7至37厘米。每個鼓的兩面鼓框外徑相同而內徑不一,可發出音高不同的兩個音來,故五個鼓有十個音。
達卜
維吾爾音樂的靈魂
達卜,維吾爾音樂的靈魂,在大部分的舞曲和民間歌曲中達卜是必不可少的。達卜音色清脆響亮,聲音力度變化幅度較大,演奏技巧靈活多變,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節氣氛的作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北。
3. 打擊樂器有哪些
1、定音鼓,是打擊樂器的一種。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組成。定音鼓是管樂隊或交響樂隊中的基石。鼓面原來用動物皮革製作,20世紀50年代發明了塑膠鼓面。鼓桶原來用銅製作,現在通常使用比較輕的合成纖維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沙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顫音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馬林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木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定音鼓
4. 中國打擊樂器有哪些中國打擊樂器有哪些
中國打擊樂器:
1、大鼓
大鼓是藏、壯、瑤、苗、侗、彝、水、土家、漢等族打擊樂器。藏語稱額阿。壯語稱種勞。苗語稱嗯鐸。侗語稱工。彝族稱額格子嫫。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廣西、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省區最為盛行。古往今來,大鼓一直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因流行地域、使用對象的不同而形制也有區別。多用於報時、祭祀、宮廷儀仗、軍事、宗教、器樂、舞蹈、戲曲、婚喪、節日和民間娛樂等場合中。
2、鑼
鑼是一種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鑼是用銅冶煉而成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邊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最早使用銅鑼的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3、鈸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鑔。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鑔等,統稱為鐃鈸。
4、鑔
鑔讀作chǎ,是一種中國打擊樂器,即小鈸。或稱鑔子、鉸子等。中國民間常用類型一般為黃銅鑔和鐵鑔兩種。因為鑔是無固定音高樂器,所以 總的來說小鑔聲音最高其次是中鑔,大鑔的聲音是最低的。
5、碰鍾
碰鍾又稱碰鈴,中國傳統樂器之一。在古代稱"號",兩只為一副。碰鈴用黃銅製作,音色清脆、悅耳,如銀鈴一般。演奏時,利用穿過小孔的繩子左右手各執一隻,相互碰擊發音。
6、快板
快板是一種樂器,可以打出每分鍾的節拍速率在132左右的音樂節奏。是一種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樂器。通常快板用在說書上面比較多。
7、腰鼓
腰鼓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它來源於生活,又很好地表現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擊膜鳴樂器,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在民間廣泛被流傳,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黃土地上的狂飆,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性。
8、木魚
木魚,打擊樂器。最初做為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的法器。根據歷代崇道記的記載 ,木魚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時期,是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得法器,源於道教 ,後逐漸被佛教借鑒引用。
9、編鍾
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鍾,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5. 中國有哪些打擊樂器在外國根本沒有的打擊樂器
中國有很多打擊樂器,在國外根本沒有,比如說編鍾,只有我國有,是古代流傳下來的。
6. 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
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主要有,
編鍾,編磬,鼓,跋,缶等。
7. 一共有幾種打擊樂器.都是啥
打擊樂器共有152種,分別是定音鼓,木琴,鋼片琴,管鍾,小鼓,大鼓,三角鐵,鈴鼓,響板,砂槌,鈸,鑼,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鑼,銅鼓,三角鐵,木魚,木琴,鋁板琴,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
大鐃,釵,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骨板子,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大鼓,排鼓,瑤族大鼓,水族大鼓。
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
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手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壯族種勞。
(7)中國打擊樂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大多數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馬林巴、顫音琴、鈴、管鍾、古鈸和鍾琴都有一定的音高。
小鼓、大鼓、沙槌、響板、響棒、牛鈴、吊鈸、沙球、齒輪剮響器、勺、木魚、嗵嗵鼓、蒂姆巴爾鼓、三角鐵、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
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兩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
8. 中國民族樂器常按什麼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
演奏方式。現代民族樂隊的這種聲部構成方式,最初於1920年由上海的大同樂會提供了雛形。
樂會致力於傳統樂器的繼承和改良,並組成了一個有三十二人編制的民族樂隊,基本上分為拉、彈、吹、打四組。這四組樂器分別是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拉弦樂器組一般包括:高胡、二胡、中胡、革胡(或大提琴)、低音革胡(或低音提琴)等。
彈撥樂器組常用的樂器有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箏、揚琴等。揚琴雖然在原理上是擊弦樂器,但在聲部的作用上與彈撥樂器相同。
吹管樂器組一般包括:梆笛、曲笛、新笛、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高音嗩吶、中音嗩吶、次中音嗩吶、低音嗩吶和低音管等。
打擊樂器組一般常用的有排鼓、中國大鼓、板鼓、小鼓、定音鼓、小軍鼓、大軍鼓、小鈸、大鈸、吊鈸、小鑼、大鑼、風鑼、泰來鑼、雲鑼、木魚、罄、梆子、鈴鼓、三角鐵、風鈴、沙錘、木琴、鋼片琴、管鍾等。
(8)中國打擊樂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拉弦樂器是在胡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們的發展很快,不論在造型、音域、音響,還是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大有變化。它們的演奏,都具有接近人聲、富有歌唱性的特徵。
其發音延持力長,不像吹管樂器那樣受到呼吸的限制。就拉弦樂器組整體而言,其高音明亮、中音柔和、低音醇厚,音色柔和,擅長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種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種多樣的音樂形象,具有豐富、細膩的表現力。民族拉弦樂器從總體上言,太多數拉弦樂器是用弓在弦間擦弦得聲,因而很多是大同中有小異。
9. 中國民族樂器的種類有哪些
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嗩吶、鼓等。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
1、吹奏樂器:木葉、紙片、笙(漢族)、蘆笙(苗|瑤|侗族)、確索(哈尼族)、巴烏(哈尼族)、口哨(鄂倫春族)、葫蘆絲。
2、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樂弓(高山族)。
3、打擊樂器:梆子(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漢族)、臘敢(傣族)、編磬(漢族)、木鼓(佤族)。
4、拉弦樂器: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二胡(漢族)、高胡(漢族)。
特色特點:器樂作品地方風格特點的構成,從技術方面講,它涉及到音樂的整個基本表現手段(曲調的音高關系、調式、調性、節奏、節拍、速度、音區、力度、音色、演奏法、織體等)和整體性的表現手段,它們是組成—首器樂作品風格特點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根據我國傳統民間器樂曲表現的特點來看,一般地來講,地方風格的重要的組成因素為演奏技巧、民間傳統慣用的旋律展開手法、樂隊組合幾個方面。
10. 打擊樂器有什麼
根據打擊樂器不同的發音體來區分,可分為兩類:革鳴樂器,即通過敲打蒙在樂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發聲的樂器,如各種鼓類;體鳴樂器,即通過敲打樂器本體而發聲的樂器,如鍾、木魚、各種鑼、鈸、鈴等。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雲鑼、編鍾等;其它還有一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等。
打擊樂器有大鼓、鑼、鈸、鑔、碰鍾、快板、腰鼓、木魚、編鍾、架子鼓、定音鼓、小軍鼓、馬林巴、非洲鼓、管鍾、三角鐵、鈴鼓、響板和砂槌等等。
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是以打擊、搖動、摩擦等方式產生聲音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做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中國民族打擊樂器中有許多打擊樂器今天還在使用,這些傳統的打擊樂器是中國傳統藝術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中國戲劇中的鼓、鑼、鈸,或者在說書時使用的快板、響板等。
打擊樂器分為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他們兩種的演奏形式是一樣的,但在樂種、表現形態、表演形式等方面存在許多不同之處。打擊樂器由於受歡迎的地區和場合不同,不同國籍的樂器形式不同,它們主要用於傳統的民族節日,婚禮和葬禮場合,民間樂器合奏和歌劇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