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政府换届竞选谁当选什么职务
据新华社电(记者乐艳娜章建华)越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在首都河内正式公布新一届越共领导集体,阮富仲连任越共中央总书记。
越共十二大28日上午举行闭幕式。越共中央宣教部部长丁世兄代表十二大主席团公布越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结果。本次选出的越共中央政治局有19名委员,其中包括公安部部长陈大光、国会副主席阮氏金银、副总理阮春福等。
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同时选出包括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梁强、越南政府办公厅主任阮文年和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阮和平3人在内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及包括21名成员的中央检查委员会。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国旺当选为中央检查委员会主任。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武重金本周早些时候说,越共提名陈大光参选越南国家主席,提名阮春福参选越南总理,提名阮氏金银参选越南国会主席。越共十二大后,越南现任国家主席张晋创、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生雄不再担任越共中央委员会成员。按照越南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总理和国会主席三个职务将由定于5月召开的越南国会选举产生。
请采纳
❷ 革新开放的具体措施
越南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注重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制衡体制,让一把手始终在监督中。2006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大上总书记进行差额选举,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是破天荒的。越共十大按差额选举产生了181人组成的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候选人207名,包括自我推荐的2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原定选举25人,但因只有21人得票过半,大会决定不再进行第二轮选举。
越共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委的监督作用,以遏制腐败行为。比如实施“质询制”,规定党员的权利,其中一个权利就是对上一级党员领导的监督,这才是党内民主真正的含义所在。政府总理要出来接受国会质询已经进行了几年,回答民众关心的问题。还有国会真正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国会可以对政府包括总理在内进行质询,质询场面还要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另外,也要求公示需要票选的候选人名单,这也在讨论中。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不断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国会选举制度。这些改革举措颇具“越南特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差额选举
越南规定国会代表选举为差额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在选举中,代表候选人获得过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2007年5月20日,越南全国5600多万选民前往各地投票站,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第十二届越南国会代表。5月29日,越南国会选举委员会正式对外公布了最终的选举结果,全国875位候选人中493人当选。
意外落选
中央推荐的165位候选人只有153位当选,“意外落选”者达到创纪录的12人,其中不乏政府重要部门的官员。来自党中央、中央政府、国会机关和越南祖国阵线等行政机构的官员代表数量进一步下降,分别只有11、20、75和27人,而更多德才兼备的科学家则进入了国会,专职代表比例也进一步上升,从上届的25%提高到28%。民众认为,这样的结果有利于改善官员“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边踢球边吹哨”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国会的监督职能。
允许公民自荐参选
根据越南相关法律规定,除正在服刑、被拘留或刑事起诉、被行政管制等情况外,越南公民年满21岁即有被选举权,也有权自荐参选国会代表,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会代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后来几届的国会选举都出现自荐候选人参选并当选的情况,本届国会选举,自荐参选人数大幅增多,被认为是民众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的体现之一。祖国阵线组织进行的第二轮协商后,全国有1322名候选人进入了第三轮协商,其中自荐候选人为238名,占18%。经过第三轮协商,最终成为正式候选人的自荐参选者只有30人,约占全部正式候选人的3。4%。但只有一位自荐候选人最终如愿成为国会代表。
候选人须过“民意关”
所有国会代表候选人都必须经过本单位和住地群众两道“民意关”,如果得不到所在单位和住地居民50%以上的民意支持,他们将不能成为候选人。征求民意支持的做法迫使国会代表或有意参选国会代表的人自觉深入到民众当中去,了解、掌握民众的现实情况和所思所想,更加注重民生民情,关注解决民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可有效避免部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身为领导如果不密切联系群众,与单位同事及居住地民众群众“打成一片”,将很难获得足够的基层民意支持,自然也就当不上国会代表,政治生涯也大受影响。
总之,近年来越南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扩大了党内民主,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气氛。 经济改革魄力大
越南对土地“三权”进行大胆改革,私人除了没有土地所有权外,使用权、转让权和继承权全都拥有,这可谓改革的大动作。又例如开发区的税收政策,越南实行“四免九减半”的政策。此外越南企业所得税比周围国家的税率都低。除投资于服务业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8%外,制造业都可以得到20%、15%和10%等不同的优惠税率,以及税收减免若干年的优惠。又大胆开放了赌场。
新闻监督力度大
他们认为,要建立民主、文明的社会,民主和文明首先体现在媒体。媒体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建立民主社会,首先就体现在媒体的透明上。它在促进国家整体进步时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既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对*也起到了威慑、警示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民主的气氛。在反腐方面,越南媒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腐败案件,没有及时地被党组织发现,却被媒体送上审判台。
反腐力度加大
越南出台了《反腐败法》《反浪费法》,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立一个专门的反腐委员会,由总理直接牵头。这不仅对外有影响,对内也对老百姓有交代。
由于越南采取了发展与均衡并重的策略,多年来越南每年持续维持6%~7%的经济成长,不快也不慢。人民的幸福指数较高,藏富于民。2005年9月公布的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盛赞越南是“一个同时达成发展与均衡的国家”、是“人类成功发展的范例”。报告还特别提到,虽然巴西的人均所得是越南的四倍,但巴西10%最穷阶层的所得,比越南10%最穷阶层的所得还低。 越共认为,腐败是“一切危机之危机”,“一切灾难之源头”。越共中央在1989年作出《清除腐败分子,纯洁党的队伍》的决议,将反腐提到党建的议程,1994年1月越共中期全国代表会议首次将腐败看作是党面临的四大危机之一,2001年11月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在越共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腐败和官僚主义不仅威胁到改革的进程,而且已成为国家的一大灾难”。
从法律层面上讲,1996年底越南国会颁布了《反腐败法草案》,对各种腐败行为作了具体界定,并提出相应的惩处规定。同年首次处决大贪污犯。1997年越南国会通过的修改后的《刑法》规定,骗取公款或社会主义财富5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31.25万元)以上者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受贿一亿盾(合6.25万人民币)以上者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1998年越南国会通过的《反贪污法》规定,贪污或利用职权骗取社会主义财富500万盾(3125元人民币)以上者,受贿50万盾(312.5人民币)以上者,行贿50万盾以上者,均追究刑事责任。 与中国模式相似,同属渐进式改革。
(一)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为指导,反对搞多元化;
(二)继续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搞多党制,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逐步推进各项改革:首先是进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取得成效后再推进到城市,再推进到其他各个方面。其次,越南改革也是一种以市场化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主要体现在:
1、在所有制方面打破了过去的一大二公,企业权力下放,实行自主经营,合作社也下放了,把土地分给农民实行承包经营,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并存。
2、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3、在分配方面,过去搞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改革后实行按劳分配,允许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存在,成效良好。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越南革新,就是:全角度、有深度、大力度。中国与越南同处亚洲,山水相连,地理相近,历史相似,有很多共同之处。中国与越南在政治体制上有众多的相同,改革(革新)的总思路相似,越南革新经验对我们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❸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的起因: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供”)在河内建立北越正权。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供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供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被迫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双方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越供控制,南越则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正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规定,统一越南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因此吴庭艳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毒才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越南全国选举举行,越供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越供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1959年,越供中秧委员会决定伍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伍装报动。
1960年,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反吴庭艳的各派组成,事实上由越供中秧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越南战争就此爆发。
❹ 越南统一后,原北越是怎样对待南越人民的呢
其实但凡一个苏联式的政党,在一个国家建立以后,国内都会出现惨重浩劫,越南也是如此。越南战争使得美国不堪重负,美国被迫撤离越南,虽然在撤离时给南越很多军事武器的装备和口头上的支持,但是两年以后,还是在北越的多番进攻之下宣告灭亡,结束了自己的统治。当时的北越已经基本上统一整个越南地区,随后对越南社会上的各种他们所认为的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现象进行总清算,除了有原先的政府部门的人被送去劳改营之外,还有社会上的很多接受西方思想和西方物质生活的人,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余孽,送去劳改营。
进入政府主持经济改革和开放工作也取得了丰富成果。进而倒逼进行政治改革,选举制改革。有人认为越南是否会走苏联的老路,最终形成自己国家的一个巨变,我认为不可能,因为越南的选举制改革并不是普选,而是党内普选。依然掌握在越南共产党的手中。相比较我们想当然而言,越南走的是一条中间保守路线,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
❺ 东南亚资料
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其中东帝汶是经全民公决后,于2002年5月20日从印尼独立出来的,是东南亚最年轻的国家。
东南亚总面积4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亿,大部分为黄种人,包括有属于汉藏语系、印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的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缅族、老族、高棉族、苏禄族等。华侨、华人约3000万人,是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占70%以上,其次是马来西亚,约占30%。东南亚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沿海平原、大河两岸平原、河口三角地区和岛屿,雨林地带则人口稀少。
东南亚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尼,其陆地面积约有190.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亿,是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大国,人口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新加坡,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架车一天可以跑遍全国。新加坡虽然面积是最小的,但人口却约有400万,比拥有5767平方公里面积的文莱要多的多。文莱只有30多万人,是东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方位:东经93°~141.5°,北纬25°~南纬10°,跨越赤道,大部分为热带地区,北接中国大陆,南望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并与孟加拉、印度相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连接三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长约900公里,最窄处仅37公里,是东北亚经东南亚通往欧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线和必经通道,历来为兵家和商人必争之地。
东南亚地理归纳起来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热”。“热”就是热带。东南亚所处的纬度比较低,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赤道的附近,四季如夏,终年炎热,常年气温在25℃~30℃。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温差很小,在赤道附近不足2℃。一天24小时内的日夜温差要比一年的温差大得多。
二是“海”。除老挝外,东南亚国家都是沿海国家或岛国。印尼是“万岛之国”,有1万多个岛屿。菲律宾是“千岛之国”,有7000多个岛屿。文莱则位于加里曼丹岛的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
全长4400多公里的湄公河,不仅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入海,流经国家的数量仅次于欧洲多瑙河。
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多种多样的,当今世界的基本政治体制类型都可以在东南亚找到。细致划分,则主要有如下5种类型:
1.人民代表制国家:越南、老挝
在东南亚11个国家中,有9个资本主义国家,另两个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老挝,这两国都是实行人民代表制度和共产党一党领导。
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后,1946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越南最近一部宪法是1992年颁布的。宪法规定,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经济方面是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导,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制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它集中了立法、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其下,政府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检查法律的执行工作;国会选举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作为国家的代表,不向任何机关负责。宪法还规定,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目前越南实行共产党一党执政制。虽然越南允许其他政党的存在,历史上越南也曾存在过一些政党,但近年来已先后消亡,最后仅存越南共产党。越南共产党成立于1930年,全国目前有250多万党员。
近年来,越南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在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加上越南一直来与外部世界有较为广泛的联系,可以说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比较快的。
老挝的政治体制与越南类似。执政党为老挝人民革命党。
2.议会共和制国家:新加坡、东帝汶
新加坡共和国是东南亚两个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之一。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出来,同年12月,颁布了新加坡宪法。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国会选举产生;新加坡的国会是一院制;新加坡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机构由议会和总统组成;内阁是新加坡行政权力的执行机构,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组成,总统委任国会中多数党领袖做总理。根据总理提名,总统任命内阁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法官、总检察长。总理、部长都必须是国会议员。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没有地方政府。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多党制国家,但一直都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建国后该党一直是新加坡的执政党。该党主张从严吸收工商界、高级知识分子等各界优秀人士为党员。
新加坡是一个权力较为集中的国家,但由于实行较严格的法治,加上领导层聚集一批能洁身自好的社会精英,所以新加坡自独立以来的30多年中,既能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又能有效地惩治腐败,真正做到廉洁高效。
东帝汶在2002年3月22日颁布的《东帝汉民主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东帝广由总统、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组成国家权力机关。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任期5年,只可连任一届;国民议会由52——65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代表全体公民行使立法、监督、政治决策权;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组成。总理作为政府面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或占议会多数的政党联盟指定,由总统任命;法院代表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职权独立。最高司法法院院长由总统任命。
3.总统共和制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东南亚十一国中,有印尼和菲律宾两个国家实行总统共和制。
印尼独立以来虽然先后颁布了3部宪法,但目前他们仍然使用1945年宣布独立时制定的宪法。该宪法确定了印尼建国的五项原则(潘查希拉):第一,至高无仁的神道;第二,公正文明的人道;第三,印度尼西亚的统一;第四,协商和代表制指导下的民主;第五,社会公正。印尼的国家机构包括:人民协商会议、总统、国会(人民代表会议)、最高评议院、最高法院、国家审计署等。印尼代议制度的特色是同时实行人民协商会议制度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人民协商会议是印尼的最高权力机构,由700人组成,其中500名为国会议员,另200名由总统指定的135名地方代表和65名社会和群众组织代表组成。人民协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选举和罢免5年任期的正副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并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及其领导下的内阁向人民协商会议负责,而不向国会负责。人民代表会议是印尼的立法机关,负责日常的立法工作,实际上与国会差不多。
菲律宾也是总统共和制国家。与印尼不同的是,菲律宾总统由全国选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能连选连任。菲律宾的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均有立法权,而众议院的权力更大一些,有关拨款、税收等重要法案均由众议院提出。
4.君主制国家: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文莱
东南亚11国中,有4个国家实行君主制。其中文莱是绝对君主制,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
1932年,泰国国民党发动政变,使泰国君主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前是实行君主专制,此后则建立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经过多次修改的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和宗教最高护卫者。国王根据国会提名任命内阁总理,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各部部长。国会由上、下议院组成,是国家的立法机构。国家的行政机构是内阁,内阁总理享有实权,对国会负责。泰国的法院代表国王行使司法权,但受政府的司法部和司法委员会管辖和监督,不过其业务是独立的。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最终判决,如果被告不服,可向国王上书恳求减免刑罚。虽然泰国国王没有实权,但由于泰国的传统和宗教以及国王自身的奉献精神,使得国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地位和威望往往在泰国政治生活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
1970年朗诺政变前,柬埔寨一直是个君主制国家。政变后实行总统共和制。民主柬埔寨时期,搞了一段“极左的社会主义”。1993年大选后,柬埔寨又恢复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人们称之为“柬埔寨第二王朝”,西哈努克再次成为柬埔寨的国王。
马来西亚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与泰国和柬埔寨不同,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9个苏丹州和4个州组成,因此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马来西亚国家元首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元首拥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兼联邦武装部队总司令,根据议会提名任命总理等。联邦议会、内阁和最高法院分别是马来西亚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机构。
(2)绝对君主制:文莱
与东南亚其他三个君主制国家不同的是,文莱是一个马来穆斯林的绝对君主制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文莱宪法规定,世袭的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权力。苏丹本人兼任首相和国防大臣。拥有实权的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均由亲王担任。
5.军政府国家:缅甸
1948年缅甸独立后,曾经一度实行议会制。1962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奈温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以奈温为首的“革命委员会”,解散议会,终止执行宪法。1988年奈温辞职,以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苏貌为主席,组成“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接管了全国政权。1992年,国防军副总司令丹瑞取代苏貌成为国防部长。1997年,丹瑞把“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改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由19人组成,丹瑞任主席,是缅甸的国家元首,国防军总司令貌埃为副主席,钦纽为秘书长。
❻ 越南是议行合一制度吗越南国会为何是权力机关
越南是议行合一制的,国会既是越南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全国惟一的立法机构。国会代表以普选制投票产生,国务委员会是国会的最高常设机关,任期与国会相同。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普遍采用议行合一制,较容易形成集权与专制,与三权分立制度相对应。越南的国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不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权,不受它们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所以说国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有权选举、决定、罢免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要对国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国会闭会期间向国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❼ 越南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一 政治制度沿革
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又进行了艰苦的抗法战争。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签署,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
1961年起越南开始进行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二 宪法
迄今为止,越南已总共颁布了4部宪法即1946年宪法、1959年宪法、1980年宪法和1992年宪法。
1980年12月,越南第六届国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据该宪法,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越南共产党是领导国家、领导社会的唯一力量。
1992年4月15日越南八届国会11次会议上通过的现行宪法对越南政治制度的性质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心内容是: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共产党是领导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制度。“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个人民建立的、为了人民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是以工人、农民以及广大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为基础的。”
2001年十届国会10次会议对宪法部分条款作出修改,确定越南要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三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是越南国家元首。国家主席由国会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与国会每届任期相同,均为5年。国家主席兼任武装部队司令和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其他主要职权有:颁布宪法和各项法律;建议国会选举或罢免国家副主席、政府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国会的决议,决定大赦或特赦等。
四 立法机构
国会是越南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全国惟一的立法机构,任期5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国会代表以普选制投票产生,国务委员会是国会的最高常设机关,任期与国会相同。主要职权是:制定和修改宪法及其他法律并实施监督;决定国家经济计划;审定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规定国会、部长会议、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任免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主席、副主席和其他成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决定成立或撤销国家各部、委;审议国务委员会、部长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工作报告;决定各省、中央直辖市和相当级别行政单位的地界划分;规定、修改或废止各种税收;决定大赦及战争与和平问题等等。
❽ 越南政府是民选的吗
不是,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党代表逐级选举的!
❾ 越南国会的国会代表制度
根据国会代表选举法第三条规定,国会代表须符合以下标准:
1、忠于祖国,拥护《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拥护革新开放事业,为祖国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实现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而奋斗。
2、品行良好,勤政廉政,大公无私,模范遵守法律,坚决与官僚主义、特权、腐败和其他违法行为作斗争。
3、有能力完成国会代表任务,参与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4、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得到人民信任。
5、有条件参加国会活动。 国会代表须参加国会各次会议;参与讨论和决定国会职权范围的一些问题,如立宪立法等;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决定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任务;决定国家机构的主要组织和活动原则;监督国家机关活动。
国会代表有权讨论和决定国会的会议日程;有权提交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国会法律和决议;对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政府总理、政府成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进行质询;有权选举和当选国家、政府和国会的领导。
国会代表还有权向有关机关和组织转交民众的申诉信,并跟踪和监督解决;参与考察和检查宪法、法律、国会决议、法律文件的落实情况,了解各地和基层实际,以便国会召开期间参加讨论和决定有关问题。 1、法律草案提交权:国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权就法律法令提出建议和提交法律法令草案。
2、质询权:国会代表有权对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政府总理、政府成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进行质询,被质询的机关和个人有义务回答质询。每年国会两次全体会议期间,代表质询由国会常务委员会转交被质询的机关和个人,并决定回答质询的期限。根据质询内容和性质,国会常务委员会可决定由谁来回答质询。
3、人身不可侵犯权:法律保障国会代表具有人身不可侵犯权;阻挠代表行使权力的行为将依法受到惩处;如没有国会常务委员会的同意,国会代表不得被代表工作地的机关单位革职、强行辞退。
4、信息获得权:国会代表有权获得国会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权要求职能机关为自己的活动提供信息。
❿ 越南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样的
首先,越南的改革开放不叫改革开放,而叫“革新开放”:
1.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即“改革开放”。随即中国实施了“分田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开始。现在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
2.越南的革新开放:
越南的革新开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经济上和思想上同时进行改革与开放、经济和政治同时进行改革与开放,即“革新开放”。随后的几年里,越南导入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政策,革新开放如期进行。现在越南经过30多年的革新开放,国内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4.而且越南还计划在2021年,实行全国民主大选(即“普选”),全民参选国家领导人。这与美国的全民直选总统,是何其的相似啊!或许越南真的是在 “全盘西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未来的越南会如何呢?会不会真的发展成“西方式”国家?不得而知。