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森林公园湄公河水底世界里的鱼类有哪些
他这里的鱼,
物种非常丰富。
常见的亚洲鲤,
各种鳝鱼,鳄鱼,
以及很多龟类都存在。
㈡ 这是什么鱼啊鲶鱼吗
如题 养殖鱼类 ,巴沙鱼 、鱼芒】鲶
【鱼芒】鲶科 (巨鲶科) Pangasiidae 【鱼芒】鲶属 Pangasius 鱼类
下图为 博氏【鱼芒】鲶 Pangasius bocourti,俗称 巴沙鱼、多利鱼
台湾市场上又称为多利鱼,是【鱼芒】鲶属的一种,原产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这些鱼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
㈢ 这是什么鱼
如图 并非海鱼 ,巴沙鱼 、博氏【鱼芒】鲶 学名
【鱼芒】鲶科 (巨鲶科) Pangasiidae 【鱼芒】鲶属 Pangasius 鱼类
下图为 博氏【鱼芒】鲶 Pangasius bocourti,俗称 巴沙鱼、多利鱼
台湾市场上又称为多利鱼,是【鱼芒】鲶属的一种,原产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这些鱼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
㈣ 湄公鱼是什么鱼
湄公鱼是淡水鱼,是无鳞鱼主要生长于越南湄公河的海口区域,湄公鱼的另一个名字叫芒鱼。湄公鱼体长侧扁、体色青灰、腹部银白、体表光滑无鳞。头部圆锥形、扁平。吻短、口亚下位,上下颌具小齿。下颌须、触须各一对,眼中等大小。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鳃膜发达,在颊部联合,鳃耙长,成条状。背鳍位于背部的最高处。胸鳍胸位;腹鳍小;臀鳍较长。正尾形,分叉。
湄公鱼是淡水鱼,味道鲜美。
湄公鱼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 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6-7(分枝软条);尾鳍圆形。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黄色,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斑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点。
湄公鱼的营养功效
1、湄公鱼是一种肉质鲜嫩的水产鱼类,它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能促进人体代谢,也能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钙,能促进骨骼发育,也能预防骨质疏松。
2、湄公鱼从中医的角度上看还具有补气止咳以及平喘等多种功效,另外它还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能清理身体内的自由基也能延缓衰老,经常食用还能预防贫血和营养不良以及身体虚弱等不良症状发生。
㈤ 凌波鱼和湄公鱼的区别
两者没有区别,是同一物种。
巴沙鱼又称湄公鱼,因为是在湄公河流域中特有的经济鱼类。它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较广,容易饲养。吃起来没有小刺,味道鲜美,肉质白嫩,营养价值高,也方便加工。常常会被冒充鳕鱼,龙利鱼等海鱼出售。
湄公鱼是淡水鱼,是无鳞鱼主要生长于越南湄公河的海口区域,湄公鱼的另一个名字叫芒鱼。湄公鱼体长侧扁、体色青灰、腹部银白、体表光滑无鳞。头部圆锥形、扁平。吻短、口亚下位,上下颌具小齿。下颌须、触须各一对,眼中等大小。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鳃膜发达,在颊部联合,鳃耙长,成条状。背鳍位于背部的最高处。胸鳍胸位;腹鳍小;臀鳍较长。正尾形,分叉。
㈥ 湄公鱼是什么鱼
商家所称的“湄公鱼”, 如图 应为 (其实 湄公鱼 另有其鱼)
有上嘴唇不与一个嘴凹槽的吻部分开,无触须无喙叶,具10个分枝的背鳍鳍条。多栖息于快速流动的水了。旱季的时候栖息于较深的水域,偏爱多岩石的支流且水流湍急流动快速的地方。 吃水生的绿藻 、固着生物与浮游植物。
㈦ 湄沙鱼 是什么鱼呢
湄沙鱼是巴沙鱼。湄沙鱼就是巴沙鱼,为咸淡水鱼类,是一种无鳞鱼,主要生长在越南湄公河的入海口。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为无鳞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块脂肪鱼。
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巴沙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它常常被冒充成龙利鱼、鲷鱼、鳕鱼等海鱼出售。
湄沙鱼的功效作用
补充营养、益智健脑、促进骨骼发育巴沙鱼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有补充营养、益智健脑、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巴沙鱼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具有补充营养的作用。
吃巴沙鱼以后能吸收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这些物质能营养脑神经,也能提高大脑功能并能促进智力发育,有益智健脑的作用,巴沙鱼含有丰富多彩的蛋白、维生素d,还含有比较高的钙,能够促进骨骼发育。
㈧ 湄公河的鱼,有认识的吗
如图 , 魾 (pī) 学名
成年体型巨大,头背及体表皮肤粗糙,布满纵嵴突,腹面光滑。背鳍硬刺后缘光滑,末端柔软,延长成丝状;脂鳍短;胸鳍平展,硬刺后缘有弱锯齿,末端亦呈丝状,延至腹鳍基后端;尾鳍大,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延长成丝状。体灰黄,背鳍后方、脂鳍下方及尾鳍基前上方各有一灰黑色大鞍状斑,下延过侧线,偶鳍及尾鳍布有黑斑。
㈨ 湄公鱼是什么鱼
湄公鱼,Mekongina erythrospila(Fowler, 1937),是鲤科湄公鱼属的一种鱼类。
生活在东南亚,又叫芒鱼,为无鳞鱼,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
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主生于越南湄公河的入海口,为咸淡水鱼类,作为鱼类的一种,湄公鱼兼具了鱼类所共有的营养价值,含动物蛋白和钙、磷及维生素A、D、B1、B2等物质,比猪肉、鸡肉等动物肉类都高,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六。
(9)越南湄公河有哪些鱼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
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6-7(分枝软条);尾鳍圆形。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黄色,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斑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点。
㈩ 湄公鱼就是巴沙鱼吗
湄公鱼就是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它常常被冒充成龙利鱼、鲷鱼、鳕鱼等海鱼出售。
(10)越南湄公河有哪些鱼扩展阅读
湄公鱼原产越南湄公河,属越南国家物种。该鱼因味鲜、营养价值高,并且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因而成为越南出口美国等市场的一个主要水产品种。
近年,该鱼因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产量高等优点引入我国养殖,并在2009年开始引入广东养殖,具有一定养殖前景。
在2017年,中国市场以4.2亿美元的年进口量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转眼到2018年,国内的巴沙鱼养殖产业就如火如荼的进行筹备。清明过后,南方的气温逐渐开始回升,各地的池塘都在准备投养新鱼,正式开启一年的养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