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洲猪瘟已有多少省份发生
根据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联合下发的(生猪调运的通知)已在17个省份发生
‘贰’ 越南养猪场分布区域
摘要 防疫能力差、密度大,因为非洲猪瘟,越南猪业也是遭受重创,至今已经扑杀400多万头生猪。
‘叁’ 三地发现猪瘟疫情具体是哪些地方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昨天(19日)发布,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15号起,海州区某养殖场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昨晚,发病615头,死亡88头。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江苏。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国之声记者昨天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正与警方等相关部门协同追查病毒的具体来源。
记者注意到,这次疫情,加上3号确诊的沈阳市沈北新区非洲猪瘟疫情,和16号刚刚确诊的河南郑州某食品公司屠宰场发生的疫情,半个月内,我国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其中,月初沈阳那次还是我国第一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半个月三次,而且三处疫情地点分散,分别是东北、中部和江淮地带。而从发病死亡猪的数量看,又都呈现数量大、致死率高的特点。
除了带病毒的家猪、野猪或媒介昆虫的直接接触,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周磊介绍,间接传播途径较为多样:“被这些病毒污染过的一些饲料,比如说是泔水和猪肉的一些制品。没有做熟的猪肉制品,包括像腌肉,曾经有过那种火腿可能会长期的带毒,猪肉制品容易从口岸或者是国际交通工具传入,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点。然后,猪场也容易发生这种交叉感染,主要是一些被污染的设施或者工具,包括像拉猪的车、人员装备衣服靴子,或者注射器这一类的东西。其中车辆是传进猪场一个比较大的风险点,很多这种车辆是来回于屠宰场、猪场,如果清洗消毒做不到位的话,有可能就带着病毒进去了”
‘肆’ 猪肉检出非洲猪瘟和卖肉的有责任吗
猪肉检出非洲猪瘟和卖肉的有责任吗?自去年8月份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以来,有关非洲猪瘟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
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也全面部署防控工作,果断处置突发疫情,优化防控处置措施,督促落实重点环节防控工作,强化防控联控,抓好市场供应和产业发展。据农业农村部通报,目前,100起疫情按规定解除封锁,18个省份的疫区也全部解除封锁,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然而,近期,从企业加工食品中检出了非洲猪瘟核酸阳性,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又趁机兴风作浪。
那么,加工食品中猪肉和猪肉食品还能吃吗?非洲猪瘟不传人,为何如此重视防控?解除疫区封锁,是否就代表不会再出现非洲猪瘟疫情?3月1日,就相关话题,农业农村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凤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进行科学解读。
热点一:近期,从企业加工食品中检出非洲猪瘟核酸阳性,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产品有安全风险?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采取严格措施来防控非洲猪瘟,为什么还有患病的猪流通到市场上?
陈焕春:非洲猪瘟污染的生肉进入餐厨剩余物后,一旦被猪采食,则可能感染发病。为此,农业农村部专门发布公告,要求自2019年2月1日起,屠宰企业要实施生猪屠宰非洲猪瘟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猪肉,防止由此带来了生猪疫情扩散。开展这项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追溯这些风险肉品的来源养殖场,及时发现和消灭潜在的疫情;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些风险肉品进入流通环节,进而通过餐厨剩余物引发新的疫情。
市场上部分猪肉制品中检出了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这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有关。非洲猪瘟的潜伏期最长可达3周,潜伏期内的生猪没有临床症状,难以通过临床检疫发现。如果此类生猪进入屠宰环节, 导致生猪屠宰、加工设施或运输工具污染,食品加工企业使用了相关原料进行加工,不排除会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已发公告,要求自2019年2月1日起,屠宰企业要实施生猪屠宰非洲猪瘟检测制度,着力化解这一风险。
核酸阳性是病原学检测的专业术语,只要样品中含有该病毒的特定核酸片段,就有可能检测阳性。换句话说,样品中检出核酸阳性,并不一定代表样品中有活病毒的存在。现行针对非洲猪瘟核酸的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极高,某些批次产品中只要存在微量核酸,就可能检出阳性。
热点二:非洲猪瘟是否会影响猪肉及猪肉食品安全?人吃了患病的猪肉和猪肉食品,会不会影响健康?
李凤琴:从管理方面来说,目前国际上的组织,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都没有把非洲猪瘟列为人畜共患病。还有就是欧盟食品安全局在官方网站上也强调,非洲猪瘟不会影响人类和其它的物种。
从科学的方面来说,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试图猪瘟病毒感染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比如牛、马、羊等十多种动物,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说明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界当中的唯一宿主就是猪。猪瘟发现100多年了,而且世界有62个国家曾经报道过非洲猪瘟疫情,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说吃因为猪肉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而患病的报道。这也进一步佐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盟食品安全局作出科学的结论。
这些国际组织和欧盟食品安全局在作出这些结论之前,都要组织相关的专家,而且这些专家都来自各个领域,比如检验检疫的,搞微生物、流行病、食品安全的等等来进行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评估,他们评估的原则和结果适用于全世界的。所以,我们也应该遵守和认同这些国际组织的原则和结果。
热点三:既然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国家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为何如此重视?
陈焕春:虽然非洲猪瘟不感染人,但对猪的致病性强,严重威胁生猪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养猪业的第一号杀手,而且影响居民肉品供给。
首先,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危害严重。非洲猪瘟病毒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容易扩散蔓延,再加上全球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生猪一旦感染,死亡率可达100%。根据调查,我国已经发生的111起非洲猪瘟中,在采取扑杀措施时,发病猪的病死率超过68%,部分猪场死亡率几乎100%。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为重点防范的跨境传播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其次,保护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猪肉第一消费大国,生猪存栏量、猪肉消费量均约占全球一半。我国居民肉品消费中,猪肉至少占半数以上,故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如果非洲猪瘟在我国持续流行蔓延,不但影响我国居民肉品供给,还会影响全球肉品供给安全;不仅影响2600万个生猪养殖场户的切身利益,还可能影响到扶贫攻坚乃至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热点四:非洲猪瘟发生后,是否对生猪养殖业有影响?是否会出现肉品供给不足、价格上涨的问题?非洲猪瘟又该如何防控?
杨汉春:2018年下半年以来,生猪生产连续在走“下坡路”,基础产能不断下滑,最近下降的幅度就更加明显。
今年1月份,我国生猪的存栏量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12.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3.6%,同比下降14.8%。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下降都超过了12%以上,生猪存栏同比降幅是近十年最大,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也快接近历史的峰值。生猪的产能降幅快,预示着今年下半年开始,生猪出栏减少,猪肉供应可能会出现偏紧的情况,四季度猪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生猪产能下降有多重因素影响。第一,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很多养猪场户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有担心,害怕疫情发生反复,不敢去补栏。第二,受生产资金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养猪场户确实出现了资金困难,被迫调减部分产能。第三,受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一些小散户在这个过程中快速退出。另外,消费结构调整过程中猪肉份额下降、养猪门槛提高和成本上升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生猪产能在下降。
对于广大的养殖场户来说,有担心、有顾虑是正常的。风险和机遇并存。一方面,下半年生猪行情会明显转好,养猪将进入盈利期。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生产扶持政策,帮助养猪场户解决困难。建议广大养殖场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改善防疫条件,完善防控措施,把疫病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要把握机会,适时增加补栏,争取好的收益。
热点五:去年8月份以来,我国28个省份先后发生111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样快速大面积的传播,是不是我国的防控政策还存在漏洞?下一步疫情防控态势如何?
陈焕春:我国前期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得力的,效果是明显的。从几组数据说明,一是通过加强疫情监测排查,及时发现了68起疫情,超过了疫情总数的六成,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二是所有已经发生的111起疫情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没有发生二次扩散,而且,目前已有超过九成的疫情按规定解除了疫区封锁。三是通过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全国因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引发疫情的比例已经由35%下降到15%。四是通过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全国因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疫情的比例已经由50%下降到44%。
除了上述这些措施外,还采取了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运输环节检查、屠宰环节检测等措施,出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系统严密的防控,疫情总体控制在点状发生态势,近期疫情发生势头有所趋缓;市场上猪肉供应比较充足,价格没有大的波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没有出现“买肉贵、买肉难”的问题。实践证明,我国已经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也多次高度评价我国防控工作。
但同时,必须要看到,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污染面,在我国生猪养殖结构中,中小规模养殖占绝大多数,养猪场户防疫水平不高;同时,老百姓喜欢购买食用鲜肉,这样一来,大量出栏生猪需要长距离调运到主销区屠宰上市,以上这些因素短期内都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都是防控工作的难点。
我国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较大,疫情可能将持续点状发生,已经解除疫区封锁的省份也不排除再次发生疫情的可能,防控压力很大,任务很艰巨,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热点六: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态势如何?有哪些通行防控措施?
李凤琴:非洲猪瘟1921年在肯尼亚被首次报道,目前共有62个国家报告发生过非洲猪瘟。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尤其活跃,共有25个国家报告发生6500多起疫情,疫情数量同比增长25%,部分国家呈现暴发、流行态势,匈牙利、保加利亚、比利时等欧洲3国时隔30多年再次发生非洲猪瘟,我国、蒙古国、越南等亚洲3国首次报告发生非洲猪瘟。
从各国的防控历程看,疫情一旦传入,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虽然大多数疫情发生国家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只有13个国家曾经实现根除(古巴、法国、比利时等3个国家还出现复发)。其中国际公认防控有效、具有代表性的葡萄牙、西班牙和巴西,分别用时36年、35年、6年才根除该病。
从各国的防控措施看,发生疫情国家普遍采取了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限制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等措施,防控思路、策略和措施大同小异。当然,不同国家因重视程度、措施落实、社会动员组织力度、饲养方式、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防控结果也不尽相同。非洲猪瘟疫情后,我国也是采取了以上与国际上相同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和防控效果也取得了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认可。去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席兽医官来华考察时表示,如果不是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依中国的巨大养殖量和高养殖密度,那就不是70起,而可能是700起、7000起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总干事今年1月来华考察时认为中国在动物防疫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疫情公开透明,防控措施有力有效,表示对中国防控前景充满信心。
热点七:一些动物疫病会影响食用安全。目前,有哪些措施防止染疫猪肉流向餐桌?老百姓在市场上如何购买放心猪肉?
陈焕春: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建立了动物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机制。首先在养殖环节,生猪离开产地前,将由官方兽医实施产地检疫;在运输环节,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对过路生猪运输车辆进行查证验物;到了屠宰环节,官方兽医实施监督查验、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屠宰企业还要实施品质检验;在市场流通和产品加工环节,市场监管部门还要再进行检查。
我国建立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所有的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不得进入流通环节,全部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了打击私屠滥宰,防控非洲猪瘟,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质量行动,严防病死生猪流入市场。
对于如何挑选猪肉,建议大家通过具备生产经营资质的正规生产厂家和超市、商场等渠道,选购经过肉品品质检验和动物检疫合格的鲜猪肉、冻猪肉;购买猪肉制品时应注意选择在保质期内、标签标示清楚、包装完好的猪肉制品。
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科学看待非洲猪瘟。一是切莫听信谣言,更不要传播谣言,以免引起恐慌,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肉品品质检验和动物检疫合格的猪肉及其制品可以放心消费。二是要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剩余物产生量,这既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需要,也是减轻环保压力的需要。
‘伍’ 韩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要各国都走一遍吗
我们知道,非洲猪瘟从去年在国内爆发后,一直到今年还没有真正停止,导致生猪供应紧张,6-9月份猪价全国上涨,现在猪肉价格还是这么高。而在9月17日,韩国一养猪场确认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且这是韩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这不由让人怀疑是不是中国传过去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韩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
昨天韩国京畿道坡州市一家养猪场出现5头母猪死亡,经防疫部门鉴定,这家养猪场确诊是感染了非洲猪瘟,据了解这是韩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为了防止扩散,发生疫情的农场及农场主其他两个农场的3950头猪将在今天内全部扑杀。非洲猪瘟目前世界上还么有预防和治疗的疫苗或药物,因此要是疫情扩散,对韩国养猪业将会造成巨大影响。韩国方面已经紧急部署防控工作,全面禁止餐饮厨余进入养猪场,另外加强边境野猪监控,同时对韩国农场进行全面检查。
说到非洲猪瘟,人人都惶恐,消费者害怕非洲猪瘟再爆发,将无猪肉可食。养猪户害怕非洲猪瘟爆发,自己亏得血本无归,而现在还没有非洲猪瘟疫苗出现,因此养殖户们在日常养猪时,一定要做好非洲猪瘟的全面防控管理。
‘陆’ 非洲猪瘟最近情况
非洲猪瘟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给防止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做好必要的防止措施,还是可以预防猪瘟的发生和传播。第一,做好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第二,做好栏舍的卫生防疫。可利用生石灰或者福尔马林消毒液对空栏舍及栏舍周边进行消毒,可有效防止猪瘟病毒存活。
更多有关非洲猪瘟的报道,请点击网页链接网页链接(目前在湖南也已经发现猪瘟疫情)
‘柒’ 非洲猪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农业农村部8月29日表示,沈阳、郑州等四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清除,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大生猪生产、运输等多环节监管,防止新发疫情出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由于非洲猪瘟发现难、预防难、清除难,在全球号称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针对下一步的防控,王功民表示:“一旦发现疫情,会第一时间彻底扑杀、彻底消毒、彻底封锁,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生猪从高风险区和跨高风险区的调运。同时,严禁将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牲畜,要求大家按照这一系列技术规范对待养殖场及生产环节,尤其是加强生物安全的措施,防范非洲猪瘟。”
‘捌’ 越南非洲猪瘟疫苗如果是真的,能进入中国吗
现在管控很严,不要说从外国进口,城市之间都不给流通。就是说外地的猪都不让运来本地,就怕传染。
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范围,对此次强制扑杀补助标准暂按照1200元/头掌握(含人工饲养野猪,疫情以外及以后年度强制扑杀仍按照现行标准执行)。
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比例分别为40%、60%、80%;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垦区的补助比例为100%;
以上补助经费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按照扑杀生猪数量据实结算。各地可根据生猪大小、品种等因素细化补助标准。
另外,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因非洲猪瘟扑杀生猪数量的登记备案、扑杀补助经费的核实发放,避免出现谎报、多报,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同时,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和监督管理,防止养殖场(户)为得到扑杀补助故意传播疫情。
其中,不同的补贴比例是十分让人在意的。为此,养殖哥特意收集地区的补贴方案,比如辽宁省朝阳市最新公布的补贴通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通知中,安全隔离区和疑似猪只的补贴是不一样的,用途也不相同。
在安全隔离区中:
能繁母猪和300斤以上的肥猪,补助是1200/头;200到300斤肥猪的补贴仅有800/头;80到200斤小肥猪的补助仅有500/头;50到80斤架子猪的补助是300/头;仔猪补助为200/头。
在疑似病例中:
能繁母猪和200斤肥猪的补助是1200/头;80到200斤小肥猪的补助是800/头;50到80斤架子猪的补助为500/头;仔猪补助为300/头。
‘玖’ 非州猪瘟是如何传到中国的
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猪瘟的可能性。
中国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猪疫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占全部疫情约19%;
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占全部疫情约34%;
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这是疫情扩散的最主要方式,占全部疫情约46%。
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病于上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70年代传入南美洲,2007年传入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
2017年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数起非洲猪瘟疫情。
2018年我国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发现国内首例病毒。该病现主要在非洲、中东欧和高加索地区流行。病毒在我国已有出现。
2018年之前,中国没有非洲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中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9)越南非洲猪瘟现发了多少起扩展阅读:
非洲猪瘟跨国传入中国,主要是因为生猪的国际贸易或走私(国际贸易来往密切,中国猪肉价格高,走私屡禁不止),旅客跨国旅游携带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国际运输工具上剩余的餐厨剩余物,野猪迁徙等(边境野猪数量和种群密度持续增加)。
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非洲猪瘟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是以上几种。非洲猪瘟在中国境内传播速度快,主要是因为生猪异地调运(13起,19%),餐厨剩余物喂猪(23起,34%),人员和车辆带毒传播(31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