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陈氏名人有哪些急求各位强人!!
最有名的越南陈姓人叫陈兴道 - 在1257 -1288年间曾先后三次在对手比自己强大的情况下击败蒙古入侵者。最终迫使忽必烈同意和越南陈朝议和。
② 世界伟人哪些人
第一名:马克思——【德国】
共产主义思想之父,他的思想威名远播,遍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其门徒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人物,曾几何时,他的思想在蒙古国甚至能轻易击垮人们对成吉思汗的崇拜。
而在中国,拥有2000多年传承的孔子思想也不得不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他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俄国人、中国人、朝鲜人、越南人、古巴人...
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体思想无一不是以他的思想作为绝对指导,并建立在他光明而又宏伟的蓝图之中。
第二名:恩格斯——【德国】
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起到了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名:列宁——【俄国/苏联】
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真正的运用到国家建设之中,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列宁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哺育了俄国以外其他国家的革命成长。
第四名:斯大林——【俄国/苏联】
斯大林是强盛大国的代名词,他不仅为苏联人民赢得了举世无双的荣耀,也为社会主义阵营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共产主义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各国伟大领袖们争相效仿的典范。
第五名:毛泽东——【中国】
给了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尊严,使中国人民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自行车.......
第六名:金日成——【朝鲜】
给了朝鲜人民最伟大的尊严,使朝鲜人民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自行车.......
匪夷所思:毛泽东的24大预言全部实现
毛主席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客观规律的判断。
1916年7月25日预言
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八年抗战,印证了20年前一位24岁的师范生的预言。
1919年7月21日预言20年后,法国人将有一番大大的头痛
果然,不多不少二十年后,法国人民遇到了大麻烦。希特勒为了羞辱法国,特指定在1918年德国投降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让法国签字投降。
1919年7月28日预言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
毛泽东以其神奇的观察力洞悉日、德“奸情”,提前近20年预言“轴心国”的两大法西斯魔王将会勾结在一起,危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印证了这一预言。
1933年11月预言
我们会失去打破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时,正值毛泽东“龙困浅滩”,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然而毛泽东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为苏区和红军的安危献计献策。可惜当时中央未采纳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40年3月16日预言
我军将来出路,实在中原
7年后,毛泽东派出三路大军逐鹿中原,奠定全国战场的胜局。鹿死谁手,终见分晓。
1942年7月2日预言
有了第二战场,就能够在一年之内打败德国
毛泽东在1942年预见到:只要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则打败德国只需一年时间。因为第二战场延至1944年6月开辟,德国也就苟延至1945年5月才被打败。
1945年5月预言
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
抗战结束后的国共两党,已成一山二虎之势。1946年6月,《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都被撕毁,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预见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1945年8月13日预言
核战争打不起来
当美国人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一星期后,毛泽东就断言:原子弹不能解决战争。此后,毛泽东在与斯特朗、斯诺等人谈话时,多次阐述了核战争打不起来,人类有能力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的思想。时至今日,全世界也只有日本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
“大跃进”并不是毛泽东个人一时心血来潮、忽发奇想,而是当时全国上下急于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产物。毛泽东在预言中国经济建设速度时犯过许多错误。但他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预计的发展速度,与第二代领导人制订的“三步走”战略非常吻合。
1958年9月5日预言
戴高乐上台也有好处,他喜欢跟英美闹别扭
戴高乐经常为法国的海外殖民政策辩护,也是冷战的积极推动者,因此,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一政局的变化,将导致整个欧洲向右转。毛泽东不这样看。他力排众议,断言:戴高乐上台将推动欧洲中立主义的发展,使欧洲摆脱美国。历史的发展很快就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言。
1962年1月30日预言
中国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需要100多年时间
1956年6月预言
高峡出平湖
毛泽东规划了长江三峡,但他有生之年未能亲见“高峡出平湖”。
1992年4月3日15时20分,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压倒优势的赞成票,表决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
如今,三峡水库已成功蓄水,三峡工程进入建设高潮。
1958年6月21日预言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完全可能
1960年,当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时,一些外国人曾经断言“中国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此后,中国不但有了原子弹,而且生产出氢弹、中子弹……
当毛泽东的预期目标全部实现时,他轻松地“表扬”赫鲁晓夫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以示感谢!”
1946年12月9日预言
香港问题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
从四十年代开始,毛泽东已形成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甚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路,即:不急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充分尊重港澳地区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协商,用和平过渡的方式来解决。如今港、澳的顺利回归,应验了这些英明预见。
1949年3月预言
有些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倒在正义的枪口下。枪声穿过数十载时空,反腐倡廉至今依然任重道远。
1949年9月预言
美国可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
毛泽东以“文化大革命”作为防止和平演变的基本手段,误入了歧途。但在毛泽东身后十余年间,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事实面前,人们又不能不叹服毛泽东的远见。
1955年1月15日预言
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
并未深入研究物理学的毛泽东,神奇地预言了二十年后高能物理学的
③ 胡志明在越南的地位
越南街头随处可见到胡志明的形像
http://gb.cri.cn/14404/2007/04/29/[email protected]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安晓宇):胡志明的形象总是一缕长髯,仙风道骨,在我的心目中,那是一位清癯的长者,但在越南人看来,那是一个神!
以我的想象,胡志明已经是上世纪的英雄,仅存在于纪念馆中,革新开放后的越南,胡志明的印记只会作为理论,体现在作为越南共产党思想基础的“胡志明思想”中,而胡志明这个人的形象,会在生活中越来越淡的。但是几天的行程走下来,我发现我低估了一位伟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力。
“中国东盟合作之旅”采访车队进入越南以来,每天都能看到胡志明主席的影像,既有庄严的塑像,也有各种风格的宣传画。即使在现实政治中的宣传品中,也能看到胡爷爷的笑容。越南的街头有很多宣传画,其中大部分在宣传着5月20日将开始的国会代表选举活动,在这些画中,就经常出现胡志明的那缕长髯。
按照行程,4月26日上午是参观胡志明纪念堂,采访团原计划在参观时拍摄一组团员们瞻仰胡志明遗容的镜头。但到了巴亭广场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越南人把胡志明纪念堂视作圣地,别说摄像机,连手机也别想带进去。我们采访团在仪仗兵的带领下,缓缓地走进安放着胡志明遗体的纪念堂,向胡志明遗体鞠躬致敬,再缓缓地走出纪念堂,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与拜祭神坛无异。当天正逢越南雄王先祖祭日,参观胡志明纪念堂的人排起了长队。我们采访团的记者随机在广场上采访一些群众,发现即使是系着红领巾的少年,也对胡爷爷充满了景仰之情。
4月28日下午,车队抵达越南中部的荣市。离荣市25公里处的义安省南坛县就是胡志明出生地,那里也有胡志明故居。对于这类故居,我可以事先想象出它的简陋模样,而事实上,胡志明故居的简陋程度仍让我感叹了一番,仅两所茅草屋而已,屋内的陈设,已经不能再简化了。天气非常热,站在低矮的茅草屋里听讲解,就像是被关在蒸笼里。但是,奇怪的是,据我的观察,那位穿着越南民族服装的漂亮女讲解员居然没出汗。姑娘在讲解完后接受了国际台越南语广播部记者罗继成的采访,中心意思就是,能在这里工作,为参观者介绍胡志明主席,感到无比充实。
来这里参观的人以年轻人居多,接受我们采访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把胡志明视为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影响着今日越南,并将继续影响着明日越南的人。
听了胡志明的事迹,觉得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一者是“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一者是谦谦君子的道德风范。因此,在越南人的心目中,胡志明几乎是个完人。而对于胡志明思想的理解,现代越南人正赋予其越来越现实的因素。当记者问金莲村胡志明纪念馆馆长对胡志明思想核心的理解时,他引用了胡志明的语录,大意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表述让我有些茫然。我不知道他越南语的原话是怎样的,但想必他是为了说明越南在胡志明思想指导下的外交政策,因为他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引向了中越友谊以及越南融入国际社会的努力。在胡志明故居前,记者请一位参观者介绍几段胡志明语录,他随口而出的除了家喻户晓的“独立和自由最可贵”外,还有类似“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人生格言。
按照官方的定义,胡志明思想是马列主义在越南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的产物,内容丰富,覆盖诸多领域。其地位可类比于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地位。正因如此,我理解,胡志明思想是现实主义的理论,是在现实中不断丰富,并不断被现实的人群所运用的活的理论。
在胡志明的塑像前,忽然获得了一种意象:胡志明的那缕长髯,明显地不同于列宁的胡须,是飘然的,灵动的,可亲的。
④ 东南亚国家曾经出过那些名人伟人
在越南,胡志明仍是巨人
全球化的巨浪夹带着西方体制和文化,日复一日冲刷着越南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远离30年前的硝烟炮火,越南人早已将“帝国主义”的思维理念化为西方文明加以欣赏。
不过一个巨人的名字仍然盘踞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心脏———胡志明,这个带领越南人赶走殖民国家的共产主义领袖,仍然有如巨擎般牵引着越南的前进步伐。时光流过115年,即便胡志明位于义静省金莲村的诞生地早已面目全非,现代越南人的内心深处依然对那片稻田环绕的乡间茅屋难以忘怀。
历史上多少先驱人物最终总是被渐渐淡忘。不过胡志明铸就的“共产主义红星”依旧在越南闪亮夺目。生活影响力发黄相片深入百万人家外企公司也挂胡志明像
从首都河内到偏远农庄,胡志明蓄着胡须的瘦削身影透过无数发黄的相片悬挂在数百万越南人的家里。甚至许多外企公司都入乡随俗地延续起这个传统,把“胡志明像”挂在显眼位置。有关“胡伯伯”的事迹在学校和政府机关更是广为流传。
坐落于越南中部的金莲村因为见证了胡志明的诞生而成为“圣土”。每年至少有150万越南人从各地赶来,怀着无比虔诚之心“膜拜”着“阮家老宅”———胡志明度过童年的简陋矮屋。在河内,记录这位伟大领袖奋斗历史的胡志明博物馆也总是吸引着无数参观者。在这个信仰佛教的国度,国父胡志明任何一处纪念地的意义都不亚于烟雾缭绕的寺庙。
越南人在每年的特定时期都会蜂拥到胡志明故居,4月30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日子。今年的这天正逢纪念越南战争结束30周年。数以百计的越南老兵早已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戴着色泽依然鲜亮的战功勋章和一颗至今火热的爱国之心,缅怀过去那段共同奋战的历史。
胡志明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越南进行了终身的奋斗。上世纪50年代他领导越南人民赢得了长达9年的抗法救国战争,成功解放越南北方;60年代又率领越南人抗击美国,眼看着胜利在望,却在1969年与世长辞。不过这位国父对越南的影响并不只在于这些不朽的功勋。政治影响力核心政策延续胡老思想如今越南步入繁荣富强
“胡志明的思想仍然是越南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越南共产党的重要纲领和越南人的行动准则。”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的陈克越博士评论道。这所学院为越南塑造了一批批政治精英。“越南人民把他当作自己民族的灵魂和象征。”陈克越补充道。越南政治学家认为,如今越南政府的核心方针政策,无一不是源自胡志明的思想。
或许有人会心尤不甘地问,那么越南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又该如何理解?“胡志明在他的长篇遗嘱中提到,他希望越南在未来能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陈克越博士解释道。
再追问,越南会不会在将来变成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胡主席曾说,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应当为人民服务。在‘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下,我们正延续着胡主席对政府的基本定义。”博士再答。
越南的社会主义体制正一如既往地得到继承,与此同时,越南正从原本的农业经济蜕变为工业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投资,向国际开放。这些不争的事实都证明了越南政府对胡志明理论的正确阐释。
从越南战争的历史来看,或许胡志明在南越地区的影响力并不那么深远。即使在北方,新一代越南人,尤其是都市化的新人类,也比他们的祖辈更乐于考量胡志明的思想。思想影响力年轻人群最崇敬的伟人每个越南人都爱戴着他
2000年针对越南年轻人进行的一份民意调查或许能说明一切。在这些越南战争后出生的人群中,胡志明依然是他们“最崇敬的人”,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武元甲,那个因为击退法军而获得“红色拿破仑”称号的勇猛将军。
改变当然也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目前越南共产党内的任何人物,许多越南青年甚至列不出国家领导人的名字。
胡志明在1930年建立了越南共产党,并成为这个组织永远屹立的一座高峰。至今没有一位新领导人能够与这个创始人相提并论。许多国外观察家都认为,胡志明本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共产党本身。或许对于崇拜他的越南青年而言,胡志明的身份更在于“国父”,一个带领人民击退外国列强的民族英雄。
“每个越南人都爱戴他。”75岁的老兵吴文越说,“胡志明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遥远,但大家都会追随他。”吴文越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骄傲就是亲眼见过胡志明4次。
俞懿晗
⑤ 越南的名人有谁(记住:是音乐家哦!)
钢琴大师邓泰松,在1980年10月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夺得金奖及一系列特别奖项,他是赢得此项西方最高级别的国际钢琴比赛大奖的第一位亚洲人。如果人们想到他早期接受钢琴训练及发展的地点是在饱受战争破坏的祖国-越南,那么他的成功就更显非凡了。
邓泰松1958年出生在越南首都河内,自1965年至1976年随其母亲在河内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之后又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进修,师从弗拉基米尔-那坦森及德米特里-巴斯基罗夫。自从1980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后,邓泰松的国际音乐事业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他在众多世界闻名的音乐厅进行过演奏,如:纽约林肯中心、伦敦巴比坎中心、巴黎布莱叶音乐厅、慕尼黑海克力撒会堂、维也纳音乐大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悉尼歌剧院、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等。
他曾与许多世界着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其中包括
:列宁格勒爱乐、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BBC)乐团、柏林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德雷斯顿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华沙国家爱乐乐团、布拉格乐团、日本NHK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以及瓦索维亚交响乐团、维也纳室内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瑞典皇家室内乐团等。
邓泰松曾于许多着名指挥大师合作过。其中包括:内维利-马里纳、平恰斯-祖克曼、莫里斯-杨森斯、伊凡-菲舍尔、弗拉基米尔-斯皮瓦科夫、迪米特里-基塔恩科、詹姆斯-罗夫拉姆、杰瑞-波罗海维克、肯-依兹罗、帕维罗科冈、杰尔希-马克斯米克等。
1995年元旦,邓泰松与马友友、小泽征尔、凯瑟琳巴特尔、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共同参加了由日本NHK电视台录制的大型国际广播节目。
1999年至2000年的演出季中,邓泰松在日本、法国、挪威及西班牙进行了巡回演出。此外他作为唯一一名被邀请的非波兰籍艺术家,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肖邦年"开幕式庆典音乐会,并与华沙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同时他还应邀与莫斯科爱乐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爱德蒙顿交响乐团、马来西亚交响乐团、巴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0月应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之邀,邓泰松与穆雷-皮拉西亚在柏林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及大师班。他还在巴黎、米兰、蒙特利尔、纽约、波兰的达斯尼奇、德国的鲁尔、西班牙的马约卡、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及其它一些地区的音乐艺术节举办了独奏音乐会。
邓泰松与DEUTSCHE GRAMM-PH-N, MEL-DYA, P-ISKIE, NAGRANIA, CBS S-NY, VICT-R JVC,及ANAIEKTA等世界着名的唱片公司合作录制了唱片。自198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东京KUNITACHI音乐学院的访问教授。
媒体对邓泰松先生的评价:
巴黎《音乐世界》杂志评价说:"邓泰松的演奏权威、智慧和无可指责的风格达到音乐敏感性的最深境界"。
加拿大《渥太华居民报》说:"钢琴家展示了令人惊奇的技巧"。
德国的《邮报》说:"可以用高雅和精确定义的一场演出,真正遇到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钢琴家,一名键盘上的诗人"。
法国巴黎《世界报》说:"声音洪亮润泽,诱人的光效应,几乎不触摸键盘的轻奏乐段,光芒四射的演奏,一名非凡的艺术家。"
德国的《法兰克福公报》说:"他凭着可靠的,令人惊异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表现手法,成为最高级的钢琴家。"
英国的《时报》说:"令人陶醉,充满活力,特别是河内出生的邓泰松带着直率和敏感演奏时,其手指技巧掌握极有分寸,保证了诗意和效果之间的平衡"。
⑥ 伟人的名字及简介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文: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着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的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在他的时代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社会主义成为欧洲先进国家政经改革的趋势。之后,马克思主义也派分成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革命派学说则以列宁最为着名,强调激进强制革命的重要性。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的预言。两边派系皆认为自方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是理论性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借由列宁和他一手创办的苏联的大力提倡达到了巅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期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解释似乎受到许多学者的疑问与争议。随着苏联的式微与解体,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但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着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哲学理论之一。马克思的学说仍然活跃在学术界的各领域,学说的精神也不时的被运用在各政府的施政方向。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自称马克思主义为其国家或政党的基本主义与基本方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尼泊尔共产党等等。
⑦ 十大在越南人眼中的三国名人,关羽能排在第几位
最后闲扯一句,当问及为什么将吕布垫底时,越南人的回答也出奇地一致。他们认为,吕布武艺高强,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可是,吕布这个人一点也不忠诚,经常来回换主人,这是让他垫底的直接原因。在这个问题上,越南人对吕布的评价,与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⑧ 越南胡志明市是以伟人命名的城市吗
曾附属我国千年的邻国,最大城市因一伟人出名,城市GDP占全国1/5。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首都就是一国的最大城市,因为很多时候,首都都是举全国之力建设的,所以很容易就让人促成这种想法。
其实胡志明市原名西贡,只不过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这才改名的。当游客走进这座越南大城市,会发现当地的城市环境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再说越南当地普及的汉文化,更让人觉得这就是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如今在胡志明街头,仍能见到很多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给人一种当地生活节奏极慢的舒适感觉。如果有机会去到越南旅游,一定要去胡志明市走走看看。
⑨ 世界上有哪些姓"胡"的名人
历史上的胡姓名人有
汉朝时胡广,曾经在6代皇帝手下当官;
唐代有诗人胡曾,他的诗通俗明快,
还有和尚诗人胡得生;
北宋有学者、教育家胡瑗,
南宋有经学家胡安国及他的儿子学者胡宏;
宋、元之间有史学家胡三省,以解释《资治通鉴》而闻名于天下。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是学者胡居仁、胡直,
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印刷家胡正言;
清代有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
文学家胡天游;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有:
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
着名学者胡适,
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
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
小说家胡也频等。
历史名人
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
经学家胡母生,着《春秋公羊传》。
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
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
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
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广东潮阳县着名人士胡万洲,任国民政府海陆大元帅,孙中山总统咨政。
现在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⑩ 越南有哪些名人
陈兴道
好像是个将军吧
在越南很有名,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